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苦諦 - 三苦 (7)

(2008-07-16 13:38:01) 下一個


諦的分類

三苦

要理解苦諦或者Dukkha要求我們付出許多努力。苦諦的含義遠遠多過身體所受的粗重的苦。尤其是現代人,傾向於從心底裏杜絕任何關於“痛苦”的念頭,他們認為思考痛苦很負麵,是消極的態度。事實上,理解苦諦的真相對我們認識真實的處境很有幫助。

苦諦含攝了我們大量的各種各樣的體驗,越是細微的苦,越是難以認知它們。在佛陀教授苦諦的時候,他開示了眾生所要經受的三類主要的痛苦:

苦苦 - 眾生心身受苦時所受的苦。 

壞苦 - 偶現之樂境失去時所感受的苦。

行苦 - 諸行無常、遷流不息、不得安定的苦。

苦苦

甚至是動物也知道什麽是苦苦。它們是非常不舒服、不悅意的。沒有人會想去追求苦苦。我們無需什麽複雜的解釋,已經知道苦苦,也無需謀劃什麽巧妙的辦法來避免苦苦-動物、昆蟲、人類一直以來已經不停得這麽在做-仍然沒有任何的方法看來是真正奏效的。我們皆渴望脫離粗重的苦苦。

在七十年代,當色拉寺在南印度重建的時候,我當時就在色拉寺。在離僧舍幾米遠的地方就是茂密的叢林,有野獸出沒和其它的危險。印度地方政府開始清理叢林種植莊稼。大象們被用來搬運砍下來的原木,把它們運到卡車上去。這些大象們力大無比,且受過專門的訓練。在色拉寺和藏民定居營之間流過兩條河。河上跨有兩條木橋。那些大象們毫無例外地懼怕踏上木橋一步,直到它們看見卡車經過木橋,讓它們確信木橋足夠承重。大象知道從斷橋上摔下河肯定要吃苦,它們在小心翼翼的避免苦受。這一幕讓我相信,即使是動物也知道粗重的苦苦,而極力的在避免它們。

身體和心識上經受的粗重的苦苦,易於被認識到,也易於找到方法來避開它。我們甚至不需要什麽精神上的修行來避開它。苦苦在通常的理解下,用通常的方法即可避開。當佛陀說“苦諦應知”,當然他也包括了這個層次上的苦苦,但是他主要強調的還是更深層次上的苦受。

壞苦

在第二個層次上的是壞苦。因為這個層次上的苦受更加細微,壞苦不加分析,不夠明顯,難以認知。如果不予分析,在這個層次上,六塵事物在表麵上可以顯現為樂因,由於們 能帶來暫時的樂受。但是若把持正念,我們能看清它們的真相。事實上,事物(諸如情侶、財產等等)看上去悅意可愛,似乎將帶來快樂。人們因此被它們吸引住了。當時光流逝、境況變化以後,相同的事物可以從原先的英俊、悅意、美麗變得醜陋不堪、令人厭憎,讓人們惟恐避之不及。我們都有類似的經驗,如果我們持有正念,壞苦是顯而易見的。這是樂境失去時所感受的苦-因為事物變化,我們對事物的看法也隨之變化。

佛法曰諸行無常。無常的變化帶來苦受,因為我們妄求樂境不變。因此一直抱怨有問題,而不管那刻我們是否應該視其為問題。

為了深究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我們需要大致的了解無常-事物在其它事物而非自身的影響下,是如何生、有、滅的?事物受其它事物的作用而產生,受其它事物的作用而存有,它們的滅也依賴於其它事物的作用。沒有任何事物可以不依他力,自主生滅。在這個程度上可以說是大致理解無常的含義。了解到我們幾乎沒有什麽自主的事實,將可以幫助我們在更深層次上了解無常的含義。

我們皆知諸行無常,但是我們需要在知識以外的層麵上來接受它。我們必須從本性上、情感上接受諸行無常的事實。事物變化潛在的帶來了苦受,但是重要的是認識到,事物變化本身在質地上並非是苦受。這裏區別很大。從秋季轉入冬季-秋季到冬季的變化僅此而已。這裏沒有絲毫情緒卷入季節的變化。隻有當我們的情緒卷入境況,苦受就潛在的產生了。我們厭惡陰冷而灰暗的冬季,留戀麗日常在,季節變化令我們感到痛苦。這不是變化本身是苦受,而是我們貪取樂境,貪求樂境長有。當我們失去樂境,或者麵臨失去的威脅時,貪求樂境就變作苦受了。

