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兩種流派,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各自著重不同的佛經。早期的小乘佛教的經典多使用巴利文。大乘佛教的經文使用梵語來記錄,在時期上要晚於小乘佛教。在那些傳統上流行小乘佛教的國家中,佛教徒強調誦讀和研習釋迦牟尼佛曾在此世間上直接講授過的教言(小乘佛經)。在屬於大乘傳統的藏傳佛教中,我們的教程中要多次反複地學習到四諦,但是我們不專門強調學習《轉法輪經》本身。一般來說,四諦的學習要結合大乘菩提心的教言。菩提心的重點在於度化一切眾生。比如,藏傳佛教寺院中都要學習的一部大論-彌勒菩薩的《現觀莊嚴論》中,對於諸佛菩薩的修證次第和智慧境界多有詳盡描述。其中,四諦是關於修證次第的重要課題。同樣地,在大乘佛教中,八正道是被包含在菩薩行的教言中,而非單獨地列舉出來。
在藏傳佛教中,四諦的學習要結合觀察四諦的十六行相。四諦中的每一個諦和它所相關的四個行相要分別加以剖析、思考。比如,與苦諦相關的四個行相分別是“無常”,“苦”,“無我”和“空”。
盡管四諦主要來源於《轉法輪經》,在藏傳佛教中,四諦的學習強調傳承法師的注疏。他們的注疏對四諦中的每一個“諦”都做了廣博兼又深細的剖析。
轉法輪經的結構
如你在《轉法輪經》中所能看到的,佛陀在闡述每一個“諦”時用了不同的措辭。他說“苦諦應知,集諦應斷,滅諦應證,道諦應修”。這說明盡管四諦的話題一致,學習和思考每一個諦的方法應有區別。
佛說“苦諦應知”。我們能通過修習其他的“諦”來斷除苦諦,但最先我們應該知道何為苦諦?這是符合邏輯的。在服藥之前,我們必須知道我們患了什麽病症;同樣地,在斷除苦諦前,我們也必須知道什麽是苦諦。因此,在這個階段,“苦諦應知”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中最為要緊的。強調“苦諦應知”的重要性和修行的次第,進而才能達成我們最終斷除苦諦的目標。
佛說“集諦應斷”,此處我們應力求尋找最好的方法來徹底地斷除集諦(苦因)。這要求一種與前麵的“苦諦應知”所不同的分析和思考方式。“滅諦”,從另一方麵來講,是“應證”。因此,從一開始,我們應該非常明確“滅諦”(永斷一切的苦及苦因)是可以被證得的,而且憑我們自己就有證得“滅諦”的能力。接著轉換到“道諦”。“道諦應修”,是修證的方法,用來永斷一切的苦及苦因。
在《轉法輪經》的第一段,佛陀清楚了列出了我們麵對的任務。在後麵的段落中,他三次重複敘述了四諦中的每一個諦。每一次敘述的要點和行文風格都略微不同。這種重複代表了佛陀自己在證悟四諦的過程中,認知加深的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即是:了知諦的本質,了知如何應對諦的方法,以及最後親自證得諦的方法。
在苦諦中的第一段,佛陀解釋了何為苦諦。“諸比丘,此是苦諦。生為苦,老為苦,病為苦,死為苦,怨憎會為苦,愛別離為苦,求不得為苦,總之,此五蘊之聚即是苦。”他進一步說明“此是苦,我應知。”然後,在證悟四諦的最後階段,他宣稱證得了“圓滿的無上正等正覺”-即在宣稱,現在已經有人事實上究竟圓滿地了知苦諦的真相。“苦諦”就是證悟所要解決的對象。
在集諦(苦因)中,佛陀說明了什麽是必須要斷除的?以及一旦被斷除了,確有圓滿成就的狀態。在此狀態中,痛苦將永遠不會再次回轉。在滅諦中,佛陀再次說明了什麽是必須要證得的?以及一旦證得了,將是功德圓滿。此後,修行人將永遠不會退轉到之前的“苦不斷除”的狀態。實際上,這一功德圓滿即是我們經常說到的開悟證道。在經文中,佛陀用八正道的內容開示了“道諦”的方法。佛說“道諦應修”,一旦修證到了,就功德圓滿,沒有剩下什麽未竟的任務了。
經文行至最後,在闡述了四諦中每一個諦的三個階段,組成四諦的十二種形式以後,佛陀總結道:“諸比丘,於此三個方麵,在我沒有真正以此十二種形式,明了四聖諦絕對真實如理之智之前,我沒有於此世間,包括天人、魔王、梵天,以及梵誌人天中,宣稱我已證得圓滿的無上正等正覺。”可見,隻有在四諦中的每一諦被用其對應的方式證知後,圓滿的證悟才方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