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萬卷書 行萬裏路

與同好朋友分享旅行的酸甜苦辣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美國國防部2020年關於中國軍事實力的報告(摘要)

(2020-12-21 23:40:22) 下一個

美國國防部2020年關於中國軍事實力的報告(摘要)

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EPARTMENT OF DEFENCE’S ANNUAL REPORT TO CONGRESS 2020)

.陸軍

中國陸軍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地麵部隊,其作戰單位有大約九十一萬五千兵員,他們分屬東、南、西、北和中部五大戰區以及新疆和西藏軍區。五大戰區下轄由七十八個合成旅組成的十三個集團軍,其中東部戰區下轄71、72、73三個集團軍;南部戰區下轄74、75二個集團軍;西部戰區下轄76、77二個集團軍;北部戰區下轄78、79、80三個集團軍;中部戰區下轄81、82、83三個集團軍和一個航空兵軍。

除集團軍以外,陸軍還有若幹非正規的獨立師和旅,它們通常部署在新疆、西藏、香港和北京等敏感地區。

每個合成旅的兵員多至五千,其規模和組成各異。合成旅分為三類:以履帶式車輛為主的重型合成旅,它們配備炮徑一百零五毫米的輕型主戰坦克T-15;以輪式車輛為主的中型合成旅;以及高度機動化摩托化、能在山地作戰、配備有直-20中型直升機的輕型合成旅。

合成旅下轄的具有很大獨立性的合成營是綜合作戰的基本戰術單位。合成營指揮員的部下有協助規劃和完成作戰行動的參謀人員、偵察團隊以及後勤支援單位。

合成旅在不斷配置新的通訊設備和信息戰係統以及低空無人機。

除了合成旅以外,每個集團軍還下轄六個功能旅:炮旅、防空旅、航空兵旅、特戰旅、工程暨防化旅和後勤旅。

主要因為其龐大的體量,中國陸軍恐怕在2020年底仍不能實現全麵機械化。西方觀察家注意到,中國的步兵單位既有在周邊國家中最現代化的裝備,也可能還保留著上世紀六十年代的老式武器;裝甲部隊既有第三代的主戰坦克和無人駕駛的59型坦克,也有多種古董坦克。

中國陸軍大約有六千三百輛坦克和六千三百門大炮。

.海軍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海軍,它有大約三百五十艘艦艇,包括水麵戰艦、潛艇、航空母艦、遠洋兩棲艦艇、布雷艦和輔助艦艇等,其中超過一百三十艘為大型水麵戰艦。

中國海軍的艦艇大多配置先進的反艦、防空、反潛武器及探測設備,具有現代化的多功能作戰能力。

中國海軍的三大艦隊東海艦隊(司令部在寧波)、南海艦隊(司令部在湛江)和北海艦隊(司令部在青島)分歸東部戰區、南部戰區和北部戰區指揮。三大艦隊不負責作戰行動的指揮,而主要集中於艦隊的組織、人員配備、訓練和裝備。

三大艦隊有各自的水麵艦隊、潛艇艦隊、海軍陸戰隊和海軍基地。

1.潛艇

加速潛艇力量的現代化是長期以來中國海軍追求的重點。

在過去的十五年裏,中國製造了十二艘核潛艇:兩艘093級攻擊核潛艇、四艘093A級攻擊核潛艇以及六艘094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其中兩艘094截至2019年下半年尚未完工,還在葫蘆島船廠安裝設備。可配置十二枚巨浪-2潛射彈道導彈的四艘094代表中國第一次具備了可信的海上核威懾能力。不過鑒於目前巨浪-2的射程有限,如果試圖攻擊美國的東海岸,094至少需要在夏威夷的北部和東部活動。隨著中國部署更新、更強、射程更遠的潛射彈道導彈如巨浪-3,中國將能從其近海海域對美國發動攻擊。

中國將在2020年代前期開始製造下一代據報能攜帶新型潛射彈道導彈的096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到2030年,中國可能將擁有八艘彈道導彈核潛艇。

中國第一代攻擊核潛艇的服役期達到了四十年以上,因此估計094和096將會長期同時服役。

到2020年代中期,中國可能會製造093B級巡航導彈攻擊核潛艇,那將增強海軍對抗水麵艦艇的能力。如果093B配置地標巡航導彈,還能增加中國海軍對敵地標進行隱蔽攻擊的選項。

中國還有五十艘常規攻擊潛艇。在整個2020年代,中國大致將保持六十五—七十艘潛艇,同時進行基本上一對一的更新換代。

在五十艘常規攻擊潛艇中,十二艘是自九十年代中期以來從俄國購買的基洛級,其中八艘能夠發射反艦巡航導彈。與此同時,中國製造了十三艘039級和十七艘039A/B級常規攻擊潛艇。預期在2025年以前,中國將總共能夠製造二十五艘以上的039A/B。

2.水麵戰艦

中國同時也在大力擴展其水麵艦隊,包括導彈巡洋艦、導彈驅逐艦和護衛艦等。

中國的第六艘055級導彈巡洋艦已在2019年12月下水,預計將在2020年代初服役。055吃水在一萬噸以上,配備各種反艦巡航導彈、地對空導彈和反潛武器,也能配備今後將服役的地標巡航導彈和反艦彈道導彈。

現有四艘055正在安裝設備,另有若幹艘在製造中。055將是中國航母艦隊在遠洋活動時的主力護航艦。

到2019年底,中國已下水了二十三艘052D級驅逐艦,其中十艘為加長型,十三艘已經服役。每艘052D裝備有能發射巡航導彈、艦對空導彈和反潛導彈的六十四孔多用途垂直發射係統。

在2019年,海軍訂購了第三十艘054級導彈護衛艦,這可能是此類護衛艦的最後一艘。

為了強化在沿海、尤其是在東海和南中國海沿海的作戰能力,到2019年底,中國已部署了至少四十二艘056級輕型導彈護衛艦。中國計劃至少製造七十艘056。中國還製造了六十艘022級雙體導彈巡邏快艇。

鷹擊係列反艦巡航導彈是中國大部分戰艦上主要的反艦武器。一般驅逐艦和護衛艦裝備鷹擊-83或83J(射程一百八十公裏),較新的水麵戰艦如052C級驅逐艦裝備鷹擊-62(射程四百公裏),052D級驅逐艦和055級巡洋艦將裝備最新的鷹擊-18A(射程五百三十七公裏),若幹經過改裝的驅逐艦裝備超音速的鷹擊-12A(射程二百八十五公裏)。十二艘俄製基洛級潛艇中的八艘配置俄式SS-N-27B反艦巡航導彈(射程約二百二十二公裏)。中國的039級、039A級攻擊潛艇和093B級巡航導彈攻擊核潛艇將配置中國自行研製的鷹擊-18或其改進型。鷹擊-18係列比SS-N-27略勝一籌。