樂境並過失,當我們被樂境吸引時,我們不得不清醒樂境會變化。我們經常忽略這一點,或者下意識的否認樂境會變化的本質。然後當它確實發生時,這對我們造成一個巨大的驚訝!我們的父母親也許已經老邁了,但是當他們死亡、離開我們以後,我們還覺得他們的離去似乎在欺騙我們。

佛教的看法一直很理性,我們的心態卻並非如此。雖然我們象是自己的不理性、情緒的奴隸。盡所能用一種理性和邏輯的方法,還是能幫助我們看清到底是什麽發生在我們身上。理解我們的心識是怎樣作用的,我們能漸漸學會阻止不良的情緒左右我們,我們能避免沉陷於強烈的情緒中不能自拔,那肯定導致痛苦。 

 行苦

在第三個層次上的是行苦,在佛教看來,這個層次的苦才是最要緊的。為了真正的理解行苦,我們需要全麵的解釋。當佛陀說“此是苦,我應知”,他主要指的是行苦。佛陀對苦諦的描述中下了總結:“此五蘊之聚即是苦。”因為人的存在除了五蘊之聚以外,別無其它-我們的身體和心識-這表明五蘊聚合的苦有多麽真實,苦就在我們聚合的存在方式上。行苦指的是這個苦遍行於我們整個的存在方式。

理解第三個層次上的行苦和導致行苦的因緣,要通過講解無常到達甚深的地步。隻要我們流轉於生死輪回中,行苦即在,無以避免。但是因為產生行苦的因和緣是深深根植的,我們常人甚至很難去徹底的認識它。隻有當我們認識到行苦,我們始想斷除它。行苦的作用遍及我們整個人生,當行苦成為粗重的苦受時,行苦常被我們認識到,但是我們難以真正的捕捉到它的存在。行苦是如此難以具體捕捉到,理解尚難,何況要斷除行苦,更需盡力而為

對於行苦,這裏提到一個主要的問題:為什麽行苦是事物的本質?回答是,事物發生在苦海中,皆由於無明。因此,在這裏,第三層次的行苦指出一個赤裸裸的事實-我們尚未開悟。

第三個層次的行苦實際上是我們尚未開悟的生存方式本身,它受製於心識中根本的迷惑和不善業的影響之下。因此,在我們的生存中,沒有一樣事物能夠離於行苦。最好的教導來更深入的理解行苦,是理解無常。

 我看到在《佛陀教了些什麽?》一書中,作者Walpola Rahala 寫道:

“此是苦諦,不是在字麵上指此處的痛苦感受,而是指凡是無常,皆是苦諦。”

從文字上,Rahala下定義你之所以此刻(當你讀到這一句子時)處在苦諦中,因為你處在無常中。

藏傳佛教中的定義與它不相同。我們的定義是,凡是被垢染的事物皆是苦諦。這個定義和上麵學者的陳述含義不同,“凡是無常,皆是苦諦,因為它允許無常的事物不被垢染。

如果觀察無常僅僅在大致的程度上,-當我們衰老、當我們失去財產-然後這看上去似乎所有無常的事物皆是苦諦。但是當我們理解無常到達甚深的程度,我們將發現事實並非如此。一個在藏傳佛教辯論中經典的案例,關於覺悟的心識。覺悟的心識是一種心識,因此是無常的。若我們說一個人,通過修行開悟了,然後用這個“凡是無常,皆是苦諦”的辯論,我們必須說:那個心識,盡管已經開悟了,仍舊不得不是苦諦,因為那個心識是無常的。這顯然不合邏輯。這裏顯示了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之間一個主要區別。根據小乘的傳統,當一個修行人成功的斷除了所有的苦諦、成就完全的解脫和涅盤。那個修行人就到此為止。他或她,從字麵上來講,就是完全的不存在了。

大乘的佛教不接受這點,它的定義是清除了心識中的垢染,而非心識本身。還記得在第一章中講到的空茶杯的比喻,倒空茶水比作清除苦諦的存在狀態。這個滅諦的狀態是“常”的。識斷離痛苦卻非斷離存在仍舊存在的。

行苦指的是如果我們尚未開悟,不圓滿的狀態遍行於我們整個的存在方式,我們將不能離於行苦,直到我們脫離苦海,直到我們成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妙音樂聞 回複 悄悄話 在這裏有一個問題:如果覺悟的心識存在的,清淨無染的,是無常的。但是滅諦又處在“常”的狀態,怎麽可能在“常”的狀態下,可以有“無常”的事物-心識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