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轉法輪經 - 這兩組因果對應關係是如何起作用?(4)

(2008-07-09 05:40:40) 下一個


兩組對應的因果關係

沒有什麽事物可以無“因”而生,是佛法中最核心的法則之一。這個因果法則是用來理解“四諦”的基本點。下麵的表格中列出了兩組對應的因果關係:“苦諦”是“集諦”的果;“滅諦”是“道諦”的果。

 

問題

1.

2. 諦 (苦因)

解決方法

3. 滅諦

4.


雖然這兩組因果對應關係是很特別的,但是它們仍舊符合因果關係中所有的法則,尤其是一類特定的因果關係,它們在佛法中被稱作
是經常被誤解的佛法概念。為了明確一下,自然界的變化諸如地球旋轉、植物生長之類的不是“業力”的結果。“業”僅純粹與“心識”的運作有關。隻有當存在心識運作,某種心識上的動機和意願,“業”的因果關係鏈才會發生作用,由此“業”一直僅與我們的心識、受、情感有關係。盡管,很容易明白“苦諦”和“苦因”和我們的心識感受有關,要這樣理解去“四諦”中第二組因果關係也許要困難的多。“滅諦”和“道諦”也與心識的感受有關,它們要微妙的多。“滅諦”和“道諦”的這一組因果關係實際上也是不可分離地緊密相聯。

在佛法看來,無窮無盡的事物組成了整個外境世界,不管它們是否與我們的心識感受有關,它們在佛法中都被稱為“他力”,因為它們的發生要取決於其它的情況(緣分)。沒有什麽事物可以無“因”而生,在《佛說大乘稻杆經》中,釋迦牟尼佛開示了三句揭子:

“此” 有故“彼”有;

“此”生故“彼”生;

 所謂:無明緣行;

在第一個揭子中-“此”有故“彼”有;-能普遍應用於所有的現象,無論“常”與“無常”的。這個揭子中描述事物彼此之間相互依賴的關係。因“此”有,而“彼”有。沒有事物能夠孤立的,不依賴其它事物而存在,無論在“常”或是“無常”的存在狀態中。在佛法的術語中,為了在靜坐中達到思考的目的,所有的現象被加以分類:“常”與“無常”即是一組很普通的分類。簡單說一下它們的不同之處,“常”的現象是這類現象的存在不依賴因緣,在它們的存在狀態中,不存在一刹那與一刹那之間的變化。換一句話,它們的存在是恒穩的。“無常”的現象正好相反,事物依賴“因緣”而發生,因此在不停的變化之中。“無常”在此指刹那之間的變化。

在第二個揭子中-“此”生故“彼”生-僅能限用於“無常”的現象。產生這個現象隻有在無常中發生,為了產生“彼”事物,這個產生者“此”必定是“無常”的。也隻有無常的“此”現象才能產生出之前不存在的“彼”事物。常的現象絕對不會產生“彼”事物。“常”意指固定的、不變化的。“常”如何能從一個狀態變化到另一個狀態,象種子變成花。隻有當“此”事物是無常的,才有變化的潛力,當在緣分俱足的時候,將導致“彼”事物得以產生。

第三個揭子中-所謂:無明緣行-無常的事物沒有能力來產生另一個孤立的事物。為了產生一事物,因必定與果相似。無明的因不產生慈悲-它產生貪與嗔。被貪與嗔迷惑的心驅使我們的行為造業。即所謂:無明緣行。

這兩組因果對應關係是如何起作用?

四諦中第二個諦是集諦(苦因)。“無明”即是癡,指的是我們對事物存在的本質不明了。我們的“貪”與“嗔”皆源於無明。我們以“常有”的眼光來看待事物,用“常有”的概念來強調我們對事物的貪愛,而拒絕認為它們是無常的。貪與嗔是造成所有問題的根本,而貪與嗔產生是由於“癡”。貪、嗔、癡-佛陀稱它們為三毒,即 是 “集諦” (“諦”因)。

第一組因果對應關係-集諦和苦諦-易於理解,因為這二個“諦”都是無常的。從一個層麵上說,第二組對應關係-滅諦和道諦,可以這麽來理解:道諦是我們的修行,用來斷除心的迷惑和增長善業,“道諦”最終徹底地斷除我們的“苦諦”和“集諦”的因。

但是,“滅諦”本身並非是因果關係鏈中的果,因為“滅諦”是“常”的現象。若是“因”或“果”,事物必定是“無常”的現象。這是非常關鍵的一點。如果某一事物是“果”,這意味著它的存在依賴於其它的緣分,在概念上來說,“果”必定是無常的,(因為緣分可以是無常的。)“常”的現象的存在不依賴因緣,“常”的現象可以通過其它的“非因緣合和”的方式而存在,比如一個狀態。這個狀態可以是在當各種情況被消除後發生的。