在今後的歲月裏,中國海軍可能會在其新造的巡洋艦、驅逐艦和093B級巡航導彈攻擊核潛艇上配置地標巡航導彈,也可能在那些較舊的水麵戰艦和潛艇上增強地標攻擊能力。

中國對水下目標的攻擊能力在逐步提高,不過目前依然缺乏強大的深水反潛能力。

中國在對遠距(跨地平線)目標的定位精確度上還有差距。

3. 兩棲作戰艦艇

中國在兩棲作戰艦艇方麵的大量投資表明了其強化遠程作戰能力的意向。中國的第一艘075級兩棲攻擊艦已在2019年下水,第二艘正在製造中。中國還有七艘071級大型登陸艦,第八艘將在2020年服役。075級兩棲攻擊艦和071級大型登陸艦能裝載多艘726級中型氣墊登陸艇、各種直升飛機、裝甲車輛以及海軍陸戰隊兵員,為中國海軍遠程作戰提供了更大的運輸能力和更好的持久性機動性。

海軍的大型兩棲艦艇為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的中國軍隊提供了支援。

4.航空母艦

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山東號在2017年下水,經過多次試航以後在2019年12月服役。它是基於蘇式庫茲涅佐夫級航母(瓦良格號-遼寧號)設計的改進型。第二艘航母更大,而且用彈射起飛取代了原來的滑躍起飛方式,因此飛機的出動頻率更高,同時能裝載更多的戰鬥機和預警機,它預期將在2024年以前服役。中國將製造更多的航母。

中國為航母作戰行動專門製造了兩艘901級大型快速遠洋綜合補給艦。

5.輔助艦艇

中國海軍還在繼續大量製造各種海上輔助支援船隻,如情報搜集船、海洋勘探船、供油船、醫護船、潛艇打撈救援船以及其他特殊船隻。

中國的815電子偵察船在2017年越過俄轄千島(Kuriles)群島-台灣-婆羅洲(Borneo)一線的“第一島鏈”前往阿拉斯加搜集美國的反導彈試驗的情報,在2019年又前往澳大利亞海域搜集美、澳、日三國聯合軍事演習“護身軍刀”的情報。

中國自製的第一艘極地破冰船雪龍-2已在2019年投入使用。不過雪龍-2屬於國家海洋局的極地研究中心而不歸海軍指揮。

6.海軍陸戰隊

中國的海軍陸戰隊原先隻有兩個旅約一萬兵員,其任務僅限於南中國海外島的兩棲進攻或防衛。在2019年,海軍陸戰隊擴建為八個旅,其中包括六個機動旅、一個特戰旅和一個航空(直升飛機)旅,其作戰範圍已可延伸到“第一島鏈”之外。

中國在其於2017年8月正式建立的第一個海外軍事基地吉布提駐有配備著輪式裝甲車和大炮的海軍陸戰隊,這支部隊能在緊急情況下為保護中國在非洲和中東的投資和基建工程以及在非洲的一百萬、在中東的五十萬中國公民作出軍事反應,他們也能向為維護中國的貿易利益而在亞丁灣進行反海盜護航的海軍提供支援(在亞丁灣已經持續了十年的反海盜護航是中國初次在印支-太平洋以外地區的長期海軍行動。在2015年,執行護航任務的三艘戰艦將六百二十九個中國公民從也門緊急撤退到了吉布提和阿曼。在2019年先後執行護航任務的是第三十一、三十二和三十三批護航編隊(梁注:從2020年9月23日起為第三十六批護航編隊),其中第三十二批護航編隊為四十二艘中外船隻提供了伴隨護航,參加了中法軍事交流和俄國海軍節的慶祝活動,並在回國途中訪問了莫桑比克和馬來西亞的港口。

7.中國海軍艦艇的部署:

東海艦隊:常規攻擊潛艇十八、驅逐艦十二、大型護衛艦二十三、中型護衛艦十九、兩棲登陸艦二、坦克登陸艦十六、中型登陸艦七和導彈巡邏艇四十六。

南海艦隊:航母一、彈道導彈核潛艇四、攻擊核潛艇二、常規攻擊潛艇十四、驅逐艦十一、大型護衛艦十八、中型護衛艦二十、兩棲登陸艦四、坦克登陸艦十三、中型登陸艦九和導彈巡邏艇二十二。

北海艦隊:航母一、攻擊核潛艇四、常規攻擊潛艇十四、巡洋艦一、驅逐艦九、大型護衛艦十二、中型護衛艦十、坦克登陸艦二、中型登陸艦五和導彈巡邏艇十八。

.空軍

作為印支-太平洋地區最強大、世界第三的空軍,中國空軍加上海軍航空兵共有二千五百多架作戰飛機(不計訓練機和無人機),其中約二千架為戰鬥機、戰略轟炸機、戰術轟炸機和攻擊機等。中國空軍正在迅速迎頭趕上西方空軍的水平,這一趨勢使美軍長期以來在空中對中國的顯著的技術優勢日漸縮小。

中國空軍已改組為五大戰區空軍,把從前的團編製變成了旅編製,並且取消了戰鬥機師和戰鬥/轟炸機師。中國空軍至少有六個新的空軍基地。

1.戰鬥機

在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約一千五百架戰鬥機中,八百多架為第四代的蘇-27、蘇-30、殲-10A/B/C、殲-11A/B和殲-16。在今後數年裏,第四代戰鬥機的比例將進一步增加。中國已經接收了2016年從俄國購買的二十四架蘇-35。

已服役的第五代戰鬥機殲-20目前數量有限。中國正在準備進一步改進殲-20,增加其攜帶的空對空導彈的數量以及換上渦扇-15發動機以提高其長時超音速巡航的能力。中國研發的較小的第五代戰鬥機殲-31主要是為了出口或裝備中國下一代的航母。

中國將部署更多的殲-20和殲-31,這些戰鬥機具有隱形和高度機動性的特點,其內置彈倉、先進的航空電子設備、感應器和雷達跟蹤與瞄準係統都大大提高了飛機的戰鬥力。

2.轟炸機

中國的轟-6轟炸機及其變體仿造於蘇聯的圖-16。近年來中國大量部署的轟-6的改進型轟-6K裝有能從中國境內對關島進行遠程精準打擊的六枚長劍-20巡航導彈以及能夠延長飛行距離的效率更高的渦扇發動機。

中國海軍在傳統上部署能攜帶四枚長距超音速鷹擊-12反艦巡航導彈的轟-6G轟炸機以支援其海上行動,不過近年來開始部署能攜帶六枚鷹擊-12的轟-6J。鷹擊-12能打擊遠在日本的小笠原(Bonin)群島-馬裏亞納(Mariana)群島-關島-印尼的摩鹿加(Moluccas)群島一線的“第二島鏈”上的戰艦。

在2019年慶祝建國七十周年的閱兵中高調亮相的轟-6N能在其改裝過的機身外攜帶一架無人機或一枚可裝核彈頭的空基彈道導彈。轟-6N的空中加油能力使其飛行距離遠遠超過了不能空中加油的其他轟-6變體。

新一代戰略轟炸機轟-20可能在2020年代問世,它們將具有以下特征:隱形設計、采用許多第五代技術、航程至少可達到八千五百公裏、載重至少十噸、能夠發射常規或核武器。

