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萬卷書 行萬裏路

與同好朋友分享旅行的酸甜苦辣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複活節島的奇跡(二)

(2011-07-21 23:08:11) 下一個

複活節島的奇跡(二)

第三天

2010年12月17日 星期五 暴雨轉晴

複活節島

清晨又是一場暴雨。然後又是雲開日出。

早餐依然周扒皮標準。今天隻剩下了2個客人。

餐後坐等老板娘。根據昨天的觀察,我排除了自行車方案。今天不是找克利斯多夫,就是租車。而找克利斯多夫得通過老板娘。9點過了還不見她人影,我就上街準備執行計劃B了。正巧在路口見到她騎著摩托車過來,我就請她為我聯絡克利斯多夫。她按了號碼,把手機遞給我。

我告訴克利斯多夫,我們昨天見過麵,今天我需要他帶我一日遊。他說沒問題,10分鍾後到旅館接我。

他來時吉普上已經坐了一家4口 ― 一對中年夫婦和兩個10來歲的男孩。這下我包不成他了,隻能跟著他走常規的一日遊。他告訴我,那家人是從塔希提來的法國人。他自己也是從塔希提來的,法語是他的母語。他的旅行社其實就他光杆司令一個。

車先在一家食品店停下讓那家人購買食物,然後從橫貫全島的公路直接開到東南-東北海岸線的中點Anakena。

Anakena是島上僅有的兩個小沙灘之一,為粉身碎骨的珊瑚衝積而成,潔白如霜。停車場與沙灘間隔著一片椰林。

拉帕努伊人的傳說稱他們的祖先最早是在Anakena登陸的。

SA2010 CHILE-620 Easter Island -Anakena 智利 複活節島

Anakena沙灘

沙灘上方有兩座神壇。

Abu Ature Huke神壇上的單一石像是島民自發在1955年用土法豎起的。石像平頂方臉扁鼻倒掛眉,相貌跟其他石像的長臉尖鼻大相徑庭。它的雙手都捂在肚前。

SA2010 CHILE-630 Easter Island -Anakena - Ahu Ature Huke 智利 複活節島

Abu Ature Huke神壇

另一神壇Abu Nau Nau上有7座石像。其中一座僅餘半截身體,一座有軀無頭,一座掉了帽子,而另4座則幾近完美,不僅五官精雕細刻,眼窩深陷,鼻梁挺拔,鼻翼鼻孔線條分明,薄唇緊閉,耳廓碩大,連軀幹也多了些細節,如兩臂的關節肌肉、肚臍和乳頭、手指和手掌以及腰帶扣等。 4頂高帽中一頂呈圓錐形而不是圓筒形,活像俄羅斯哥薩卡騎兵戴的高皮帽。克利斯多夫說戴這種帽子的石像可能代表死去的王後或酋長太太。不過他又說其實沒有人真正知道這些高帽的意義。

SA2010 CHILE-626 Easter Island -Anakena - Abu Nau Nau  智利 複活節島

Abu Nau Nau神壇

這個神壇的重建是土生土長的考古學家、馬洛伊的學生Sergio Rapu Haoa於1980年主持完成的。

地上還半埋著兩頂高帽,躺著一座石像。

從Anakena往東不遠到Papa Vaka。這裏是島上岩刻最集中的地區之一。隻要位置角度站對,刻在臥地石板上的一些圖案如鯊魚、金槍魚、海龜等不難辨認,而另一些圖案則非得克利斯多夫啟發誘導才能明白,如ﻭ 是魚鉤,兩條平行的弧線代表獨木舟等。

附近幾匹馬在吃草。還有兩個3、4米高的塔形石堆,據說是集體墳墓,埋著十九世紀秘魯人帶來的天花、肺結核等瘟疫的受害者。

島的東端尖角被火山口Poike占著,與其相對的是另一火山口Rano Raraku。從北海岸的Papa Vaka穿過這兩個火山口間的低地,就到了南海岸的Abu Tongariki神壇。

