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 晴
上周,奶奶受傷,德爸很擔心,不斷和上海聯係,可是那邊總是沒人接電話。到聯係上,奶奶已經度過最艱難階段,開始恢複。知道確切情況後,德爸鬆了口氣,順便和妹妹聊了起來。妹妹家的小太陽明年要升中學,她正在為孩子的升學發愁。進哪一所中學,準備怎麽進,據她說問題不少。說起孩子課外興趣班的事,她說,很多家長現在就開始往新學校投遞材料,有的孩子竟然厚厚的一摞材料,大多是參加各種各樣興趣活動的獲獎證明,而太陽一份都沒有,比較之下,她似乎有點氣餒,都不知道該怎麽往學校投遞材料了。問及德哥當年是如何做的,德爸說,我們從來沒想過讓德哥去學什麽,都是他自己的興趣,想學什麽就學什麽。而且日本的學校也並沒有要求孩子的資格,因為讀的是市立中學,屬於義務教育,原則上是就近上學,但是如果孩子有要求,他可以選擇任何一所市屬市立中學就讀。
在日本,也有不少家庭會讓孩子去上各種各樣的課外興趣班,但大多數孩子隻參加學校的俱樂部活動。學校的俱樂部也有很多種類,像運動類的棒球、足球、排球、籃球、乒乓……等等,像棒球和足球這種人氣很高的活動,不僅孩子參加,到了周末,爸爸們也會加入。原來住的那個地方,樓下就是一所小學,每到休息日,隻要不下雨,一早就有孩子們喧嘩的聲音,熱鬧的讓我們無法安眠。爸爸們上去打,媽媽們則在旁邊觀戰,中午也不回家,自己帶著水和便當,地上鋪上墊子,累了就坐一下,渴了餓了就吃點,常常太陽落山才收拾東西離去。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有自己的樂團,畫室,喜歡演奏的孩子可以參加樂團,喜歡畫畫的孩子可以參加美術班。來日本,接觸日本人之後的一個最大印象就是,好像日本人人人都有繪畫天賦。我們在日語教室學習,遇到不懂的地方,幾乎所有的先生都會用畫畫的方式來溝通,他們的繪畫以我這種外行人的眼光看,幾乎都有相當專業的水準。這令我們驚歎不已。
德哥一直隻參加學校俱樂部,小學是網球,中學是乒乓球,高校是演劇團。德哥的手有修長的手指,我曾說他這雙手不去學鋼琴有點可惜,德哥記住了我的話,也確實想去學鋼琴,可他實在太忙,分身乏術。有一次他對我說,上了大學以後,他最想做兩件事:第一是去學鋼琴,第二是去學中文。我很高興他有這樣的計劃。雖然說上了大學再去學鋼琴有點晚,但是作為一個興趣去培養,任何時候都不會晚。
偶爾會和人聊起日本的小學教育。有的媽媽說日本的小學教育不好,中國的好,要把孩子送回國去讀書。日本的小學授課時間短,一般下午3點以前就放學,而且課外作業極少,即使不做先生也不會批評。德哥剛來時,因語言不通,就從來不做作業,先生來家訪也不提作業的事,反而每次見麵都會誇讚德哥的數學非常好。那時候小學還沒有開英語課,現在貌似開了,但從幾年級開始還不清楚,否則的話,估計不單要說德哥數學好了。
如果單純地說課本教育,日本的小學教育的確不如中國好。問題是孩子在學校裏學習,父母們真的希望孩子隻學書本上的那些東西麽?真的希望孩子隻會考試得高分麽?
