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萬卷書 行萬裏路

與同好朋友分享旅行的酸甜苦辣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台灣的前世今生(16)

(2024-06-28 17:22:08) 下一個

美國利用美援迫使台灣領導人實行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改革,如接受美國的“自由經濟”,由扶助官營企業轉為促進私人企業,特別是中小民營企業。在美國的壓力下,台灣政府在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公布了包括改善私人資本投資環境、促進出口、限製國防經費等“十九點財經改革措施”,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關鍵性措施。

國民政府自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七二年連續實施的第一至第五個“四年經濟建設計劃”首先集中精力發展農業,不僅實現了糧食自給,還通過出口農產品賺取了大量外匯,為發展輕工業積累了資金。因為台灣進口替代產業很快麵臨內部市場飽和的問題,同時一些工業化國家的工廠因為麵臨工資上漲等因素,紛紛搬遷到一些具備工業基礎而又勞工成本低廉的地區,台灣的經濟政策隨之改為利用廉價勞動力的優勢實施出口導向型經濟發展戰略,即利用進口原材料加工出口的模式,發展如紡織業、食品加工、橡膠製品以及日用百貨的生產等。這些勞動密集型產業投資少,見效快,能帶動就業,解決民生,促進經濟重心逐步由農業轉向工業。一九六三年台灣的工業就業人口超過了農業就業人口,工業產值也超過了農業產值,台灣的產業形態從此由以農漁業為主轉型為以製造業與商業服務業為主。一九六四年的財政收入由赤字轉為盈餘。自一九六三年起直到一九七三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為止,台灣GDP的平均年增長率達到百分之十以上。

一九七三年十月爆發了第四次中東戰爭,阿拉伯國家為了報複西方世界支持以色列,大幅度提升石油價格,造成了世界性的經濟危機。油價上漲使台灣的物價上漲了將近百分之二十三,通貨膨脹率飆升至百分之四十點六,經濟增長率從一九七三年的百分之十二點八陡降到了次年的百分之一點一。

經濟危機又刺激了貿易保護主義。歐美經濟大國為了保護本國經濟,大打貿易戰,對輸往本國的商品設置各種障礙,貿易摩擦激增,極大地打擊了台灣的出口型經濟。台灣的重工業落後,鋼鐵、石化等產品嚴重依賴美國和日本,在貿易戰中更易受製於人,損失很大。

韓國、新加坡、香港以及後起的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等國,也先後實行出口導向型經濟,彼此之間以及與台灣的競爭激烈。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台灣的工、農、商、外貿業獲得了長足的進步,但能源、交通等基礎設施卻基本上還是二十年前的樣子,沒有搞過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比如,因為嚴重依賴水電站發電,因此一到水庫枯水期就限電;機動車輛增加了幾十倍,道路長度卻隻增加了百分之七;港口擠滿了等待裝卸貨物的船舶,等待的時間一年比一年長;城市化迅速發展,而住宅、水、電、氣等設施卻嚴重滯後。

最後,當時世界政治局勢的變動,也對台灣經濟非常不利。先是一九七一年被聯合國逐出,之後一九七二年中美和解、中日建交,台灣在國際上的活動空間被極大地擠壓,對外貿易受到了嚴重的幹擾,而被迫退出關貿總協定,又削弱了台灣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人們一時對前途迷茫,人心惶惶,亞細亞孤兒似乎正在被世界拋棄。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蔣經國在國民大會上宣布,五年內將完成九項國家重要建設項目:南北高速公路、台中港、北回鐵路、蘇澳港、石化工業(中國石油公司高雄煉油總廠)、大製鋼廠(中國鋼鐵公司高雄煉鋼廠)、大造船廠(中國造船公司高雄總廠)、鐵路電氣化和桃園中正國際機場建設,後來又加上了核能發電廠建設,被稱為十大建設。

