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麵前,讓我變得弱一點 在孩子麵前,讓我變得弱一點;給他們機會,讓他們變得強一些;這是我這兩天生病得到的體會。
辦公室裏傳播流感,同事們病倒了一大半。上星期五, 還沒生病的都給遣散回家去上班,我在家上了一天的班也倒下了。
這一病就結結實實地躺倒了兩天,幾乎沒怎麽下床。每餐飯都是女兒給我端上樓,拿來餐巾墊,再問我要水嗎?過一會兒,她自己吃一半,又上來看看我吃得怎麽樣了,問問我還要盛嗎?當我沒精打采地說不再吃了,丫頭還會仔細地把盤子、碗筷、杯子收好,端回樓下,非常殷勤。感覺女兒是和哥哥爭著在媽媽麵前表現,兒子也不和她搶,但會按我的要求把同仁堂感冒衝劑用熱水衝好,看我喝下去,再送一杯清水上來。睡覺前,兒子還會來問我有沒有感覺好一些。
其實,孩子們想殷勤照顧我有一段時間了,愛幹淨,不願意樓上臥房有食物的我一直拒絕。
自打兒子興致勃勃開始學炒菜,積極性可謂經久不衰。周末的時候,自己開火煎年糕,炒個雞蛋什麽的,都會端到樓上還在睡寶貴的周末懶覺的我的床前,想讓我享受一下美國人喜歡的“床上早餐”(Breakfast in Bed)。看哥哥忙碌,女兒也積極張羅,早餐經常是哥哥做,她顛顛地端上來。有一次,端給我的盤子裏居然是她自己做的花生醬、果醬三明治!我拿起來一看,少了月牙樣的一小口,問她怎麽回事,小丫頭不好意思地輕淺一笑,答:“我先嚐了一口,看好吃不好吃。”
孩子這麽殷勤,我雖每次都睡眼惺忪地謝謝他們,但沒有一次真地在床上吃。實在是不習慣,怕把床弄髒。我家的規矩是不能把吃的、喝的拿上樓的。
多次以後,我想,一直這樣可能挺打擊孩子的積極性的。他們這樣關心、示愛,我該領情才是!讓他們這個優點得到鼓勵和加強。借這次生病,我們母子、母女位置互換,我也就放縱自己一下,享受孩子們在床前伺候我的待遇。
在我的舊文
《由校園血案想起那個生死攸關的英文詞》中我寫過“愛,也是要教育的”。愛是什麽?是一種感覺。感覺被人關心,也感覺被人需要。對小孩子來說,第一種感覺在爸爸媽媽,祖父母的嗬護下一定不少。但我覺得隻有讓孩子體會到第二種“被人需要”的感覺,他們才能學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才能更深刻地體會第一種“被人關心”的感覺。這就是英文中的“Empathy”(移情作用) – 情商(EQ)的三要素之一。
在孩子麵前,當我們這些做父母的弱一下,需要休息、需要養病,就讓我們精心愛護的孩子當一回可以讓我們依靠的大樹和高山,讓他們還稚嫩的手臂為我們在生活的風雨中撐起一把大傘,讓他們也在家裏頂天立地一回。
這,對孩子,對我們都將是一個溫馨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