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集諦-三類貪執(14)

(2009-01-01 09:14:46) 下一個


諸比丘,此是集諦。
輪回之因即是貪,以情欲執著彼此,貪執感官享受,貪執有生,貪執無生。

經文中,佛陀列舉了三類貪執貪執感官享受,貪執有生,貪執無生。在藏傳佛教傳統中,我們學習這三類貪執的順序稍有不同之處。

貪執感官享受

貪執無生

貪執有生

貪執感官享受

貪執感官享受是再明顯不過的。事物能給我們帶來興奮和愉悅之感,我們住在一個被稱為欲界的地方。在這裏被我們的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所誘導,一直處在耽於外境的危險之中。我們的心識不停地緣取色、聲、香、味、觸,它們充滿了我們感觀體驗。當我們不得不與它們分離之時,我們的過思惟和回憶,那些事物在內心複活。尤其是貪執感觀享受-諸如美食和嘉友-它們也許不能恒時常伴於我,但是從一種程度到另外一種,我們的心識甚至在睡夢中,都在不停地追逐那些令感觀愉悅的事物。

如果我們檢視這種感觀貪取,我們發現正是它在鞭策我們這一生中的所作所為,也是它造就了如此之多的焦慮和憂患。幾乎無時無刻,我們尋找下一個令感觀愉悅的事物,這種作意正在驅使我們的行為。巴利文中的術語“貪執感官享受”kama tanha)尤其透徹如理通過觀享受(kama)渴望(tanha),我們造作行為。因為貪取感觀享受的作意從無明的心識中流出,行為的結果即是苦受

貪執無生

詳細的審視貪執無生的意思是非常有趣的。因為大乘和小乘的解釋各有千秋。

在巴利文中,這種貪取被稱為VibhavaTanha,一般翻譯為貪執無生或者。阿薑‧蘇美度看待貪執無生是一種毀滅事物的欲望,那些是讓我們心裏厭憎的事物。盡管貪執心可以在大乘佛教中找到相應的名詞概念,大乘中的貪執無生主要是調生命最後一刻的貪執,稱這種貪執為貪執遷流無常的蘊聚

這是至要關鍵的一點。貪執遷流無常的蘊聚可以是貪執於我們目前健康美麗的五蘊,在更深入的層次上,貪執遷流無常的蘊聚可以指厭惡拋棄這一遷流無常的蘊聚,當它不再能伺候我們,甚至於威脅到我們的生存。一般說來,我們貪取我們的五蘊聚合,因為它們是生命全部的所在。但在死亡的一刻,當生命終結無可避免的時候,由於我們強烈的貪取蘊聚合,從而厭憎死亡當下分解的蘊聚,它們拖滯了我們轉生。這與小乘佛教中貪執無生對應

阿薑‧蘇美度貪執無生為執取對事物的厭憎,這種觀點僅從這一生的角度思惟,藏傳佛教的解釋延伸了這一概念,貪執無生包括在死亡之時,厭憎我們分解的蘊聚

貪執有生

在藏傳佛教的哲學中,貪執有生乃是貪執無生自然而然續。當這一生終止、五蘊的聚合正分解的當下,我們心識中最強烈且細微的貪執是-貪執存有這就好比在我們即將起航到下一生之前,此生的飛機拋離了懸梯。

傳佛教中的解釋非常殊勝,細致到探索生命在輪回轉世之間關鍵的鏈接點。當我們以後討論十二緣起的時候,你會發現十二緣起中因果之間的鎖鏈是如何將我們係縛在苦海中。十二緣起中的第十支即是有支這正是我們這裏所要討論的貪執有生貪執有生將此一生鏈接到下一生,決定了我們將體驗怎樣的轉生,因此有支就象連接此生到彼生之間的一座橋

藏傳佛教對“貪執有生”的解釋側重於下一生,然而阿薑‧蘇美度描述“貪執有生”著眼於此一生,這也同樣有價值。他解釋說:“我們被貪取快樂的欲望所牽製,孜孜追逐富貴,或改造世界來求取功名。”        

請你捫心自問,我們需求朋友,是否也是另外一種需求,一種令我們感到自己有形存在於世的需求。不同的佛教傳承解釋貪取有生相差無幾-同樣都是貪執有支,大乘和小乘的區別在於細微之處,大致要義相同。藏語中的See Say 被翻譯成貪執苦海輪回,See 意指苦See Pa)Say意指欲望和貪取。我們最強烈的欲望是貪執存有的欲望,當死亡來臨,這種貪執促使我們不顧一切得求取五蘊不要分解,若是不能,這種貪執轉而令我們投入下一生的存有,我們因而流轉於生命之流中,輪回延續無盡。從藏傳佛教的角度看,前一個貪執,貪執無生,是心識求取五蘊持續地聚合,它抗拒死亡當下分解的蘊聚,而投入下一生,這份厭憎心屬於的範疇,而後一貪執有生,屬於貪心的範疇,它直接促成投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