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華彩篇章在老年

(2008-02-28 13:39:50) 下一個







華彩篇章在老年


也許是因為他們和我的父母是同代人,也可能是因為他們和我的父母年齡相仿,我特別喜歡老人,聽老人的故事,尤其喜歡聽老人講他們自己的故事。最近我看了一係列的老人訪談節目,有九十幾歲的文懷沙,葉蔓,黃苗子,有八十幾歲的金默玉,黃永玉,當然還有別的很多很多。他們的故事,他們的人生境界,常常讓我感慨讓我流連忘返。

他們這一代人,像我的父母一樣,經曆了國內的戰亂,世界大戰,經曆了改天換地的大革命,政權更替,經曆了三反五反,反右,大躍進,直到文化革命。他們顛沛流離,他們風雨兼程;他們命運坎坷多舛,他們在天堂與地獄之間遊走,他們承受人生的大苦大難,大起大落……。在唏噓之餘,我總會忍不住想他們為什麽能這樣坦蕩,從容的像接受陌生人即來的卡片一樣的接受命運給與他們的不平?而且到頭來沒有抱怨沒有後悔沒有仇恨,用一顆簡單的心保持著自己簡單的快樂,並且用他們的風燭殘年畫出此華彩的篇章?

比如男人文懷沙

比如女人金默玉

鳳凰衛視文化大觀園節目主持人王魯湘在北京永安賓館文先生的書房裏進行了長達五十分鍾的訪談。文先生果然如世人所說,銀發童顏,仙風道骨。隻見他目光炯炯,談笑風生,說到高興處還手舞足蹈,聲情並茂。別說王魯湘被帶著興奮不已,就連坐在電視機前的我都跟著激動。就是這樣的一位老人,從十八歲開始在國立女子師範學校當教授一路走來,用他的腦,他的筆,在中國的文壇上處處留下了他的痕跡。他一生碩果累累,如果你有興趣上網搜索,一分鍾就會被打蒙。如果有人說某人著作等身,就已經叫人豔羨,但是文懷沙先生,光就是2004年,在他九十多歲的年紀出版的《隋唐文明》就是五十集,一集一百萬字,共5000萬字,更無須說其它了。而就是這樣的人,誰又能想到他一生兩次坐牢,尤其文化革命期間,他還曾經被判刑死緩,坐牢十年,隻因為不喜歡某些人,或者說冒犯了某些人。到平反出獄的時候他是六十八歲,這對別人來說是已經過了退休的年齡,而對文懷沙來說,這是他的第二個十八歲。

他在長期的學習思索創作的過程中早已在他的內心世界形成了一個常人無法企及的廣闊豐富的世界,那是他永不枯竭的快樂源泉,它澤潤了他的整個一生,使文先生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時候都擁有一份最簡單的快樂。文懷沙先生一生愛生活愛女人,他風流倜讜浪漫灑脫,他言出行隨純真質樸,而且在他老年的時候悟出一個人生的正,清,和,的哲學理念。看著他津津有味的反複著他的信念:保持自己的正氣,清氣,和氣,人將長壽,保持社會的正,清,和,世界會因此而更和諧美好,覺得他真是一位可敬可愛的老者。

最後他說,我們每個人都是上蒼請來做客的客人,人世走一遭,既然是來做客,就應該吃飽喝好,心滿意足再離去。

我們這些讀者《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背著尼﹒奧斯特羅夫斯基鬥爭人生格言長大,然後又被理想拋棄的一代人,如何能進入這樣的境界?!

金默玉,愛新覺羅﹒顯琦,一位本來我們這些平民百姓根本夠不著邊的皇族顯貴女子,清朝肅親王的女兒,卻經曆了我們平民百姓聯想都想不到厄運和磨難。

雖說金默玉一歲時,清朝就已經被推翻,但她的童年和少女時代還是在皇室的特權和威嚴中度過,甚至出於政治上的原因,她十三歲就被送到日本的皇家貴族學校學習一直到十九歲。解放的時候,她的家人,兄長全部離開大陸到香港,可是她執意留下了,拿著100塊錢的全部遺產和九張需要她喂養的嘴。可是在那以前,她連自己也沒養過。她的人生就這樣開始了。

俗話說,人隻有享不到的福,沒有吃不了的苦。金默玉憑借著自己的年輕和聰明,靠著給別人打毛衣,洗衣服,開飯館支撐了她那龐大的家,哥哥留給她的六七個孩子和兩個大人。這對她來說本來就已經就夠難了,她以為自己已經是自食其力,不算是寄生蟲了,能在這樣一個新社會做一個普通人了。但厄運還是降到了她的頭上。一九五六年,她被她的房東的女兒檢舉,說出了她是日本漢奸川島芳子的妹妹。這樣一九五八年她以反革命罪被判刑,加上後來的勞改,她的二十幾年的生命就在牢獄中度過,直到一九七九年,六十一歲,她被病魔纏身,再也幹不動活兒,才被允許回家。

金默玉說,她一生隻求過一次人,這個人就是鄧小平。她從勞改農場回家後,沒有工作沒有收入,她不能再做體力勞動,但她有特長,她精通日語,她腦子還能用。她給鄧小平寫了信,隻希望政府能給她一份工作。她笑著說,我和別人不一樣,別人可以平反,可我沒法改變和川島芳子的血緣關係,沒法平反。我的情況一般人沒法處理,隻有鄧小平可以。她的判斷一點沒錯。

在魯豫和她的對話中,聽眾和我一次又一次被她的幽默逗得哈哈大笑,她用她獨特的身份獨特的視角幽默著我們普通人。就這樣在一陣陣的笑聲中我們體味著她的苦難,她的無奈,她的堅韌,當然還有她的樂觀。

她,八十八歲的老人,一襲白衣,一雙指尖修長指甲修剪優雅的手放在雙腿上,平靜的說:一個人在任何時候都要記住,把苦,悲哀,痛苦都嚼碎了自己吞下,說給別人聽,別人也不能幫你。人在大難麵前,誰也幫不了;把樂,好事,高興,喜事分享給大家,一份快樂就變成很多份。與人分享快樂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她又說:人在不得已的時候,隻能接受命運。但不要總是逆來順受,如果自己能夠做點什麽,一定要和命運抗爭,一味的接收是不能改變厄運的。

這樣的老人就是一本我們永遠讀不完的書,一遍遍的讀,每一遍都會有不同的收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娓娓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介紹他們的獨立精神。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