一九七五年蔣介石逝世時,據行政院主計處的數字,台灣的人均GDP約為九百八十五美元,人均收入約為八百八十一美元,僅次於日本,為亞洲第二。

.三 蔣經國(一九一0—一九八八年)在台灣

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任命蔣經國為台灣省黨部主任委員。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蔣經國隨父從成都飛抵台北。

一九五0年一月,蔣經國任國防部總政治部主任。八月,蔣經國兼任國民黨幹部訓練委員會主任委員。

台大法學院的畢業生陳新傳到金門服預備軍官役,發現連隊指導員經常私拆新兵的疑似夾有現錢的家信,如果發現有錢,就把錢取出而把信丟入垃圾中。新兵經常抱怨沒有收到家信或遺失錢,該指導員一律以被郵差弄丟了搪塞。陳忍無可忍,把指導員私拆士兵家信、偷竊金錢的事向上級報告。上級派人調查,指導員知道是陳報告的,在半夜裏把陳叫醒,帶到海邊去想將其殺害。不料陳身高力大,反而奪下指導員的手槍,接著兩槍把指導員給殺了。事情發生後,金門防衛司令部立刻扣押了陳,以“戰地暴行,以下犯上”的罪名判處槍決。蔣經國接到電報後飛往金門,他沒有因為自己的政工人員被殺而加以包庇,查明實情後,陳由死刑改判十年有期徒刑,執行五年後假釋。蔣經國親自參與調查此一案件,贏得了基層士兵的擁護。

九月,蔣經國命令總政治部第一組副組長王升設計建立政治工作幹部學校。

十一月成立的政治行動委員會由空軍司令周至柔擔任掛名的主任委員,而由蔣經國全權負責統籌情報和秘密警察機關。當年,安全機關監控包括陳誠、孫立人在內的所有到台的高級將領。

從一九五一年起,台灣三軍每個單位每月舉行一次慶生會,官兵一起慶祝生日。蔣經國經常到基層參加慶生會,和士兵們一起吃喝說笑,甚至晚間和士兵一起睡地鋪。

一九五一年十一月,政工幹校正式開學。

一九五二年十月,國民黨七大召開,蔣經國當選為中央委員,隨即於七屆一中全會當選為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同月,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成立,蔣經國任救國團主任。救國團在每個高中和大學設一大隊,下為分隊和小隊。主管單位為訓導處,設訓導主任、訓育組長、生活管理組長和軍訓教官。救國團一麵向學生灌輸當局的思想意識,一麵利用部分學生作鷹犬秘密監視其他同學的言行。救國團的官員還要求學生作周記等以摸思想,或針對當時的某個事件作時事測驗,如雷震被捕時,各學校都奉救國團指示作相應測驗,以調查學生的反應。

陸軍總司令孫立人反對政工製度和以黨領軍,但無法阻止蔣經國以蘇聯方式安排政工軍官監視官兵以及為國民黨宣傳。

一九五四年五月,蔣經國兼任總統府機要室資料組主任,指揮一切黨政軍警特機構,包括中央黨部、軍隊黨部、青年反共救國團、司法行政部調查局,外交部情報司、行政院新聞局、台灣省警務處、國防部總政治部、國防部情報局、國防部第二廳、憲兵司令部、警備總司令部和國家安全局等等。這些機構以保密防諜的名義控製每一個黨員、公教人員、大學生和軍人,又利用檢查書信和審查書報監控人們的思想。

九月,蔣經國被任命為國防會議副秘書長。蔣介石下了一道親筆手令:“國防部總政治部的一切任務,仍由蔣經國全權督導。”

一九五五年二月,蔣經國受命赴大陳島,執行他擬訂的“金剛計劃”,將大陳島軍民兩萬餘人全部接到台灣定居。蔣經國隨最後一批軍民登上運輸艦離開大陳島。那些後來被稱為“大陳義胞”的人對蔣經國感念至今。

一九五六年四月,蔣經國就任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代主任委員(不久任退輔會主任委員)。

