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三:伯羅奔尼撒半島
位於歐亞非三大洲交會處、總麵積約為十三萬二千平方公裏的希臘在地理上可以分成三個部分:北方大陸、南方伯羅奔尼撒半島以及海上主要是愛琴海上的六千餘個大小島嶼。
伯羅奔尼撒半島像片桑葉,靠一根細小的梗子與大陸相連。那條地峽僅寬六點三公裏。為了溝通地峽西麵的科林斯(Corinth)灣和東麵的愛琴海,有人在十九世紀末幾經折騰,開挖了一條橫貫地峽的科林斯運河。
開掘運河本是那個時代的大手筆,然而工程的設計實在缺乏前瞻眼光,那運河的底寬隻有二十一點四米,稍微大一點的船隻就沒法通過,加上陡峭的兩岸滑坡頻繁,結果運河遠遠未能創造出業主們所預期的經濟效益。如今隻有旅遊觀光船才會偶爾在那條水道裏蕩漾。
科林斯運河在雅典的西南,兩地相隔七十公裏。
科林斯運河
離科林斯運河不遠的愛琴海峽灣裏的海水養殖場
一. 埃皮達羅斯(Epidaurus)
埃皮達羅斯位於伯羅奔尼撒半島的東北角,距科林斯運河大約一百公裏。
建於公元前四世紀的埃皮達羅斯劇場是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希臘劇場,同時許多人認為它也是音響效果最好的古希臘劇場。各個旅遊團的導遊無一例外都會讓他們的團員們分散到觀眾席上的各個角落,然後他或她會在圓形樂壇的中間劃一根火柴,或用力地揉一團紙,向大家證明古希臘人的聲學設計和工藝是多麽地奇妙。可惜我無緣在那裏聆聽音樂表演。
埃皮達羅斯劇場能夠容納一萬四千觀眾。
這個規模是羅馬人在公元二世紀擴建後的結果。不過羅馬人從公元426年起卻徹底禁止在這裏舉行任何活動,因為信了基督教的羅馬人開始“橫掃四舊”了。稀裏糊塗變成了異端邪教的古希臘羅馬人的多神教首當其衝,而埃皮達羅斯劇場供奉的希臘神話裏的醫神阿斯克勒庇俄斯(Asclepius)正是貨真價實的“牛鬼蛇神”。
在以後的歲月裏,埃皮達羅斯多次受地震破壞,劇場被塵土湮沒,直到1881年後才經由考古學家的努力而重見天日。
埃皮達羅斯劇場
埃皮達羅斯考古博物館一。這裏收藏著當地眾多古希臘羅馬時代遺址出土的文物。不言而喻,那些頂尖文物的真品都被搬到雅典的國家考古博物館去了。
埃皮達羅斯考古博物館二:當年阿斯克勒庇俄斯神廟裏的祭司用於治病救人的青銅醫療器械。
二. 納夫比奧(Nafplio)
從埃皮達羅斯回頭往西偏南約三十一公裏處,是中世紀的重要海港納夫比奧。在希臘獨立以後的十餘年裏,它是全國的首都。
納夫比奧。山頂上為中世紀的Palamidi要塞,上山需攀登九百九十九個台階。
納夫比奧
三. 邁錫尼(Mycenae)考古遺址
從納夫比奧往北到邁錫尼遺址隻有半個小時的車程。
希臘史上的公元前十六-十二世紀往往被稱作邁錫尼時代。位於東地中海的邁錫尼一度在鄰邦中稱雄,其文明不僅深刻影響了伯羅奔尼撒半島和希臘大陸,而且波及愛琴海諸島。
邁錫尼文明對後世的貢獻主要體現在三方麵:
1)其宮殿的布局和建築風格成為希臘神廟的樣板。
2)其對海上貿易的重視和依賴是西方“藍色文明”的起源之一。
3)其豐富多彩的壁畫、陶器、首飾、陶俑等為藝術史留下了精彩的篇章。
