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時空,對話胡適
(2008-10-24 23:29:59)
下一個
十年前,我在上海徐家匯地鐵書店裏覓到一套胡適文集,其中有一篇《神會和尚傳》吸引了我,胡適先生博覽群書,通過詳細地考據和比較,得出當時令我信服的結論,此後我又閱讀了一些經文,直到最近在整理書籍時,我又拿來讀了一遍,或許是我的認識發生了變化還是當時沒有仔細推敲,這篇關於敘述禪宗曆史的傳記,存有多處疑點,我翻閱了胡適先生的大事年表,發現在他晚年還在發表關於神會和尚的研究文章,但絲毫沒有提及早年這篇傳記的如何如何,我相信在當今社會裏,即使是用功的史學家哲學家也很少願意花時間來驗證一下胡適先生的論點,難道禪宗曆史就這樣一直被肯定下去嗎?我願意在這裏將我的一些看法提出來,和有心人來探討。
胡適先生通過各類書籍的對比,考據出著名的達磨大師是釋迦世尊的第二十八代傳人〈詳見先生原文〉,我覺得硬要將達磨和世尊排上號是毫無意義的,因為現有的大藏經裏所有古印度高僧名字都是音譯,難免有相同的,而且古印度長期分裂成各個小國,我想他們沒有如二十四史那樣完整的曆史記載。我們再回來看看胡適認為正確的世尊後繼者的排位,第一代迦葉,第二代阿難,隻要熟悉佛教的都知道,迦葉是第一個開悟的釋迦的學生,阿難是釋迦世尊圓寂後由他複講老師四十九年講經的內容,讓眾人記載下來而編寫出來形成我們現在看到的經文的人,迦葉阿難是同時代的兩位大德,怎麽能劃為兩代呢?
在第四章頓悟的教義中,有這樣一句觀點性命題:神會的頓悟教義是中國思想對印度思想革命的第一炮。我覺得這種提法是根本不明白什麽是佛法的原因所在,頓悟修行在釋迦牟尼之前的印度佛教既有了,古印度高僧通過禪定修行可以洞察六道,但解決脫離六道解明六道其所以然的是釋迦牟尼世尊,他本人也是在菩提樹下修行禪定智慧即禪定波羅蜜才頓悟成佛的,哪有什麽中國思想革命於印度思想?中國禪宗從達磨傳到四祖道信傳的是心法,說白了就是傳禪定智慧,五祖弘忍身前極力弘揚《金剛經》,六祖慧能也是在《金剛經》上大開圓解,六祖以後的禪宗分出各個宗派,但都首推《金剛經》為主修經本,《金剛經》是《大般若經》的一部分也是整個大般若的精華,所以準確地說中國禪宗修的是般若智慧即般若波羅蜜。而般若智慧是整個佛法的基礎,世尊講經四十九年用了二十二年講般若,但般若從沒有什麽頓悟什麽漸修,從不分別不執著修到不起心不動念,看破一分放下一分就得到一分智慧,徹底看破徹底放下就得圓滿智慧就成佛!
這一章裏還提及玄奘大師,胡適先生稱呼他是煩瑣哲學大師,是唯識宗的信徒。關於唯識宗的形成,我認為應該是玄奘大師身後,交光法師主張舍止用根以後,這在時間上看唯識宗和玄奘毫無相幹,玄奘大師對中國佛教的影響還是在譯經上,最重要的譯本是《瑜伽地論》,他的很多譯本對唯識宗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在他的時代有許多高僧愛談玄說妙,著了文字相,出現了很多對經文的注解注疏,但大部分其實境界未必很高,我們拿《金剛經》的注疏說,到民國為止,發現《金剛經》注疏的近三百多篇,但最好的還是民國晚年江味農居士的注解。《佛說無量壽經》也是民國的夏蓮居居士注得最好,從原文看,胡適先生完全將玄奘和他本人的譯經和時代背景和唯識宗混淆在一起判斷了。
胡適先生在傳記最後,通過對《六祖壇經》和《神會語錄》的比較,斷定《六祖壇經》絕大部分是神會所作。我覺得這種說法過於武斷了,也是對《壇經》不負責任的,在經文最後寫到六祖圓寂前說,吾滅後二十餘年,。。。有人出來,不惜身命,第佛教是非,豎立宗旨。這裏確有神會撰寫的跡象,目的是靠《壇經》確立自己的地位,但從《壇經》通篇看,前兩品很完美的敘述了六祖在一次法會上的情況,我們可以假定是《壇經》最原始的版本,以後的幾品都是六祖回答眾人疑問的對話和開示,比較中國的《論語》是孔子學生將孔子生前的語錄編輯而成的看,六祖的這些對話和開示也有可能是六祖圓寂後而有其後人整理的可能,那麽這些開示到底是慧能的語錄還是神會的語錄,我們不能從字麵上去判斷,而應該從佛法悟性上去判斷,這真是胡適先生缺乏的地方,他是一位曆史學者,隻能從世間人的眼光來判斷,所以出錯難免了。在中國漫長的佛教曆史裏,六祖慧能是屈指幾位證得七地以上菩薩果位的大德,他的語言不但他的學生神會不能篡改,他的學長神秀望塵莫及,就是他的老師忍和尚也不能說在他之上,我們翻開《壇經》第一品,老師深夜備船要他帶傳法信物離開時的那段對話:
三更,領得衣缽,五祖送至九江驛,祖令上船,慧能隨即把櫓。
祖雲:“合是吾渡汝。”
慧能雲:“迷時師度,悟了自度;度名雖一,用處不同。慧能生在邊才,語音不正,蒙師付 法!今已得悟,隻合向性自度。”
祖雲:“如是,如是。以後佛法,由汝大行矣。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說,佛法難起。”。。。
《神會語錄》確有和《六祖壇經》相似之處,與其說神會撰寫《壇經》不如說是神會抄錄《壇經》。
胡適先生在近代中國文學,曆史上是很有影響的人物,他在研究中國哲學史上成就很高,說到中國哲學不能回避佛教,我認為在研究佛教時,不僅在佛教文獻上考據,還要從佛教本身去體悟,隻有達到一定高度自然就能做出正確的判斷,胡適缺少的就是後者,現在許多人都把佛教稱宗教,說宗教就要有信仰,就出現燒香拜佛,在寺廟裏求簽保佑等等,這些都歪曲了佛教,我們在這樣前題下去研究佛教不會得到一個好結果而自身成了佛教的掘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