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613)
2007 (556)
2008 (369)
2009 (298)
2011 (232)
2012 (174)
2013 (145)
2014 (89)
2015 (101)
2016 (83)
2017 (53)
2019 (76)
2021 (62)
2022 (116)
2023 (95)
很多中國人覺得老外的親情比較淡漠,到底是不是這樣的呢?談起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搞明白,什麽叫親情?要知道中國式的親情和老外區別很大,中國人覺得幾代人膩在一起叫親情,老外則盡力放飛孩子,愛孩子就是給孩子自由。什麽樣的親情更有利於長輩和孩子雙方?當然每個人的評價標準不一。但我們必須知道很多現象背後的東西,這樣才有利於自己對不同文化的理解。
人類的很多習性是環境培養出來的,在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上,中國和西方國家有著本質的不同。中國人的家長是為了自己養孩子,也就是古人所說的“養兒防老”;而老外的養老根本就不需要兒女來負擔,生兒育女一方麵給自己帶來快樂,另一方麵是一種社會責任。當然無論為了什麽,養孩子的過程給家長帶來的“天倫之樂”是任何東西也替代不了的。
中國人養孩子是一種投資行為,而老外養孩子純粹是一種消費行為。因此在中國,往往把孩子長大以後是否孝順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同時根據自身的價值觀,把孩子成年以後所得到的職位和金錢當作衡量成功與否的標誌。而老外呢?卻把孩子自身的幸福和快樂放在第一位,同時根據老外的價值觀,看孩子成年以後是否能受到周圍人的尊重,一般來說一個良好的社會,受人尊重以後地位和金錢才會接踵而來。
我們理清楚這種因果關係以後就不難理解,為什麽華人會出現“虎媽”和“狼爸”現象,因為中國人覺得隻有上了哈佛和北大才算是成功的,而棍棒之下出孝子,嚴厲的管製使一些傳統觀念深深地刻在孩子的心目中,成年以後會遵從很多戒規,孝順就是其中的一條。大部分中國人都會認為,有了地位和金錢自然會有幸福感,才會感到快樂,為了地位和金錢可以不擇手段地扭曲自己。
老外的邏輯正好相反,老外覺得自己感到快樂的事情才會非常投入地去做,投入以後才能做得好,做得出色便會得到人們的尊重,得到尊重以後地位和金錢才會到來。因此老外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很少會逼著孩子去考一個好成績,更不會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和好惡來教育孩子,這也是中國人經常能看到的,國外的家長不是特別管孩子的原因。
為什麽中國的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那麽大?主要是因為中國這個社會對老年人保障不夠,尤其是在農村,養兒其實就是為了防老。家長把自己的孩子當作一個私有財產來對待,而中國的傳統觀念也影響著孩子,以盡孝道為道德準則,從表麵上看起來就是中國所謂的親情濃厚。
而老外則奉行著另外一套世界觀,首先他們根本就不指望孩子長大以後怎麽樣,也就是說自己老了根本就不指望從孩子那裏拿一分錢,為什麽呢?因為國外的政府起到了孩子該起的作用,男人到了65歲,女人到了60歲,便可以從政府那裏拿到一筆養老金,數額是根據自己一生當中每年的收入有關,收入高,交的錢也多,最後拿到的錢也多,根本就不用指望孩子。特別是不會讓孩子整天膩在自己身邊,中國人口口聲聲是孩子受不了一個人在外麵的生活,其實是家長自己在心理上受不了,怕孩子走遠了自己將來沒人照顧。越這樣,鬧得孩子便喪失了自理能力。而老外則會在孩子成年以後把孩子推到社會上去摔打,因此在中國人看來老外的親情就淡漠了許多。
其實孩子成人了以後對家長的態度完全是根據小時候的教育形成的,也跟家長是如何對待自己的父母有關係,言傳身教,這一點因家庭環境不一樣而區別很大,但是老外對孩子的那種愛絲毫不會少於中國人,這是人類的一種天性,隻是采用的方法完全不一樣。至於哪一種比較好,這很難說,而我覺得,兩者結合起來會比較好。中國的家長怎樣對待孩子我就不用說了,因為基本上大同小異。我來說說老外怎麽對待孩子,精確地說,老外不是把孩子當孩子,而是把孩子當朋友,抽象地來說是把孩子當人來看,
不把孩子當附屬品,更不覺得孩子的智力比自己太差。所以孩子和家長之間無話不談,這樣孩子從大人平等的交流當中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同時又會加進自己的思考。不要小瞧這一區別,這起完完全全影響了孩子將來的一生,關係到孩子將來的思維方法和個性,嚴重一點說就是民族的未來。
