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蘇格蘭女王的悲劇人生 (十六)

(2021-05-30 02:46:07) 下一個

瑪麗女王和兒子詹姆斯六世

母子情盡 女王成仇

 
 

 

自從利多爾菲陰謀破產後,瑪麗的“間諜網”基本失效,她和世界聯係也變得極為有限。隨著她一天天把自己塑造成伊麗莎白堅定的敵人和威脅者,她重獲自由的希望也越來越渺茫。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歲月悠悠,不知不覺十幾年過去了,美人瑪麗漸漸有了白發,身材也漸漸發胖。戀愛的歲月,馳馬奔騰的青春不再,她也早就不期待再有什麽求婚者,或者什麽哪怕是冒險虛假的營救了,一切都在時間的消磨中消失殆盡。從一開始,瑪麗就虛擲了她的才智,青春和美貌,氣力用錯了地方,上帝都沒法幫她。

 

而伊麗莎白呢,在這十幾年中憑著她的睿智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雖然整個歐洲宗教改革風起雲湧,天主教勢力依舊強大,但是法蘭西已經和英格蘭簽了合約;西班牙雖然正在到處籌款叫囂要建一個無敵艦隊,但目前還是不敢輕舉妄動。在她有力的鐵三角智囊團的幫助下,她挫敗了一個又一個的敵人,平息了一起又一起的陰謀顛覆活動,英格蘭巋然不動。現在伊麗莎,白隻剩下了一個敵人,就是被她囚禁的蘇格蘭女王。

 

這兩個女王之間的戰爭還在繼續。按理說,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已經被關了這麽多年的瑪麗,為什麽還是伊麗莎白的敵人?說到底還是因為瑪麗和她一樣,有著與生俱來的王權。伊麗莎白寧願花這麽多人力物力看著瑪麗,供養著瑪麗,這絕對不是什麽劃算的事。那她到底想要達到什麽目的呢?其實她就是在等瑪麗的一句話,鄭重宣布放棄蘇格蘭王位,更重要的是放棄英格蘭王位繼承權,隻要她做了這件事,立馬就會放走,愛去哪去哪。而瑪麗呢,她什麽軟話都可以說,就是這句話寧死也不說。這真是一場意誌的消磨戰啊!

 

這麽多年來,她滿懷哀怨地,充滿悲情地一次次請求,不斷地給伊麗莎白寫信:“發發慈悲,讓我離開這個國家吧,隨便去哪個窮鄉僻壤隱居都可以,我以我的榮譽,以及救世主的名義,請求在我未死之前賜給我這個恩典……。”而伊麗莎白兀自不理不睬。她不會再相信瑪麗的話,認為無論她說什麽,沒一句是真的。任憑她是自己的表侄女還是什麽其他親人,再也不會為之所動。她知道隻要放了瑪麗,她就會以各種可能的方式卷土重來。畢竟,天主教,羅馬教皇在歐洲勢力依然龐大,放了她就等於發了一張好牌給他們,讓好不容易才平靜的世界再一次混亂。而伊麗莎白長期的沉默,不理不睬又讓瑪麗氣得咬牙切齒。年複一年堆積起來的憤怒漸漸鍛煉成一股熾熱的仇恨,她恨她!

 

在很多史料裏,都會提到一個現象,就是所謂的蘇格蘭女王瑪麗的“死亡引力”。人們發現在瑪麗的一生中,不知有多少人因為她,或者說為了她,不管是恨她,與她為敵的,還是愛她,與她為友的,或者說幹脆就是想利用她的,隻要和她的事沾邊,結果都是死。雖然不能說,這些人的死都和瑪麗有關,但是你也沒法說,和瑪麗無關。

 

