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萬卷書 行萬裏路

與同好朋友分享旅行的酸甜苦辣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印度之旅-1

(2011-01-30 20:31:22) 下一個

印度之旅


 


2008.10.22-12.1


 


第一天


2008.10.22  星期三 


堪培拉-悉尼-印度孟買(Mumbai,原稱Bombay


 


            16:20坐長途車出堪培拉。


23:40飛離悉尼。出境處的官員在檢查護照時問:“幹嗎去印度?”一臉好奇。


18:20著陸孟買。


降落時看到機場周圍大片大片密密麻麻黑壓壓的貧民窟。來不及取相機拍照。


順利出關,不很順利地找到自動取款機,費大周折才發現官辦出租車售票處。那是個沒有標誌的小窗口,在它前麵來回至少走過了34次都未能注意到。


把寫著所訂旅館地址的紙條遞進去,裏麵問:“空調還是沒空調?”


回答:“沒空調”。毫不遲疑。在什麽地方讀到過,孟買國際機場出租車的空調=沒空調。


裏麵報價:“380盧比”。


孤星出版社出版的《印度》導遊書上說標準價是350盧比加10盧比1件的行李費,我想可能是1年的通貨膨脹使書上的價格過時了,就把錢遞進去。裏麵把票、收據和找頭遞出來。旁邊早有2個人候著了,他們的任務是把我帶到燈光昏暗的停車場上的一輛車前。


19:25出機場,途中借路燈微光看了看那收據,發現上麵清清楚楚寫著350盧比。印度人真能抓緊時間,我才下飛機就被教訓了一下。


其實幾個月前為申請簽證已經被上過課了,那時學到的知識是中國在印度人眼中的地位。


印度駐堪培拉使館不直接受理簽證申請,代理機構叫VFS Global。他們規定以前持有阿富汗、孟加拉、巴基斯坦、斯裏蘭卡、北韓、伊朗和中國7國護照的人如需旅遊簽證,得多填一份表格,同時交額外的18元澳幣(正常簽證費75元)。護照上注明的出生地使我無法蒙混。


不言而喻,沒人願意或能夠給我一個說法,為什麽這些國家的前公民有幸享受此種“優待”。VFS Global自有其萬無一失的標準答案:這規定不是我們製定的。


路上車水馬龍。司機告訴我,孟買的交通高峰段為8點-13點和17點-22點,商店的營業時間通常是9點-21點半。


路麵上標的車道線限製作用明顯不大。車輛普遍隨意搶道,不讓搶道反而會被人喇叭抗議或警告。


21點到位於市中心Veer Nariman路上的旅館,卻被告知已經客滿,今夜得讓我換個旅館,“就在近旁,而且能看到海”。我早就在網上付了款,他們無權不為我保留房間。但同時旅館裏已經沒有空房肯定已是鐵板釘釘的事實。與其費時爭權,我選擇了讓步。好在確實不遠,隨背著我的大背包的領路人穿過Veer Nariman,拐兩個彎就到了。這旅館也確實朝海,阿拉伯海,隻是我的房間偏巧在旅館的背麵。


休息前在旅館周圍轉了一會。海麵黑黝黝。泊在灣(叫後灣)裏的船舶燈光星星點點。寬闊的堤壩上戀人依偎,更多的是乘涼或露宿的人。Veer Nariman路上正規的店家都已歇業,不過接二連三的點心攤和小雜貨鋪照樣輕鬆自如地支撐著熱鬧的場麵。屋簷下有更多露宿者。跟海堤上單身男子居多不同的是,人行道邊席地而臥的往往是大小家庭。許多人身邊連個塑料袋也沒有,無產得徹底。


 


 


第二天


2008.10.23  星期四 


孟買


 


            5點剛過就醒了。出外買早點時不由不為街頭露宿者的眾多而震驚。人行道上幾乎觸目皆是。最大的一家年輕父母睡在兩端,中間參差不齊躺著從幾個月到十幾歲的7個男女娃仔。這一帶相當於上海的外灘或香港的尖沙嘴,距棚戶區貧民窟遠得很,睡在地上的人不可能是因為躲避棚屋的悶熱和腥臭而寧可天作被地作床的,他們必定是無家可歸的流浪者。天亮以後他們去哪裏?他們以什麽充饑?他們在什麽地方梳洗?孩子有機會上學嗎?病了怎麽辦?一連串問題頓時在腦子裏打轉。可我真想知道答案嗎?有了答案又怎麽樣?隻能無奈地甩一甩頭,繼續走自己的路。


