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的俯衝

跳入三界內,遊戲五行中
個人資料
正文

女作家的成名始末

(2008-12-02 03:35:43) 下一個
女作家的成名始末

女作家一夜成名,這一點連她自己也始料未及。

某一天早上女作家起床,突然發現自己的博克被留言和評論塞了個滿坑滿穀,驚喜之下,差點打倒電腦旁邊的咖啡,甚至於當女作家草草查看完留言,跑到曬台上抽煙代替深呼吸的時候,一雙手還在抖抖索索地激動著。

女作家這麽激動,其實不難理解。她的博克本來像洛陽過氣的歌舞伎,門前冷落鞍馬稀。如果哪張帖子點擊率超過兩位數,那一定是女作家自己得意得不得了的心血之作,恨人家不識貨,隻有偽裝蒙麵客,不停地自敲自門,製造歌舞升平的假象。貼子下麵偶爾有個把留言,也大多是些熟臉朋友禮節性的拜訪;或者其他博克主人路過,心不在焉地吹捧幾句,表示同道中人,願通聲氣。那些人的名字本身就是個鏈子,意思無非來而不往非禮也。

寫字本來是女作家的副業,女作家深知:自古文人和窮酸總是脫不了幹係,所以她每天還必須朝九晚五,為五鬥米折腰。不過這一天跟別的日子到底不一樣,精神的充實,讓女作家如同充足電的電池,春風滿麵,自信超然,老板娘的惡俗也能夠一笑了之了,同事的刻薄也可以置之度外了。下班回家的路上就已經把自己回貼的內容勾勒了一個大概,到家後第一件事就是坐到電腦跟前,把那些留言點開,細細咀嚼,再一一回複,或打趣,或冷傲,或態度誠懇,長篇做討論狀,或三言兩語,點到為止。因為要回的帖子太多,竟然忘記提醒兩個孩子停止玩電子遊戲的時間,孩子們樂不可支地瘋玩了一下午,連作業都沒有做。

這種情形持續了一段時間。因為女作家住在歐洲,博克卻開在國內網站,時差關係,女作家晚上的回複隻有等到到第二天早上才能收到反饋。這段時間以來,女作家每天早起晚睡,早上忙於讀別人的回貼,晚上則忙於寫自己的回貼,雖然睡眠少,抽煙多,臉上一片黑氣,兩隻眼睛卻是精光閃閃,精神狀態處於巔峰,不亦樂乎。

女作家博克裏那些留言和評論,可以分成三種,一種是誇獎崇拜的,一種是褒貶參半,態度中肯的,還有一種是冷笑謾罵的,各占天下三分之一。開始的時候,女作家每貼必回,人家誇獎,她就客客氣氣地道謝,滿心歡喜,卻滿口不敢當;人家中肯,她就擺出虛心討論的態度,誠誠懇墾地請教;人家罵她,她盡管心頭火起,還是大度地作詼諧狀,顧左右而言他。後來誇獎的聲音越來越小,中肯的人似乎也都開始改信沉默是金,隻有謾罵,一浪高過一浪,而且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吵來吵去,浪隨風轉,變成了前浪打後浪,後浪也不讓。

女作家畢竟不是鐵人,早起晚睡的日子到底有損健康。這些人吵來吵去,除了提升自己帖子的點擊率之外,早就離題萬裏,好像跟自己完全無關,也插不上嘴去,相當讓人氣悶。這樣氣悶了幾天,女作家無聊之中,靈機一動,放狗去搜索自己的網名,不禁大吃一驚:原來自己的帖子早就被轉載得漫天亂飛。再回頭去看自己的博克,就連原先個位點擊率的短淺文章,如今都扶搖直上,直奔四位數而去。

女作家這時候才真正意識到自己成了名人。

網上的名人又被稱為大俠。既然成了名人,女作家自忖應該名副其實,有點矜持的大俠樣子,不能象以前那樣巴巴地每貼必回,叫人笑話小家子氣。何況女作家的那些回貼,有相當一部分是精彩的妙論,寫新作品的素材,白白浪費,豈不可惜?

女作家決定不理睬那些回貼,把回貼的時間,拿來寫新東西。不過讓她苦惱的是,自己每次文思如潮,基本上都是在開車的時候,女作家是個健忘的人,從開車到上網的這段距離,她紛飛的思緒至少已經有一半隨風而逝,那些連珠妙語,也早已磕磕巴巴,變成前言不搭後語。