我還是比較欣賞日本的小學教育,輕鬆,靈活,多樣,充滿人性,是日本小學給我留下的最直觀的印象。授課時間短,沒有作業,孩子的負擔大大減輕,對於大腦和身體都處在高速成長發育階段的兒童來說,零負荷狀態有什麽不好呢?其實很多父母也知道孩子很累,因為累身體素質差,而在長期的超負荷狀態下生存的孩子,心理狀態也明顯存在很多問題。我不是專家,無法提供相關的數據,我隻是根據這些年德哥的成長經曆說一點自己的感受。德哥因為他的病,這許多年我都不敢給他施加任何壓力,不僅不能給他加壓,還要想法疏通他自身的心理壓力。德哥是有點因禍得福。他這段輕鬆的童年和少年生活,不僅沒有讓他遠遠地落在人後,相反,我覺得他後力十足。更主要的是,現在的德哥越來越平和,越來越隨和,清高傲慢雖然尚未脫盡,卻是淡化了許多。這對他的人格發育大有好處。
日本小學除了課堂授業之外,更重視孩子們的課外功課和手工作業。學校定期組織孩子出去活動。德哥曾經參加過的有,農田的農事,做飯野炊露營,每年一次的修學旅行等等,這些是一些比較大的活動,小一點的像在校園裏種花種草,每個班級都有自己的苗圃,或者在校園裏畫畫,藍的天,白的雲,紅的花,綠的草,飛的鳥,……家長會時會貼出來供大家觀覽。有時還外出遠足。小學還有專門的家庭課,料理,裁縫,工藝等等,日常生活裏需要的一些技能都可以在家庭課上學。德哥為了感謝媽媽的辛苦,曾送給我一個他縫製的背包,奶奶看見了很喜歡,我征得德哥的同意,轉送給了奶奶。家裏還有一些德哥的手工作品,德爸像寶貝一樣地收藏。有一次去學校參觀,看見很多孩子們用礦泉水瓶做的藝術品,有車有炮,有花有鳥,很多設計匠心獨運,很難想象這些都是10歲左右的孩子們的作品。還有剪紙,布偶等等。相比較那種站在舞台上奶聲奶氣地宣誓之類的表演,感覺這些活動才是真正屬於孩子們活動。這些活動不僅可以刺激孩子的想象,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還可以讓孩子在不斷的接觸大自然的過程中了解生命真諦,自然法則,這種教育的意義完全不是簡單的分分能體現得出來的。
我最欣賞日本小學教育的地方,還在於他們的人性化教育與管理。有一年運動會上,看到了這樣一幕感人的鏡頭。日本的小學運動會和中國不同,他們是這樣的。學校要求每個孩子都要參加,生病了可以臨時請假,把每個班級按人數一分為二,當然不是很嚴格,一半紅組一半白組。孩子們從一年級開始每個人都有一頂紅白帽,一麵是紅的一麵是白的,兩麵都可以戴,體育課或者需要分組的任何活動時,一部分人戴紅色,一部分人戴白色以區別各自所屬。然後分到紅組的人,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又組成一個大組,白的也一樣。運動會沒有單人項目,隻有紅隊和白隊的對抗。這裏個人的優勢完全體現不出來,大家隻有齊心協力,才能保證整個團隊的勝利。那一次是一個團體操表演項目。隊伍裏有一個女孩,不知道是不是先天弱智,還是行動障礙,她在隊伍裏獨自穿來穿去,與整個隊伍的表演極不協調。在她的旁邊跟著一位女先生,為了不影響表演,她一直都是采取低腰蹲式,孩子走錯了位置,她就悄悄地把她牽到她應該在的位置,耐心地告訴她怎麽做,孩子如果還不會做,她就示範給她看,或者幫她把手舉起來……就這樣一直到整個表演結束。那個孩子顯然是有問題,但是學校並沒有因此把她排斥在集體活動之外,而是把她當成一個正常孩子對待。不知道孩子的父母在場外看到有何感想,也許他們對這一類的事司空見慣,會覺得理所應當,不會生出太多感想,而對於我這樣從中國“假大空”理想教育模式裏摸爬滾打出來的人,此情此景令我感動的一塌糊塗,眼淚順著麵頰流個不停,甚至我寫這個的時候,依然淚如潮湧。有很多時候,我們並不需要成功,不需要別人的讚美,我們隻想在我們無能為力的時候,依然有一雙關切的目光在注視著自己,在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依然有一雙手在支持著自己。
當然,日本的小學教育也不是一點問題都沒有,像いじめ事件。根據媒體報道的情況來看,いじめ(欺負同學)問題雖然較過去有很大改善,卻依然是困擾整個教育界的一個最頭疼的問題。像最近發生的一起中學生いじめ致死事件,駭人聽聞。這不僅是教育界的問題,也是整個社會的問題,我們期待著日本政府和教育部門能拿出切實有效的方案來解決這個問題,終止類似的悲劇繼續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