有那麽嚴重嗎?我覺得非常重要。因為從小敢叫板成年人的孩子將來才有創造新,才有可能突破傳統固有的思維去思考問題。中國人覺得聽話的孩子便是好孩子,而老外可完全不那麽認為,老外對孩子的約束隻限於最基本的行為。比如說上課說話要舉手、公眾場合不得大聲喧嘩之類的行為。這不是所謂“聽話”的問題,這是服從公眾準則。至於國外法律裏麵也有孩子贍養老人之類的條款,但是很少有人去指望這些東西。到了老年,消耗已經變得非常低了,除了可以領到一筆錢以外,政府有租金低廉的老年公
寓,最關鍵的還是老年人的醫療保障,有社區的一些社團組織義工為老年人服務。而孩子更是不指望家長給自己留什麽遺產,甚至覺得那是一種屈辱,大家喜歡自己去打拚天下。這裏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孩子從小就選擇了一個自己所喜歡的方向。
那麽我們來看看老外是怎樣去愛自己的孩子呢?就是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同時盡自己最大的可能給孩子提供自由的條件。給孩子自由並不是說就不管孩子了,中國人所看到的不管其實是不幹涉,但是給孩子提供方便這一條上來看,老外愛孩子的程度根本不亞於中國的家長。
老外的家庭裏從孩子一出生,那就是堆積如山的玩具,幾乎是孩子到了玩具店,喜歡什麽就買什麽。等到孩子再大一點,就是運動用品,凡是孩子能看上兩眼的運動項目馬上就會買上全套的服裝,讓孩子參加有關的訓練。然後就是陪孩子去圖書館,看電影,到各處去旅遊。有條件的還要去專門搬到好的學區,或者上私立學校。老外幾乎把所有精力放在給孩子提供良好條件上了。
但是老外的家長很少對孩子說“你應該怎樣怎樣”,看到孩子高興,家長也跟著高興。這種情況下,孩子的成績其實並不一定差,至少我女兒就是這樣教育出來的。學習成績非常優秀,我們根本也不需要逼著孩子去上什麽補習班。有自己獨立的思想,有自己的抱負,特別是有海量閱讀的習慣,反倒我們擔心她睡眠不足。她是真正感興趣才不舍得睡覺。
最近女兒完全靠個人完成了大學的申請工作,鎖定了將來主攻的學術方向——某個前沿學科,要求的分數肯定不低,家長從孩子的那份自信當中得到寬慰。孩子有了自己的興趣,有了自己的獨立性,肯定也會有一個好的成績,國外的教育方式給孩子帶來的是什麽?是自信,是獨立思考的能力,是一個健康快樂的人生。
樓主給自己中國人唱衰歌唱過頭了!
大部分中國父母對子女教育都非常注重,並且也是相對地優越的(與其他族相比)!
我自己的教法,和我所有在美國親戚的家庭,以及我所看到的中國家庭,幾乎都不像是有樓主所敘述的所有情況啊!
所以,我反對這種"崇洋媚外"式的言論.
可能,本文對有些家庭(中外),還是有用的.
在美國沒錢死的很難看。在中國還有親友接濟。還有人尊重?不知你如何理解的。
不是一概而論,美國人替子女打算管教的,付出努力的你是少見多怪。
國外的教育方式?新家波算嗎?英式教育,填鴨,不停話的孩子,打手,鞭打屁股,自己帶辣椒說話多就被罰自己吃辣椒。
國內學生沒有獨立思考?考試不需要獨立思考?
健康快樂的人生?那是因為你努力了!看不見每況愈下的美國人的生活?
南半球的地理位置,看來並沒有提高你對文化多元性與複雜性的認識。可惜!
老美一半的孩子生在不健全家庭,吸毒少女懷孕等等,樓主看不到嗎?樓主自己養孩子也是投資行為嗎?如果不是,那按照樓主的邏輯就不是中國人咯?
有沒想想為什麽“老外”性侵子女的案子到了不成比例的地步?
關於美國養老金解說的官方網頁:
http://www.socialsecurity.gov/retire2/agereduction.htm
你願意為自己父母做任何他們需要的事,要為他們撐好這片天。 等你老了你肯定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做到這一點。 如果你的孩子做不到這點,你是不是會失望?
老美自己對父母不象我們那樣對待自己的父母, 但他們老了也不會要求自己的孩子對自己有多孝順。
其實這就是一種生活方式。看你喜歡哪種了。 沒有好壞至分。
我就是我父母的天,我很高興為他們做任何他們需要的事,我要為他們撐好這片天。
這才是真正的親情!人都會老的,來這世界一趟親情是最重要的,到老了後隻有像朋友一樣的孩子我想是很傷悲的。
BTW,同意冷眼向洋看世界的觀點。
我們這裏一個國際中學(加拿大Quebec),新生入學,當地人為了小孩能報上名,晚上搭帳篷排對。我們去一個私立小學介紹會,座無虛席,全是當地人。 老外看家庭的,對小孩的教育,也非常認真的。不重視的,很多都是藍領。
回複shasha200的評論:
外國式的散養問題一樣多多,接觸深了自然就明白。沒有哪一種教育方式是完美的,上升到民族層次談這個問題隻能覺得看問題太片麵和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