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下攬碎

陽光地活著,假裝地想點兒事........
正文

中國出兵阿富汗之斷想

(2009-11-21 19:43:11) 下一個


如果說近年我國在外交、軍事上有重大突破,那肯定不是別的什麽,一定是出兵阿富汗。這才是帶有“指標”意味的重大戰略轉向,它既預示國家利益終於突破意識形態而回歸現實,也預示東西方敵對抗衡在當今實用主義世界中的脆弱與虛偽。

凡出兵必有利弊, 我所看到的“可能性”和“利”是這樣的:
1、奧巴馬訪華之前美國駐阿富汗、巴基斯坦特使郝爾布魯克先行來到北京。此前有報道稱此人今年四月份即曾到訪北京。
2、2009年7月,中俄聯合反恐軍事演習結束時,解放軍總長陳炳德上將說“中國軍方已經具備了充分的反恐能力,如果聯合國授權或者允許,中國將會慎重的考慮在上合組織的架構下出兵中亞。”
3、2009年11月20日,國防部官員表示,如果聯合國提出要求,國防部維和辦將適時向決策層提出建議派遣維和作戰部隊。
4、英國《金融時報》11月13日報道,美國總統奧巴馬可能在訪華之際,請中國在阿富汗事務上“扮演更大角色”。
5、阿富汗與中國
阿富汗國內左、中、右各派在共同宗教背景下對西方國家的敵視
阿富汗國民對美及盟軍侵略、占領的“國家仇恨”(並不僅僅是“塔利班”匪幫仇恨美國)
阿富汗人曆經戰亂,渴望和平。阿富汗人是操土厥語的穆斯林中最擅經商的民族,但30年來無商可“經”
阿富汗與中國素來友好,中國出兵“維和”可能遭受的敵意相對較小
 
奧巴馬上任後決意縮減駐伊拉克美軍,反複強調把重心轉向阿富汗。但阿富汗形勢並不如預期,增兵越多死傷越多。各參戰盟國麵臨巨大的國內壓力。美國內出現需要阿富汗周邊大國參與阿“維穩”的呼聲。

我們知道台麵上的“外交”不是外交,“有點意思”的事一定是在密室裏完成的。
所謂“聯合國”是幌子,是麵子,是獲得出兵的正當性合法性的說辭,利害雙方是中美不言自明。
 
重大層麵之利
1、獲得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實質性的重大讓步
2、獲得美國在技術出口問題上的實質性的讓步
3、打破西方武器禁運,獲得美國在軍品出口問題上的實質性的讓步
4、以打擊東突勢力為契機,消除新疆、西藏的重大國內安全隱患

遠景層麵之利
1、在南亞方向為巴基斯坦提供可靠的緩衝地帶從而實質形成對印度的戰略性鉗製
2、強化《上海合作組織》的實際功效,更有效地影響上合組織成員國對華態度
3、削弱俄羅斯在西、南亞的影響
4、強化同巴基斯坦的聯係,從而為突破南亞埋下更大的伏筆
5、美軍長期占領並不能因此就“拖垮美國”,但適時分擔的代價遠超軍事領域

現實層麵之利
1、切斷塔利班對疆獨實際和心理意義的支持
 2、阿富汗豐富的資源
3、練兵與學習。比之1979年及1983年開始連續5年的對越參戰的練兵用意,阿富汗戰場更具現代作戰意義且有多國部隊在場,從而也將獲得更大練兵、學習實效
 

弊:
1、與伊斯蘭世界的關係更加微妙。
2、出兵之弊莫過損兵折將勞命傷財,莫過於“進得去出不來”深陷泥潭。從打造軍隊強國強兵的角度出發,不談“損兵折將”,“傷財”為最大現實考慮。

結論:
 1、出兵是可能的。出兵的規模、任務以及對阿的實際介入度尚存爭議。僅僅“維和”當警察恐非中國本意。
2、最大的困難最難談的是與之相關的台灣問題。中方最欲收獲的即在此。此事若基本滿意,則出兵指日可待。
3、隨著介入不斷擴大,對中國經濟形成何種程度影響尚難估計。個人認為此領域仍利大於弊。



展現“大國責任”的根柢應是“不惹事但不怕事”,別牛哄哄的招人厭惡,也別軟塌塌地令人蔑視。

台灣問題沒有跳出“三界”之外的考量,就台灣言台灣永遠是死結。



“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豈是治蜀?




2009-11-21
無聊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