            路上垃圾觸目皆是。這裏顯然沒有半夜或淩晨清掃馬路的製度。


7點退了房,把行李留在登記處,正式開始印度之旅。


順著Veer Nariman路往東,第一個目標是Eros電影院。這是幢乳黃色4層建築,特點是頂上滴多層塔樓,下大上小,象個婚禮大蛋糕。


影院自然還關著。沒有招牌,沒有霓虹燈,沒有映期廣告。除了一張飽經滄桑的海報,外人無從知道這是個電影院。看電影是印度人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2002年為例,寶萊塢影片在全印的票房收入高達36億美元,作為對比,好萊塢影片在美國隻進帳25億;另一方麵,寶萊塢影片在全球的票房收入不及好萊塢影片的2.6%13:510億)。換言之,印度是寶萊塢影片的主要市場。鑒於孟買是寶萊塢的大本營,擁有至少14百萬人口,Eros又位處孟買的高級住宅區,你會想象這裏的電影院即使不金碧輝煌,至少也裝點有致。然而不,Eros絲毫不講究麵子。


Eros的對麵是叫橢圓草地(Oval Maidan)的一大片保養良好的草地。一些人大概剛到不久,還在舒展肢體,大部分人已經或足球或板球,玩得不亦樂乎了。幾個正在打板球的小夥子注意到我在拍照,馬上停止練習,為我頻頻變換架勢,惹得他們的隊長(?)大為光火。


草地上龍騰虎躍幾百人,好象全是男子男孩。


這草地在1997年以前是乞丐、妓女和毒販的麇集之地,烏煙瘴氣,穢物狼藉。周圍居民忍無可忍,自發成立了一個公益組織OCRA(橢圓草地居民合作協會),要求孟買所屬的馬哈拉施特拉州政府妥善整頓這片土地。州政府對民眾的請願置之不理,於是被OCRA告上了高等法院。法院裁定州政府如不能盡職,就必須把這片草地的管理權移交給OCRAOCRA接手後,在草地周圍樹起鐵欄圍牆,在草地外圈鋪了跑道,在草地橫向的正中修了步行通道,再加上日常的保護管理,很快就把這片土地變成了體育愛好者的寶地。


穿過草地,馬路對麵左是孟買大學本部,右即迫使州政府把草地移交給OCRA的高等法院。


孟買大學建於1857年,是英國殖民政府在印度最早建立的幾所大學之一,裏麵一切以英國大學為樣板,包括哥特式的建築。其培養出的無數各界精英中最傑出的無疑是現代印度國父甘地。而與中國有直接關係的是受尼赫魯派遣的印度援華醫療隊成員、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首任院長、跟白求恩一樣為中國的抗日戰爭而獻身的柯棣華(Dwarkanath Kotnis)。毛澤東為他寫挽詞“全軍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如果柯棣華死在白求恩之前,“老三篇”之一或許就不是《紀念白求恩》而是《紀念柯棣華》了。柯棣華是中共黨員。


INDIA 0007.MUMBAI UNIVERSITY 孟買大學


孟買大學


 


新哥特式風格的高等法院大樓完工於1878年。從街上看去,好多圓柱象受過煙熏火燎般黑不溜秋。幾處圓柱走廊外掛著蘆葦竹條編成的擋陽板,歪歪斜斜,搖搖欲墜。當年英國設計師顯然光追求建築的典雅華麗、裝飾的精巧複雜,徹底忘了南亞次大陸夏天的赤日炎炎。今天的法官則能苟且就苟且,隻要能避免陽光直曬就行,哪怕把神聖的司法殿堂的外表糟蹋成瓜棚菜圃的模樣。


Eros電影院一樣,孟買高等法院也不講究麵子。


不過它自有其原則。當1995年州政府以去殖民化的名義根據當地的馬拉地語把孟買舊名Bombay改為Mumbai時,高等法院作為獨立的社會公共機構,拒絕出於政治動機的改名,它至今依然自稱Bombay高等法院。


INDIA 0011.MUMBAI. HIGH COURT 孟買高等法院


孟買高等法院


       高等法院外路邊有個鎖住的水泥井台,前麵豎了塊牌子,上書“Mosquito Proof Well(蚊子證明之井)”。我馬上就想起許多年前看過的一部電影,講孟買的醫生如何通過一口井向民眾證明“死水-孑孓-蚊子-瘧疾”之間的因果關係,從而引導民眾清除蚊子孳生地以控製瘧疾的傳播和危害。記不起電影的名字了,但能肯定那電影就是講這口井的故事。


離開高等法院後,大致按照導遊書上推薦的步行路線走到南麵的印度門碼頭。


首先經過的是以羅馬神話中花神的名字命名的弗洛拉噴泉,這是座有近150年曆史的精美石雕,可惜蒙汙藏穢,象個絕世佳人卻破衣爛衫、蓬頭垢麵。


接著逐一走過由一組底層有拱廊的4層弧形高級公寓構成的霍尼曼圓形廣場、以粗獷的垂線為主要裝飾手段的新印度保險公司大樓、帶有強烈希臘羅馬建築風格的市政廳、Keneseth Eliyahoo猶太會所、David Sassoon圖書館以及孟買最著名的旅館泰姬陵大酒店。


