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夜襲陽明堡戰鬥模範連
“夜襲陽明堡戰鬥模範連”英模部隊方隊由第三十一集團軍某師為主抽組。抗戰時期,這支部隊隸屬八路軍一二九師(師長劉伯承)三八五旅(旅長王宏坤)七六九團(團長陳錫聯)三營。
山西代縣的陽明堡機場並不是經常有飛機停駐、有人員把守的機場,日軍作戰檔案中稱為“前進機場”,主要用來臨時囤積燃油、炸彈等作戰物資,為執行轟炸任務需要往返補充的飛機提供臨時起降地和補充點。同樣的小型前進機場,附近還有寧武機場、大營鎮機場和大盂鎮機場。前進機場的特征之一是有明確的作戰指向性。比如大營鎮機場用於平型關戰役,而陽明堡機場用於對原平鎮、崞縣和忻口的攻擊。前進機場的特征之二,是此類機場與其說是機場,不如說是一塊可供起落用的空地,沒有機場設施,也沒有圍牆和警衛。因為夜間降落十分危險,所以沒有戰鬥任務和特殊需要時,平時並不使用。有需要使用時臨時空運或陸運地勤和物資到機場,暫時設營,戰鬥結束後立即全部撤出,利用期僅數天,利用的規模都是一個飛行中隊以下。從各種前進機場的有關記錄中,從沒有駐機超過十架的記錄。日軍利用陽明堡機場時,最多記錄了七架飛機。
夜襲陽明堡是抗戰時期八路軍為配合正麵戰場的忻口戰役襲擊日軍前進機場的一場戰鬥。
一九三七年十月十九日夜,三營在當地群眾的幫助下隱蔽進入陽明堡飛機場,突然發起進攻,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激戰,以傷亡三十餘人的代價,殲滅日軍一百餘人(日軍記錄兩人),擊毀擊傷飛機二十四架(日軍記錄一架九三式輕轟炸機被擊毀(日軍稱為“大破”),另有其他幾架受到不同程度損失,不過都是輕傷,如彈孔、彈片痕等,小修即可,不影響飛行),從而削弱了日軍的空中突擊力量,減輕了忻口國民黨軍正麵防禦的壓力。
三營營長趙崇德在掩護部隊撤退時身中數彈犧牲。
戰後,三營十連被授予“戰鬥模範連”榮譽稱號。蔣介石為參加陽明堡戰鬥的部隊頒發了嘉獎令,還發了二萬元獎金。
5 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
“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英模部隊方隊由第一集團軍抽組。這個連前身是劉誌丹、高崗和謝子長等創建的陝北紅軍連隊,抗戰時期隸屬八路軍一二0師三五八旅七一六團,戰後這個團的特務連被授予“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榮譽稱號。
一九三七年九月,日軍侵占大同後,繼續向南進犯太原。為配合國軍在忻口的防禦作戰,八路軍一二0師奉命深入日軍側後,在代縣的廣武、雁門關和太和嶺間,襲擊破壞大同經代縣、忻口到太原的公路,打擊日軍運輸隊,截斷日軍補給線。十月十八日,七一六團主力在團長賀炳炎和副團長廖漢生的指揮下,設伏於雁門關以南黑石頭溝公路西側高地。上午,日軍一支由一百多輛汽車組成的車隊從南向北駛來,前麵的幾輛車拉著傷兵、死屍和護衛的士兵,後麵都是空車。七一六團即以密集的火力進行襲擊。激戰中,日軍又有汽車二百餘輛由陽明堡方向向北駛來。七一六團即分兵一部阻擊該敵。激戰至夜間,日軍援兵又至,七一六團遂撤出戰鬥。二十一日晨,七一六團再次設伏於黑石頭溝地區。日軍由南向北的汽車二百餘輛和由北向南的汽車數十輛相向而行,當其先頭車輛駛入伏擊區時,七一六團居高臨下,以猛烈的火力展開攻擊。日軍在八架飛機的支援下進行反撲。七一六團斃傷日軍一部後撤出戰鬥。該團兩次伏擊戰鬥,據說共斃傷日軍五百餘人,擊毀汽車三十餘輛,一度切斷了繁峙至忻口間交通,配合了國軍的忻口防禦作戰。
6 劉老莊連