讓我們順一順,從頭說起,先說說愛她的人:她的父親,詹姆斯五世,她出生沒幾天就去世了,年僅30歲;她的母親也早早去世,當然那是亂世,無論如何都怪不到她頭上。之後是她的第一任丈夫,法蘭西國王弗朗西斯二世,登基第二年,才16歲就去世了。瑪麗回到蘇格蘭以後,正如我們故事裏提到的,那個她雇傭的吟遊詩人夏特裏亞爾,被絞死;樂師大衛·裏奇奧,被亂刀刺死;丈夫達恩利爵士被謀殺勒死;博斯維爾,死在監獄裏;道格拉斯兄弟倆為她戰死殺場;為她而起義的北方大領主諾森伯蘭伯爵被砍頭,威斯特摩蘭伯爵流放在外而死;後來向她求婚的諾福克公爵被砍頭;一直幫助照顧她兒子,忠心耿耿的皇家大管家瑪爾伯爵被毒死;還有那個一直幫她,哪怕瑪麗被關在英格蘭,他也為她死守愛丁堡城堡三年的威廉·可卡迪,最後被絞死;十幾年以後,瑪麗自己都已經四十幾歲了,最後還搭上一個年輕人,巴賓頓。這個年青人,從孩兒時代就熱愛瑪麗女王,就準備為瑪麗獻身的天主教徒,因幫助瑪麗策劃暗殺伊麗莎白,被判重罪,受極刑而死(相當於淩遲加五馬分屍)。

 

另外那些恨瑪麗,與瑪麗為敵的人,也是無不例外地不得善終。她的兄長莫裏伯爵被人暗殺,之後繼任的攝政王,詹姆斯六世的爺爺倫諾克斯伯爵被槍殺,她的國務大臣梅特蘭大人,不知給瑪麗下了多少絆子,最終也是死於宮廷鬥爭。還有那個約翰·諾斯克,天主教的死敵,驅逐瑪麗的功臣,不知原因而死;至於那個在攝政王之爭中勝出的莫頓伯爵,公認是最受各界歡迎的統治者,而且還有英格蘭伊麗莎白的一路支持,隻見他風光一時。但是幾年之後,他開始不斷受到質疑,終於被指控策劃殺死達恩利,趕走博斯維爾,後來又暗殺莫裏等罪名,被砍了頭。一個接著一個,個個都死於非命。那現在呢,到底該輪到誰了呢?

 

一轉眼到了1584年,一切都已經是過眼煙雲。該死不該死的都死了,瑪麗突然意識到,感謝上帝,唯獨她瑪麗還活著,還有她那已經成年,手握大權的親生兒子!她永遠都不會忘記,1567年的夏天,瑪麗跑到斯特林城堡看望兒子,在回荷裏路德宮的半路上被博斯維爾“劫持”,之後一切都亂了,從此母子再也不曾見麵。哪怕在她遜位之後,兒子的加冕儀式都沒有允許她參加。一晃十幾年過去了,當年那個嬰兒如今已經是個十七歲的大小夥子,已親政幾年的堂堂蘇格蘭國王了!

 

在母子分離的這些年,母親長期缺位,圍繞在國王身邊的人是如何解釋母親被拘留在英格蘭的呢?不難想象他們會把瑪麗女王描繪成一個不稱職的母親,多半會告訴他母親涉嫌參與謀殺親夫,也就是他的父親,現在又一心和兒子爭奪王位的女人。母親無論怎樣都不會忘記兒子,而兒子未必會惦念一個從沒有見過麵的母親。無論是蘇格蘭的攝政王,還是英格蘭的伊麗莎白,他們各懷鬼胎,都不願意讓他們母子相見,嚴防謹守想方設法不讓他們聯係。以前就連瑪麗給兒子的信或者玩具,常常都會因為沒有稱呼兒子為國王陛下而被退回。而倔強的瑪麗,在伊麗莎白那邊吃了虧,在這邊也一樣。她拒不承認兒子是蘇格蘭國王,堅持認為自己才是蘇格蘭女王;而蘇格蘭的攝政王手裏有她的親筆遜位簽字,又怎能接受她的出爾反爾?由此,瑪麗寧願見不到兒子,切斷聯係也不退讓。而小小的詹姆斯六世滿腦子的印象就是母親和自己搶位。這是多麽惡毒的教育!如果在這樣的情形下瑪麗聰明一點,先把權位放下,以建立母子親情為方針,先取得兒子的信任,那後來發生的情況是不是就不至於那麽糟。可是瑪麗一意孤行,在與兒子王位的問題上依舊是不懂權衡,不懂迂回,不懂曲線救國,隻會一味地固執,讓自己在兒子那裏也失去了親情支持。

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小時候(1566-1625)

 

