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俞頻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析清代治學及其對漢學之貢獻》其一

(2024-09-21 03:36:47) 下一個

 

 

           在論述此命題前,筆者覺得先要對“中國”和“漢學”的概念作一規範,隻有這樣論述由此才能準確無疑。何謂“中國”?筆者認為它有“文明概念”“空間概念”和“行政概念”的演化過程,其中“行政概念”始於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空間概念”指北宋建立到清朝滅亡,而在北宋之前屬於“文明概念”。
 

         關於中國的“空間概念”目前史學界都能接受的標準是“清朝統一後,鴉片戰爭前”的中國版圖,這是一個曆史情感最大值,也是各種持政治立場辯論的基礎。首先誰是中國?哪些政權代表中國?其次用什麽手段統治過才算中國版圖?中國曆史上有很多“治亂興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統一和分裂時期都很長。漢,唐,明的統一王朝相對容易理解,所以多數認漢字人讀出的是“漢匈對抗史”,“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以及“耿恭十三將士歸玉門”等,情感上自然帶入“漢人視角”來理解,這就是統一時代。而在分裂時代,比如戰國七雄哪一個算中國?曹魏與季漢對抗時,諸葛丞相怎麽定位?若說這些都是本民族內戰可以不討論,那麽金國與南宋對峙,誰是中國?
 

           今天我們理解的國際關係體係是歐洲人在十七世紀中期創建起來,以“主權國家”為國際關係基本單位,在這個體係中隻要有“主權”無論領土大小,國力強弱,國家地位都平等。但古代的“天下觀念”不是這樣認為,三千年前殷周王朝是以文明程度為標準。漢字“中國”最早明確被記錄下來,是西周青銅器“何尊”上的銘文:“餘其宅茲中國”。這裏的中國顯然是一個地理區域,具體位置在黃河中遊“洛陽盆地”一帶,此地為殷商故地,文明水準遠勝周人老家,殷周滅商後積極營建新都城為的是統治天下,中國最早隻是文明感念,直到幾百年春秋時期,中國之稱擴大為“黃河流域各國總稱”,在幾十個小國被視為中國後就出現“鄙視情緒”反應在史書上,比如成書於魯國《左傳》稱齊國為“夷狄”,成書於齊國《公羊傳》承認“宋,周,齊,魯”是正統,其他如秦,晉視為夷狄,至於楚國就成了蠻夷中之蠻夷,若以此來衡量屈原的文學成就便不值一提了。秦漢統一後,這個“天下體係”出現許多封國,於是乎諸葛孔明對抗曹魏屬於“各為其主”,三國歸晉後沒有人批鬥諸葛孔明是“一小撮在蜀之分裂分子”而是高度評價其盡忠職守。將“文化自信”發展至頂點的是隋唐,唐人開放國度自以為是“海納百川,兼容並蓄”,唐人流行接納外來文化,當時長安太子黨追求刺激,熱衷模仿突厥人的飲食起居,同時唐人沒有國界感,許多新羅人或西亞人隻要有才都能在朝為官,當時漢唐打贏外來政權時絕無要求戰敗國“簽約割讓領土”,所以至唐滅亡時“中國”一詞始終都以“文明”為基準,並非是某一“族群”或“政權”的借代詞。
 

            但至宋朝“領土焦慮”開始出現,與歐陽修,蔡襄同年登科的史學大家石介主張道統,他寫有《中國論》明確主張“必須明確分割中國與夷狄”,尤其要抵製外來佛教。文章對“夷夏之爭”,“儒釋之辯”等問題作了係統化尖銳化闡述。歐陽修也著《正統論》闡述論證了趙宋是正統其他都是夷狄的觀點。這和趙宋政權常年生活在北方遼國契丹人的陰影壓製下才激發了朝內的疆域意識。現代民主主義理論說,“民族是想象的共同體”這種想象源於他者給予的刺激,宋人的這種焦慮與排外情緒與源自歐洲的民主主義似乎很接近,隻是這樣的民主主義還未形成氣候就被南下的蒙古人一掃而平,那麽“厓山之後,還有中國乎?”這種爭論自清末以來爭了近百年,以“換個角度看中國史”之觀點已成西方漢學界的顯學,元朝以後之中國和傳統中國已經割裂,那麽傳統史書如何評價元朝?《宋史  文天祥》記錄了這位慷慨就義的愛國將士在其書信言辭裏“並不否認元朝地位”的思想,至少元和宋在文天祥眼裏是同等的。而元朝統一後仿“唐修八史”作“三史同修”這一意識形態行為是以中國王朝自居,而時間點是至正三年,這是元朝最後一個年號,幾個月以後窮和尚朱元璋開始暴動,可見元朝修史為的是給自己留下曆史道統,同樣明朝也為自己的前朝修了“元史”也是確立自己的道統。
 

