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46)
2010 (45)
2019 (1)
出國之後很久不讀國內作家的東西,其實也是讀不到。偶爾碰到幾篇,也看不出有什麽好,漸漸就有了些偏見,覺得那些文字過於接近世俗又缺乏靜氣。最近不知怎麽想起阿城的《棋王》,就隨意搜出他的《威尼斯日記》來讀。零零散散的日常記錄,越讀越有興致,居然被我讀出詩意來。
某一天的日記裏他寫威尼斯的小巷和水道上的船,某一天他寫斜塔的鍾聲,有時又會提到那些在風中啪啪作響的威尼斯的木窗板。淡淡悠悠的平常日子中還夾雜講古書裏的故事和國內舊事。
在有一天的日記裏,阿城寫了這樣一段話,“街燈裏,古老的宮殿和教堂周圍行人稀少,Luigi忽然說每次回來都是在父母那裏,很久沒有看到朋友了,今天下雨,恐怕在街上還是遇不到朋友。人世就是這樣,會靜靜地突然想到忽略了極熟的東西。我有一個朋友一天忽然說,好久沒有吃醋了,當即到小鋪裏買了一瓶山西老陳醋,坐在街邊喝,喝得眼淚流出來。”這麽樸素的一段話,可是他把人心深處的微妙情感寫得深入人心。
跟小說相比,其實我更喜歡讀一個作家的日記,書信,隨筆。因為在這些更隨意的文字裏,可以看見很多更真率的性情。
在阿城關於威尼斯的記錄裏,我看到了一個人跟一個城市非常私人的情感聯係和獨特觀察,這是通常的遊記文章裏最缺少的。我在紐約邊上住了二十年,走馬觀花去紐約無數次,但是我不敢寫任何關於它的文字,因為在別人眼裏看到的一幢樓,在我眼裏也還是同樣的一幢樓,如果我看不到它獨特的韻味,我有什麽必要去寫,不如去讀旅遊手冊。
當然,關於紐約我也不是全無記憶。我喜歡那些街頭表演,也喜歡夜晚街道上黃色的路燈。即使沒有下雨,夜裏的路麵上似乎也有濕潤的光澤。行人匆匆而過,無家可歸的人也在路上慢慢吞吞地晃蕩,嘴裏一會兒用英語一會兒用你聽不懂的語言罵罵咧咧。七月的一個早晨,我在紐約大學校區附近的一個快餐店裏吃到了一個特別好吃的bagel。烤得香脆的bagel裏麵夾了煙熏三文魚,日本介茉還有帶甜味的奶油。當時我看著外麵還沒喧鬧起來的街道,心裏麵暗想,如果可以重來,我多想在這樣一個城市度過我的大學時光。不過,這樣的癡心妄想很快也就隨著我的bagel被我獨自消化掉了。
海上好!關於紐約我啥也沒說,最多告訴你有種bagel很好吃。:)
應該在上次去紐約前,來讀你的散記。
荻花好!對我來說,跟一個地方的感情,總是與那個地方的人有關。如果一個地方沒有感覺親密的人,那個地方就與我無關。
你在 syrucuse 住過啊,我剛搬到紐約上州時並不喜歡這裏,覺得有些荒僻,現在也隻是習慣了而已。
我寫不好紐約,我對紐約的感覺半生不熟的。
寫寫紐約吧。我相信婭米筆下的紐約一定很散淡卻又有韻味的。
我就瞎寫紐約,其實我也不懂,就是喜歡啊,非要告訴大家我喜歡,非要強迫大家也去喜歡。簡直是強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