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萬卷書 行萬裏路

與同好朋友分享旅行的酸甜苦辣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蔣介石與日本的和談(四)(全文完)

(2023-09-19 18:49:06) 下一個

蔣介石與日本的和談(四)(全文完)

一九三九年一月,曾任法務大臣和鐵道大臣的小川平吉和萱野長知訪問繼近衛辭職後短暫任首相的平沼騏一郎及外相有田八郎,遊說新內閣支持對重慶的和議,平沼同意一試,重慶也不反對,中日和議再起。

萱野長知與孫文為朋友,曾全力支持讚助中國革命,一九0五年加入中國同盟會。一九一二年一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萱野受邀參加慶典。一九一五年十一月任中華革命軍東北軍顧問。一九二一年,萱野等人受犬養毅等派遣,前往了解孫文在廣東是否搞“赤化”的問題,在廣州受到孫文的接待。一九二五年三月,孫文在北京病危,萱野急赴北京看望。萱野應邀參加了在北平舉辦的孫文治喪活動。一九二九年,萱野又參加了奉安大典。

一月二十一至三十日,國民黨在重慶舉行五屆五中全會。蔣在會上作了《喚醒黨魂、發揚黨德與鞏固黨基》的報告。會議據此製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針,決定設立“防共委員會”,通過了《防止異黨活動辦法》。會後國民黨發布了一係列反共秘密文件,嚴密限製共產黨和進步人士的言行,不斷製造反共磨擦事件。會議還決定設立黨政軍一元化的國防最高委員會,由蔣介石任委員長。

三月,蔣第二次主動尋求對日和談。

三月四日,蔣致電駐香港辦事處負責人杜石山,指示他同日本進行“和平交涉”,方針是:“和平之基礎……尤不能忽視蘆溝橋事變前後之中國現實狀態”。

其間,宋美齡數次以到香港治牙為由親自把關。

三月十七日,柳雲龍(蔣姨母之子)、杜石山與萱野在香港大酒店350號房間開始交涉。柳雲龍提出了如下條件:1)平等互讓;2)恢複蘆溝橋事變前的狀態;3)領土完整主權獨立;4)日本撤兵;5)簽訂防共協定;6)中國讚成經濟合作;7)不追究維新政府、臨時政府人員的責任;8)對滿洲國另行協議。

三月二十四日,日本代表小川抵港參加談判,但對柳雲龍的條件不予置理。

四月初,小川提出和談的“先決問題”,即要求蔣將“容共抗日”改為“排共親日”,首先討伐共產黨,然後實行局部停戰,那時才開始“和平交涉”。

這個“先決問題”表明日方將“討共”作為日蔣妥協的基礎,這是此次香港交涉內容與以前和談的明顯不同之處。杜石山將小川所提的“先決問題”報告宋美齡,宋稱可以密約辦理。隨後,杜致電蔣請示,蔣也複電“用密約辦理”。

小川指出:“方案內容極為微妙而且秘密,非麵晤蔣委員長心腹要人不能詳細議談。”蔣聽到小川要求派孔祥熙或居正赴港,表現猶豫。杜石山就搪塞小川,此次交涉乃蔣之“嫡係人物”秘密進行,能直接與蔣以密電聯絡,且陳誠已派參謀長來港說明對付共產黨的準備工作,山西、陝西兩省有七十萬大軍對共軍取包圍態勢,各軍校共係學員已悉行驅逐。

五月,日本海軍航空隊使用九六式轟炸機,由漢口機場起飛,在三日和四日連續轟炸重慶市中心區,並且大量使用燃燒彈。重慶市中心大火兩日,商業街道被燒成廢墟,近四千人死亡,兩千三百多人受傷,損毀建築物近五千棟,約二十萬人無家可歸。蔣悲憤莫名,說:“敵對我國一麵恫嚇,一麵求和,猶想從中取巧,愚不可及也!”

