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喜樂並不虛空-----讀陶立夏的《喜樂章》

(2011-12-05 22:59:23) 下一個

喜樂並不虛空-----讀陶立夏的《喜樂章》

一個夏日,女兒帶回一本她朋友的新著,《喜樂章》,作者,陶立夏。一個和我女兒差不多大的女孩寫的故事。我有點好奇,對女兒,對和女兒差不多大的一代人我都好奇,想知道她們在想什麽做什麽,喜歡什麽,討厭什麽,想往什麽,鄙視什麽……,於是我打開了這本書。

一打開便一口氣看完。我完全沒有想到這個叫陶立夏的八零後能寫出這樣的故事!沒有如今暢銷書所看重的懸念,跌宕起伏引人入勝的情節;沒有陰謀,沒有變態,沒有商場或情場上的你死我活,沒有矯情的雍贅的形容詞,沒有流行歌曲式的文藝腔;她隻是用她縝密善感的心思細細地編織出一個在如今人心浮躁物欲橫流的氛圍中難以生存的,甚至可以說是幾乎不存在的,然而卻是如此美麗的童話。重要的是,我們可以看到,她的童話也並不完全是束之高閣的空中之物,她抓住了愛情最本質上的東西,雖說有些虛幻,在現實生活中太難找,但它畢竟是伶人向往的,是內心純淨高貴女孩們的終極理想。

雖說在現實生活中,正如作者自己所說太美好太完美的東西大抵不是真的,但是,作者到底用文字詮釋了自己對世界對人生對愛情的期望,用文字一點點勾勒出了這樣一個明淨的沒有被物欲汙染的,聰明過人,才華橫溢堅韌不拔同時又是孤獨柔弱的,惹人心疼的女孩兒。這在如今已是人間不可多得的珍品,而作者正是用她一雙慧眼透過紛雜的人間百態,選擇了這樣的角度,敘述了這樣的故事。

也許是因為女兒的關係,我一直都喜歡並且關注有關年輕人的文學及影視作品,這幾年也看過不少,比如《奮鬥》,《杜拉拉升職記》,《苦咖啡》,還有最近上演的《家的N次方》,《裸婚時代》等等。這些作品中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職場,(男孩女孩大學畢業,初入職場的困惑,溝溝坎坎……;愛情,(所有男孩女孩都繞不過去的人生命題);還有兩代人之間的衝突,(普通人家有普通人家的矛盾,豪門之家有豪門之家的死穴)。這些故事裏的人物幾乎都是八零後,都是獨生子女,無論怎樣,他們的生活,他們的愛情觀,他們的喜怒哀樂無一不與他們的父母相關。

眾所周知八十年代正是整個中國起死回生,麵臨百廢待興的特殊年代,曾經被耽誤被困頓被誤導的一代人趁著國家摸著石頭過河的號召,多少人開始走上實現自己夢想的道路。他們的父母大多是劫後餘生白手起家,趁著國家的好政策幹起來的一代人。三十年過去了,如今他們當中真是前所未有的,以空前的三教九流的形式充斥在社會的各個層次。自學成才成大腕的有自強不息大紅大紫擔當國家棟梁的有,無聲無息無奈下崗苟延殘喘的也有,從小本生意做起,做到腰纏萬貫的富翁有……,尤其是那些能幹的,最終擠進富豪之列的人,他們往往把事業做得很大,錢掙得很多,可是他們的家庭鮮有完美。創業的艱辛,商場的險惡,動蕩不定的時局迫使他們不得不用百分之百的精力關注生意立誌事業而往往忽略了他們的家庭。家庭解體,婚變頻頻,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這樣的事不再是聳人聽聞的八卦閑談碎語,它已經成為富起來的一代人的某種生活方式。那麽他們的孩子呢?陶立夏的故事就是從這裏切入的。

但她的切入點與眾不同。大多這樣的故事,比如《奮鬥》中的米萊,《裸婚時代》中的孫曉繞,《家的N次方》中的薛洋和周浩,他們被父母忽略的後果就是父母無盡的愧疚和子女肆意的索取。他們往往任性,自以為是,或者人格有缺陷,自閉或者狂妄,雖然也有陸濤《奮鬥》這樣與父親價值觀劇烈衝突之後的堅持,和薛之荔《家的N次方》那樣心理素質極好,自我完善能力超強的特例。然而在陶立夏的筆下,她給了讀者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和完全不同的可愛女主角-----商影年。

(未完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