退輔會下設榮民之家、榮民醫院、榮民建築工程處和榮民就業處等機構。退役官兵年老不能工作者,住入榮民之家;有病者送榮民醫院治療;身體健康仍有工作能力者編入榮民建築工程處,給予標準工資;其他身體尚健康,但年已垂老之人則介紹到各機關學校做工友;少數願意自行謀生的,退輔會按其軍中退休薪金發八折以作補貼。數十萬退役官兵就此在台灣安定下來。

五月,蔣經國在中部橫貫公路興建籌備會議上決定由退役軍人負責相關工程。蔣經國說:“台灣什麽都好,隻是一條中央山脈從南到北盤踞在那裏,使東部和西部的人沒有直接交通,形成天然屏障。我們決心要征服它,修築公路,打通中央山脈”。

在海拔兩三千米的叢山峻嶺之間,蔣經國芒鞋竹杖,上穿布夾克,下著軍褲,脖子掛條擦汗的白毛巾,率領公路局局長和工程師等十餘人組成勘探小隊,從台中東勢區徒步入山,在榛莽叢生的原始森林裏披荊斬棘,餐風飲露。

一九五八年七月,蔣經國出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和“不管部部長”。

在八二三金門炮戰的第五天,蔣經國冒險乘兵艦至金門,帶去犒勞月餅,撫慰軍心民心。九月,蔣經國再至金門,目睹了戰爭的殘酷場麵。他說:“至最前線,……遍地屍體,血肉模糊”。

蔣經國一生到過金門一百二十三次。

一九六0年五月,蔣經國主持中橫公路通車典禮。中央山脈的打通,大大改善了全島的物流和人流。

十二月,蔣經國到國軍遊擊部隊活動的中緬泰邊境山區視察。

一九六一年,蔣經國考察武陵農場地區,並主持召開了中橫公路資源開發中長期計劃研討會。

一九六四年一月,國防部長俞大維赴美治療頸部淋巴腺瘤,推薦蔣經國接任國防部長。三月,蔣經國被任命為國防部副部長。

一九六五年一月,蔣經國升任國防部部長。九月,蔣經國第三次訪美,會見了美國總統約翰遜,並與美國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R.McNamara)發表聯合聲明,雙方決心依照“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密切合作。

一九六七年一月,蔣經國所著《風雨中的寧靜》一書出版。同月,他出任了國家安全會議總動員委員會主任委員。

十一月,蔣經國應邀訪問日本,日本天皇裕仁在接見他時表示永不忘懷蔣公的寬大德意。

一九六八年三月,蔣經國第四次訪美,代表蔣介石參加艾森豪威爾的喪禮。

六月,副總統嚴家淦兼任行政院院長,蔣經國擔任行政院副院長兼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主任委員。

八月,蔣經國以二級上將銜退伍。

一九六九年,蔣經國辭去國防部長職位,黃傑繼任。

一九七0年四月,蔣經國第五次訪美。二十四日十二時許,他遭台獨分子、康奈爾(Cornell)大學的社會學博士生黃文雄與一個同夥行刺。黃的手槍在三步之內對準了蔣經國的頭,被美國警察閃電般托起其手腕,子彈偏高射入牆壁。黃未及開第二槍就與同夥一起被製服。事後蔣經國不僅沒有惱怒,反而要求與黃見麵,想問問黃為何對他有如此深仇大恨,但為美方勸阻。蔣經國建議美方放了刺客,後者也真以二十萬元的保釋金放了黃。黃憎恨蔣氏政權源於他老實巴交做公務員的父親曾在台灣早年的白色恐怖時期中入獄。雖然蔣經國多次表現得若無其事,但四二四槍擊事件的巨大刺激令蔣經國終身難忘:“台灣人為什麽要殺我?”