INDIA 0020.MUMBAI. TAJ MAHAL PALACE HOTEL 孟買 泰姬陵大酒店


泰姬陵大酒店


 


印度門所在的碼頭當初確實是從海上出入孟買的門戶,印度門本身則是為慶祝英王喬治五世191112月對印度的訪問而建的紀念碑,同年3月動工,但拖拉至1924年才完成。而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向這座26米高的玄武岩拱門的大道-在將近百年以後依然無影無蹤。拱門背海一麵是片碎石泥沙鋪成的空地。


作為印度的第一大都市,孟買也不講究麵子。


1948228日,英軍最後離開印度的一支部隊在印度門舉行撤退儀式(那場麵大概跟英軍在1999年撤離香港相似。我至今清楚地記得查爾斯王子在傾盆大雨中致詞、他和他的士兵們渾身濕透的情景)。


INDIA 0019.MUMBAI. GATEWAY OF INDIA 孟買


印度門


 


如今靠在印度門下碼頭上的都是港灣遊艇和去艾勒凡塔(Elephanta,葡語“象”)島參觀石窟的渡船。


艾勒凡塔島在孟買東約10公裏處。


沿途岸邊眾多碼頭上停靠著大小貨輪。一處軍港泊著艘龐大的航空母艦。海麵上小機動船 “突突”而行,煙囪拖著長長的黑煙。劃艇的長槳此起彼落,聽不到船夫的吆喝,但能看到他們黢黑的臉龐和手臂。


船行1小時多,上岸後走近20分鍾上坡路到石窟。門票250盧比(印度人和孟加拉、尼泊爾、不丹、斯裏蘭卡、巴基斯坦、馬爾代夫、阿富汗、泰國及緬甸8國的公民隻需10盧比)。路旁一長溜賣供香、神像和旅遊紀念品的攤子,還有或坐或躺、對它們的慣於直立行走的遠親不屑一顧的猴子。


艾勒凡塔島石窟是世界文化遺產,通常認為其開鑿於公元五世紀和八世紀之間。其中一組為印度教神廟,有5個洞窟,供奉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濕婆(Siva, 另兩主神為梵天(Brahma)和毗濕奴(Vishnu));另一組為佛教寺廟,有兩個洞窟。遊客參觀的主要是規模最大、保存狀態最好的一號窟,即濕婆窟,其主廳高89米,由230根立柱支撐,縱深和橫寬都40米左右,牆上遍布浮雕,除了濕婆和他的妻子之一帕爾瓦蒂、印度教不計其數為善為惡的神祗妖魔,還有牛、猴、象、孔雀等等動物。窟中最顯赫的無疑是後牆正中6米來高的三頭濕婆浮雕。濕婆是天下無敵的毀滅之神,但是在左麵的體現他的暴戾狂躁的頭顱隻以半麵示人,與之對應的在右麵的體現他的溫柔慈悲和創造活力的頭顱也是個側麵像,而正麵的濕婆卻是在閉目作永恒的思索。


年代一旦久遠,海也枯石也爛。窟裏的浮雕好多殘臂斷腿、五官模糊。


INDIA 0025.MUMBAI. ELEPHANTA ISLAND 孟買 象島


濕婆


 


1點多回到印度門。


吃了頓色香味俱佳的中餐後參觀威爾士王子博物館(實際上該館在1990年就被易名,新名是存在於16741818年間的馬拉地國的開國君主的名字,長得可怕)。


1904年,一夥孟買的名流大戶為慶祝當時的威爾士王子、後來的愛德華七世次年的訪印而倡議建立一個博物館。威爾士王子到孟買時親自為博物館奠了基。建築在1915年完工,不過由於一次大戰而先後被用作兒童福利中心和軍隊醫院。博物館遲至1922年才正式開放。設計博物館的英國人喬治·威泰特也是印度門的設計師。兩者都是伊斯蘭風格的結構配以印度風格的裝飾。


館內5萬餘件展品大致分成3部分:藝術、考古和自然史。其中特別吸引我駐足細看的一是幾百個出自中國、形態各異、描畫精致、色彩繽紛的鼻煙壺;二是亞曆山大大帝的銅像。


INDIA 0038.MUMBAI. PRINCE OF WALES MUSEUM 孟買 威爾士王子博物館


中國鼻煙壺


 


我始終沒想通的一個問題是,亞曆山大在公元前3百多年就從地中海南下,經過埃及、波斯一路征戰到了印度的西北,歐洲人應該清楚印度的大致方位,怎麽哥倫布在1492年涉足美洲大陸時還會將其誤認作印度呢?