所謂的“阿伽門農(Agamemnon)陵寢”
特洛伊(Troy)戰爭中希臘聯軍的統帥阿伽門農是邁錫尼人。不過把這個陵寢叫做“阿伽門農陵寢”可能是個忽悠。有人說這是阿伽門農的妻子Clytemnestra的陵寢,也有人說這個陵寢從來沒有被使用過。
“阿伽門農陵寢”附近著名的“獅門”(Lion Gate)門楣上的雙獅。這是已知的最早的青銅器時代的石刻。
邁錫尼考古遺址
邁錫尼考古遺址博物館:阿伽門農麵具
四.奧林匹亞(Olympia)
奧林匹亞在伯羅奔尼撒西岸的中部。
從公元前776年到公元四世紀末,四年一度,希臘各個城邦的英雄豪傑來到這裏比試高低(哪怕正在戰場上殺得天昏地暗的對手也會臨時休戰以共赴盛會)。經過六百多年不斷的擴建,在四世紀時,這裏已經應有盡有:供“早請示晚匯報”的赫拉(Hera。赫拉在希臘諸神中坐第二把交椅。她是宙斯的女兒,同時也是他的妻子)神廟、宙斯神廟和母神神廟(Metroon)、緬懷先帝的菲利普二世紀念堂(Philippeion)、奉獻犧牲的宏偉祭壇、各城邦代表團存放祭品的保險庫(Treasuries)、協調處理一應事務的管理處(Prytaneion)、公民委員會(Bouleuterion)、眾人開會或社交聊天八卦的柱廊(Echo Stoa和South Stoa)、貴賓和競技選手下榻的奧運村(Leonidaion)、公共浴室、架空水槽以及其他的客棧等等,當然還有最重要的賽馬賽車賽跑射箭擲鐵餅投標槍的田徑場、競技選手練習與熱身的健身館(Palaestra)以及舉行拳擊和摔跤比賽的競技館。
那競技館叫gymnasiom(今天通常僅指體操館),而gymnos-在古希臘語裏意為“裸體”。顯然,上場比賽以前人人必須寬衣,誰也帶不了暗器。
不過裸體不光是安全措施。在古希臘羅馬人看來,強壯俊美而又敏捷靈活的四肢和身軀比什麽都養眼。他們對“小鮮肉”嗤之以鼻。沒有完美的肌肉,“顏值”再高也枉然。
古代奧運會的傳統也是被羅馬的基督皇帝們扼殺的。
因為地震和水災,這裏在七世紀以後被徹底廢棄了。
十九世紀初考古學家們找到這裏時,遺址上的淤泥最厚處達到八米。
德國的考古學家對這裏的發掘貢獻最大。英、法和俄國的學者專家也功勞不小。
奧林匹亞考古遺址一:健身館。對古希臘羅馬人來說,在鍛煉肉體的同時,他們也在磨礪意誌。
奧林匹亞考古遺址二:赫拉神廟。現代奧運會的聖火就是在這裏點燃的。
奧林匹亞考古遺址三:宙斯神廟
奧林匹亞考古遺址四:供來客住宿的客棧
奧林匹亞考古遺址五:在奧林匹亞田徑場上瀟灑一把。
奧林匹亞考古遺址六:年齡和身體狀態絕對不是旅行的障礙。
奧林匹亞考古遺址博物館一:宙斯神廟門楣三角牆上的部分雕像。那位先生在打手機?
奧林匹亞考古遺址博物館二:宙斯神廟門楣三角牆上的部分雕像
奧林匹亞考古遺址博物館三
科林斯灣大橋(Corinthian Bay Bridge)
2004年通車、全長二千八百八十米的科林斯灣大橋是世界上第三長的多塔斜拉橋(最長的是2013年通車、全長十公裏、連接嘉興和紹興的嘉紹跨海大橋)。
該橋大大地改善了希臘大陸與伯羅奔尼撒半島之間的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