3.其他機種

中國在2019年展示了新的電子幹擾機運-9G。

中國的空中加油機主要是轟-6U,加上少量但較大的購自烏克蘭的伊爾-78。中國也準備在運-20重型運輸機的基礎上發展新的空中加油機。

中國在加速生產和部署先進的預警機空警-500,它們與現有的空警-2000和空警-200一起,加強了中國空軍在各種條件下發現、跟蹤和瞄準外來威脅的能力。中國已經生產了至少一架能進行空中加油的空警-500。

中國的航空工業正在發展運-20重型運輸機,那將加強中國空軍的運輸能力,使其活動範圍越過“第一島鏈”。中國也在製造世界上最大的水上飛機AG600。運-20和AG600都曾在2016年11月的珠海航空展上露過麵,它們將補充並最終取代現有的小小的由俄製伊爾-76組成的戰略空中運輸機群。這些運輸機用於空中指揮、控製、後勤供應、空投、空中加油、戰略偵察以及人道救援和救災行動。

在2018年11月的珠海航空展上,中國展出了規模空前的無人機群,除了可攜帶武器的無人偵察機如雲鷹、彩虹-4、彩虹-5和翼龍係列的飛行器以外,還有隱形有翼無人機如彩虹-7、天鷹和鷂鷹-3等,它們是較早的有翼無人機如暗劍和利劍型的補充。騰盾公司展出了武裝無人機如TW328以及具有更大動力的雙引擎TW356無人運輸機。而私企紫燕公司在2019年展示了依靠人工智能自動導向、搜索目標、實施攻擊的武裝直升機群。中國已開始在其西部和海南島部署聯翼高空無人偵察機翔龍。中國在繼續部署神雕高空無人偵察機,並把BZK-005長鷹升級為更大的飛行距離更長的高空遠程無人偵察機。國慶七十周年的閱兵中還展出了幾種先進的無人飛行器,如火箭推動的無偵-8高速無人偵察機和攻擊-11隱形無人戰鬥機。

4.反導彈係統

中國空軍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地對空導彈防禦部隊之一,既有裝備俄製S-300地對空導彈的導彈營,也有裝備國產紅旗-9地對空導彈的導彈營。據報紅旗-9和S-300既能打擊戰機,也能攔截慢速的巡航導彈。

為了強化對遠程導彈的防禦能力,中國向俄國訂購了S-400地對空導彈並在2018年12月進行了第一次試射。中國在S-300和紅旗-9的基礎上發展了紅旗-9B,同時中國還在發展自行研製的紅旗-19,並已經就其中途攔截射程達三千公裏的彈道導彈再進入彈頭的效率進行了測試。在中國的西部可能已經部署了一枚紅旗-19,與其配套的是JY-27A和JL-1A雷達係統,據報道,後者能夠精確地跟蹤多彈頭彈道導彈。

中國正在通過逆向工程獲取S-400的組織結構、功能性能規格等設計要素以研製相仿的產品。

中國正在研發的車載中段反導攔截係統居於其多層次導彈防禦係統的高端。

5.空降兵軍

中國空降兵軍包括六個合成旅(其中一個為突擊旅)、一個特戰旅、一個支援旅和一個空中運輸旅。至少一個合成旅擁有可空投的ZBD03輕型履帶式步兵裝甲車,從而實現了機械化。

.火箭軍

中國火箭軍是中國核威懾戰略的關鍵組成部分,其使命是在地區衝突中對第三方的幹預進行威懾和對抗。火箭軍的前身是第二炮兵,因2015年開始的全軍整改而改為現名。火箭軍與陸、海、空三軍種並列。

中國火箭軍擁有各種陸基常規短程、中程、遠程彈道導彈和陸基巡航導彈。火箭軍的陸基導彈係統與空軍的空基和海軍的海基精準打擊力量形成互補。

火箭軍的常規彈道導彈包括短程的東風-11(射程六百公裏)、東風-15(射程七百二十五—八百五十公裏)和東風-16(射程七百公裏以上)、中程地標彈道導彈東風-21(射程約一千五百公裏)以及巡航導彈東風-10(射程約一千五百公裏)。中國在2019年還展示了東風-17高超音速中程彈道導彈。美軍在衝繩和日本本島的設施都在這些中程導彈的射程之內。

常規反艦彈道導彈東風-21D射程超過一千五百公裏,彈頭上置有機動重返大氣層載具,能對抗敵方的反彈道導彈係統,從而那對西太平洋上的艦艇,包括航母,進行精準打擊。據報東風-21D能夠快速重新裝彈。

中國在繼續增加在2015年亮相、2016年服役的東風-26中遠程彈道導彈(射程約四千公裏)的庫存。東風-26的多功能設計使其能夠在常規和核彈頭之間迅速置換,它能對西太平洋(包括關島)、印度洋和南中國海的目標實施常規或核彈頭的精準打擊。東風-26很可能是在近期內會配置低當量核彈頭的武器係統。

中國的一百枚遠程陸基彈道導彈中包括相對短程的東風-4、井道發射的東風-5A以及能攜帶五枚具有多目標獨立重返大氣層能力的彈頭的東風-5B。據中國媒體透露,東風-5C也許也已經上馬。中國可能也在建造更多的東風-5發射井道。

中國正在發展的新的洲際導彈將顯著地增強其核打擊能力。部分因為其引進的多目標獨立重返大氣層載具,中國需要增加其核彈頭的生產。能對美國構成威脅的中國的陸基洲際導彈的彈頭數量在今後五年裏預計將增加到二百枚左右。

使用固體燃料的車載東風-31係列是中國洲際導彈係統的一部分。東風-31A和東風-31AG的射程超過一萬一千二百公裏,足以打擊到美國本土的大部分地區。東風-31B可能也在研製之中。中國在2019年的國慶閱兵中展示了至少十六輛具有多目標獨立重返大氣層能力的洲際導彈東風-41的發射車,北京稱它們屬於兩個火箭旅。

中國似乎在考慮增加東風-41的發射方式,如軌道或井道。中國在其西部的一個火箭軍訓練基地建造了一個洲際彈道導彈發射井道,該井道小於現有的東風-5發射井道,有可能是為發展東風-41的井道發射技術而建的。

在2019年,中國進行的導彈發射試驗與訓練的次數比世界上其他國家加在一起還多。中國在羅布泊核試驗基地的活動頻繁。

.常規精準打擊武器、自衛係統與核武政策

中國火箭軍大約有二百個短程彈道導彈發射裝置和六百多枚短程彈道導彈(射程三百—一千公裏)、一百五十個中程彈道導彈發射裝置和一百五十多枚中程彈道導彈(射程一千—三千公裏)、二百個中遠程彈道導彈東風-26發射裝置和二百多枚東風-26(射程三千—五千五百公裏)。

中國軍方大約有一百個陸基地標攻擊巡航導彈發射裝置和三百多枚陸基地標攻擊巡航導彈。中國在繼續為其海軍和空軍發展地標攻擊巡航導彈。

中國部署了多種先進的反艦巡航導彈,其中數量最多、配置在大多數戰艦和多用途戰機上的是鷹擊-83係列。一些戰艦上配置著鷹擊-62。通過魚雷發射管發射的遠程反艦巡航導彈鷹擊-18可能已經替代了039、039A常規攻擊潛艇和093攻擊核潛艇上的鷹擊-82。中國宣稱新的052D導彈驅逐艦和055級導彈巡洋艦配置有能夠垂直發射的鷹擊-18。

