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文化中心塞萬提斯學院有個小展覽——“12靚裝”,是12件根據西班牙文學設計出來的衣服。一進門擺了一件,旁邊的黑幕布上密密麻麻打印著小說《伊羅娜隨雨而來》的一段:“她的聲音有些啞,當她想強調什麽或是說起什麽激動人心的事時,聲調就會由抑到揚。從沒有一個男人能夠和她處上很長時間,但她對朋友們卻始終保持著一種經得起考驗的忠誠和關心。她絲毫不了解金錢的價值,不管是誰的,都一味大肆揮霍……”我認真讀完,非常激動,這個“伊羅娜”簡直就是我呀!再看根據這段描寫設計的衣服,粉紗連身短裙,胸線以上是五色荷葉邊兒。算了吧,打死我也不會穿這樣的衣服。設計師說,短裙是為了顯示長腿,粉紅色表示幸福,五色彩虹旗意指國際和平運動。我隻能得出結論,以文學當衣服的靈感來源,純粹是個人理解,千人千樣。
有些衣服完全是照貓畫虎,文字裏有“高腰身,公主裙的樣子”,旁邊就一件白紗公主裙,小說寫“我要用我的裙子給你做件小禮服,羊毛的,但毛都磨沒了非常舊”,接著就會看到一件黑色羊毛半身禮服,邊兒都毛毛糙糙。另一些卻高深莫測,根據《百年孤獨》設計的是一白色呢大衣,簡單極了,好像在一隻大水桶上橫豎切了幾刀,怎麽看都想不明白馬孔多鎮誰會穿這樣的衣服。設計師解釋說,這衣服表麵簡單,裏麵複雜,跟《百年孤獨》一樣都像塊老懷表,表麵精巧瑰麗,內裏結構迷人。基本上這是一位文學評論派的設計師。
我最喜歡《緯度·曼陀鈴》和那件衣服,“隻想繾綣在你的身體上/就像蜥蜴在悲傷的日子麵對太陽/四列的哭泣在空氣中消散/塑像的腳重新爬滿常春藤的枝蔓……”小詩邊上是一件黑色男式禮服,領子有四五層,其中一邊翻扯著,身後一條燕尾似的黑色絲帶,在腰間打了個結。穿這件衣服的人可能是強盜、波西米亞人、吉卜賽歌手、幽靈、探戈舞者……詩和衣服散發著同樣糾結的味道。
我不會設計衣服,可我會買衣服。我在腦子裏迅速挑選了幾個小說人物,為他們梳妝打扮:“地鐵姑娘紮姬”自不必說,要穿既幼稚又有點邪惡的Marc Jacobs;洛麗塔是另一種姑娘,適合Anna Sui的小碎花兒;杜拉斯,得給她買兩身,15歲半的她站在湄公河的輪渡上,真絲的裙衫和鑲金帶的高跟鞋得是暗露媚態的Miu Miu,等到有人更愛她備受摧殘的容顏時,她已經是Vivienne Westwood老妖婆範兒了。安娜·卡列尼娜自殺了,還穿著件裘皮大衣,她穿的該是Versace,真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