這稍微抽象一點。如我前麵說過的,在佛法中,“常”的現象指事物從不變化,並且從來不產生於其它的事物。通常,“常”用來描述某種狀態,而非物質或心識那樣具有無常的因。“滅諦”本身是“常”的現象中主要的例子之一。所以,這似乎有點奇怪,我們把滅諦放在四諦的第二組因果關係中。事實上,“滅諦”不能被嚴格地稱為“果”。

我們可以用茶杯來舉例說明這一點。當我向外倒掉茶水,杯子變得空了。倒茶的動作帶來了一個特別的結果,空杯子。空在這裏單指倒空茶水。倒空茶水不能被稱為一個產物,因為倒空茶水是缺除後的狀態,事物隻能產生果(產物)而非產生一個缺失狀態。盡管倒茶水的動作和空杯子的狀態之間有相互依賴的關係。

同樣地,通過修行道諦,我們的苦諦和集諦漸漸減少,我們最終達到一個狀態。這個狀態中缺除了所有的苦諦、無明。無明是苦諦和集諦產生的根本種子。缺除掉苦諦以後被稱為滅諦,滅諦是一種狀態,而非產生的果。滅諦並非是由道諦產生的果;正如倒空茶水後的空杯子,實踐道諦能清空我們的不善業,隻剩餘一個去除掉苦諦和集諦後的狀態,那即是涅盤。

涅盤即滅諦,而非人身的寂滅。人們經常誤解涅盤的意思:“以為捏盤是完全的寂滅,不光是苦諦的寂滅,也是那個試圖獲得滅諦的人身的寂滅。”那可不是佛教徒修行的目的!

在大乘佛教中,當苦諦和集諦被最終去除以後,在死亡的一刻,物質和心識的聚合也終止了,那被稱為“無餘涅盤”。假若先前我們已經證得了涅盤,並不意味著我們同時要終止人身的存在。因為在我們的整個修行過程中,我們並沒有做任何事來停止人身的持續。正如苦諦不來源於外境,僅是我們自己心識的迷惑和由它驅使身、口、意所造的“業”。因此,完全的終止苦諦要從漸漸去除我們心識中的迷惑來著手。從那個角度來講,去除混亂後的和平,始從混亂上著手;斷除苦諦後的滅諦,始從苦諦上著手;脫離苦海後的涅盤,始從苦海上著手。

涅盤不在外,不是外界的某一空間,涅盤也非從天而降。滅諦隻有在我們去除無明、發展智慧以後才出現。佛法講求自心的狀態。但是人們在日常的生活中專注於外境世界,有一種非常強烈的傾向將“涅盤”或“淨土”視為外境,看作某一物質空間裏的物體。這是誤見。

涅盤看上去似乎很是抽象。其實滅諦和道諦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大有關聯。盡管我們都希求快樂並在每天花費了大部分的時間孜孜以求,我們中的大部分人是在完全錯誤的地方搜尋快樂。跟從釋迦牟尼佛指出的道諦,我們將漸漸減少苦諦、我們心識中的迷惑,以及它們的因-無明。正是它們將我們拖入目前這個陷阱-因緣和合的存在。

那即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法,你同意嗎?你必須要自己先調查一番。當釋迦牟尼佛描述滅諦,他是在講我們所有的人都俱足的潛能-去完全地滿足我們最基本的、出乎本能的“趨樂避苦”的願望。

四諦中第一組-苦諦和集諦-我們在沉思默想中很容易理解。但是釋迦牟尼佛描述的道諦是否真的能導致我們完全的證得“滅諦”,這真的可能嗎?或者這是所謂的教條被釋迦牟尼佛聲稱為真相。隻因為它是釋迦牟尼佛說過的話,我們就被要求毫無疑問的接受?

即便第一組因果關係讓我們感覺是真實的,那麽,道諦真的能引導我們得到滅諦的狀態?假如是這樣的,滅諦又是什麽呢?,是完全的?或是在不同層次上的有?這是留待我們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妙音樂聞 回複 悄悄話 “有”和“生”是兩個概念,“生”隻能用在無常中,是因果法,所以才“生滅變化”。“有”可以用在“無常”和“常”的現象中。

此有故彼有,表明了萬法的緣起-相互依賴的生存關係。在無常中好理解,萬法變化,在因緣法中相互依賴。那麽,在常的現象中,萬法恒不變化,又如何解釋它們要相互依賴的存在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