女作家思量之下,去買了一個錄音機放在車上,每逢靈感來訪,隨即按開錄音按鈕,隨到隨記,以防疏漏。女作家有一幅憂鬱深沉的嗓音,晚上重溫車上的靈感時,那幅嗓音還會給女作家帶來意外的靈感,真是一箭雙雕。但是在外人看來,女作家開車的樣子非常驚人。經常路上和女作家迎麵而來的車輛司機,看到車裏這樣一個黃麵孔女人,一邊目不斜視,一邊嘴裏念念有詞,以為她是在施什麽神秘東方大法,或者發了失心瘋,好奇回頭,不免歪了方向盤,撞到路邊保險杆上去,或者忘記踩刹車,闖了紅燈。不過這些女作家都不知道,她忙於在自己的靈感裏遊弋,如魚得水。

女作家成名以後,慢慢開始收到一些出版社和雜誌編輯的留言。出版社編輯大致上說:我社計劃為閣下結文成集,將閣下之大作公諸於世,方不埋沒閣下金玉之質。女作家又驚又喜地去信詢問細節,迅速收到編輯回信,長篇大論地誇獎她的才情文思,然後抱怨人心不古,文學被當成兒戲,讓女作家大有天降大任的使命感。最後筆鋒一轉,說世道艱難,請女作家為文學做一點應有的犧牲,自己拿出錢來做第一筆印費的投資,並保證此書一出,誰於爭鋒?何愁前路無買主,銀子定然壓死君。

雜誌社編輯相對實惠一些,雖然也說要刊登女作家的文章,不過“限於本雜誌篇幅與主題,欲對貴作進行以下修改”,下麵還舉例列舉了一二三四的具體手術方案。

女作家的文章雖然寫得浪漫狂野,本人卻也有相當實際的時候。出名出得太突然,時間又短,仍然缺少一點底氣,而且近期剛剛回國度假,看到書店滿坑滿穀的新書,很難為自己找到一個被銀子壓死的理由,出版社編輯的建議自然不予采納。但是女作家雖然實際,同時又是自認思想深沉的人,看看自己文章被雜誌編輯砍頭去腳,麵目全非,十分不忿。何況女作家家境殷實,寫字純屬上層建築,精神需要,並不指望拿字換錢,她肚子裏把雜誌編輯許諾的人民幣換算成歐元,認為這點雞骨頭,還是嗟來之食,不吃也罷。所以也算了。

這時候女作家的博克起了一點變化:女作家的新作品,漸漸地回貼越來越少,點擊量自然也直線下降。女作家開始以為自己疏於回貼,冷落了讀者。於是撿出幾張順眼的回貼認真做答,不料這個行動並沒有鼓勵起多少士氣,甚至於最後女作家回天乏術,又回到每貼必答的狀態,也仍然沒有能夠手到病除,起死回生。

女作家是個聰明人,對於自己肚子裏那一滴半滴墨水,本來是心中有數的。但是即便是個文盲,湊巧說出幾句似是而非的話來,被別人無意聽到,以為是至理名言,從今後他說的每一句話都可能會突然變成哲學理論的先河。再有定力的文盲經過這樣的吹捧,也很難再懷疑自己亂世高人的地位。那些在她的博克上留言的人,有些是追隨大流,反正馬屁拍不死人,正好路過,誇獎幾句,不過是個順水人情,其實對於女作家的大作隻是草草描過一眼,以便抓到一言半語,證明自己真正到此一遊。大部分人是看熱鬧的,這裏麵有些人幹脆對女作家的大作連瞄一眼的興趣都沒有,他們就是衝著那些謾罵的回貼而來。網上罵人,不傷身不損腎,又不會得罪身邊的熟人,妨礙自己漲工資包二奶跳槽下海升官發財,所以非常有利心理健康,目前中國人還沒有看心理醫生的習慣,其實隻要網絡博克論壇存在,中國人也永遠不需要去看什麽勞民傷財的心理醫生。

所以真正仔細看過女作家文章的人少而又少,一類是真心喜歡她的,另一類是實在討厭她的。女作家雖然是個聰明人,再聰明的人,對於自己的文章,總有點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感覺。但是同樣是一個娘生的孩子,她最初成名的文章,還算老老實實,言之有物。喜歡她的人,覺得她誠實,討厭她的人,卻懷疑她做作。一篇文章,讓人看出幾種感覺來,也不是什麽新鮮事情。無奈女作家的才情,不過是一池子淺水,太陽底下多曬幾天,也就蒸發殆盡,要想他不幹掉,必須從其他地方引流入泉,進行人工澆灌。但是女作家住在歐洲,生活平淡,性格呆板,既沒有機會紅杏出牆,和哪個名人弄點風流韻事,又沒有膽量上幾張寫真照片,吸引讀者眼球,所以這人工澆灌的源頭也就斷了。何況女作家從來自詡是個有思想的人,要獻身偉大小說的創作,哪裏屑於幹這樣無聊的事情。

