老三屆

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特定的時代,我們並不比別人特殊,隻是恰恰是我們這些人趕上了那個歲月,而被冠以“老三屆”的稱謂。
個人資料
正文

《北大荒紀實之三十:最輕鬆的活(中)》

(2008-10-26 03:39:08) 下一個

《北大荒紀實之三十:最輕鬆的活(中)》

浪哩格浪

“洪湖水啊,浪呀嘛浪打浪啊……

這是我們當年最愛唱的歌兒,不僅因為好聽,還因為歌兒裏有的,我們也都有,身曆其境。下網捕魚,摘菱角,野浮萍,也是綠綠的水,藍藍的天……

下掛子,下圈網是梁口班的活,這活用“巴黎聖母院”裏那位卡西莫多的話說,就是:美!

掛子用尼龍絲線織成,長二十米,高一米五。頂綱上每隔二、三十公分有一用黃菠蘿樹皮做的浮漂,底綱相隔同樣的距離綁有鉛墜子。這樣網下到水裏就張開了,或叫“站”住了。下網時,一頭要固定,或插一竹竿,或係牢在柳茅子上,另一邊則有塊巴掌大小的浮漂,做標記。

掛子要下到河道的緩流,泡子口,大泡子裏麵,河道正流上是很難下掛子的。不是掛不上魚,而是水流太急,會把掛子衝成一根繩似的,什麽浮漂墜子都不管用了。網張不開還掛什麽魚,鬧不好再衝走了。

圈網用較粗的網線織成,要用四、五個竹或柳條圈將網撐開。圈是一個套一個,相互套接的地方魚很難轉身遊開,隻能鑽進一個又一個網中,鑽到最後一個網,那就絕沒逃生的機會了。圈網也是要下在靜流中,如泡子和河道的口門處。另外,泡子和泡子,及大草甸子間會有一些天然的豁口,水會從這些豁口處隨水位的高低從此流向彼,也是魚兒到處洄遊的通道或捷徑。一年漲大水,我們在草甸子中的一個豁口處下了一個圈網,連著五、六天,每天都捕獲兩百斤魚。

捕魚實際上就是要摸清魚的生活習性和規律,然後有針對性地選擇捕魚工具。但是老話兒說:“魚過千層網,網網都有魚。”這話挺辯證的。當年的網具還是夠“魚”道,不是一網打盡那種。更不像後來用炸藥炸,用藥去毒,誰那麽幹,是要斷子絕孫的。

我們倆人一條“軍艦”,每天早晨先要去溜網,或收掛子。小船推開平靜的水麵,激起嘩嘩的水響。進入水泡子時,常常會驚起野鴨、老等(學名鷺鷥)、水老鴰、還有很多不知名的水鳥。天鵝、仙鶴隻能遠遠地欣賞到它們的身影,很難靠近。還看到過鴛鴦,成雙成對的。野浮萍、野睡蓮,葉片和花朵都較小,但顏色鮮豔,沁著淡淡的清香,碰上這麽漂亮的野花,你說採不採?在你還猶豫的時候,菱角又熟了。北大荒的菱角小,而且是四棱的,有四個尖尖的刺角。當然,什麽角也擋不住我們要嚐鮮的決心。先連葉帶菱的撈上船來,等回程的路上,慢慢地一個一個地摘出來。到了連隊,小半盆鮮菱就是那天的小點了。嫩的菱生吃最香,剝開,雪白雪白的肉,咬上去,鮮汁會濺出來。老一點就煮熟了吃,什麽都不用放,比大碴子好吃多了。

天是瓦藍瓦藍的,水是碧綠碧綠的,清澈見底。隻有我們一舟兩人,能不心曠神怡。不用去想是不是走調,也不必擔心五音六韻,放開嗓子吼就是了。

“浪哩格浪!”幹嗎不浪!

正午前,船回到連裏,將捕獲的魚交給司令,把讓魚給纏亂的絲掛子理好,差不多就是午飯時間了。吃完飯,還可以小憩一下,等到三點來鍾,再次起航去下網。

下網這活,自由自在,完全由我們自己掌握時間。不像大田裏作業,早早就得集體出發,還有定額,幹不完,且回不來呢。捕魚的多少,也是聽天由命,不是司令想捕多少就能撈多少。盡管司令的臉色通常不好看,我們心裏可是沒什麽牽掛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