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毛居士

人類崇尚強盛,自然崇尚柔弱。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大海姿態最低,最後萬川歸之。
正文

軟實力的思考- - ZT

(2008-04-25 13:50:30) 下一個

近來網絡上很熱鬧,一股民族主義情緒可以說甚囂塵上,因為打著愛國的旗號,所以理直氣壯咄咄逼人。最新鮮的愛國故事可以算一位在法國的華商斥資 10 萬美元買下法國第一夫人舊時裸照,並將照片贈送給柬埔寨一家孤兒院。然而卻遭拒絕。該孤兒院宣布此舉是對他們的侮辱,按照當地習俗,以裸照或裸體示人是侮辱性舉動。隻是好在柬國沒有那麽多網絡“聖鬥士”,否則必會引發網上風波。我不會隱瞞自己的觀點,更不屑於躲躲閃閃,當初老毛教導說:“ 我們必須堅持真理,而真理必須旗幟鮮明。我們共產黨人從來認為隱瞞自己的觀點是可恥的。 …… 用鈍刀子割肉,是半天也割不出血來的。 ”我喜歡這個說法。

奧運,本是全人類和平聚會最成功的創舉,北京爭得奧運舉辦權,原本也是東西方文化交融的最良好契機。雖然東京、首爾都舉辦過奧運,但那裏隻是東方文化的枝節,而且早已“西化”嚴重,遠不似北京,本是東方文化之正宗,又始終信守著抵製“全盤西化”的信條,能夠如此熱情地承辦本屬西方文化的奧運會,應該是很好的事情。國際奧委會設定隻授予城市主辦權,而不授予國家主辦權,本來就是淡化政治地域可能對奧運宗旨造成負麵影響的舉措。

我們也不能不看到,本屆北京奧運籌辦過程中,也時時處處顯露著“爭一口氣”的隱衷。把本來完全屬於西方文化的奧運會添加一些東方文化色彩,無論對於奧運自身還是東方文化,都不是壞事,應該說是雙贏的大好事。人類本是一家,應該越活越融洽而不應該漸行漸遠。如此,即使“爭一口氣”亦非壞事,奧運本來就鼓勵“更高、更快、更強”,爭金奪銀的盛會,舉辦城市力所能及地“爭一口氣”隻會使之更精彩,無可非議。

我們不止一次聽見“奧運非政治化”的說法。 2 月時針對斯皮爾伯格辭去北京奧運藝術顧問一職,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明確表態說 國際奧委會是體育組織,不是政治組織,不應由它來扮演政治角色解決全球問題;並說:個別人辭職“無損於奧運會的質量,北京奧運會比個人強大多了。”我認為羅格此語在情在理,盡管國際現代奧運自誕生以來從來沒能擺脫政治的影響與幹擾,但隻要堅持這個宗旨,無疑會越辦越好。

雖然沒有明顯的政治色彩,但北京奧運籌備過程中我們能夠看到種種彰顯國家軟實力的努力。無疑,北京奧運實際上也是國家行為,我們看到的曆屆奧運會,除了美國基本上做到了城市行為而外,其餘的或多或少都擺脫不了國家行為的。中國經曆 30 年改革開放,已經具備很強的硬實力,為奧運所建設的大批項目,“鳥巢”、“水立方”以及交通食宿等建築都在證明這個實力。無需細說,我們的軟實力確實還很軟。舉辦奧運亦屬增強國家軟實力的難得機遇,若不充分利用那將是嚴重失誤。

隻是任何事情都有個度,稍不留意一旦過度就會欲速不達,甚至適得其反。而國家軟實力的培養是多方麵的,並不是舉辦一屆奧運就可以一勞永逸的。例如 1936 年柏林奧運並不能挽救納粹德國的失敗, 1980 年莫斯科奧運也不能挽回蘇聯入侵阿富汗的失敗直至解體,這是軟、硬實力都失敗的例子。其他各屆奧運會,即使沒有如此典型的遭遇,對於主辦城市乃至其所在國家軟實力的增長也貢獻有限,不應寄以厚望。此次,藏獨分子無疑充分利用了這個機會,你越是寄以厚望,敵對勢力越是擇其下手。在巴黎舉辦的江西儺劇表演非但沒有藏獨暴徒破壞,也沒有“西方反華勢力”說三道四,正相反,它受到普遍歡迎。當然,破壞和搗亂是不得人心的,至少不得絕大多數人心,事實也證明確實如此,否則達賴喇嘛也不必一再聲言他與這類事件無關了。

我想說的是另一麵。國內外網絡“聖鬥士”們狂熱地卷入討伐活動,看上去義正詞嚴,實際效果是一種大國寡民的表演,是在削弱中國的軟實力。毫無疑問,東西方文化是有差異的,竊以為,最基本的差異在於價值觀,東方文化的核心是權力製約社會,西方文化的核心是社會製約權力。這兩者是最根本的差異,無數糾紛與爭鬥皆源於此。我不想細說那麽些具體糾紛了,所謂“相打無好拳,相罵無好言”,例如,那些網絡“聖鬥士”呼籲“抵製法貨”,手機短信更是滿天飛,要求人們不去“家樂福”。如果真實現抵製,中國政府當初為了教訓德國總理而跟法國簽訂了 200 多億歐元的訂貨,是否單方廢除合同?若是,將承擔多大的法律責任和經濟損失?有網民攻擊之餘還編出歌來罵 CNN ;而 CNN 的 Jack Cafferty 則在其主持的脫口秀節目裏說 50 年來華人基本上就是一夥暴民和匪徒。我不想探究這位主持人是否因反感“聖鬥士”而說這些話,於是他也成了“聖鬥士”,總之因此受損的決不會隻有一方。即使能搞垮 CNN ,它隻不過是個民間傳媒公司,難道人家不會立馬開辦一個 DNN ?