這裏的石像早就被掀翻在地。殘存的神壇基座又被1960年智利沿海地震引起的海嘯徹底摧毀。那巨浪甚至把最重達86噸的十幾座石像衝到了幾十米之外。從1992起,日本人出資出設備出人力,在智利考古學家的指導下,曆時5年,修複了神壇,重立了石像。

神壇長220米,上有15座石像,最高者9米多,這些均為目前島上之最。

SA2010 CHILE-639 Easter Island - Tongariki 智利 複活節島

Abu Tongariki神壇

我不能確信,但懷疑夢中騷擾我的也許就是這幫家夥。

它們中唯一一個戴帽的站在邊上,不太像至貴至尊的偉大領袖偉大導師。最魁梧的那個位置也不居中。

SA2010 CHILE-642 Easter Island - Tongariki 智利 複活節島

Abu Tongariki神壇

日頭高懸。逆光下發現這些石像的眼窩特別深凹而光滑,完全能安上Abu Tahai石像那樣的眼珠。鑒於島上古時不可能有能夠永久固定眼珠的粘結材料,石像應該隻有在祭祀時才臨時長眼。

島上有人在神壇附近拾到過破碎的珊瑚眼珠和火山渣石瞳孔。

SA2010 CHILE-648 Easter Island - Tongariki 智利 複活節島

Abu Tongariki神壇

Abu Tongariki神壇前方開闊的場地上躺著個裂成兩段的巨大石像。它的前額後削,顯然不是戴帽族。它也沒有能安放眼珠的眼窩。

SA2010 CHILE-651 Easter Island - Tongariki 智利 複活節島

Tongariki倒地石像

場地上還排列著7、8個高帽。也許因為石像的頭頂已經不再平整,日本人擔心不穩固而沒把它們給石像戴上。

一對30來歲的男女在神壇下擁抱親吻,仿佛陳請眾多石像們見證他們的愛情。

SA2010 CHILE-656 Easter Island - Tongariki 智利 複活節島

Tongariki遊客

場地邊緣還有座石像,就站在地上,身上和臉上的苔蘚使它顯得白花花像被人潑了石灰。克利斯多夫說人們叫它雲遊像(即無組織無紀律分子),因為它既走下了神壇,又離開了海岸線,凝視的方向也跟那15座石像不同。

SA2010 CHILE-658 Easter Island - Tongariki 智利 複活節島

Tongariki雲遊像

克利斯多夫把我們帶到Rano Raraku進口處外休息吃午餐。6個人圍坐一長桌,奇怪的是隻有克利斯多夫和我拿出幹糧吃了起來。我的疑惑很快就有了答案。等我倆吃完起身離開後,那家人才開始往桌子上鋪桌布,擺刀叉盆子,然後麵包奶酪肉片蔬菜等等。法國人對吃特別是午餐真是一絲不苟。

他們吃了幾乎1個小時。

複活節島上的主要景點全屬於拉帕努伊國家公園,而公園是世界文化遺產。Rano Raraku設有其兩個售票處之一(門票3萬比索即50美元)。

進門後迎麵是一百餘米高的火山口山坡,坡頂水平,坡上青草茵茵。小道往右繞山而去。道邊平地斜坡上三三兩兩躺著斷裂的石像。

一群馬夾著兩匹小駒正好走在我們前麵,那兩個男孩頓時來了勁,歡呼雀躍著追逐而去。

克利斯多夫說島上的馬多半有主,也有不少野馬。

SA2010 CHILE-668 Easter Island - Rano Raraku 智利 複活節島

馬群

道旁石像越來越多。除了躺著的趴著的,多數立著,但都埋在土裏,有的土掩到了眼皮底下,有的才埋到肘子。還有些石像隻剩下臉部,猶如表現天災人禍世界末日的浮雕。立著的或斜躺著的石像大多背山朝海,像觀景也像警戒。密集處石像腦袋湊在一起,很有點焦灼、緊張、期盼的氣氛。

