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集諦 -無明 (12)

(2008-09-07 08:16:51) 下一個


第三章
   

諸比丘,此是集諦。
輪回之因即是貪,以情欲執著彼此,貪執感官享受,貪執有生,貪執無生。

此是集諦。
諸比丘,我對聞所末聞之法生起眼,識,智,悟,光。
此是苦之因,我應斷。
諸比丘,我對聞所末聞之法生起眼,識,智,悟,光。
此是苦之因,我已斷。
諸比丘,我對聞所未聞之法生起眼,識,智,悟,光。

如同四諦中其它的諦,當佛陀表述集諦(苦因)的時候重複了三遍,他分別解釋了集諦的性質是什麽?關於集諦有什麽要做的?-集諦應斷-圓滿的獲證或者說證果,即是斷除集諦。

在上麵的經文中,佛陀列明了導致眾生苦海輪回的種種不同的貪執,這些根深蒂固的貪執是主要的苦因。修行人尋求從苦諦中解脫,很有必要去了解它們-究竟什麽是苦諦的原因?為了使我們盡量清晰的了解苦諦的原因,此處佛陀列出的苦因被後來的印度、西藏和其它佛教傳承的導師加以拓展。尤其在藏傳佛教中,苦因被很有邏輯地組織起來,顯示出根本上的無明(癡)是如何導致貪、嗔等毒害,以及由貪、嗔役心使業。貪、嗔、癡和業一起成為了苦諦的因。我們根本無法奢望剔除根深蒂固的問題,直到我們清楚的知道導致問題的原因。因此,此段經文對集諦的解釋是為後麵提到的“集諦應斷”作預備的。

經文的後麵一段接著提到“集諦(苦因)應斷”。簡單的知道我們為什麽受苦還遠不夠,我們必須為此做些什麽?我們需要動力,動力來自於我們意識到“集諦(苦因)應斷”的重要性,它們不僅僅是表麵上的問題、問題發生大致的因和緣,還有根深蒂固的困惑和它們微細的來源等等。這裏的經文簡單的陳述了“集諦應斷”,而以後的論師進而剖析斷除集諦的次序。

在第三遍表述集諦時,佛陀道“集諦(苦因)已斷”。第三遍的表述說明了最終的結果-圓滿獲證。如果施用對治的解藥來徹底解除心相續中的苦因,最終的結果就是徹底獲證,那些導致苦諦的因不會在將來再次冒出來,因而,在第三遍描述中,佛說“此是苦之因,我已斷”。

集諦作為一個被斷除的對象,不僅要明白何為“苦因”,也要明白苦因如何在我們的心識中產生細微的煩惱。心識中這些細微的煩惱繼而成為了那些不這麽細微的苦受的來源。

我們正在經受的是苦受。苦受是結果。無論種種苦受如何顯現,歸根到底它們的來源在最深入透徹的層次上,不外乎我們根本的迷惑-不明了事物實際上是怎樣存在的?這被稱為“無明”,或是“癡”。共有兩種無明引發了所有其它的問題:“人無我”和“法無我”。我們後麵會細說。

這一根本無明導致我們產生“貪和嗔”-他們接著役使我們造業和受報。我們經常聽說苦受皆由於業報和迷惑。迷惑在這裏是廣義的詞語,泛指無明(癡)和貪、嗔等令人痛苦的情緒。在梵語中,無明被稱為“Klesha”,它有時僅指令人痛苦的情緒。

正如前述,在我們日複一日的生活中,所有這些因素持續不斷地同時發生作用,令現象顯現得似乎沒有任何邏輯次序。但是,由於苦受的因果關係,現象之間的次序必定是存在的。沒有任何“果”可以無“因”而生。正是因為無明貪、嗔等令人痛苦難受的情緒、役心使業相互起作用,我們從而經受苦諦的果。我們需要深刻地認知這個因果次序。

無明

苦諦最根本的因是“無明”。“無明”是佛教中經常出現的一個術語。因為它是如此基本概念,通常也不多作解釋。但是知道“無明”實際上指什麽是很重要的。“無明”可以被定義在許多不同的層次上。簡而言之,“無明”指不完全的明了,從而行為不善巧。這是最為膚淺的解釋“無明”。在它下麵有一層層蘊義,一直到最細微的心識的潛意識上。在此處,“無明”指的是我們根本上錯誤的緣取事物的本質。

無明譬如引擎,是整個苦海輪回中最初的起點。由於這個迷惑的心識錯誤的緣取事物,或粗或細的貪、嗔情緒因此而起。接著,我們的身、口、意被這些貪、嗔情緒驅使而反應作用,它的結果即是苦受。

根本的

無論是大乘和小乘的傳統,對集諦的定義有著相同的理解。在經中將集諦描述為:

諸比丘,此是集諦。
輪回之因即是貪,以情欲執著彼此,貪執感官享受,貪執有生,貪執無生。

在巴利文中,表示“貪取”的詞語為“tanha”,在字麵上的含義是幹渴。對我來說,這個觀念在小乘傳統中成為一重要詞語。這個詞語直指我們一切苦受的根源。盡管小乘的學者承認“貪取”並非唯一的苦因,但是小乘的傳統強調“貪取”或者“幹渴”,認為那是苦受的主因。WalpolaRahula(小乘的佛教學者)稱之為“最明顯和直接的苦因”。在此,大乘所強調的重點略有不同。“貪取”固然被視為苦因,但是導致一切苦受的根源卻是我們根本上的無明或迷惑。

這是很重要的,佛教修行人不要專執於此種教法乃是對的,彼種教法卻是錯的,或者此種教法更高深,彼種教法膚淺應被忽略。同樣,修行人應該不舍棄任一佛法,不要說“這是大乘的法不合我的小乘根器”,或者說“這是小乘的法,我們是大乘佛子。”佛教中種種法門,無非是投合人們各不相同的興趣和心理傾向。我們中有不少人把佛法當作工具來鬆弛忙碌的身心,他們即無時間也無興趣去專研博大精深的佛教哲理。他們在佛教中尋找一種使生活趨向平和的方法。我們中另有一些人也許具足深入學習佛法的機緣,或者發願將佛法教言實踐到生活中去,他們想要學得更深入一些。遍通不同的傳承,博取共通之處對修行人非常有益。然後,以共通之處作為基礎,選擇適合你自己心性和興趣的法門。這也是對你最有助益的教言。

搜索問題不同的層麵,我們能看清我們當下的苦受有一直接原因,但是這個原因後麵同樣有它自己的原因。我們經常在佛教的講課中聽到“眾生的苦受以業力和迷惑為因”。當業力種子成熟之時顯現苦受。業報歸根結底由我們的迷惑引發。我們的迷惑又能分解為“貪和嗔”等令人痛苦的情緒,和根本的無明(癡)。無明(癡)是根子上的苦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妙音樂聞 回複 悄悄話 能否解釋一下“貪執無生”的含義?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