詹姆斯是13個月大時繼位,成為了詹姆斯六世,蘇格蘭又一次上演了衝齡繼位的鬧劇。幼主做不了主,爭奪攝政王的位置就成了大人們的遊戲。一開始毫無懸念地,名正言順地由瑪麗的哥哥莫裏伯爵任攝政王,但是他的政敵不樂意,還不到三年,到了1570年1月,就把他殺了。之後由詹姆斯的爺爺,倫諾克斯伯爵接替,第二年就被打死,然後由皇室大管家的瑪爾伯爵接任,他家祖傳都是皇室的管家,夫婦倆都是照顧詹姆斯生活起居的人,是對皇室忠心耿耿的忠臣,莫裏伯爵擔任攝政王時,他也是委員會成員之一。結果在1572年也被毒死了。針對這一連串的謀殺,雖然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沒有找到足夠的證據證明是一直覬覦這個位置的莫頓伯爵所為,但是不等於沒有人一直在尋找。後來莫頓伯爵在自己的努力下,再加上有英格蘭伊麗莎白女王的支持,一路掃清了障礙,當然其中還包括解決了威廉·可卡迪引起的內戰等等,莫頓伯爵終於堂而皇之地走上攝政王的舞台。雖然他當政時間最長,政績也不錯,但終究也沒有能逃過政治對手的毒手,最後以參與謀殺達恩利伯爵的罪名被斬首。

 

小小的詹姆斯六世就在這樣的腥風血雨中長大成人了。

 

現在瑪麗到了走投無路的時候了,她突然想到了兒子,是啊,兒子已經長大了,有能力了,兒子可以救她啊!到了這個時候她才想起了要與兒子改善關係,她也終於想到了妥協。她寫信給兒子,恭恭敬敬地稱呼兒子為陛下,表示願意承認他的王位,非常讚成臨朝親政;(其實有沒有她同意,一點都不妨礙兒子行使任何權力了。);她說隻要兒子同意給她一個母後的位置,給她一頂皇冠就行。於是母子兩人之間真的開始秘密談判了。

 

這個動向立刻就有人向伊麗莎白報告了。英格蘭從來都會在蘇格蘭國王身邊安插眼線,隨時密報。這麽多年,伊麗莎白了解詹姆斯的一切,性格,脾氣,愛好,學習內容。她也知道詹姆斯的弱點,知道他雖然讀書還可以,記憶力超強,但是他和他的父親一樣不具備高尚的人格,人雲亦雲,小家子氣,重利輕義。所以當伊麗莎白了解這一情況後立刻就開始了行動,投其所好,知道他酷愛打獵,馬上派人給他送去駿馬和最棒的獵狗,而且還慷慨地大撒幣,表示英格蘭願意幫助他,願意為他提供一年5000英鎊的津貼讚助。

 

蘇格蘭宮廷長年累月入不敷出,一下子得到這麽多津貼無疑是雪中送炭啊!(當時普通人一年的收入就是寥寥幾鎊而已)詹姆斯當然是興高采烈。接著,伊麗莎白還透露,她早已看好了他,認為他不但能做蘇格蘭的王,而且還打算考慮讓他繼位,將來可以同時做英格蘭的王。這簡直太有誘惑力了!詹姆斯六世果然欣喜若狂,立刻就和伊麗莎白悄悄簽訂了條款。這個條約有詳細地說明,規定了每條條款他詹姆斯可以得到的金錢和利益。極其聰明的伊麗莎白在這個條款中隻字未提瑪麗·斯圖亞特,但兩人心知肚明,心照不宣。

 

就這樣,詹姆斯瞞著母親,與母親的敵人勾結起來。在他得到駿馬獵狗的那一刻,就終止了和母親的談判。蒙在鼓裏的瑪麗還在和羅馬教皇,西班牙腓力二世一起做著蘇格蘭重回天主教的清秋大夢,沒過幾天瑪麗就收到兒子蘇格蘭國王的詔書,永久性地褫奪瑪麗·斯圖亞特蘇格蘭女王的尊號以及全部的權力。

蘇格蘭王詹姆斯六世&英格蘭國王詹姆斯一世

 

就這樣,瑪麗最後的希望也徹底地破滅了。繼她的丈夫,兄長,臣民之後,她的親生兒子,親生骨肉,也這樣無情殘酷地拋棄了她!這一步,伊麗莎白又贏了。瑪麗的憤怒絕望可想而知。她大罵兒子是逆子是混蛋是不肖子孫,早知道這樣,還不如把王位贈送給外國的君主,管他是誰,隻要能把她救出來,隻要能製服那個毀了她一切的伊麗莎白,隻要能讓她自由,她什麽都不在乎了。