就近看得仔細,發現1)石像的耳朵極長,不是劉備那種“兩耳垂肩”往下的長,而是往上的長,耳廓幾乎與頭頂等高;2)它們的相貌各有特色,最明顯的區別是有的像澳大利亞土著那樣扁鼻梁大鼻翼,有的則如北歐人那樣高梁尖鼻;它們的嘴唇也有明顯的厚薄之分;3)它們中絕大多數容貌齊整,沒有嚴重的風化;4)個別石像的脖子上刻有紋身似的花紋,一座石像的胸前刻著條多桅帆船,不過克利斯多夫說有些花紋可能不是鑿刻石像的工匠的本意而是後人的錦上添花。

SA2010 CHILE-672 Easter Island - Rano Raraku 智利 複活節島

Rano Raraku石像(1)

SA2010 CHILE-673 Easter Island - Rano Raraku 智利 複活節島

Rano Raraku石像(2)

SA2010 CHILE-684 Easter Island - Rano Raraku 智利 複活節島

Rano Raraku石像(3)

SA2010 CHILE-695 Easter Island - Rano Raraku 智利 複活節島 Rano Raraku石像(4)

SA2010 CHILE-681 Easter Island - Rano Raraku 智利 複活節島

Rano Raraku石像(5)

SA2010 CHILE-726 Easter Island - Rano Raraku 智利 複活節島

Rano Raraku石像(6)

躺倒的石像中少量隻是毛坯,處於不同的成形程度。

SA2010 CHILE-692 Easter Island - Rano Raraku 智利 複活節島

石像毛坯

如果說坡上這一二百座入土的石像堪稱奇觀,那麽轉過山坡看到的就是匪夷所思了。

導遊書上稱這火山口是個采石場。這哪是采石場啊?這整個麵南山坡,分明就是個石像製造工場!

采石場通常出石材石料,除了鋪路砌牆的石板石塊,粗料得經過石匠雕刻家的鑿刻才成材成形。而這裏是一步到位,出產的就是終端產品,而且是批量生產。

坡上有十幾個人工削平的垂麵。我們看不到高處垂麵下的情況,而道邊的一個垂麵一目了然:其右依山勢斜躺著個石像粗壯厚實,僅剩背部還未與山體分離;垂麵下前方水平躺著的石像看上去相對苗條細長,其一半露在土外,另一半無從判斷是尚待鑿刻還是已經完成;垂麵底下內陷,裏麵躺著的石像臉部神情安寧坦然,足可媲美四川大足的臥佛。這石像至少十幾米長。

SA2010 CHILE-696 Easter Island - Rano Raraku 智利 複活節島

石像製造工場(1)

SA2010 CHILE-703 Easter Island - Rano Raraku 智利 複活節島

石像製造工場(2)

克利斯多夫說,幾個石像在這麽狹小的空間同時開工,可能是為了便於大師傅的指導或工頭的監督。

Rano Raraku山上最大的石像高21.6米,重約 270噸,遠遠超過我見過的已經立於神壇的那些(據介紹,島上最大的上過神壇的石像叫Paro, 高9.9米, 重82噸,其帽寬2米,高1.7米,重11.5噸)。

山上最奇怪的一座石像叫Tukuturi。它是個1955年才被發現的完全寫實的雕像,跟島上其他所有石像都風馬牛不相幹。 首先,它模糊的臉形看上去非常亞洲,魯迅式的胡子更讓我感到眼熟。其次,它的手臂跟身體比例相稱。第三,它長腿。第四,它雙手擱在膝蓋上跪坐著,腰背挺直,臀部微突,像華夏的祖先,也像榻榻米上的日本人。最後,它的材料是Puna Pau出產的火山渣石,即製造高帽的那種。 沒有人能夠解釋Tukuturi。哪怕是荒唐的假設都沒有。唯一的猜測是,它代表大師級的石匠、整個工場的總督CEO。隻是我從沒機會領教如此溫良恭儉讓的老板。

SA2010 CHILE-704 Easter Island - Rano Raraku - Tukuturi 智利 複活節島

Tukuturi

站在 Tukuturi的身邊,可以清楚地看到山下海邊的Abu Tongariki神壇和近旁的雲遊像,當然還能看到Poike火山口和火山口伸入海中的兩個岬角和兀立水中的一墩孤岩。