因為沒有新鮮材料,女作家隻能拿些雞毛蒜皮來作為販賣思想的包裝,一來二去,篇篇文章大同小異,跟小學生命題作文無異。曾經喜歡女作家文章的人,看她江郎才盡,為她惋惜,也不好多說,隻能沉默地離去。討厭女作家的人,目的既已達到,正好甩著手站在旁邊看笑話。那些隨大流的人,絕大部分也是在網上寫字的,打哈哈就像伸出去準備邦交的一隻手,對方卻遲遲不來回應,早已經拂袖而去了。

如果把讀者比喻成水,如今作家這隻船,大概是特殊材料製成,風平浪靜的時候他可以搖搖晃晃,洪水滔天正好水漲船高,最怕的是這水突然退潮,它的唯一命運就隻剩下擱淺了。女作家的朋友退去了,敵人退去了,朋友和敵人的朋友敵人們也退去了,熱鬧不再,看熱鬧的人也不再。女作家變成了那隻擱淺的船。

女作家萬分失落。

萬分失落的女作家思前想後,要為自己的擱淺找出一個合理的解釋來。找來找去,覺得原因還是出在網絡和時代身上。這個時代節奏太快了,每天互聯網上都有成百上千的新麵孔出現,喜新厭舊是人類的天性,連那些妙齡美女的寫真日記都無法長久吸引眾人的眼光,何況自己這樣一個嚴肅的文學創作者呢?自古聖賢皆寂寞,曲高和寡,好在自己已經擁有一批誌同道合的網友,從今往後,就真正地為自己寫作吧。

不過這種大道理,和其他大道理一樣,向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寫字既然不能帶來經濟上的好處,回貼和點擊率起碼可以起到某種精神平衡的作用。以前女作家沒有成名的時候,對於這種精神平衡的要求不高,後來一夜成名,可惜時間太短,還沒有來得及修練到看破浮世虛名的境界。好像一個吃了幾天好飯,對大魚大肉還沒起膩的人,突然斷了葷,實在澇得慌。何況女作家以前不理睬回貼,並不是說不讀回貼,對於一個網上寫字的人來說,點擊量和回貼就像鴉片一樣,沾上就會上癮。實際上,那些回貼正是刺激她靈感的神丹妙藥。如今這靈感的源泉眼看著指日可斷,女作家心頭著急,更加寫不出東西來。

和很多寫手一樣,女作家除了在自己的博克上寫字,也經常到一些論壇上遊逛。論壇和博克相似,不過博克更象獨家小院,性格集中,角色也單一。而論壇好比一個社團,上麵各色人等,來來往往,各有各的扮相,各有各的功用。這些人裏麵有一些高人,他們出現的時候,總是四平八穩,淡泊寧靜,很像世外高僧,或者藏匿於市的鴻儒修士。如果單純客觀地看上網的人,不論外形穿著的話,他們每一個人上網的時候,基本上大同小異,無外乎是某一個坐在電腦跟前不停按動鼠標和鍵盤的人。但是網絡社會存在的基本條件就是想象力,女作家既然會寫小說,想象力是不缺的,所以當她開始和高人中的一個進行討論的時候,她就從電腦跟前的那個麵無表情的女人身上走出來,變成了一個輕愁淺恨,滿懷迷亂的羔羊,同樣的,那個高人也就以白衣修士的翩翩麵目出現了。

高人之所以是高人,有一個關鍵因素在於他們的話總是點到為止,讓你有回味和思考的餘地,否則他們就跟谘詢公司的雇員相差無幾了。白衣修士弄清楚迷途羔羊的意圖,丟下一句話:要學會對自己心懷慈悲。然後飄然離去。

女作家正在琢磨這句話的時候,她的真實生活裏出了一件大事:女作家的小女兒不慎感冒,女作家一邊覺得感冒不是大病,扛幾天就會好的,另一邊忙於寫字,也懶得帶孩子去看病。不曾想女兒的感冒愈演愈烈,到最後發展到肺炎,耳部細菌感染,住了一個星期醫院不說,一隻耳朵差點失聰。

女作家的丈夫早就對女作家沒黑沒白泡在網上的行為頗有微詞,如今出了這件事情,更是點破了責怪她,言語之中,認為沒有利益可圖的東西,做起來本來就是浪費時間,何況連孩子都不顧,這日子怎麽過得下去?

女作家痛定思痛,決意封筆。無奈寫字也是一種癮,一旦染上,要戒掉,並不比戒網戒煙容易。女作家堅持了幾個月沒有上網,等到孩子病好,家裏一切又恢複正常之後,沒忍住,有一天,又打開了自己的博克。

讓女作家失望的是,自己的博克灰塵滿布,她不在的時候,除了兩三個摯友來問候過一聲之外,其他的,和自己離開的時候相比,竟然毫無變化。可見在網絡上,要被人記住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女作家感歎了一番之後,安慰自己:其實仔細想一下,肯到網絡上來露麵的人,有幾個是表現力弱的呢?在每一個人的世界裏,除了自己,哪裏還有地方容得下別的主角。