館裏藝術品中一部分為印度的首號大富塔塔家族所捐贈。由J.N.Tata創建的塔塔集團如今擁有98家子公司,全球雇員超過35.7萬,囊括信息、媒體、機械、鋼鐵、工程、化工、航空、汽車、旅館、房地產、銀行、保險、能源、茶葉、咖啡、消費品、商業和谘詢各業。僅在今天走過的孟買的幾處地標性建築中,就有新印度保險公司和泰姬陵大酒店屬於塔塔集團旗下的產業。然而他們捐贈的珍品看上去並沒有得到妥善的保存。別的不說,博物館裏沒有中央空調,巨大的展廳裏往往隻有幾個普通的搖頭風扇在有氣無力地擺動。


回旅館的路上又走過高等法院。見正門開著,就想進去看看。守衛的警察聽我說明來意,愉快地說“請”。不料半路殺出個程咬金,旁邊另一個警察堅持說不行,得繞到後門登記才能入內。


無奈拐兩個彎走到後門,小小的門房間裏一個女人看了看我的護照,讓我在一本爛糟糟的登記本上寫下姓名地址,又翻了翻我的背包,要我拿出相機存放在她那裏,同時又不給我收據。我有點擔心,怕遇上騙子,不過還是讓“不至於這麽倒黴吧?”的盲目樂觀占了上風,乖乖交出相機。


出了門房間是個大天井,人來人往。我從就近的樓梯上樓。房間都有編號,絕大多數是逼仄的小室,想必是律師或法官的辦公室。架子、書桌乃至地板上都堆滿文件,人得小心翼翼才能在裏麵回轉。幾間大的是法庭,人頭濟濟,擋住了裏麵的究竟。走廊裏樓梯上匆匆穿梭著頭帶白色假發套、身披黑長袍的法官律師以及形形色色的當事人。也有人三三兩兩站著,飛快地交談。一片熙熙攘攘,雖然說不上喧囂,但也絕無肅穆,感覺上更象生意興旺的電器百貨批發市場。


早過了5點,估計快到停止辦公的時間,惦記著相機,怕在幾幢樓間迷失方向,很快循原路回到門房間。我的相機就放在那女人的桌子上。


到旅館取了行李,又走到原定的旅館登記開了房,然後找飯館吃晚飯。


飯後天已大黑。路上車輛密密麻麻。近半的汽車(其中大部分是黃色的出租車)不亮前燈,90%的車轉彎或換道時不亮指示燈。


電視有450個頻道,包括BBCCNN和澳大利亞的節目。


孟買點滴:


·         它是位於印度西海岸的撒爾塞特島的一部分。


·         它本是個由7個島嶼組成的群島。麵對新崛起的咄咄逼人的莫臥爾王朝的威脅,當地的古吉拉特蘇丹王在1534年把這些島嶼送給葡萄牙人以換取保護。當葡萄牙的凱瑟琳公主在1661年嫁給英國的查理二世時,這些島嶼成了公主陪嫁的一部分。接著英國政府在1668年把它們出租給在次大陸從事棉花、絲綢、染料、茶葉和鴉片等貿易,後來於17571858年間在事實上統治印度的英國東印度公司,年租10英鎊。17821845年間大規模的填海工程不僅把這些島嶼,而且把它們與撒爾塞特島連成了一體。


·         孟買是世界上最優良的海港之一。自1869年蘇伊士運河開通以後,它是阿拉伯海上最大的港口之一。


·         孟買是印度的商業中心。其占全國10%的工廠雇員每年為印度創造25%的工業產值和5%的國民生產總值。孟買上交的所得稅和關稅分別占國庫相應總收益的33%和60%。


·         孟買是印度最富裕的城市,同時其人口中60%居住在貧民窟。臭名昭著的達拉維(Dharavi)貧民窟有一百萬人口,那裏人均居住麵積為1.87平方米。


·         盡管印度法律禁止賣淫,孟買有10萬以上的妓女,其中50%以上為艾滋病患者。


·         孟買人口中印度教徒占67.4%,穆斯林占18.6%,其餘依次為佛教徒、那教徒、基督教徒、錫克教徒和猶太教徒等。


·         1993312日,孟買各處先後發生13起爆炸,死257,傷70020022003兩年中有7天發生爆炸事件,多者造成44人死亡,少者僅死1人;2006711日,城郊火車連續發生7起爆炸,死209(其中22個外國人),傷700以上。當局認為所有這些爆炸事件的罪魁禍首都是伊斯蘭極端主義組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