SA2010 CHILE-707 Easter Island - Tongariki 智利 複活節島

遙望Abu Tongariki神壇

跟著克利斯多夫,我們繞到Rano Raraku的北坡,又穿過一小段遍地亂石的峽穀,走到了碗形火山口中心的小湖邊。 湖呈橢圓,水碧藍,漣漪微興。近處7、8匹棕色駿馬在咀嚼環湖的蘆葦蒿子,對岸坡頂一群同樣的棕色駿馬正在不辭而別。

SA2010 CHILE-737 Easter Island - Rano Raraku 智利 複活節島

火山口中心小湖

對岸即石像製造加工場那一側,采製石像留下的平滑垂麵接二連三。坡上也散布著十多座半截入土的石像。

SA2010 CHILE-739 Easter Island - Rano Raraku 智利 複活節島

火山口中的石像

在退出那段遍地亂石的峽穀時,注意到路邊躺著的一座石像。鑒於山北無采石的跡象,這石像一定是從山南繞湖而來的。

Rano Raraku距海岸僅1公裏,而歐洲人卻遲至十九世紀下半葉才來此探索。山上據統計共有 394石像,盡管我隻見到一座清楚地標著編號。

這Rano Raraku實在不可思議。 不知道多少年以前,這裏叮叮咚咚、吭哧吭哧,至少幾百人幹得熱火朝天,一座又一座石像鑿成、豎起、挪到旁邊、移到坡下。但都不出山,就在那兒集合待命,好像等著各方商賈酋長來挑選取貨,又好像等著三頭六臂力大無窮的金剛力士來把它們搬走。

突然間某一天,一切都停止了。工匠們扔掉他們的工具-好不容易用玄武岩敲擊而成的石鑿、用浮石做成的打磨石,迫不及待地離開,仿佛公安城管半夜裏貼出了告示:三無人員即日起嚴禁在此作業,違者嚴懲不貸! 於是天地下這一方就永遠凝固住了,如同維蘇威火山下的龐貝。

曾有學者試圖解釋這一巨變。

他們設想,大約在4、5百年以前,由於某些原因,島上的生態環境日漸惡化,森林消失,食物匱乏。島民驚惶失措,反省之下,覺得可能是自己對祖宗神靈的虔誠孝順不夠而受到的懲罰。為了彌補過失,挽回神靈的善意,他們全民動員,人人上山,並互相攀比,石像越做越大。後來不知什麽緣故,他們突然意識到他們的大躍進勞命傷財,而祖宗神靈們似乎並不領情。於是絕望之下作鳥獸散。

這一假設多多少少能夠解釋龐貝式的凝固。但Rano Raraku留給我們的謎團太多太多。

複活節島是石器時代文明。十八世紀歐洲人到來時島民沒有金屬,沒有輪子。Rano Raraku的石崖固然是相對疏鬆因而相對容易加工的火山凝灰石,他們可以以石擊石,以石磨石,鑿刻以前可以從火山口湖裏取水泡鬆石頭,鑿的過程中還可以不斷潤濕(雖然湖邊絕無長年累月行走的痕跡,那水也絕對不是取之不竭)。盡管如此,有人估計,完成一個中等尺寸即4、5米高的石像,至少需要7、8個人1年的時間。光是鑿成山上的近4百座石像,就起碼需要3000個人整整1年。 歐洲人來時,估計島上居民在2至3千之間,包括老弱婦幼。還有運輸、築神壇、豎石像、製高帽、戴高帽等等環節(特別是運輸、豎石像和戴高帽,都非得大隊人馬不可),所有石像到位不是三五年能做到的事。神靈有這麽好的耐心?島民有這麽堅定的信念和不折不繞的韌勁? 為什麽儲存這麽多石像,像兵馬俑似的?石像製成就運去目的地,送上神壇,細水長流不斷讓祖宗神靈放心安心歡心不是更合情合理嗎? 將石像從Rano Raraku運往島上各處,少則1、2公裏,多則20餘公裏。近百年來沒有人能夠想出可行的運輸方法。而土著說石像是從采石場“走出去”的。