中國為轟-6轟炸機發展了遠程超音速的鷹擊-12反艦巡航導彈。而在2018年的一次展覽中,中國展示了鷹擊-12的艦對艦變體鷹擊-12A和地基的鷹擊-12B。鷹擊-12B已經被部署到南中國海的幾處前哨基地。俄製的兩艘現代級驅逐艦上有SS-N-22反艦導彈,而經過改造的兩艘現代級驅逐艦能夠發射鷹擊-12A。

中國空軍有少量的戰術性空對地導彈和精準打擊武器,其導向手段包括衛星定位、激光、電子-音響和紅外影像。中國也在為其不斷擴大的無人機群研發或采納各種較小的空對地導彈和製導炸彈。

中國在九十年代進口了以色列製造的可自主攻擊敵方雷達係統的哈比無人機以及俄國的反輻射/雷達導彈KP-31P。中國正在把在KP-31P的基礎上改進的鷹擊-91裝備到戰鬥/轟炸兩用機上,同時中國還在廣告宣傳其從哈比發展而來的ASN-301無人機。

中國正在部署能夠打到台灣海峽和海峽以外的遠程火箭炮係統,這些係統中最常見的是與俄國的9A52-2相仿的PHL-03十二管三百毫米口徑的火箭發射器。

在陸地和距海岸線五百五十六公裏(三百海浬)寬的海域上,中國擁有由預警雷達網、戰鬥機群以及地對空導彈組成的強大的防空體係。

為了取得在大致包圍著黃海、東海和南中國海的“第一島鏈”之內的海上優勢,中國在繼續發展各種進攻性和防禦性武器。中國的反艦巡航導彈及其發射平台,加上水雷和潛艇發射的魚雷,足以對接近中國海域的敵手構成致命的威脅。

中國有重點保護戰略項目免受敵方遠程巡航導彈及空中打擊的防空係統。

中國有多種跟美國的鋪路爪雷達相仿的陸基相控陣遠程預警雷達,它們能用於應付彈道導彈的打擊,有的據說還能發現隱形飛機。而空警-2000和空警-500這樣的預警飛機的監測範圍更是遠遠超過了地基雷達。

中國還在建設一套水下監測係統。至於軍方是否能準確掌握在“第一島鏈”之外的敵方目標的行蹤、把信息及時傳送給導彈發射平台並成功地打擊對方目標,目前尚不清楚。

中國有幾千個地下軍事設施,而且每年都在增加。中國在八十年代中開始改造地下軍事設施,而對美軍及其盟軍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和1999年轟炸南斯拉夫的“盟軍行動”中的表現的觀察大大促進了中國在這方麵的現代化努力。中國意識到為了抵抗具有強大穿透力的常規武器和核武器,必須建造更深、抗擊力更大的地下設施,以保護其軍事資源。

中國長期以來一直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不過中國的一些軍方作者公開提倡中國在特定的情況下可能首先使用核武器,比如敵人的常規武器攻擊威脅到了中國核力量乃至政權的生存。

中國強調在受到第一次核打擊以後其核力量能夠生存並保有足以對敵人造成無法承受的傷害的反擊的能力。中國現有至少二百枚核彈頭,到下一個十年,這個數字至少將翻倍,而中國大概不需要開采更多的核原料就能製造那些核彈頭。中國核力量在今後的發展速度將超越任何一個可能威脅其報複能力的國家。

中國軍方已確定轟-6N和今後的隱形戰略轟炸機都將成為常規/核彈頭雙功能發射平台,一旦這個目標實現,中國將具備同時從陸地、海上和空中進行核攻擊的能力。

中國的戰略核力量主要麵對的是美國的優勢,其次是俄國的監測偵察、精準打擊和反導彈能力。印度也構成了中國感受到的核威脅的一部分。

中國正在研製的核彈頭及其發射平台的有效性、可靠性和抗擊性將至少不亞於美國和俄國目前正在發展的類似的一些武器係統。

在2019年,中國擴大了的井道發射核導彈進入了預警反擊的戒備狀態。

.戰略支援部隊

旨在對航天、網絡、電子和心理戰實行統一協調指揮的戰略支援部隊是在2016年建立的戰區級兵種,其基礎是以前互不相幹、各自獨立的各軍種和總參謀部的有關單位。戰略支援部隊直接向總參謀部報告,它為所有軍種和五大戰區提供依靠航天和網絡手段獲取的信息。戰略支援部隊不向各個戰區報告。

戰略支援部隊總部分四個部:參謀部、設備部、政治工作部和後勤部。戰略支援部隊下轄兩個次戰區級的部:負責信息項目的網絡係統部和負責軍用航天項目的航天係統部。

在2019年3月,李鳳彪上將取代高津上將擔任了戰略支援部隊的司令員。巨乾生中將和尚宏中將分別為網絡係統部和航天係統部的司令員。

1.網絡係統部

中國意識到中美之間在網絡技術上的差距,同時中國領導層相信為了在發生軍事衝突時能夠抓住並保持戰略主動,必須在網絡領域取得主導地位,並能製約敵方在電磁方麵的活動。

網絡係統部負責網絡戰、信息戰、技術偵察、電子戰和心理戰,其目前的主要目標是美國。

網絡係統部也為各戰區的地區性軍事行動提供情報支援。

網絡係統部管理五大戰區的技術偵察基地、前總參謀部三局的大部分研究機構如第五十六、五十七、五十八研究所以及前總參四局的一部分。

中國的網絡戰戰略追求幹擾與破壞的效果。通過利用在軍事上占優勢的敵人在網絡係統方麵存在的弱點,中國可能在衝突的最初階段就采取從打斷正常的服務到破壞關鍵基礎設施實體的行動,以影響敵方的決策和幹擾敵方的軍事行動。中國正在加強其網絡戰的能力。中國能夠發起譬如使美國的天然氣管道在幾天或幾周裏失效的網絡進攻。

中國在2019年繼續入侵全世界的包括美國政府的計算機係統。這些入侵主要旨在搜集有關美國外交、經濟、學術和國防工業界的敏感情報,以幫助中國的高科技國防工業、支持中國軍隊的現代化、為中共提供對美國領導層的思路的深入了解以及協助諸如與“一帶一路”有關的外交談判。這些網絡戰行動能夠對美國的軍事優勢所依賴的基礎設施和經濟繁榮造成危害,從而削弱美國的軍事優勢。

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信息戰旨在為軍方在對外衝突中獲取、傳遞、處理和利用信息以幫助指導在陸、海、空、太空、網絡和電磁等戰場中的聯合軍事行動。