劉老莊連英模部隊方隊由第五十四集團軍某師為主抽組,其前身為新四軍三師七旅十九團四連。一九四三年三月十八日,該部為掩護中共淮海區黨委、淮海行政公署和淮海軍分區的順利轉移(一說在突圍中不幸被截斷),與日軍十七師團五十四聯隊一大隊約七百五十人在江蘇北部淮陰縣老張集、朱杜莊一帶發生激戰,後撤退至劉老莊附近,與日軍再次遭遇。此時,除已隨大部隊撤離的炊事班以外,全連人數為八十二人。日軍占盡兵力和火力上的絕對優勢,試圖勸降,被拒。四連彈藥接近耗盡,決定銷毀武器後展開肉搏戰。日軍突擊隊在支援炮火的第五發炮彈炸裂後即突入四連陣地與之肉搏,數十名四連戰士在未能形成有效抵抗的情況下,除了一名重傷員,被全部殘殺,而該名重傷員也於次日不治身亡。日軍打掃戰場時據說發現了新四軍屍體一一八具。而日軍在肉搏中無一死亡。
戰後,這個連被命名為“劉老莊連”。
新四軍對劉老莊連有姓名記錄的僅僅是一九四三年七月陳毅報告中出現的七名幹部,以後又發現了十名,他們是:白思才(連長)、李雲鵬(指導員)、石學富(副連長)、尉慶忠(排長)、蔣元連(排長)、劉登甫(排長)、王世祥(排長)、李道合(排長)、馬漢良(排長)、劉忠勝(班長)、王洪遠(班長)、王中良(班長)、羅橋(文書)、孫尊明(文化教員)、楊林彪(衛生員)、王步珠(戰士)、田執信(戰士)。烈士中有六十五位是無名英雄。
新四軍的戰果報告稱四連“殲敵一百七十~三百名”,日軍僅記錄在戰鬥中死亡兩名(負傷不詳)。
7 攻堅英雄連
攻堅英雄連英模部隊方隊由第二十一集團軍特種作戰旅為主抽組,其前身是新四軍遊擊支隊一大隊一中隊。一九四0年十月,在安徽蒙城板橋集戰鬥中,一中隊一班機槍手常福祥冒著敵人炮火對空射擊,擊落日寇九八式戰鬥機一架,創造了我軍步兵首次用手中武器打下飛機的戰例。皖南事變後,該連改編為由彭雪楓任師長的新四軍第四師十一旅三十一團一連。一九四五年五月,該連一百零六人在宿(縣)南戰役中以犧牲九十人的代價消滅了一個團的偽軍,俘虜偽特務三團團長任亞航以下一百餘人,繳獲步槍一百餘支,揭開了蘇豫皖大反攻的序幕。
有趣的是,《中國軍網》李森和宣琦在報道“攻堅英雄連”時描寫說:“有的戰士刺刀拚彎了,就用槍托猛砸敵人腦袋;有的戰士和敵人撕扭在一起,用牙咬斷敵人喉嚨”,這跟《中國農村網》在介紹“百團大戰白刃格鬥英雄連”時的文字幾乎相同:“一九四0年八月,二十五團八連隨部隊參加百團大戰蟠龍保衛戰,……戰士們刺刀捅彎了就用槍托砸,一個戰士被刺中腹部,仍死死抱住一個鬼子,用牙齒咬斷敵人的咽喉。”
戰後,新四軍授予該連“攻堅英雄連”榮譽稱號。
8 東北抗聯
東北抗聯英模部隊方隊由第三十八集團軍某師為主抽組。
9 華南遊擊隊
華南遊擊隊英模部隊方隊由第四十二集團軍、海南省軍區和駐港部隊等單位抽組。華南遊擊隊是中共領導的在華南地區的抗日武裝的統稱,主要包括東江縱隊、瓊崖縱隊、珠江縱隊、韓江縱隊、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和南路人民抗日解放軍等六支武裝力量。那些部隊遠離中央、孤懸敵後,在日偽軍夾擊的環境中浴血奮戰,為奪取抗戰勝利和配合盟軍反攻建立了功勳。
10 武警部隊抗戰英模部隊
武警部隊抗戰英模部隊來自成立於一九八二年六月的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其前身是建於一九四九年八月的中國人民公安中央縱隊。
要說武警跟抗戰有什麽關係,大概可以從晉察冀軍區一分區楊成武效仿日軍成立的教導大隊說起。楊成武成立的那個教導隊變成了晉察冀軍區教導隊,再後來由朱德安排,同其他部隊的學校合並,組成了華北步兵學校,最後化身為新中國最初的憲兵部隊—平津糾察總隊,在北平、天津解放時,承擔起糾察軍紀、中南海要地保衛等關鍵任務,那是第一代的中南海保鏢。
不過楊成武的教導大隊從來沒有跟日軍交過鋒。
四.中共將領始終堅持在抗日前線的兩個例子
中共始終堅持在抗戰前線的高級將領不多,一九五五年九月授銜的十大元帥中,隻有羅榮桓一直在指揮作戰,而葉劍英從來沒有上過戰場。同年授銜的十大將中,譚政也沒有上過戰場,隻有粟裕、黃克誠和張雲逸三位一直在跟日、偽、頑纏鬥。
(毛澤東把大批將領和幹部召回延安,搞整風、肅反,清算在曆史上一切反對過他的人,然後是六屆六中和七大。)