1999年曾有人嚐試先在地上放兩條平行的圓木,圓木上橫擱塗了潤滑油的滾木,然後將綁著 9噸重的仿古石像的 A形木架放在滾木上拖動。他們60條精壯漢子在半天時間裏前進了60多米。但他們隻是在平地上試驗。至今沒有人做過上坡或下坡的試驗。

我想運輸石像的最大困難不在於它們的重量,而是它們的“易碎品”性質。它們的五官一旦碰撞就會破相,它們的脖子也是個軟檔。為什麽不從山上采出圓筒形的石料,滾到目的地,在那裏豎起然後雕刻,像米開朗琪羅製作大衛像那樣?橇動圓柱體比拖拉A形木架不知容易多少倍了,因為可以利用杠杆原理。隻要有個支點,阿基米德連地球都能撬起。

還有,如果隻采圓筒形石料,操作上絕無大問題,隻需注意安全就是。但要讓“臥佛”起床或“立佛”開步,即鑿刻出石像的第六個麵,讓石像跟山體分離,那就麻煩大大的。

最後,這些埋在土裏的石像矮則3、4米,高則7、8米甚至更高。這幾米厚的土來自何方?不可能來自山上岩石的風化,如果岩石風化得那麽快,石像也早完了。不可能來自海風,海風隻能裹挾來海水鹽分。更不可能來自山下平地,那裏到處能見到火山熔岩表麵,即使有土,也應該是火山口岩石在幾萬幾十萬年裏風化後隨風灑下的,絕不可能很厚。火山口湖泊的存在說明無論是岩石風化還是地表塵土飛揚的作用都有限。 在我想來,石像的主人是遺而不棄。是他們撤退前特意把石像埋了起來以防偷盜。不管他們是誰,既然他們能克服上述石像製造運輸各方麵的障礙,他們就一定有能力解決掩埋石像的問題。

帶著滿腹疑問戀戀不舍離開Rano Raraku後到Abu Akahanga。這是島上保存最完整也是規模最大的村落遺址。 岸邊的神壇淩亂但模樣還在。幾座石像撲倒在壇邊,還有幾座倒在幾十米開外。這些石像身單體薄個小,更像石板而不像石柱。奇怪的是神壇前地上還有幾頂絕非這些石像所能承擔的石帽。

SA2010 CHILE-746 Easter Island - Ahu Akahanga 智利 複活節島

Abu Akahanga神壇

這裏有幾處完整的“宅”基,即基本上用長條玄武岩石圍成的10來米長、寬不到3米的橢圓形,裏麵縱向一大半鋪著無棱無角的卵石,那上麵是內室;地上不鋪卵石的一小半是外宅。根據早期傳教士的記載,彎成半圓形的樹條兩端插在外圍石條專門鑽出的孔裏,構成頂架,然後上麵先鋪蘆葦杆紮成的席子,再鋪甘蔗葉編成的席子,最後蓋上草把編成的墊子。整個窩棚的頂部就像翻轉的船底。窩棚進口不僅低矮,而且極窄,得爬著才能進去。

SA2010 CHILE-742 Easter Island - Ahu Akahanga 智利 複活節島

古宅基遺跡

附近還有個岩洞,不知內裏深淺大小,因為洞口高掛著個長約30公分的令人生畏的野蜂巢。

4點半回到旅館。

途中我問起月初的事件。克利斯多夫說島上就那麽1、2百人,老是惹事生非。他說這麽個完全依賴旅遊業的社會,最怕的就是被類似的騷亂糟蹋了名聲。如果遊客不來,島上的經濟是難以為繼的。

晚上本想看場當地土著(或偽土著)的歌舞表演。旅館裏的廣告上說他們每晚都演出,可到了那裏發現信息有誤,今天並無演出。

參觀遍街上幾乎所有的紀念品商店,買了幾件。然後到港灣旁一家生意看上去不錯的餐館吃了晚飯。盡管明知不會有精彩的晚霞,還是又去Abu Tahai神壇坐了好一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