五月十一日,小川直接致函蔣:“當此艱局,毅然不惑,如揮快刀而斬亂麻,此誠真英雄豪傑之所為也。”他請蔣速派要員來港,或允許他自己偕萱野赴渝。

小川的密函轉到重慶,蔣提交心腹幹部討論,不料事為中共和桂係得悉。中共要求“通緝主和人員”,要蔣履行西安抗日約言,不得中途妥協。桂係則聲稱,如果議和,廣西軍隊將單獨抗戰。

小川六月三日離港,十四日離滬回日。

日本軍部實行以戰迫降,日軍占領入川門戶宜昌,猛烈轟炸重慶,迫使英國封閉滇緬公路三個月,在這種高壓之下,蔣曾於六月二十二日同意與板垣、汪精衛舉行三人“長沙會談”(汪精衛建議在洞庭湖上會談),解決中日之間“所有問題”。

當蔣為派遣要員問題遲疑不決之際,汪精衛成立偽政府的事已大有進展,東京最終確定了實行“倒蔣立汪”的政策。九月十三日,日本政府聲明:將扶持汪精衛成立中央政府列為施政方針。

於是,萱野十月十三日離港,日蔣交涉又一次無疾而終。

另一方麵,日方對蕭振瀛—和知這一線索仍存有期待。當時日本在華人員中有兩派,一派將希望寄托在汪精衛身上,一派主張仍以蔣為談判對象。一九三九年三月,和知等人相繼抵港,三月十二日,在重慶的蕭振瀛接到密電說:日方正在實行"“擁汪倒蔣”的陰謀,為國家大局起見,“在內必先除汪,在外必多聯美”。土肥原與和知二人均以“收拾時局自負”,希望蕭到港一談。蕭振瀛還接到報告,說土肥原、和知兩人“與聯汪派主張不同,暗鬥甚烈,實為我方利用、以敵製敵之良好機會”。報告稱:“此時如能利用土、和,繼成前議,固屬圓滿,即難完成,至少可以牽製聯汪政策不能決定,亦於我有利而無害。”同時建議蕭本人速來香港一談,“在國際情形好轉之下,奸黨勾結未成之前”,找出一條解決問題的“新途徑”。

蕭振瀛在接獲上述電報後,於三月十三日致函蔣稱:“伏查汪日關係,乃由日本軍部影佐等從中斡旋,不僅土肥原等極為憤慨,皆抱收功在我之願,板垣近於議會中亦鄭重聲明,汪既不能號召國內,而與日本尤無曆史關係,欲求中日永久之合作,絕非汪輩之所能為力者,言外之意,當係仍欲與鈞座間取得諒解。”蕭向蔣請示:“對方既極端欲賡續前議進行,和知又將來港,究應如何應付之處,恭請鑒核示遵。”對蕭振瀛此函,蔣未作答複。

日方還是不肯輕易罷休,他們企圖利用蔣千方百計阻止汪精衛偽政府的成立而誘使重慶政府再坐到談判桌前來。一九三九年九月,和知通過其助手轉告蕭振瀛,汪精衛將於本年十一月在南京成立政府,要求蕭來港重開談判。和知提出,如日華之間成立“全麵停戰協定”,即可取消汪偽各組織,甚至可以將汪“剪除”。

孔祥熙對此感到興趣,十月六日,他致函蔣,要求允許蕭振瀛再次赴港談判,不料引起蔣介石大怒。十月九日,蔣複函孔祥熙,嚴詞痛斥:“兄與蕭函均悉。以後凡有以汪逆偽組織為詞而主與敵從速接洽者,應以漢奸論罪,殺無赦。希以此意轉蕭可也。”至此,蕭振瀛與和知的關係遂告結束。

雖然蔣自己授意戴笠在河內暗殺過汪,但他不願借日本人之刀殺汪,那無異於將達摩克利斯(Damocles)劍親自交給日本人,從此不得不對日本人俯首聽命而毫無反抗餘地。

十個月以後,再次組閣的近衛意識到拋開國民政府尋求和談是癡心妄想,於是在一九三九年十一月三日發表了第二次近衛聲明,修改了“不以國民政府為對手”的態度,他改口說:“至於國民政府,倘能揚棄從來錯誤政策,更換人事,改途易轍,參加新秩序的建設,則帝國亦不加拒絕。”聲明強調“東亞新秩序”,倡議建立一個由中、日、滿組成的經濟聯合體,以日華平等的原則,實現善鄰友好,共同防共,經濟提攜。