有冗餘的、可靠的通訊係統能大大改善前方指揮員對全局形勢包括敵方情報、戰場動態、後勤情況、天氣預報等信息的及時掌握,從而有利於作出正確的決定。

中國軍隊將在2035年以前完全實現信息化。

中國的電子戰戰略強調壓製、削弱、幹擾或欺騙敵方的電子設備。潛在的電子戰目標包括敵方的無線電、雷達、微波、紅外線、音頻波長等等係統以及計算機和信息係統。

前總政治部的三一一基地現在也歸屬於網絡係統部,它是唯一已知的中國軍方執行“三戰”(心理戰、輿論戰和法律戰)任務的組織。

心理戰利用宣傳、欺騙、威脅和壓力等手段幹擾敵方的決策,同時反擊敵方的心理戰;輿論戰向公眾傳播信息以引導和影響公眾的觀點,爭取國內和國際的民意;法律戰是借助國際法和國內法爭取國際支持,處理政治上的難題以及改變特定群體的立場。“三戰”的目的是引導國際輿論、削弱敵方意誌、影響外交和政治敘事,以促進中國在衝突的所有階段的利益。

2.航天係統部

中國相信太空是國際戰略競爭中一個關鍵領域,並把太空確定為戰爭的新戰場。中國希望通過遠程精準打擊以及阻止敵方利用太空進行指揮、控製、通訊、情報、監測和偵察等活動,在太空戰中立於不敗之地,雖然中國的公開立場是反對太空的武器化。

中國的航天事業在快速地成熟。北京為其航天項目各方麵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資源。除了軍用航天項目,中國許多國資企業、科研機構和商業實體也參與了諸如科學研究、空間探索和以贏利為目的的商業性衛星發射等的民用航天項目。

而航天係統部負責幾乎所有軍方的航天項目,包括航天發射及支援、太空偵察、空間信息支持、太空遙測、追蹤、控製和太空戰。因為軍用航天項目以前分屬眾多國家級和各軍種的單位管理,所以航天係統部正在試圖理順那些官僚機構之間的關係。

航天係統部至少有八個基地,其中一些基地的核心任務是火箭發射、跟蹤係統的研究開發,以及操縱對中國的太空安全至關重要的衛星群。

航天係統部在納米比亞、巴基斯坦和阿根廷有衛星跟蹤、太空遙測以及指揮控製的工作站。航天係統部還有好幾艘用於跟蹤衛星和洲際導彈發射的遠望號航天支援船舶。

航天係統部下轄若幹大學和研究機構,包括信息工程大學、航天工程大學和前總參三局的第五十六和五十七研究所。這些機構設有以航天為主的項目如監測、情報、武器發射及武器發射預警、通訊與信息工程、密碼工程、大數據以及信息戰攻防技術等等(全軍的主要學術研究中心是軍事科學院、國防大學和國防科技大學,其中軍事科學院是最重要的軍事智庫,著重於促進軍事理論與科技發展的結合)。

中國軍方在繼續大量投資以增強其太空情報搜集、監測、偵察、衛星通信、衛星導航、氣象學、載人航天飛行以及利用機器人作太空探索的能力。中國計劃在2022年以前建立一個永久性的、由中國和其他國家的宇航員常駐的太空站。

為了支持其不斷擴大的在地球軌道上的飛行器群以及相關功能,中國已經建成了一個龐大的包括航天器與航天器發射裝置的製造、發射、指揮、控製和數據接收等等的地麵支援體係。

此外,中國還在繼續發展其太空戰能力,如直接打擊、同軌導彈、電子幹擾和定向動能武器等等。

中國在2019年進行了三十四次航天器的發射(成功三十二次),將七十多個航天器送上了地球軌道,這些航天器中有導航、偵察監測和工程試驗衛星,也有外國客戶的衛星。

中國航天事業在2019年的重大進展包括:

通過提高效率與可靠性從而降低成本,中國在繼續發展其航天發射能力。中國的航天器已經能夠進入多層地球軌道。中國改善了在低層軌道上迅速重組航天器群的能力。

在2019年12月,中國發射了長征-5重型運載火箭,從而恢複了該係列火箭的飛行。中國計劃在2020年用長征-5往太空運送月亮和星際探索航天器。中國準備用長征-5B把預期在2022年完成並投入使用的太空站的主倉送上地球軌道。在2019年6月,使用固體燃料推進的長征-11完成了其第一次海上發射;在7月,中國成功發射了長征-2C,該火箭上配置的在飛行的關鍵階段啟動的飛行姿態控製係統能增加火箭殘體落地的準確度,從而減少它們對地麵造成破壞的風險。此外,有兩種新型火箭試射成功,它們是私營企業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公司(iSpace)的雙曲線-1和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下屬的中國長征火箭公司(ChinaRocket)的捷龍-1。另一家私企—翎客航空(LinkSpace)—完成了采用可複用技術的火箭在亞軌道上的試驗,他們將在2021年發射可複用運載火箭新航線-1。最後,國企中國航空科工集團(Expace)在六個小時之內從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接連成功地向地球軌道發射了兩支快舟-1A小型運載火箭。

中國在2019年發射了九顆北鬥-3衛星,從而在地域性的北鬥-2衛星導航係統的基礎上進一步接近了開通北鬥-3係統全球服務的目標。中國在2019年還發射了一顆北鬥-2衛星,使運行中的北鬥-2和北鬥-3衛星群達到了四十四顆。中國計劃在2020年中完成由覆蓋全球的三十顆北鬥-3組成的衛星導航係統,向全世界的客戶和中國軍方的指揮控製提供巨大的通訊能力,從而減少或免除對美國的GPS係統的依賴(梁注:2020年7月31日,北鬥-3全球衛星導航係統建成並開通)。新的北鬥衛星裝有在衛星間進行無線電通訊的設備、新的原子鍾以及其他先進技術。此外,中國還計劃借助衛星提供更多的如全球短信通訊和國際認可的搜索救援之類的服務。

在2019年1月,嫦娥-4著陸器成功登月,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月亮背麵實現探測器軟著陸的國家。嫦娥-4著陸不久就放出了中國的第二輛月球車玉兔-2。玉兔-2在5月完成了其主要任務即對月球背麵最大的小天體撞擊坑內的物質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中國計劃在2020年代的後期進行登月采集岩石樣品返回的飛行(梁注:美國人的這個估計大大離譜了:中國在2020年11月24日就成功發射了攜帶嫦娥-5登月采樣探測器的長征-5火箭。嫦娥-5返回器在12月17日在內蒙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中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任務圓滿完成),在2025年左右建立月球研究工作站,在2050年左右在月球上建立一個有人常駐的研究和發展基地。

中國在2019年3月發射了其第一顆第二代數據中繼衛星天鏈-2。據報天鏈-2能更快地傳送數據,從而加強地麵控製站與低軌航天器之間的聯係。中國也應該能通過天鏈-2衛星群與未來的載人航天器如太空站保持聯係。

中國軍方在繼續謀求與發展一係列太空戰武器以及相關技術,如動能殺傷火箭、地基激光、軌道機器人以及在太空中監測敵方飛行器並采取相應對抗措施的能力。

早在2018年5月,中國就有了一百二十多顆偵察和遠程感知衛星,這些衛星為它們的民間、商界或軍方的主人收集數據。據報道,這些衛星中大概有一半屬於軍方,它們中的大部分能夠監視和跟蹤敵方軍隊的動向,更能提供關於地域內對手的異常動靜以及潛在的危機爆發的預警。