 

瑪麗現在真的是恨毒了伊麗莎白,心裏積滿了滿腔的怒火。這麽多年來,她處心積慮,精心籌劃,討價還價,甚至低三下四尋求達到協議的途徑和機會,可是到頭來,連兒子都被她搶走了!現在這已經不是兩個女王之間爭權奪利的戰爭了,也不是什麽信仰之爭了,這已經轉化成了女人之間奪子親情的深仇大戰!作為母親的屈辱感讓她失去以往的驕傲,矜持,優雅,。她什麽都不想顧及了,她隻想像潑婦那般樣,撒潑般地痛罵那個生不出孩子的怪獸。她伊麗莎白不是喜歡玩陰的嗎,喜歡背後下毒手嗎,那我就來明的,我就是要罵她,要讓全世界都知道她是什麽貨色!

 

隻可惜瑪麗縱然有萬噸怒火也無法像火山那樣噴發出來,但是她可以寫,她可以寫信,。她拿起筆,把她平時從什魯斯伯裏伯爵夫人貝絲閑聊裏聽到的八卦全都抖摟出來,大罵,你是什麽冰清玉潔的處女女王,你好色,有一個萊斯特還不夠,看上哪個男人都不會放過;你對侍女刻薄惡毒,稍不順心就懲罰;你心胸狹窄,就喜歡別人拍馬屁,;一句話說得不好聽,你會掰斷別人的手指;你心理扭曲,好嫉善妒,你不是正常女人,你有生理缺陷,你根本生不出孩子,你就是個該殺的異教徒魔鬼……!

 

發泄,發泄,瑪麗這回真是瘋了,真的是豁出去了。她就是要把積鬱在心裏十幾年的委屈,憤怒,仇恨一起噴發出去。不計後果的衝動從來都是瑪麗的性格特色,年輕時是這樣,老了也還是這樣,本性難移。

 

從此,寫信的人和看到信的人不共戴天。

 

 

 

 

 

未完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ft 回複 悄悄話 跟凜子學英國曆史。寫得真好。
凜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玉涵' 的評論 : 也謝謝你,重在交流。
凜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owwoman' 的評論 : 你說得很對。在我們看來亨利八世得親生女兒當然是更直接得繼承人。要是在在中國,皇帝要娶多少老婆也沒人管,生下的孩子都是皇族血脈。雖然也有庶出這一說。
不過,瑪麗·斯圖亞特在蘇格蘭的地位也還是名正言順的,畢竟她的父親是蘇格蘭的國王,詹姆斯五世。本來也是和伊麗莎白平起平坐,各作各的王,可瑪麗偏偏要去挑戰,還要去搶英格蘭的王位。不然,她不會這麽慘。

英國就這麽一部差不多一千年的曆史,還是經過許多血腥的家族爭權奪利的戰爭,其中玫瑰戰爭打得最久。但無論怎樣的朝代變革,英國皇家血統從沒有變過。這和中國的改朝換代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謝謝你的關注和思考。
凜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打魚船' 的評論 : 哈哈哈,沒關係。還要謝謝你一直的跟讀。希望你喜歡。
打魚船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你,一直在跟讀。每次都想留言點讚,但讀完又忘了。這此是先點讚再讀。
cowwoman 回複 悄悄話 從上集看,伊麗莎白的基因還是強。自己的舅舅是老貴族公爵。自己的母親也是聰明過人的貴族出身。再說她是英格蘭國王亨利八的親女兒,怎麽說也比死去國王亨利八姐姐的女兒瑪麗更接近王位。感覺宗教不是西方人的信仰,而是他們搶了羅馬人的政治工具從而用來進行自己政治鬥爭的工具。

瑪麗的和周圍人的悲劇不僅再於瑪麗笨拙,(固執和笨拙是主因),但還有她出身不如伊麗莎白正,信仰也不順應英格蘭人民潮流。但伊麗莎白也夠心大,一輩子不孕不育,最後還是讓瑪麗兒子繼承了王位。看來蘇格蘭加入英格蘭主要靠的還是血統統一。曆史真是一個家族的命運來譜寫。

英格蘭封建社會時間短,否則封建殘殺和民間疾苦不一定比中國不厲害。看來還是民主下的人都更寬容些,對集權和權力的過分都讓人走向悲劇。

玉涵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學到了許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