更重要的是,這一陣因奧運火炬傳遞所引發的口水戰,已經與以此舉增加國家軟實力的初衷背道而馳了,無論激憤的“聖鬥士”們動機如何,客觀上幫助了藏獨分子貶損中國的軟實力!“聖鬥士”們可以把事情越鬧越大,直至“攪得周天寒徹”,請問,有利於北京奧運嗎?肯定不能。須知,任何時候都存在尼克鬆說的“沉默的大多數”,例如,巴黎人口約 1000 萬,內含華人十幾萬,有多少人出來支持或反對北京奧運?即使華人吧,又出動了多少?絕大多數人屬於旁觀者,他們絕對不會有那麽強烈的熱情去支持北京奧運,當然也不會有雅興“反華”,折騰的越厲害就越容易使支持者厭倦,至少敗興。更可能傷害的隻有北京奧運,連帶著影響的就是中國的軟實力。最為玄妙的是,一個既無推舉權又無被推舉權的人群,卻有近乎無限的作秀激情,隻能佩服忠孝教育的成就了。其實,所謂“反華”的勢力,不過是些對於人權狀況的批評意見,誰“反華”呢?美國國會兩院 1971 年一致通過法案,定孔子誕辰為美國的教師節,如此“反華”?

與此同時,海南博鼇非官方論壇 2008 年年會非常成功,胡錦濤先生在論壇開幕式上的講話很精彩,個人認為他說的“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應該是中國最高領導層的共識。聯係溫家寶在兩會期間說的:“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可以看出最高層心知肚明必須突破一些障礙了,倘不如此,改革開放勢必打道回府。若落到這個地步,非但已經獲得的進步毀於一旦,國家民眾重歸苦難,那些掌控船舵駛入改革開放航道的人們也會成為罪人!現在就已經有人在網上如此叫囂了。現在,正進行“進一步解放思想”,看來阻力不小,再次衝鋒在前的廣東首先遭遇寒流,網上圍剿《南都》的勁頭不小,就連《北京晚報》等紙質傳媒也高調上陣了。其實質,不過是前朝遺老遺少對於改變祖宗之法憤怒的宣泄。

胡錦濤在講話中還表示,中國將在發展過程中堅持“三個始終不渝”:“中國將始終不渝地走和平發展道路。”“中國將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中國將始終不渝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先生喜歡歸納出數字打頭的排比句,不知是否對於數學情有獨鍾,這“三個始終不渝”表示了中國繼續融入世界的決心。我們注意到,博鼇的這些動向並沒有“西方媒體”攪合進來,沒有誰把“反華”鋒芒指向博鼇論壇,相反,對於它的正麵報道還是不少的。毫無疑問,博鼇非官方論壇 2008 年年會對於中國軟實力的增長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此次論壇另一個亮點就是胡、蕭會談。眾所周知,蕭萬長先生最近經選舉成為台灣的“二把手”,下個月就職。那麽,自 1949 年以來,這次會談就是海峽兩岸最高級別的領導人會談,氣氛很友善,先生定調會談為兩岸經濟合作的討論,先生同意,並自稱台灣經濟戰線的老兵。

先生回到台北以後,馬英九幾乎迫不及待地開會討論,隨即宣布上台後的“行政院”院長人選,破例的是,他同時宣布了“海基會”董事長人選,本來這個職務應該由“行政院”確定的。而尚未任職的“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說,任職之後首先要訪問大陸,確定兩岸交流的有關事項。其實,原本通過“海基會”辜振甫與大陸方麵“海協會”汪道涵的會商,兩岸交流已經取得很大進展,有美國人說:“已經上了三壘了”。隻可惜台灣方麵選出來一個阿扁,這個腦子充滿漿糊的“憤老”,拿夢想當政綱,延宕了海峽兩岸的中國人之間的和諧往來。

我們不能指望兩岸之間會很快“親密無間”,但可以借用列寧一句話:“重要的是,堅冰已經打開,航道已經開通。”先生不知有意無意,也對媒體說了“冰山開始融化”的講話,他跟著說:“融化得太快是會發水災的。”既然海峽兩岸的中國人都認為隻有一個中國,我們有理由相信,人民是歡迎和諧的,海峽兩岸能夠坐下來友善地——哪怕客套地——商談,總比對罵要好,軟實力是談出來的,不是罵出來的,更不是打出來的。 1983 年鄧小平在會見新澤西州立大學楊力宇教授時說:“問題的核心是祖國統一”, “ 如果能夠統一,國號也可以改。可以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民’兩字刪去嘛。 ” 鄧公此語才是軟實力的體現,肯定是會遭致那些遺老遺少們跳腳大罵的,君不見辛亥時剪辮子有多少遺老遺少如喪考妣?激情迸發者還罵那些剪了辮子的是“二毛子”、“假洋鬼子”,現在改罵“洋奴”、“漢奸”了。

我們期盼中國的軟實力與硬實力齊頭並進,不希望那些激進分子破壞中國的軟實力。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