與其在衛星導航、衛星發射、航天器監測與辨認等方麵取得的顯著進步的同時,中國正在努力提高其太空電子戰能力如發展衛星幹擾、網絡攻擊和定向動能打擊武器。中國已經利用航天技術在軌道上做過一些精心策劃的、具有潛在危險性的動作。中國擁有一支以在地球低層軌道上飛行的衛星為目標的陸基反衛星火箭。中國可能謀求更多能摧毀在地球軌道上與地球同步移動的衛星的武器。中國也可能在試驗能夠應用於太空戰的軍民兩用航天技術。

中國在2007年曾使用地基反衛星火箭摧毀了一顆失控的氣象衛星。雖然自那以後中國沒有宣布過任何新的類似的項目,不過軍方的學者們經常發表有關太空戰的論文,這些學者們反複強調“摧毀、破壞、幹擾敵人的偵察和通訊衛星”的必要性,表明中國軍方可能把這類衛星以及導航和預警衛星都視作打擊目標。

.聯合行動保障部隊

旨在實現大規模聯合作戰的後勤服務的一體化、合理化,更精簡有效,並將民間資源融入軍事項目,中國在2016年建立了聯合行動保障部隊。聯合行動保障部隊在2019年的國慶閱兵中首次亮相,其總部位於武漢的聯勤保障基地。

聯合行動保障部隊在五大戰區各設有一個聯勤服務中心,這些中心的運作和活動在平時歸聯合行動保障部隊指揮,在戰時歸各戰區指揮。

聯合行動保障部隊負責物質倉儲、醫療服務、運輸、輸油管道、工程建設項目管理、備用裝備以及確保後勤支援。

通過各種途徑和安排,中國軍方能夠利用民間資源快捷地運輸兵員和裝備,如在2019年的一次演習中,中部戰區的鄭州聯勤服務中心用民航飛機運送兵員和裝備,從而減輕了對火車運輸的依賴。同樣在2019年,沈陽聯勤服務中心協調組織了民用滾裝渡輪將兵員和裝備運過渤海灣。

.軍隊的戰備狀態

近年以來,中共反複要求軍方改善其戰備狀態。軍方的訓練頻率、演習的複雜性和規模隨之大大增加。特別引人注目的是軍方越來越強調以專職的“藍軍”作為對手以提高演習的強度、實戰性和改善訓練中的模擬技術,同時更有效地提高指揮員指導聯合作戰的能力並改善對這種能力的評估的可靠性。

在2019年,在中共中央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的領導下,中國軍方在靠近台灣的多地舉行了涵蓋五大戰區、涉及四大軍種、戰略支援部隊和聯合後勤保障部隊的全國性演習。這些演習可能是對台灣或釣魚島作戰的模擬。

在2018年對十三個集團軍的指揮員進行測試的基礎上,中國陸軍在2019年又對將近二百名軍級將領進行了訓練和評估。

中國陸軍有四個主要的合同戰術訓練基地:內蒙的朱日和、河南的確山、浙江的三界和吉林的洮南。其中朱日和基地足可與美國加州的歐文堡國家訓練中心媲美(梁注:朱日和基地由滿廣誌大校指揮的專職對抗部隊“藍軍”威名遠揚,據說在跟各路英雄好漢的較量中始終勝多負少)。

陸軍在2019年舉行了例行的在戰區之間的“跨越”和“火力”演習。每年舉行多次的“跨越”演習著重評估重型合成旅的攻防能力,而“火力”演習則檢測炮兵的作戰技術。西藏軍區炮旅的一部分參加了2019年的“火力”演習。

為慶祝海軍建立七十周年,中國海軍在2019年4月在青島和黃海舉行了國際海上檢閱,中國出動了三十二多艘戰艦,包括領隊的055導彈巡洋艦,以及遼寧號航空母艦、各種潛艇和驅逐艦。戰鬥機群也參加了閱兵。參加這次閱兵的還有包括俄國和朝鮮在內的約十二個國家的近二十艘軍艦。

2019年6月,作為常規訓練的一部分,遼寧號航母在至少五艘艦艇的伴隨下,通過“第一島鏈”上的宮吉海峽進入了西太平洋。

海軍陸戰隊在2019年在東南沿海舉行了兩棲進攻演習,並在演習中使用了兩棲裝甲車輛。

中國空軍每年舉行的“紅劍”、“藍盾”、“金飛鏢”和“金頭盔”四大演習通過引進不確定因素如複雜的電磁環境而使其訓練更加符合實戰條件。2019年軍種級的“紅劍”演習強調係統對係統的對抗,包括防空部隊在弱化的電磁環境下的實彈射擊;而“金飛鏢”是攻擊機和轟炸機針對模擬的“藍軍”的包括地對空導彈和偵察雷達在內的完整的防空係統進行攻擊的戰術演練。

中國火箭軍在2019年繼續進行例行的“天劍”係列演習,包括在夜間轉移火箭發射位置以及與“藍軍”的對抗。

差不多可以肯定,中國平時將其大部分核武器置於發射係統、火箭和彈頭彼此分離的非戰狀態,不過火箭營幾乎每個月都進行“作戰戒備”和“高度警戒”演習,即在待命狀態與準備發射狀態之間的轉換。

戰略支援部隊在2019年參與了全國各地的聯合演習和訓練,包括在東南沿海舉行的可能是高層次的大規模海上和空中演習。戰略支援部隊在2019年7月還舉行了一次戰地指揮部演習以測試部隊在複雜的地形環境中對設備的熟悉程度和改善戰場通訊的能力。

中國軍方的電子戰單位經常進行針對多種通訊和雷達係統以及GPS衛星係統的幹擾和反幹擾訓練,這些訓練檢測從事電子戰的人員對有關武器、設備和操作程序的認識程度,也幫助那些人員培養對自己在複雜的電磁環境中有效地操作的能力的信心。

陸軍在其一係列的“靈活戰士-2019”演習中,在中部戰區訓練中心進行了約有二百人參加的模擬網絡戰的“靈活網絡戰士-2019”演習,這表明中國軍方對於電子反製手段作為在信息化條件下贏得戰爭的一種力量的重視。

為了提高機動支援的速度以加強各軍種從事聯合作戰的能力,聯合行動保障部隊在2019年舉行了不同規模、範圍和複雜性的演習,如北部戰區的沈陽聯勤服務中心下轄的一個支援旅為陸軍的一次實地突進演習迅速提供了燃料和其他物質;野戰醫院和陸軍的醫院在相應的軍醫大學的指導下,舉行了一係列在跨戰區訓練基地之間輪換的 “醫療後勤力量-2019A”和“醫療後勤力量-2019B”演習,如東部戰區的一個戰地醫院前往中部戰區在西安的一個醫療訓練中心進行了遠距離跨戰區演習。

中國軍隊越來越多地參加雙邊或多邊的國際軍事演習,使中國軍隊在海外的存在成為了常態並加強了與外國軍隊的聯係。在2019年,中國軍隊分別參加了與巴基斯坦、泰國、柬埔寨、蒙古、德國、新加坡、東南亞國家聯盟、塔吉克斯坦、老撾、俄國、坦桑尼亞、哈薩克斯坦、俄國/南非和俄國/伊朗等國共同舉行的軍事或反恐演習,其中規模最大的是9月中下旬在俄國舉行的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等國軍隊的“中部-2019”演習,中國從西部戰區派出了一千六百名人員和近三十架固定翼戰機和直升機參加了這次演習。在與塔吉克斯坦舉行的聯合反恐演習中,中國的戰鬥機、戰鬥/轟炸機和無人機為塔吉克特種部隊提供了密接空中支援。