吳法憲和楊成武是中共軍隊在抗戰中堅守前線的兩個典型例子,前者以偽、頑為主要敵手,後者以日、偽為主要敵手。
1 吳法憲的抗戰經曆
蘆溝橋事變以後,國共第二次合作一致對外,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八路軍。吳法憲那時是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三旅六八五團的政訓處副處長兼組織股長。隨著六八五團的不斷轉移、壯大和改名,吳法憲先後擔任六八五團政委、蘇魯支隊軍政委員會書記、蘇魯豫支隊政委、政治部主任、八路軍第五縱隊一支隊政治部主任、淮海專員公署專員、八路軍第五縱隊政治部主任和新四軍三師政治部主任。
在他的回憶錄《艱難歲月》裏,吳法憲記錄了八年裏他所屬部隊(下稱“吳部”)的二十五次較大規模的戰鬥,其中對日軍作戰九次,對偽軍作戰九次,對國軍(又稱頑軍)作戰六次,對地主武裝作戰一次。此外,吳部在皖東北與地主武裝和偽軍小規模交火十餘次,皆勝利而歸。
與日軍的九次作戰中,三次是吳部主動進攻:平型關之戰(一九三七年九月(一天))、山西隰縣午城鎮之戰(一九三八年二月(一晚))和江都陳集戰鬥(一九四三年三月(兩天))。一次是吳部遭日軍襲擊(一九三九年七月上旬)而成功突圍。五次反日偽軍掃蕩(一九四0年四月底微山湖西,打了五、六次小仗;一九四0年六月底淮北,激戰後順利突圍;一九四一年七月二十日—八月底蘇北(第一次)、一九四二年十一月中—十二月底淮海區、一九四三年一月二十二日—四月十四日蘇北(第二次。吳部三師七旅十九團四連八十二名戰士犧牲。))。在反掃蕩中,吳部的戰術是:避開日軍鋒芒、提前轉移隱蔽、堅壁清野、化整為零、聲東擊西、“遊來遊去、兜來兜去”、騷擾敵軍和敵據點、破壞公路、堵塞河道、保存主力、保護指揮機關和幹部。除了陳集戰鬥和劉老莊戰鬥,其他都是零星的沒有具體記載的小仗。吳部的戰術還有 “孤立日軍,重點打擊偽軍,殲滅偽軍。隻要偽軍一出來,就這裏幾十人、那裏幾十個地殲滅他,使偽軍不敢囂張。”
在東進山東以前,吳部為牽製日軍,保衛黃河渡口,還打了五、六次仗,想必都是雙方死傷很少的小摩擦。
第二次蘇北大掃蕩前,為了防止日偽軍設據點,吳部拆毀了幾個大鎮,讓居民都搬到農村去。如東坎原有六裏路長的一條街道,統統拆掉。還有八灘的大鎮子,把所有的街道全部拆掉了。一些小鎮子裏的高樓、炮樓、堅固的廟宇祠堂,也統統拆掉。
吳部基本上沒有進攻過日軍占據的城鎮。午城鎮之戰是遭遇戰。日偽軍掃蕩時占領的陳集是掃蕩後期被吳部奪回的。一九四一年七月日偽軍掃蕩中占領江蘇鹽城(曾為新四軍軍部所在地)和阜寧,直到一九四五年四月底日軍撤走後,吳部才把阜寧從偽軍手中奪回,那是新四軍光複的第一座縣城。
吳部遵循陳光代師長的指示,“對津浦路、平漢路、隴海路,暫時都不要去破壞它,破也破不了。因為我們現在還沒有力量去控製敵人的交通線,所以任何的破壞都隻能是暫時的。相反,如果我們那樣做了,就會引起敵人的注意,反而促使敵人發動大‘掃蕩’,增加我們活動的困難。”一句話,不惹日軍,以躲為主,騷亂為輔。
吳部對純偽軍的九次戰鬥,都是主動進攻,八次是進攻偽軍所占領的縣城或據點(豐縣、靈璧時村、淮陰徐溜、漣水成集、沭陽錢集、邳縣馬圩、淮陰、淮安。其中淮陰、淮安戰役發生在日軍已全部撤走的抗戰末期)。
吳部與頑軍作戰六次(韓德勤三次(一九四0年十月初、一九四0年十二月十三日和一九四三年春)、王光夏、王毓文及李本一和曹茂琮各一次),其中四次是主動進攻頑軍(在淮安曹甸失利),兩次反擊頑軍進攻。
吳部還攻擊了靈璧高樓寨囂張猖獗的地主武裝(一九三九年八月)。