博克的留言箱裏躺著唯一的一封私人留言,來自某個不知名的出版社。女作家被冷落久了,雖然有過教訓,對於這樣的信件還是非常感恩戴德,馬上寫了回信。出乎意外的是,這家出版社的編輯很快一通越洋電話打到她家裏,跟她很認真地討論出書的問題。

女作家不需要出一分錢,但是女作家對於編輯選中的作品,要做一定程度的改變。而且出版社有意繼續為女作家出書,長期合作,不過書的內容,必須由出版社決定。

女作家很明白改變下麵的意思,也很明白什麽叫做選定內容。想到那些長期交換思想的網友,以及自己的傲氣,女作家非常為難。她向來自詡為一個嚴肅的寫手,如果接受出版社的條件,那麽她將和自己曾經不齒的作家們站在一起,出幾本花花綠綠的書,賣給愛情中風,青春感冒的小女孩,作者的名字永遠不會被人記住,以後也不會為人提起。但是如果不合作,她就不會被人忘記了嗎?在網上,她的名字早就不再為人提起了。出書至少意味著經濟上的收入,哪怕收入的隻是人民幣。

高人不是說過嗎:要學會對自己心懷慈悲。女作家想:同樣是被遺忘,與其一無所得,不如賺多少算多少。寬容自己吧,退一步,海闊天高。

沒過多久,女作家的第一本書出版了,這本書收集的是她經過修改的舊作,名字叫作“芳心掠影”。她的第二本書,正在進行之中,書名已經定了,叫“浮世情仇”。這本書的內容是由出版社選定的,要寫海外女留學生的愛情生活。女作家第一次接觸這種題目,下筆之後,竟然寫得十分順手,情節香豔熟絡得讓她自己都要臉紅。她決定,這本書出版的時候,要換一個筆名。

女作家現在很忙,忙出版社的新命題小說,還忙著看外文暢銷書,好悄悄偷幾個中國讀者不知道的情節去改頭換麵。女作家目前的生活很好。她的第一本書賣得不錯,據說還要再版。除了寫書,女作家還在一個雜誌開了專欄,題目就叫“我在歐洲做家庭主婦”,兩個星期出一版。人民幣支付的版稅稿費折換成歐元之後,雖然不多,卻絕對不算太少。女作家的丈夫不再反對她寫字,他們甚至請了一個鍾點工來打掃房屋,整理花園,好讓女作家安心寫書。如果第二本書也能賣到這個成績,第三本書,第四本書…,也許很快女作家就可以辭職在家專門寫書,那她就再不用著急學校放假孩子沒人照顧,也再不用擔心失業找不到工作了。

女作家現在很有名氣,不過她的名氣已經從網上轉移到了網下,多數網上的人對她是不屑一顧的。現在她已經不寫博克了,偶爾上網,也是去論壇和別人的博克看看,以尋找寫作素材。有時候她看到那些勤奮認真的寫手,心頭有一點失落。對於她來說,以前那些夜以繼日和別人討論嚴肅文學,心頭朦朦朧朧要書寫偉大小說的日子已經恍若隔世。真實的社會才會讓人成熟,女作家原諒了自己才情粗淺,所以自然而然地接受了目前的生活。

要了解自己,也要學會對自己寬容。女作家這樣對自己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過耳風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萬古長空一朝風月的評論:
嗬嗬,同為網絡淪落人啦
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回複 悄悄話 這網上由此經曆的不在少數,嗬嗬。
過耳風 回複 悄悄話 還有一點比較有意思的:對於寫字的人來說,點擊和回帖就像是尼古丁或者是興奮劑,或者隨便什麽可以點中身體機能裏麵的興奮點的東西。問題在於:興奮點老是被刺激,第一可能會變得遲鈍,第二可能會完全消失。但是當然另一種可能的可能性更大,就是象抽煙上癮一樣,欲罷不能,嗬嗬
過耳風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婭米的評論:
很刻薄是吧?嗬嗬,今天上班沒事翻出來的,因為前幾天看見這裏幾個女作家打架,女人打架,男人邦架,旁邊幫腔的,看熱鬧的,叫好的,起哄的,十分熱鬧,有趣得緊,就把這個陳年舊帳翻出來,貼到原創去,果然不出所料,沒人搭理,有趣:)

其實作家這個概念早就應該重新定義了,在一個識字不普遍,話語權被少數人掌握的時代,作家屬於精英和思想的代表,但是,在一個信息時代裏,作家不過是跟工程師,醫生什麽的差不多的一項職業而已。對於網上寫字的人來說,也就跟音樂發燒友,球迷什麽的差不多
婭米 回複 悄悄話 哈, 這篇以前讀過, 看得很透徹啊. 網絡時代, 好像人人都是作家,但是跟歌星過台一樣,興衰的速度都很快. 網絡使寫作變成了一種思想快餐.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