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衝破黑暗開出的奇葩

(2011-03-14 11:05:50) 下一個


衝破黑暗開出的奇葩

小時候看了一本書,“奧斯威辛集中營”,從此記住了猶太人的災難,記住了在二次大戰期間,希特勒就一個種族滅絕的瘋狂念頭就殺死了幾百萬猶太人。他們遵紀守法,循規蹈矩,沒有誰要和他作對,也沒有聽說猶太人組織個什麽遊擊隊什麽武裝力量和他拚一拚。沒有!但是希特勒要殺死他們什麽理由都不用有,隻因為你是猶太人,你就得死。這讓我想起文化革命,隻因為你出身不好,地富反壞右,資本家,你就低人一等,就上不了學,得不到工作,就得送去勞改。不過還好,至少比猶太人的待遇好點兒,至少沒有被立刻處死,以至於後來才有機會看到了階級不再鬥,社會要和諧的這一天。不要扯遠了,在這裏,我是想說說猶太人經曆的黑暗以及衝破黑暗之後綻放的鮮花。

 

自從希特勒上台,他開始有計劃有步驟的迫害猶太人。先是從德國開始,然後隨著他軍隊的鐵蹄所到之處一一展開。隻要你是猶太人你就幾乎在劫難逃。希特勒掠奪他們的財產,沒收他們的家園,羞辱他們的信仰與尊嚴,把他們關進集中營,強迫他們幹活,用肮髒饑餓疾病折磨他們讓他們生不如死,然後送進毒氣室!

以前看過很多解釋希特勒仇視猶太人原因的文章,但都覺得不足以令人信服。我想這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一種政治需要。希特勒上台後他要在短期內實現他的野心,他必須得有經濟基礎,可是一次世界大戰的失敗和賠款讓德國的經濟麵臨崩潰。沒錢怎麽辦?好辦!凍結所有猶太人的銀行存款,霸占他們的產業,吞並他們的資產,讓他們幾百年創下的財富都歸他所有。

為了讓他的行為合法化正義化,他首先開動所有的宣傳機器開始給德國人洗腦,讓德國人相信德國的所有不幸都是猶太人造成的,所有的罪惡也是猶太人引起的,猶太人是萬惡之源,隻有消滅了猶太人德國才會有希望。同時宣揚隻有日爾曼亞利安人才是人類中最優秀最高貴的人種,隻有他們才配享有權利財富和幸福,其他人都是肮髒的低劣的,猶太人尤其為甚,應該從地球上消滅!就這樣希特勒為自己將要進行的殺戮做好了輿論準備,鋪好了路。這讓一些本來就不喜歡猶太人的德國人幸災樂禍,甚至欣喜若狂。馬上大街上猶太人的商店就被砸,學校裏猶太人的孩子就被人圍攻……。人性中的惡一旦釋放出來,為非作歹,不管是哪個種族都是一樣!文化革命初期,北京大街上到處炒家,七老八十的老頭老太太(曾經的地主老財們)被剃了陰陽頭,打得滿臉都是血,拖著在馬路上走……。

希特勒打的不是階級鬥爭的牌,而是種族優劣的牌。他讓所有的日耳曼亞利安人都有特別好的感覺,讓他們相信自己高人一等,理應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相信全歐洲甚至全世界都應該是亞利安人的。誰反對這個理念誰就是敵人,就要消滅他。但猶太人除外,因為猶太人一生下來就已經該死了,你反對不反對都得死。希特勒知道他一定要有敵人,有了敵人他才能把人們的鬥誌激發起來,他才能有他發揮影響的舞台。他利用人性中的惡,然後賦予一個足以讓你以為光榮的理由,然後再把它發揚到極致,於是一部分人就跟著他瘋了。他們吞並奧地利,進攻波蘭,占有捷克斯洛伐克,打挪威,占法國,背信棄義打蘇聯……。

希特勒一隻手迫使格林隆美爾進攻進攻進攻,另一隻手讓希姆萊殺人殺人殺人。這些純種亞利安人啊,他們可以一邊喝咖啡吃冰淇淩一邊觀看數以萬千計的猶太人被槍殺,眼看著活生生的互相攙扶著,依偎著相親相愛的老人婦女兒童,一家家的被拆散,送進毒氣室,幾分鍾後赤裸的身體,白花花的一片,一層摞上又一層鋪在眼前。他們在飯桌上輕鬆愉快的談論今天你們那又殺了多少人,我們這又燒死多少, ……。就像今天我們談論足球賽,你進了多少球,我進了多少球一樣而毫無犯罪感。希特勒讓他們相信他們的所作所為都是至高無上的,光榮偉大正確的。

對希特勒的恐懼讓所有的猶太人想逃離他的魔爪。可是他們往哪裏逃?1939年,德國籍的931名猶太人砸鍋賣鐵千方百計地找到一條船,從德國逃出來向地球的另一端走去。他們祈望美國會接納他們。但是美國拒絕他們登陸。他們多想也能像所有的人一樣有一塊可以落腳的地方,但是他們在海上漂了幾個月沒有一個國家願意接受他們!崇尚自由平等人權的美國,加拿大,就算是要接受他們上岸,也得讓國會討論幾個月。倒是我們中國人慷慨,盡管當時中國也是國難當頭,到處亂糟糟自顧不暇,但是中國厚道地敞開了國門,來人都是客,多一張嘴多一雙筷子,來就來吧,就這樣兩萬五千多猶太人在上海躲過了一劫,雖然也受盡了苦難但至少很多人活下來了。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在19471129日聯合國正式通過決議,同意在巴勒斯坦2.7 萬平方公裏的地方建立一個猶太人的國家——以色列。其實也就是把過去把猶太人居住地還給了猶太人。這不是什麽富饒 的地方,這是一片貧瘠得幾乎寸草不生的戈壁灘,沒有水源,氣候炎熱。但是就是在這,猶太人創造了奇跡!由一個落後的農業國變為一個發達的工業國,人均產值達17500美元。不到3%的農業人口不但使農產品全國自給,還能大量出口歐洲國家。由於以色列地域狹小,隻有675萬人,人 們稱之為世界上最小的超級大國,也稱袖珍超級大國。一路看著猶太人經曆的漫漫黑暗和苦難,看著他們的自強不息,看著他們在這樣貧瘠的土地上開出這樣美麗的鮮花,讓你不由地對他們肅然起敬,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讓人尊敬的民族。

