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思泉 - 香穀先生

學者,詩人,書畫家,一級美術師。職業認證網球教練。現任“北美中紅書院”主席,”中華文化交流大使“等職。號白水道人,老泉,畫泉(多用於畫款),西邑翁...
個人資料
尹思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書法到底要怎麽寫,才有味道?

(2015-10-30 08:05:20) 下一個

轉帖:  ly來源來源       雲上文化書畫微寫意

一幅書法作品,其中有看得見的東西,筆畫、墨色、字形、詩句等,這是“軀體”; 還有看不見的東西,感情、風神、韻律等,這是“靈魂”。 書法出“味”, 往往就出在這“靈魂”上,故此隻能靠細細品味,才可感悟得到。要使書法打動人心,使觀賞者產生思想共鳴,則作者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字內功夫,二是字外功夫。
 

 


清 吳昌碩 篆書“居之安”

 

字內功夫,即筆墨功夫。就是指駕駛筆墨的本領、能力、造詣。

 

1、筆的運用

提、按、使、轉,抑、揚、頓、挫,中、側、逆、順,方、圓、藏、露等等,達到駕禦自然,隨心所欲,一種“必然” 程度。

 

2、脫化生新

在精心臨摹古人法帖的基礎上,得形得神之後,不斷溶入自己的個性之“味”。

 

3、文字功夫

要熟練掌握漢字的八個筆畫及其變化,漢字的結構及其變化,尤其是草書符號及其變化。

 


清 吳昌碩 悃愊無華 橫幅

 

還要具有“六書” 漢字知識

 

因書法是依托於文字,當文字出現錯誤,即使不是“佛頭澆糞”,也是“白璧有瑕”。如果是“人雲亦雲”,“ 後”“ 後”不分,就會貽人口實。最後,還要熟練布白安排,用墨技巧,俗話說“熟能生巧”,隻有有技巧,才能出“味道”。 要使書法出“味道”,那就必須下功夫。堅持不懈,刻苦臨池,突破高原,不斷進取。“多看自知,多作自好”,“跬步不休,跛鱉千裏”。隻要下功夫,定會出“味道”。

 


清 吳昌碩 篆書“信”

 

字好,在法、在手;出味,在意、在情。書法要有“味”, 還必須有字外功夫。
一是要有文化素養
 
 

 

書法是係統的書法,是一門綜合的藝術。涉及到史學、哲學、文學、美學等。我曾在《書法與人生》一書中就論述過有關知識,如“書法對立統一說”、“ 書法心理學淺析”、“ 書法係統淺論”, 書法與氣功、書法與音樂、書法與人生等等。故此要借鑒古法,借鑒自然,借鑒姊妹藝術,掌握書法技理,以我性情,我書我書,書出“書味”。

 

二要有學識修養
 
 

 

古今書法家尚來重視字外功夫,宋·陸遊說:“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學書亦然,明·董其昌說:“讀萬卷書,行萬裏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清·楊守敬說:“學富,胸羅萬有,書卷之氣,自然溢於行間。”因為書法作品是書家淵博的知識、高深的修養、嫻熟的技法的結晶,所以,沒有一定的學識修養,是無法創作出上乘之作的。學識深,意氣平和;學識高,胸懷豁達;學識廣,聯想豐富。凡是卓有成就的書家,都是學識豐富深廣的文人、學問家。識廣方能才高,才高方能創作出“書味” 。古代的王羲之、顏真卿也好,近代的吳昌碩、於佑任也好,當代的啟功、沙孟海、歐陽中石也好,都是學識深厚,修養頗高,獨樹一幟的大學問家。書品人品,人所共仰。

 

三是要有藝術素養
 
 

 

書法是一種精神產品,一個人如果沒有幾個藝術細胞要創作出藝術產品是不可能的。這種藝術素養,有先天因素,更主要的是後天的努力,不是讀了一兩本“美學”就可以學到的。“觀千劍而後識器,操千曲而後知音”,藝術素養是要從長期的學習和實踐中逐漸培育出來的。

 

四是要有品德素養
 
 

 

首先,善是美的內容,美是善的表現形式,這種“美善統一”是我國傳統哲學中的基本觀點。人的道德品性與書法作品的風格及其價值是切切相關的。毛澤東的字,處處鋒芒畢露,表現出他的“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的品性。周恩來的字,處處藏鋒不露,與他的清風明月、真誠忠義的高貴品性一脈相承。從價值觀念上講,品德高尚的人的書法作品價值就高。

 

其二,中國傳統道德觀是“和為貴”,而書法藝術不論是筆法、字法、章法、墨法都是要達到“和而不同”的有機統一,以表達人們的美感。書法是體現人們心靈美的特殊造型藝術,書家的道德修養越深,則書法藝術境界越高,書法必然越有“味”。

 

明·項穆說:“學術經論,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動悉邪。”王昱說:“立品之人,筆墨自有一種正大光明之概。”

 


清 吳昌碩 石鼓文篆書四條屏

 

??總之,書法是中國的藝術,隻能有“書味”,不可有“洋味”; 書法是高雅的藝術,隻能有“雅味”,不可有“臭味”。隻有具備了字內和字外兩種硬功夫,才能使書法真正有“書味”、“ 雅味”。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尹思泉 回複 悄悄話 所言極是。“書為心畫”,這一“畫”字當是心之痕跡,或“心話”或心“劃”。
此“畫”非彼畫(國畫之畫)。
yfz9465 回複 悄悄話 書法要求最大的整一性, 它不允許像繪畫般地不斷塗抹,也不允許像音樂般地間隙修改,它必須是一氣嗬成,否則不可能有韻味。有價值的書法,總是藝術家內心世界的真實呈現,作為一種翰墨精神出現在中華民族中。它成為人自身精神體驗與修身的方式。中國人崇尚內斂不輕言道。如此藝術古人也僅將其說成“法”,含有“術”的謙虛。然而,有多少前人突破“法”的束縛,將他們的精神賦予文字,使作品有了生命。那時人們感受到的已經是“心”與“道”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