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請看美國人怎麽隨份子 (圖)

(2011-12-21 02:25:05) 下一個

隨份子,本來是中國國內民間一種湊錢的做法,比如有人要結婚了,親戚朋友隨上一份錢給予幫助。後來演變為參加婚宴時給新人紅包。再後來,特別是近幾年,生日、升學、滿月、喬遷、錄用、 升職、出國等,都要隨份子了。我國內一個朋友說,最近一兩個月不吃排骨不喝酒、“節約鬧革命”了,因為他收到了七八張“紅色罰款單”,一個月的工資“強作笑顏”“被奉獻”了。
美國也有“隨份子”,但頗有美國特色。一是“頻率低”,你想不起名字的人不會給你送請帖。此外,幼兒園老師不會給孩子送請帖;單位領導的秘書也不會放風“領導最近很忙--侄女要結婚 了”。二是“品種少”,主要是親友結婚、過生日、生孩子,或者得到別人幫助,需要表示一下。三是“金額少”,大多隻相當於老百姓一兩個小時的工資,在中國人看來,拿不出手,極其“寒酸”。美國人不興中國式的“紅包”,若要送錢的話,到超市去買張禮品卡(gift card),禮品卡分門別類,可去餐館吃飯、書店買書、超市購物等。金額通常為10元、15元、20元、25元、50元。這就是美國人隨份子的行情。
當然,結婚的隨份子金額較多些。通常不給現金。也有例外。有些地區承繼來自波蘭的風俗,在婚禮上會舉行“金錢舞會”(Money dance)。來賓跟新娘或新郎跳舞,給一點現金,表示感謝。幾塊錢而已。所以有的新人把這“金錢舞會”叫做“角幣舞會”(Dime dance)。dime,10分錢硬幣。有的新人為了不使來賓感到“不付錢不好意思”,特地在每張桌子上擺個碗,放不放錢,“悉聽尊便”。
美國人祝賀新婚的隨份子方式主要是給新人買東西。親朋好友會收到一份長長的購物單,叫做新娘登記單(Bridal registry)。美國結婚費用“重女輕男”,傳統上是由女方承擔的。新娘登記單上分門別類詳細列出所需的物品,大體為:裝飾品(Decor),如花瓶、鏡框、藝術品等;玻璃器皿(Glassware),如咖啡杯、酒杯、飲料杯等;炊具(Kitchen),如色拉攪拌器、煮咖啡器、烤箱手套等;寢具 (Bedding),如床單、被子、毯子等;餐具(Dinnerware),如盤子、湯鍋、糖罐等;浴室用品(Bathware),如浴衣、墊子、體重秤 等。美國沒有丈母娘剛需,比如房子和聘禮。準新郎“無債一身輕”,通常便會和準新娘聯合發出新娘登記單。
1924年,美國馬歇爾商場 (Marshalls)首創新娘登記單服務。後來,許多百貨商店,如美西(Macy’s)、目標(Target)等,都提供這一服務。當然,商家目的是要 賺錢,但此舉確實為準新娘和隨份子的親友提供了實惠和方便。現在網絡發達,新娘登記單上網,更為便捷、省事。美國人講實際,一份登記單,隨份子的物品都是 不重複的必需品。
新娘登記單的客觀社會效益是,倡導了“禮輕情意重”良好風氣。登記單上的物品不貴,每件幾塊美元、幾十塊美元,絕不會影響送禮親友的日常開銷,也斷了某些人的斂財之路。
也有些新人效仿中國人,收禮金。不發新娘登記單,而代之以“蜜月登記單”(Honeymoon registry),禮金用於度蜜月;雷鋒新人則發出“慈善登記單”(Charity registry),禮金轉交慈善機構。
禮金支票寫多少錢合適?通常兄弟姐妹給三到五百。朋友、同事則基本按照“1年20元”潛規則,即相識1年的,給20元;2年的,給40元……通常到1百元封頂。若是從穿尿不濕開始一起長大的發小,最多給個2百元。你總不能超過“兄弟姐妹”吧。
據統計,平均而言,美國每對新人收禮200份,每份價值70到100美元。其中有些還是“團送”的,即幾個人合起來送的。所以,美國人是絕對不會因結婚隨份子而“節約鬧革命”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心水 回複 悄悄話 中國現在的“紅色罰款單”是很重,讓人吃不消。 但也是風水輪流轉的, 哪天也會輪你去收別人的。

美國人婚禮上要的是實用品, 但有些也是名牌,價格也不便宜。

對美國人來講聖誕節的禮品送起來是一大負擔。我知道的一美國技工,送他的侄子/女都是手提電腦,一人一台。對他來講嚴重透支。我看他們是挺煩的,選什麽送什麽。 我還看過一TALKSHOW,上去的每個人都在講如何不滿意收到的聖誕禮物,這個小氣那個小氣的。 想了解美國去看各種TALK SHOW吧。
klam80 回複 悄悄話 在紐約我們同事結婚基本上不請同事參與,隻是告知。我做過的(金融業)各個公司都這樣。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