以下是在網上摘錄的資料,供大家參考。

以色列成功的要素:

一、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自強不息的精神,是以色列國家發展永不枯竭的原動力。猶太民族是一個苦難深重的民族。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600萬猶太人 被德國納粹殺害。逆境生人,這些曆史遭遇沒有使猶太人滅絕,也沒有使之屈服,相反卻錘煉了猶太民族高度的愛國主義和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世界上猶太人 大約有1200萬人,其中一半生活在以色列,一半散居國外。猶太人無論在哪裏,都時時刻刻牽掛著自己的祖國,盡一切可能幫助和支持自己的國家。猶太民族自強不息、奮鬥不止、勇於創新的精神,一直為人們所稱道。正是靠著這種精神,猶太民族哺育出眾多傑出的曆史人物。被稱為改變世界曆史的偉人馬克思就是猶太 人,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也是猶太人。據統計,諾貝爾獎金獲得者中,30%以上是猶太人。

二、以色列重視教育,把教育看作是開創未來的關鍵。其主要做法,一是對教育的投入一直很高,始終保持在占GDP9~12%。政府為每個小學生每年 花費3938美元,為每個大學生花費11036美元,均高於其他發達國家。以色列猶太人中受過高等教育的占38%,受過中等教育的占70%,這在世界上也 是名列前茅的。二是將教育置於法律的基礎上,成為教育法製化國家。義務教育法規定5~17歲孩子必須接受免費義務教育,18歲未學完國家規定課程的成 年人要學完高中課程。三是注重啟發式教育。無論是中學還是大學,教學都比較寬鬆。要求學生把課程主要消化在學校裏和課堂上,沒有繁雜的家庭作業。四是注重課外教育。參觀展示二戰期間猶太人悲慘遭遇的大屠殺博物館是每個學生的必修課。學校還組織學生參觀眾多的博物館、展覽館、農產品展覽、花卉展覽等,使學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廣博的課外知識。五是部隊教育作為青年人成長教育的重要一環。凡滿18~26歲的猶太人,男子服兵役三年,女子一年半。

三、科技立國,科技興國,使以色列在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的競爭中出奇製勝。以色列年均降雨量200毫米,水資源嚴重缺乏,荒漠化土地占土地總麵積的 60%。多年來以色列在農業科技的研發、治理荒漠化土地、節水農業、工廠化農業、作物品種的改良和推廣、生態農業、植物保護等方麵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農業人口由當初占全國人口的70%減少到現在的3%,小麥、花卉、水果、棉花等農產品不但自給有餘,還大量出口。以色列高科技產業異軍突起,信息產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新興公司數量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高新技術出口占全部出口收入的70%。電子產品出口占全部工業品出口的40%。軟件產業成為國 際軟件業的一支主要力量,是國際認可的軟件設計中心。近年來,以色列在衛星圖像、納米技術、反導係統、農業新技術開發、太陽能發電、生物技術等領域都取得顯著的成果。

以色列在發展高科技方麵有以下值得注意的特點:一是以高質量的人力資源為後盾。以色列從事高技術研發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的比例是世界上最高的。據 1999年統計,每1萬人中有145人,而美國是85人,日本是70多人,德國不到60人。以色列25%的勞動力在技術行業工作,這個比例也是世界上最高 的。按人口平均,以色列科學技術出版物數量也是世界第一。二是有關法律及配套的政策規定,為高科技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以色列研發投入占GDP3? 5%,在世界上屬第三位。以色列還鼓勵國防技術轉移到民用,把整個高技術產業提高到一個新台階。三是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以色列把研發出來的科技成果作為資源,生產和出售知識產品,擴大在國際市場的占有份額,並通過科技合作,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以色列和一些國家及地區設立了工業開發合作基金,和美 國合作的基金達1億多美元。以色列科學家發表在國外雜誌的科學論文有13是同外國科學家合作的。絕大多數大學畢業生在國內開始研究工作之前,都要到國外 一流科研機構工作1~2年。這都有利於以色列掌握世界最新的科技動態。四是發展科技有超前意識。20世紀90年代初,以色列便開始以高新技術為核心的產業 結構調整,大力發展信息產業,使其成為國民經濟的新的增長點。

四、以色列不斷探索適合自己國情的發展道路。在這塊狹小而貧瘠的土地上,隻有發展高科技產業和生化農業,才能走出以色列富強之路。從國家發展戰略決策機製看,以色列國家機構極力保障決策科學化,把國家的經營管理置於法律基礎之上。在關係國民經濟的重要部門,都有參與製定政策的首席科學家。每項法律提 案都必須在議會三讀通過,這雖然有些弊病,但可避免重大失誤。

以色列同巴勒斯坦的關係剪不斷,理還亂,嚴重阻滯著它的發展。以色列將在長期的困擾和憂患中不斷探索自己的發展之路。(摘自《宏觀經濟研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