               朱元璋在《奉天討蒙元檄文》道:“,,,自宋祚傾伊,元以北狄入主中國,,,,四海以內,罔不臣服,,,,此豈人力,實乃天授,”在檄文後半部分:“歸我者永安於中華,背我者自竄於塞外。蓋我中國之民,天必命我中國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筆者認為這是唐宋道統觀點之集大成,明朝製訂“九邊十一鎮”劃定中國邊界是明朝已經接受統治多民族族群的統治意識,這與趙宋強調華夏漢民族有著本質區別,可以說到十七世紀初中國知識界對世界的看法與今已無大差,但利瑪竇為代表的西方思潮的引入和滿人入侵中原又改變了中國概念,中國作為文明中心逐漸“貶值”,在明朝時代起碼在東亞尚維持體麵。豐臣秀吉率軍侵略朝鮮時,明朝在1592年出兵史稱“萬曆朝鮮之役”將倭國人趕下大海維持了“朝貢體係”,當時明朝獨領文化高地可以俯視日本,朝鮮,交趾等國,但滿人逐鹿中原使這樣文化高地漸漸失去尊嚴,滿清要宣揚“自古以來”周邊小國倒視你為“韃虜”,以致走向共和時“驅逐韃虜”依然成了號角。這塊漢字文化金字招牌徹底被滿清給砸了。但“失之束隅收之桑榆”,大清康熙祖孫三代為確保滿清龍脈,征戰七十年痛打準噶爾部落,將中國疆域擴充到一千三百萬平方公裏,有別於曆史上擴開疆域隻是派遣“維和部隊”所不同,清朝對滿洲,蒙古,新疆,西藏都建立起當地的行政官僚體係,達成社會認同,所以直到清滅亡之際,上述的滿,蒙,疆,藏各地對北京依然保持強有之向心力,直到中華民國這一行政概念的“中國”出現。
 

 

         第二“何謂漢學”?目前學界大多數認同以簡單概括就是“關於研究漢族文化”的學問,我們從上述規範“中國”概念以後,就會發現以此基礎上強調“漢民族”或許沒有意義。先論述筆者對“漢學”所作定義:以漢字和漢語會話為媒介,在此基礎上記述的思想宗教,曆史文學,政治社會和天文地理,以及在此之上構建起的風俗文化藝術的綜合學科。
 

           需要指出的是漢字和漢語中已經摻雜了很多非漢民族用語,因為曆史上漢字的強勢而導致非漢民族以漢語方式記錄下當地的事跡和文化,這些都應歸於漢學範疇。而在“空間概念”的中國裏,還存在多民族如藏文,蒙文,滿文等典籍,這些隻能屬於“中國民族學”範疇。
 

           其次,“漢學”在學術上有狹義的定義:從其內涵上看有兩種,一種是關於兩漢時代的學說。一種是清代學者以考據學為主體的漢學研究成果,因為清代考據學所研究的文獻有個特點就是隻追溯到兩漢,關於這點研究清代考據學史的現代學者沒有就此作出疑點和闡述,也許更本就沒有審視到。清代學者提出的解釋是,考據五經就是要弄清孔孟的本意,也就是要知道孔孟那個時代對五經怎麽解釋的?但是這一點上沒有文獻可以參考,也就是由文獻記載的起始點目前隻能從兩漢開始。

 

                       <   待   續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