一九三九年底,日本軍部為了擺脫陸軍泥足深陷和汪精衛集團難成氣候的窘境,重新確立了同蔣直接交涉的策略。

十二月二十二日,近衛內閣發表第三次近衛聲明,即“近衛三原則”:1)善鄰友好;2)共同防共;3)經濟提攜。近衛內閣宣稱日本期旨不在領土與賠償,而是結合東亞兩大文明和中日滿三國,並將建立“大東亞新秩序”的部分義務分擔給中國,藉以誘導國民政府和談。他們還承諾和談成功後廢除在華不平等條約,歸還租界。

據說戴笠曾提到,日本人“天天在香港尋求中央路線講和。據敵方的表示,如果中央接受和平談判,汪逆可以棄而不理,日方可以撤兵,而且板垣可以來重慶”。

十二月二十七日,軍統局派特工曾廣冒充任職西南運輸公司董事長的“宋子良”跟香港大學教授張治平等人在香港同原在日本參謀本部任職、現任香港機關長的鈴木卓爾中佐掛上了鉤。參加會談的還有今井武夫等。日蔣雙方持官方證書的代表於一九四0年三月和六月在香港、澳門先後進行了兩輪分別為十一次和四次的交涉。日方很快就對“宋子良”的真實身份產生了懷疑,因為他什麽也不能做主。後來從門鎖匙孔中偷拍到了他的照片,經南京的周佛海他們鑒定,確定了他是冒牌貨。但是日本人認為那仍不失為探究蔣介石的意圖的一條渠道,所以以假作真,與之反複周旋,直至一九四0年十月十四日,才由日本大本營陸軍部決定完全停止此行動。

由日本中國派遣軍司令部領導的這一工作稱為“桐工作”。

蔣囑咐重慶代表堅持三點:應取得日軍撤兵保證;明確日本的和平條件;會議必須極端秘密地進行。

日本代表提出的“停戰先決條件”是:1)承認滿洲國;2)放棄容共抗日;3)保證與汪精衛合作,重新建立中央政府或合並;4)締結防共協定;5)日軍在華北、蒙疆駐軍;6)在華北、長江下遊實現日中經濟合作;7)治安恢複後日本始能撤退防共協定以外的兵力;8)日本在海南島設置海軍基地。日本提出以日中兩國之互惠為基礎,善鄰友好、共同防共、經濟提攜,以及如重慶政府接受日本要求,“日本則尊重中國之主權及領土,不幹涉其內政”等原則。

日本擬將駐華日軍在一九四一年從八十萬降至五十萬。

重慶代表則聲稱接到蔣介石的長篇訓詞,另提“和平意見”八條,其主要內容有:關於滿洲問題,中國在原則上同意考慮,方式另商;關於中國放棄抗日容共問題,乃和平協定後中國所取之必然步驟;關於汪兆銘問題,此純為中國內政問題,在和平恢複後,以汪氏與中國國民黨曆史之關係,中國當有適當處置,無庸提為和平條件之一;關於撤兵問題,日本應於和平妥協時,從速撤退在華軍隊。

重慶代表說中國絕對難以正式承認“滿洲國及日軍在中國駐兵問題”,並稱“有汪無蔣,有汪無和平”,他們要求日方居中斡旋,或命汪出國,或命汪隱退。

蔣介石始終堅持必須恢複七七事變前的狀態,這是他不可逾越的底線。在每一次的和談嚐試中,最終踩刹車的總是他。

武漢會戰以後,中日戰爭進入了相持階段,蔣介石越來越相信他的“拖”字訣和持久戰。他以“剿共”為名、以統一西南為實的戰略讓他不禁有先見之明的自得。他堅信隻要苦撐下去,哪怕五年十年,戰局終有轉好的一天,因為他對國際形勢變化和國際援助的希望越來越大。隨著反法西斯陣營的建立,蔣毫不猶豫地堅決與美英蘇等盟國抱團取暖。在美國全力介入二戰之後,蔣徹底放棄了與日本的和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