2019年7月23日,中國的轟-6K和俄國的圖-95戰略轟炸機進行聯合亞太巡航,編隊飛越了日韓之間的空域,迫使日本和韓國的戰機多次緊急升空攔截。

.準軍事部隊與民兵

武裝警察部隊是中國軍隊的準軍事組成部分。

武警的主要任務是保證國內安全、海上安全以及在戰時支援正規軍。2018年,在結束了中央軍委和國務院雙重領導體製以後,武警直接歸中央軍委控製。作為改革的一部分,武警在2018年7月從國務院的海警局接管了海岸警衛隊;同時進行了全麵重組,把邊防、消防和自然資源(如森林、金礦和水電站)保護等特殊使命分離了出去而集中於國內治安。

武警主要分為機動部隊、內衛部隊和海岸警衛隊。

在國家層麵上有兩大機動總隊:駐在石家莊的武警第一機動總隊和駐在福州的第二機動總隊,它們沒有特定的負責區域。

內衛部隊負責各省、直轄市和自治區的治安。各省市自治區至少有一支武警總隊專門對內部出現的安全威脅作出快速反應。武警在2019年新建了一支部署在新疆的反恐部隊山鷹突擊隊。跟武警的其他兩支側重於城市作戰的雪豹和獵鷹突擊隊不同,山鷹突擊隊主要在山地和高原那些比較惡劣的地形環境下行動。

最遲自2016年以來,中國武警很可能就已經在塔吉克斯坦活動了,他們在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和中國三國交界地區巡邏。2019年,中國武警主持了在中國、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的聯合反恐演習。

中國海警的任務包括捍衛國家的主權宣示、海上監測、保護漁業資源、反走私以及常規的海上執法。在處理與外國的海上爭執時,中國通常出動海警,而在衝突升級時,中國會有選擇地出動海軍。

自2010年以來,中國海警從大約六十艘噸位一千以上的大型巡邏艦增加到了一百三十多艘,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海警力量。那些新的巡邏艦體積更大、功能更強,大多數能起降直升機,並配備有從三十到七十六毫米口徑的水槍或水炮。其中一些艦艇還能采取長時和遠離基地的海上行動,從而能對毗鄰外國的漁船構成威脅,如2016年10月在黃沙島附近發生的事件。

此外,中國海警還有七十多艘噸位五百以上的巡邏快艇、四百多艘海岸巡邏艇和大約一千艘近海和內河巡邏船。中國海警在2020年代末還可能增加二十五至三十艘大型巡邏艦和巡邏快艇。

中國民兵是軍隊的後備力量。民兵以鎮、村、城市裏的分區、企業等為單位,其組成和使命差異巨大。海上民兵是中國民兵的一部分。

海上民兵多次扮演了以對抗行動但不觸發戰爭而達到政治目標的重要角色,如2009年對從屬於美國海軍的無瑕號海洋研究船的騷擾、2012年在黃沙島與菲律賓漁船的對峙、2014年在海洋石油-981海上鑽井平台附近與越南漁船的對峙以及2016年大規模進入釣魚島海域等。

大量海上民兵的船隻與海軍一起進行訓練並協助海軍和海警宣示海上主權,從事監測與偵察、漁業保護、後勤支援、海洋研究以及海上救援等活動。

海上民兵經常租用私人或企業的漁船,同時中國至少為其在南中國海的海上民兵建立了部分國有的漁業船隊。海南省下令製造的八十四艘大型民兵漁船已經在2016年底交付,那些船有加固的船體,裝載著大量彈藥,是中國最專業化的海上民兵船隊,其船員從退役不久的複員軍人中招募,他們領取跟打漁收入沒有關聯的固定工資。

.五大戰區的分工

五大戰區分別負責其轄區內一切非核作戰行動及非戰軍事行動。

1.東部戰區

東部戰區的對外戰略方向是台灣、日本和東海。

東部軍區下轄三個集團軍、一支海軍艦隊、兩個海軍陸戰隊旅、兩個海軍基地和一個火箭軍基地。如果在釣魚島海域有所行動,東部戰區也可能指揮所有的海警部隊和海上民兵船隊。

2019年3月,兩架殲-11戰鬥機自1999年以來初次越過了非正式的台灣海峽中線。

同月,中國空軍將其第一批第五代殲-20分配到東部戰區下轄的戰鬥機旅。而日本則第一次在東海上觀察到一架可能是運-8Q的反潛巡邏機。

在2019年,中國海警通常在釣魚島海域保持四艘艦艇,它們進入了釣魚島的十二海浬;中國海警還在該海域進行了持續時間空前的六十四天的巡邏,並進入了日本領海津輕海峽。

中國海軍經常穿過衝繩和宮吉島的中間而進入太平洋,還經常在日本海進行軍事演習。

2.南部戰區

南部戰區的對外戰略方向是南中國海和東南亞。

南部戰區的任務是保證南中國海的安全、應付領土領海爭端、對付美國的“自由航行”行動、在入侵台灣時支援東部戰區以及確保對中國的全球戰略至關重要的海底電纜的安全。

南部軍區下轄兩個集團軍、一支海軍艦隊、兩個海軍陸戰隊旅、兩個空軍基地和兩個火箭軍基地。如果在捍衛中國聲稱的“九段線”時有必要,南部戰區可能指揮所有的海警部隊和海上民兵船隊。

南部戰區指揮在香港和澳門的駐軍。2019年8月,香港和澳門進行年度例行的換防,但是軍隊(可能還有武警)在夜裏從深圳經陸路、空中和海上進入了香港,卻不見有部隊離開香港。

購自俄國的二十四架蘇—35戰鬥機全部部署在南部戰區,它們已在南中國海和西太平洋進行巡邏。

南部戰區最先接收了海軍的轟-6J海上攻擊轟炸機。

中國第一艘自製的航空母艦山東號裝載著殲-15戰鬥機在2019年11月抵達了南部戰區在榆林的海軍基地。

中國在2019年沒有恢複其在南沙群島七個前哨基地的填海造島以及建造軍事設施的活動;人們也沒有觀察到戰機在南海群島的大規模集結。

自2018年初以來,中國在這些前哨基地部署的反艦和防空導彈係統以及軍用電訊幹擾設備是所有對南中國海有主權宣示的國家中最先進的。中國在三個較大的前哨基地永暑礁、渚碧島和美濟礁上的軍事設施包括機場、機庫、港口、武器陣地、軍營、管理樓和通信設施;而在較小的四個前哨基地赤瓜礁、南薰礁、東門礁和華陽礁有武器陣地、管理樓和監測設備。中國為這些前哨基地一共填海造成了三千二百英畝的土地。