一九七二年五月,蔣經國出任行政院長。

六月一日,蔣經國首次召開院務會議,向與會人員提出了“平凡”、“平淡”和“平實”的六字要求。他在行政院大力推行幹部的年輕化、本土化和專業化。蔣經國多次在行政院的施政報告中要求全民凝聚對共黨的認識。他引用列寧的話:“明天我要把這個敵人用繩子絞死勒死,但是今天晚上我還可從這個明天我要絞死的人手中買到用來絞死他的繩子。”蔣經國說:“這句話值得我們警覺,今天我們在這個環境中,一定要認識敵人。不了解敵人,就是盲目,也是麻木。”同月,在行政院院會中,蔣經國提出了十項行政革新:1)為節省國家財力用於各項必要建設,各級政府除已正式列入預算的以外,應停止建築辦公房舍;2)各種公共工程之開工與完工,可以公告方式行之,不必舉行任何典禮儀式;3)各級政府機關派員出國考察或參加國際會議,必須事前有周詳的計劃,其派出人員以具有相關專長、精通外文為主要要求;4)各級機關應不作不必要的視察,如確有必要,則視察人員到達視察地區不得接受任何招待,被視察之機關、學校或團體不得迎送或張貼標語,或召開歡迎會等;5)各部會首長及全體行政人員,除參加政府所規定的正式宴會以及招待外賓所必需者外,一律不得設宴招待賓客,並謝絕應酬;6)公務人員於婚喪喜慶,除有關親戚或有深交者外,不得濫發喜帖或訃告;7)各級行政人員一律不得進出夜總會、舞廳和歌廳等場所,各級主管應監督所屬人員切實遵照辦理,如有違反規定者,應從嚴處分;8)各級首長主管均應謝絕各種剪彩、揭幕等邀請;9)各機關預算內所規定的加班費、出差費,除必要的加班出差外,不得假借名目移作其他用途。但各級機關首長對公教人員的福利,應妥善處理;10)在處理日常公務方麵,人人要切實負責,自己能解決的問題應自行解決,今日能辦完之事應今日辦完,不必召開的會議不開,凡要開的會議事先必有充分準備,會後必有結果。不辦不實際、沒有效果的事。不發不必要的公文。凡屬應該辦的必須辦得徹底,追蹤到底。

十項革新實施後的第一年,由警察機關查獲涉足夜總會、舞廳和歌廳等非正當娛樂場所的行政院所屬各機構人員共九百三十六人,另外違反規定宴客、應邀剪彩、鋪張浪費、濫發喜帖或訃告的而受處罰的有三百八十八人。情治部門首長周中峰和葉翔之原是蔣經國看重的高級幹部,一次他出其不意登周、葉的家門,發現他們的居家擺設奢華,門前車水馬龍,二話不說,立即將周、葉兩人調職。他還嚴懲了他的親表弟、時任人事行政局局長的王正誼,並不畏立委、監委巨大的政治影響力,將十多個立委、監委移送法辦。從此,蔣經國統治時期的台灣政風全麵刷新,他的整個執政團隊中部長以上的官員沒有發現有人貪腐。

蔣經國的團隊實現了台灣的經濟起飛,以後也較為平順地完成了台灣的社會轉型。

蔣經國要求公務人員養成簡約的習慣,如結婚喜宴不超過十桌、平日宴客五菜一湯(所謂的“梅花餐”)等。

蔣經國又推出了八項“政治與社會革新”,與十項革新合稱十八項革新。“政治與社會革新”包括1)要節約,不浪費,國民都應杜絕奢靡,培養社會良好風氣;2)不要漏稅逃稅,要養成準時繳稅、如數繳稅的優良習慣;3)要遵守交通規則,幫助政府整頓交通秩序;4)要尊重公共秩序,注意環境衛生;5)要守法,不行賄;6)凡有錢的人,要投資從事生產,不可投機擾亂社會;7)家家做到守望相助,人人都能互相照顧;8)要設法預防青少年犯罪。