吳法憲記錄了中共內部的自相殘殺:在湖西區大規模的“肅托”中,捆綁、吊打、壓杠子、灌涼水、灌辣椒水,各種酷刑無所不用其極,通過逼供、指供和串供,導致幾乎湖西區黨委的所有部長、各縣縣長、縣委書記全部被打成“托派”,縣區幹部大部分被抓,三百多人被殺(曾任六八五團副團長、時任蘇魯豫支隊副大隊長的梁興初(解放戰爭時期曾任東北民主聯軍第十縱隊司令員、第四野戰軍第三十八軍軍長等職。建國後率部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曾任誌願軍三十八軍軍長和二十兵團代理司令員等職。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曾任海南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副司令員和成都軍區司令員等職)和挺進支隊政委郭影秋(後擔任冀魯豫軍區政治部主任、解放軍十八軍政治部主任等職。解放後曆任川南行署副主任、主任、雲南省長兼省委書記、南京大學校長兼黨委書記、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兼副校長,一九七八年人大複校後任黨委第二書記兼副校長和北京市政協副主席等職)都被抓,差一點被槍斃)。事後,僅槍斃了一個據說指使“肅托”的王須仁。
吳部在慶祝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的大閱兵裏占了兩個英模部隊方隊:平型關大戰突擊連英模部隊和劉老莊連英模部隊。
再怎麽著,不能掩蓋國民黨在抗日中的大批高級將領投敵,自身腐敗的問題。這麽多年來,兩岸間互相攻擊,兩黨互相稱”匪“,都在給對方抹黑。民眾的眼睛雪亮的。
為那些在抗戰中犧牲的國共兩黨戰士們,精英們致敬!致以最大的尊重,緬懷他們的豐功偉業和偉大的精神!
問題的關鍵是中共奪取大陸政權的真相一直被掩蓋。
林彪的四野是中共奪取政權的關鍵力量。
中共贏得內戰勝利的原因並不複雜。
蘇共借二戰勝利之際,在東北亞扶植兩個傀儡政權,中共和北韓。之後指揮兩個傀儡政權發動韓戰。美蘇兩國解密文檔顯示韓戰中共軍人死亡近百萬。
毛是蘇共指定的頭。二戰後中共在蘇共直接指揮策劃下,從哈爾濱周邊地區召集大約80萬人,發動內戰,遼沈戰役結束四野兵力達150萬。使用蘇共提供的各種武器,包括T34坦克,所向披靡,國民黨毫無招架之力。
真實情況是,國共內戰是蘇聯人策劃指揮實施的一場侵略戰爭。
不讓中國人知道哈爾濱名字由來,及內戰和韓戰的真實信息。
雙城四野前線指揮部舊址信息一直秘而不宣,直到 2006年10月1日建成四野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
所以,中共關於成立到打敗國民黨的報道基本都是誇張虛構的。
現代哈爾濱的名字來自俄語 Харбин 哈拉賓尼, Харбина 哈拉賓娜,Харбинскаго 哈拉濱斯嘎娃,這些俄語都是一個意思 ,用在不同的情況,寫法不同。翻開哈爾濱開埠時期的俄文版1901---1906--1910年地圖,明顯注明早期哈爾濱叫 Сунгар 鬆花江市,俄語發音;鬆格裏。1903年7月14日,中東鐵路全線正式通車,同時改 Сунгар鬆花江市為 Харбин 哈拉賓尼市,即目前的哈爾濱市。
哈爾濱的名字最早見於遠郊的老香坊火車站,當時被稱為老哈爾濱 Стар Харбина(俄語譯音,斯達列 哈拉賓娜),香坊是當時的一個末等鐵路小站,現在依舊是,可見100多年前的俄文版地圖。如今哈爾濱的名字就是從這個末等小站的名字發展而來的,第二步是發展到到南崗區叫哈爾濱區(均有俄文曆史地圖為證)最後發展到全市通用哈爾濱的名字。
http://news.sohu.com/20090805/n265727014.shtml
新晚報聯合搜狐:哈爾濱籍老兵尋訪活動今啟動
http://news.my399.com/local/content/2018-09/12/content_2298368.htm
152師後代回哈“探親”
你轉載的這個係列, 比上個係列,在涵蓋麵和準確性等方麵,好很多。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