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下攬碎

陽光地活著,假裝地想點兒事........
正文

夜下,誰在讀書

(2008-10-05 22:13:25) 下一個

 

        回國很興奮。見誰都開心。北京上海西安深圳,飛機沒落地就約好了吃喝。“吃不在吃,以吃會友”。聊股票爭何時見底,聊地產說拐點在哪兒,聊國是,爭王歧山主管經濟會怎樣,說簿熙來去重慶好壞參半,聊國際,笑查韋斯真牛要當皇帝,“小鷹號”進不了香港暗含著什麽,也聊孩子,學習如何,如何早戀,也聊電視劇,《暗算》怎麽好,《金婚》又如何。當然也聊女人。

        也許朋友們都還脫不了“文化人”的那點“酸”氣,更多地話題是爭相推薦“好書”,你說你的我說我的,爭鋒相對喜笑恕罵,此起彼伏不亦樂乎,見狀很是有些感慨。是嗬,朋友們大多早已脫離所學專業,但興奮點絲毫未見轉移,這其中,僅僅是男人們的那點偏執那點喜好嗎?如同男人愛看個足球蘭球,愛看個《參考消息》什麽的?

        古人講讀書要“心如止水”,“心臨秋潭”,好則好矣,確乎太難。但讀書確要有心境。國人活得並不輕鬆,汙染腐敗,交通混亂,攀比傾軋,假貨肆虐,總之,心是懸著的多。但他們似乎有一種下意識的預期----高不成低不就的預期,慢慢都會好起來的預期,碰上個溝溝坎坎有親朋好友假以援手的預期。由此,他們雖不能氣定神閑地讀書,但他們仍能身心如常地過活。煩惱依舊,讀書依舊,因為畢竟沒有什麽可讓自己脫開原有的生活軌道去重新打理的理由。

         移民前的處境很大程度決定了移民後的心境,各有所取也就各有不同,具體到讀書,愛與不愛確也沒什麽好比的。但老想著房貸想著租約,凡見價格必乘七,想著“有人一小時50元我還打累脖”,甚或整天翻報紙看招聘廣告看大統華有何打折肉蔬,再來點昨晚打電話他(她)不接的憂怨猜忌,那要讓他(她)讀點書也就很難。我常常杞人憂天的想,多數移民的心境更接近灰色而這遠非人們想象的那麽明亮-----有錢人少了壓力也少了進取,麻將之餘是嗬斥老婆如何管好自家的那對“寶貝”;男的工作好恨老婆吃閑飯,女的薪水高又說男人脆弱不爭氣;好不容易安穩了,老婆又說去美國吧;本想接老人來加享福,最終爹媽含淚回國了。這心境讀點書容易嗎?無論各類中文媒體,最能引人的欄目除去令人淆然淚下的華人遭遇便是“房屋攻略”,“價格攻略”,“生活百科攻略”。它是什麽攻略?它不就是華人移民的“野外生存攻略”嗎?當生存成為第一要義時,多少人對今後的預期是惶惑茫然的是苦澀尷尬難於外人道的?此時人們又該如何故做輕閑故做深沉地讀點書呢?還有興致幽默灰諧地調侃“不就房產那點事”這類後現代後小資的話題嗎?

        我們收獲了什麽我們又失去了什麽?

       巴菲特有句名言,富有不是指你現在能賺多少或擁有多少,富有是指你將來還能剩下多少。該來的早早動身吧,去維多利亞觀鯨,去惠斯勒滑雪,擁著夏日暖暖的陽光看菲沙河上點點船帆;落日餘暉裏在靠近English bay的某個街角,小口小口地呷著咖啡,金色的陽光灑在你的臉上,你看上去那麽誘惑那麽有活力;夜下圍爐而坐,倒一杯威士忌,捧著那本不忍釋卷的好書,不時地瞅一眼那翻騰的火舌----這兒真是挺好的;不該來的,來了也許有些後悔,畢竟除了撲麵而來那綿長的雨季還有撲麵而來的綿長而腦人的問題,此刻,讀點什麽好呢?
       人們向往,向往夜下讀書那種寫意的日子。
 



12-04-2007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