蔣經國還著手建設“全民共識政府”以培養公眾對國家的責任感。

一九七三年五月,蔣經國辭去了救國團主任職務。

同年十二月,蔣經國提出振興台灣的十大建設項目,十大建設中, 六項是交通建設,三項是重工業,一項是能源,這其實是台灣的重工業五年計劃。該計劃有典型的蘇俄計劃經濟的長官意誌色彩。蔣經國年輕時見證過蘇聯的工業化奇跡。蔣經國認為十大建設不僅能帶動就業,擴大內需,更能改善工業結構,奠定台灣重工業的基礎,將台灣帶入工業化時代。

這個龐大的發展計劃,初步估計需要投資美金五十億以上,即一九七四至一九七八年間平均每年需十億美金,五十億美元相當於當時台灣年度財政支出的二點五倍。

對於蔣經國的大手筆,撲麵而來的是朝野的各種質疑和反對。

經濟本來就不景氣,投資的錢從哪來?會不會把財政拖垮?台灣在國際上日趨孤立,吸引國外投資也許會很困難?

許多民眾認為十大建設勞民傷財,是形象工程,以南北高速公路為例,這條公路貫穿台灣島南北,但當時台灣的私人汽車很少,民眾認為這是專門給富人修來觀光旅遊的。

不少專家也對十大建設持保留態度,以大鋼鐵廠為例,他們評估後認為鋼鐵廠投資大、周期長,不可控因素太多,而且台灣的市場規模很小,恐怕得不償失。

連蔣介石也不支持蔣經國,蔣介石認為十大建設的規模超出了台灣經濟的承受能力,可能會動搖“國本”,影響“複國大計”。

但是,蔣經國下定決心要搞,他說過一句名言: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

蔣介石不同意,那就反複勸說,為了說服頑固的蔣介石,蔣經國甚至讓智囊在孫中山的著作中找理論依據,蔣介石不是總是自詡總理信徒嗎,總理的話你不聽?

對於民眾,蔣經國不僅讓官員們到各地大力宣傳,曉之以理,自己也走遍全島,召集地方財主和意見領袖,做他們的思想工作,鼓勵他們募捐。

當時的桃園縣縣長吳伯雄為了征地修高速公路,用無限的耐心與農民溝通,精誠所至,在最短的時間裏完成了該縣的土地征收工作,獲得了蔣經國的賞識。吳伯雄後來當上了國民黨主席。

資金不到位,那就一邊建設一邊籌集,有時候甚至是先動手建設,再想辦法籌錢。總之。不能等萬事俱備再行動,這很能考驗技術官僚的專業水平和執行能力。

十大建設最終總投資二千五百八十億元,相當於一九七三年財政總支出的三點二倍。其中八百九十八億來自外國主要是沙特等土豪國家的貸款,財政撥款六百五十五億,省內貸款四百二十八億,其餘來自於發行債券、單位自籌、關稅記賬和民間投資。由於財政撥款隻占總投資的約四分之一,十大建設沒有對財政造成重大壓力,也沒有影響經濟的穩定。

蔣經國的一係列經濟發展政策,不僅使台灣順利走出了經濟危機的陰影,而且促進了島內經濟的轉型。

一九七五年

四月五日晚,蔣介石逝世。蔣經國負責處理治喪事宜。四月二十八日,國民黨第十屆中央委員會召開臨時全體委員會議,決定設立中央委員會主席一職綜攬黨務,推舉蔣經國為中央委員會主席,同時決議把總裁的名義永遠保留給蔣介石,如同總理的名義永遠保留給孫中山一樣。

同月,新加坡總理李光耀與蔣經國簽署了一項秘密軍事合作計劃—“星光計劃”,讓新加坡的武裝部隊可以在台灣進行軍事訓練及演習。

六月,在國際壓力、台灣國防戰略易攻為守以及泰國和中共擬議建交的情況下,蔣經國指示裁撤“光武部隊”,至此國軍在滇泰緬一帶的最後一股武裝力量撤回了台灣。

十二月,台灣舉行第一屆立法院第二次增額立法委員選舉,核定五十二個名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