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大銀幕經典形象之演技大比拚 ZT

(2008-04-04 15:52:41) 下一個

  第十名、《英雄本色》演員:周潤發

  評論:在這部當年華語影壇橫空出世的影片中,周潤發為我們塑造了一個不朽的形象“小馬哥”。他把本來屬於影片副線的角色演的張弛有度,極具視覺衝擊力。許多年來,我

們始終無法將發仔與小馬哥的形象割裂開來。周潤發憑借對這一配角的出色演繹,拿到了最佳男主角的影帝稱號,這在當年是一個奇跡。

  第九名、《廊橋遺夢》演員:梅麗爾-斯特林普

  評論:娛樂圈有這樣一種演員,可以憑借出色的演技去成就一部佳作,也可以挽救一部爛片。梅麗爾就是這樣的演員,在這部影片中,她出色的演技吸引了觀眾百分之九十的注意力,而讓我們產生了這是部佳片的錯覺.很少有哪一個演員可以在長時間沒有台詞的情況下僅靠表情就能緊緊抓住觀眾的心。影片最後,梅麗爾扮演的主人公與男主角在雨中惜別,整場戲沒有一句台詞,卻仍看的我痛徹心扉。

  第八名、《阿甘正傳》演員:湯姆-漢克斯

  評論:在此片推出前較長一段時間裏,“智障”類型的角色其最佳演繹版,一直由達斯廷-霍夫曼的《雨人》獨占。阿甘不象雨人那樣有嚴重的自閉症,相反,他心胸開闊,隻不過IQ稍底於常人。這種角色難就難在一個“度”的把握,太溫太火都是失敗,這樣一個由別人來演注定“走鋼絲”的角色,湯姆卻演的流暢、自然。影帝之名實質名歸。想知道這類角色演砸了有多惡心嗎?去看看亞當-桑德勒的《茶水男孩》就行了。

  第七名、《男孩別哭》演員:希拉裏-斯萬克

  評論:“同誌”題材的影片這些年拍了不少,但,令人不解的是,為什麽表現“女同誌”的影片明顯少於“男同誌”?這類影片的成功以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演員的水平,要讓絕大多數的異性戀接受角色的性取向已是難事,更逞論讓觀眾感動。但希拉裏不僅把第一點做的自然而然,更憑借其洗盡鉛華的表演為觀眾展示了一個純真,傷感的故事,以至於到最後我都忘了這是一部“同誌”電影。

  第六名、《美國麗人》演員:凱文-斯帕西

  評論:由於年齡的限製,我無法真正領會影片的全部內涵,但這並不妨礙我欣賞凱文的表演,性格內斂,情緒波動小的角色最考驗演員的功力,因為你不得不通過有限的麵部表情與肢體語言來詮釋角色的內心,而這恰恰是凱文的強項,他是那種隻需用幾句平淡的台詞外加不飾誇張的表情就能緊緊抓住觀眾的演員。

  第五名、《第六感》演員:哈瑞-喬-奧斯孟特

  評論:在這部創造多項奇跡的影片裏,小哈瑞憑借自己無可爭議的天賦幾乎獨自撐起了這部影片。心理驚悚片對演員表演的真實性要求極高,這可能也是類型片中為數不多的不能用特技彌補的地方,而哈瑞將主人公的驚恐、無助、善良、自閉等多重性格近乎完美的展現在觀眾眼前,讓我們領會到天才與庸才的區別到底是什麽。

  第四名、《飛躍瘋人院》演員:傑克-尼可爾森

  評論:畫家達力有一句名言“我與瘋子唯一的區別就是,我並沒有瘋”用這句話概括傑克在這部影片中的演出非常恰當。本來是想逃避法律製裁的主人公來到瘋人院,卻發現自身陷入了一個剝奪人格與自由的集中營.於是,壓製與反叛不可避免的發生了。傑克收放自如的演技將角色身上的油滑、叛逆,表現的酣暢淋漓,誰說主題嚴肅的影片不能用另類的方式去演繹。

  第三名、《寶貝兒》演員:達斯廷-霍夫曼

  評論:反串性別的影片誰也說不清到底拍過幾部,但其中大多數都泥沙懼下。太多的人隻求其型,不求其神是症結所在。公正的說,達斯廷的外型並不適合演這類角色,影片的化裝技術以現在的眼光看也隻屬二流,但如果你不是從開頭觀看此片而是從中切入,你還是會被演員蒙蔽。因為演員紮實的基本功,加上對生活細致入微的觀察,起到了化腐朽為神奇的作用,觀眾因此忘記了影片細節的不完美,並徹底沉醉於大師的表演。

  第二名、《聞香識女人》演員:阿爾-帕西諾

  評論:電影史上恐怕很難再找出比本片主人公性格更複雜的角色了。暴戾、自負、抑鬱、好色、正直且富於同情心。同樣,能勝任此種角色的演員也屈指可數。扮演了一輩子黑幫老大的阿爾,以厚積博發的演出,奉獻給觀眾一個魅力四射的形象。就連角色的生理缺陷(眼盲)都未能限製演員的發揮,反而成了展示其精湛演技的窗口,阿爾用他那極富層次的表演帶領觀眾經曆了一次生命的毀滅與重生。

  第一名、《沉默的羔羊》演員:安東尼-霍普金斯

  評論:如果世上真有一種演員是為了扮演一個角色而生的話,我相信,安東尼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對食人魔“漢尼泊爾”的演繹幾乎達到了表演本身的極限,整部影片,演員都被迫在極其狹窄的空間內塑造角色,然而安東尼仍然可以用看似閑庭信步的表演將角色刻畫的“驚心動魄”。縱使隻為了欣賞他的表演,此片也可稱之為不朽的傑作。007可以有無數個版本,但是,漢尼泊爾隻屬於安東尼-霍普金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