在2019年,中國的海軍、海警和漁船對越南和馬來西亞在中國的“九段線”之內的石油鑽探活動以及菲律賓在中業島上的建築活動作出了反應。

3.西部戰區

從地理上說,西部戰區是中國最大的戰區。

西部戰區的戰略方向是印度、南亞、中亞以及在新疆和西藏內外的反恐反叛。

西部戰區下轄兩個集團軍以及新疆與西藏軍區的部隊、三個空軍基地和一個火箭軍基地。新疆武警可能也歸西部戰區管轄。

中共認為新疆和西藏的、尤其是新疆維吾爾人中的分裂主義、恐怖主義和宗教極端主義是重大的威脅。

中印兩國的巡邏隊經常在有爭議的邊境線上發生衝突。不過盡管在2019年發生了低層次的武鬥,中印雙方防止了這些衝突激化到2017年洞朗高原七十三天對峙那樣的程度。

4.北部戰區

北部戰區的對外戰略方向是朝鮮半島和俄國。

北部戰區負責的地區包括中國與蒙古、俄國和朝鮮的大部分邊界地區以及黃海。

北部軍區下轄三個集團軍、一支海軍艦隊、兩個海軍陸戰隊旅、兩個空軍基地和一個火箭軍基地。

北海艦隊主要負責保衛北部中國的海上通道,同時也能為其他艦隊的作戰行動提供必要的支援。

中國在朝鮮半島追求的目標一是穩定,防止朝鮮崩潰,防止在半島上發生軍事衝突;二是非核化;三是美軍遠離中國邊界。

為了阻止大量朝鮮難民入境或外國軍事入侵朝鮮,中國可以根據1961年簽署的《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派遣軍隊進入朝鮮。

5.中部戰區

中部戰區的任務是防衛首都、保護中共領導人以及作為戰略後備力量在緊急情況下支援其他戰區。

中部軍區下轄三個集團軍、兩個空軍基地和一個火箭軍基地。雖然渤海灣也歸中部戰區負責,但中部戰區沒有下屬的海軍艦隊。

十一.台灣問題

中國實行武裝統一台灣的條件在隨著曆史的進展而不斷變化。這些條件包括:

  • 台灣正式宣布獨立;
  • (未經界定的)台灣的獨立舉措;
  • 台灣內部政局動蕩;
  • 台灣擁有核武器;
  • (未經界定的)台灣拖延兩岸間關於統一的對話;
  • 外國幹預台灣的內部事務;
  • 外軍進駐台灣。

中國始終認為台灣問題是中美之間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

中國在台灣問題上可能的軍事選項(也可能同時采取多個選項):

1)空中和海上封鎖。實行數周甚至數月的海空封鎖,切斷對台灣性命攸關的物資的進口以迫使台灣投降。與海空封鎖的同時,中國還可能通過電子戰、網絡攻擊和信息封鎖等措施孤立台灣當局和民眾,並控製國際輿論。

2)有限作戰。中國可能采取各種破壞性、懲罰性或危害極大但有限的軍事行動攻擊台灣,如以有限的武力進攻台灣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基礎設施以增加台灣民眾的恐懼以及削弱台灣民眾對當局的信任。中國也可能派遣特種部隊滲入台灣,攻擊台灣的基礎設施和領導人。

3)空中和導彈攻擊。中國可能用陸基和海基導彈以及空對地導彈打擊台灣的防空係統如空軍基地、雷達站、航天設施和通訊設施等以破壞台灣的防空能力,使台灣當局的領導失控,或粉碎台灣民眾的抵抗意誌。

4)全麵入侵台灣。通過聯合登陸作戰,摧毀或繞過台灣西海岸的防線,將部隊和物資運至預定的在北部或南部的登陸點,建立並擴大灘頭堡,進攻並占領戰略要地乃至全島。

大規模渡海兩棲入侵是最複雜最困難的軍事行動,成功與否取決於是否掌握製空權和製海權,能否保證迅速的充分的物資供應以及源源不斷的後續支援。入侵台灣將會給中國軍方造成巨大的壓力,並引起國際幹涉。即使最初的登陸和突破取得成功,這些壓力、軍隊的損耗、城市作戰和遊擊戰的複雜性,都會使入侵台灣具有很大的政治和軍事上的危險性。

除了全麵入侵台灣,幾乎不需要特殊的準備,以其常規的訓練,中國軍方就能對南中國海上台灣占領的幾個小島如東沙島和太平島發起進攻;中國也完全能夠攻占中等大小的有較強防禦的馬祖、金門等島嶼。那種入侵能顯示中國的軍事實力和政治決心,在獲取疆土的同時表現出某種程度的克製。不過那樣的行動也可能會有嚴重的、或許難以承受的政治上的風險,因為那可能會強化台灣獨立的意願以及國際社會的反對。

中國陸軍在繼續加強其備戰狀態以便在必要時入侵台灣以阻止台灣獨立。東部戰區和南部戰區都在距台灣相對接近的地區部署了兩棲合成旅,這些合成旅配備有ZBD-05兩棲步兵突擊車、PLZ-07B兩棲自行榴彈炮、兩棲突擊槍以及其他多功能的兩棲車輛。

中國陸軍的單兵種或聯合兵種兩棲攻擊訓練經常側重於建立、堅守和利用灘頭堡。

陸軍的航空兵旅能為入侵台灣提供更多的選擇。

中國海軍能在台海衝突中打擊台灣海軍。其新式攻擊潛艇和具有防空能力的現代化水麵艦艇能掌握在“第一島鏈”內的製海權,並對台海衝突中潛在的第三方的幹預構成威脅和反製。不過,中國近年來注重增加兩棲海上運輸艦和兩棲攻擊艦,而不是大規模登陸作戰必不可少的大量的登陸運輸艦和中型登陸艇,說明全麵入侵台灣多半還沒有列入議事日程。

中國空軍的大量先進戰機不需空中加油就能對台灣發起攻擊。空軍的防空係統能為大陸提供應對台灣反擊的多層次保護。空軍的支援飛機能為台海衝突提供在情報收集、監測和偵察等方麵的協助。

十二.中國軍隊與聯合國維和以及中國的國防開支

在2019年12月,中國依然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會成員國中為聯合國維和部隊提供最大數量人員的國家,中國有大約二千五百四十五人參加了聯合國的八個維和行動。在聯合國成員國中,就維和人員數量而言,中國位列第十;就維和財務貢獻而言,中國位列第二。2019年聯合國維和行動的預算為六十五億美元,其中的百分之十五點二一來自中國。

中國軍隊參加了聯合國在蘇丹、南蘇丹、馬裏、剛果民主共和國、西撒哈拉、塞浦路斯、黎巴嫩以及中東其他地區的維和行動。中國維和部隊包括軍人、警察、參謀人員以及工程師、醫生、護士、後勤人員等專業人員。

2019年8月,中國陸軍用空軍的重型運輸機往蘇丹派遣了第三批直升機編隊。同年11月,中國陸軍往南蘇丹派遣了第六批維和步兵營。

中國的國防開支在世界上位居第二,僅次於美國。中國的國防開支在過去二十多年裏持續增長,而在過去的十年裏幾乎翻了一倍。中國官方公布的2019年國防開支預算是一千七百四十億美元,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一點三。因為那個數字略去了幾項重要開支如研發和購買外國武器,中國在2019年的實際國防開支可能超過二千億美元。

 

2020.12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