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生存能力

(2008-01-10 14:12:06) 下一個

李大夫一家搬到這裏後經過一番周折總算找到一套一室一廳的住所。房間不算大,但兩人住也還算能湊合。可是幫著他們搬家時才發現前房主,一個中國學生,把家裏搞得一塌糊塗。房裏房外到處推著廢物垃圾,窗戶上掛著蜘蛛網纏繞著的灰塵仆仆的窗簾,地毯上汙穢不堪,衛生間馬桶澡盆黃跡斑斑,廚房裏灶台上櫃櫥裏到處都是厚厚的油垢……,整個房間散發著黴味,真是慘不忍睹,唯一可取的就是房租相對便宜。我不由地替他們發愁,這可怎麽住啊!

兩個星期之後,李太發出邀請,請我們去他家燒鍋底。(Warming House)當我第二次走進這套住房,著實讓我大吃一驚。也就是短短的兩個星期,家裏完全變了樣。明亮的窗戶掛著淡黃色的窗簾,地毯看出了本來的顏色,灶台櫥櫃閃出了光澤,馬桶澡盆煥然一新!李太!我差點失聲叫了出來,你太能幹了,你是怎麽弄的嗬,你花了多少錢清理那些垃圾,又花了多少錢洗地毯……?我迫不及待的問。說老實話,一個便士都沒有花,連所有的洗潔劑都是原來住戶留下的,看來原來的主人還是想打掃的,隻是太懶而已,李太說。

我馬上想到了張賢亮筆下的秀枝,馬纓花。李太和她們一樣,具有那種超強的生存能力,她們那種把腐朽化神奇的本事真是讓我歎為觀止。

我最佩服這樣的人,尤其是女人。因為我最缺乏的就是這個。

記得十多年前剛到國外時,首當其衝碰到的困難就差不多。那個時候我們在國內一個月的工資還不到一百鎊,就算把所有的儲蓄都算上也對付不了幾個月的房租,當然隻敢租最便宜的住房。而便宜的住房就隻能是肮髒的地毯,漏水的馬桶,汙濁的空氣。我記得我也是一刻也不能忍受那髒亂,我也是卷起袖子大幹,可我能做的就是能丟的丟能煥的煥,窗簾太舊,丟了,地毯太髒,煥了。可麵對偌大的灰塵仆仆的沙發我無可奈何,我的腦子就想不到可以把所有的沙發套子拆下來洗,我最後做的就是買來床單把沙發整個地包了起來。靠花錢來改變那不叫本事,錢多錢少誰都可以做點什麽。在局限的情況下,不花一分錢搞出創意來,那才叫能力。

其實人改善自己的居住環境幾乎是一種本能。但凡有這種可能性都會想方設法的讓自己住的舒服一點。可是怎麽叫舒服那就大有文章了,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記得很多年以前,大概是九十年代初,一家美國人到我曾工作的大學來學中文。當時他們住在學校專門給外教準備的公寓裏。其住房條件,在當時的我的眼中,已經是算是不錯了,至少是幹幹淨淨家具俱全。這一家美國人住進去不久,就讓那裏成了美國味。我記得他們把從美國帶來的牆紙一條條的貼在廚房和涼台那醜陋不堪的水泥牆上……。對於此舉,我記得我是非常的不解,那廚房和涼台,醜就醜點,貼什麽牆紙啊,又不是自己的家,不過就臨時住住而已!

也有一些人,他們住在什麽樣的環境裏都能忍受,能忍受也是一種不得了的能力。

人對居住環境的要求其實是一種人文需求,是一個人對生活的認識和向往的總合的體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