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613)
2007 (556)
2008 (369)
2009 (298)
2011 (232)
2012 (174)
2013 (145)
2014 (89)
2015 (101)
2016 (83)
2017 (53)
2019 (76)
2021 (62)
2022 (116)
2023 (95)
據美國福布斯網站8月26日消息,中國目前已趕超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由此人們紛紛預言,美國的頭把交椅也必將不保。美國查普曼大學城市未來問題的研究學者兼倫敦列格坦研究所研究員喬爾·科特金說,美國確實應該擔心地位下滑的可能性,但事實將證明,認為中國必會成為霸主(如同人們對20年前之日本)的固執看法是大大地言過其實。
喬爾·科特金稱,在今後10年、20年甚至到本世紀中葉,美國經濟很可能繼續保持其超群地位。之所以做出這種相反結論,是出於以下5個關鍵性理由:
1. 如果說水是“新石油”,那麽中國將麵臨幹竭的未來
《水:財富、權力、文明的鬥爭史》一書的作者史蒂夫·所羅門指出,中國人均淡水儲量隻有美國的1/5左右,而且許多水源都汙染嚴重,甚至達到了危險級別。反觀美國,大部分水源已變得更加幹淨。
所羅門指出,美國的水資源利用效率更高,這一點尤為重要。目前在經濟上與美國相差甚遠的中國,將麵臨工業、農業和數億家庭日益增長的用水需求。許多中國家庭至今還難以獲得幹淨的飲用水。
2. 中國能源需求飆升,但其國內資源不足
中國宏大的“綠色”項目和對新能源的重金投資給眾多記者和政策製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中國目前2/3的能源來自於使用後會造成嚴重汙染的資源。中國的燃煤量超過了美國、歐洲和日本的總和。自1995年以來,中國越來越依賴進口石油,如今其份額已占到近60%。
相比之下,美國坐擁大量尚未開發的化石燃料資源,包括煤、天然氣和石油。在能源資源儲量方麵,包括加拿大在內的北美排名第二,僅次於中東。美國不但享有大量尚未開發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尤其是美國大平原的風能和生物能),而且其能源消費和溫室氣體排放也呈現下降趨勢。中國的情況恰恰與此相反。
3. 糧食仍是中國的緊迫問題
水資源匱乏、汙染嚴重和能源成本高昂,這些都將有礙於中國今後的糧食生產。據估計,中國1/3的農業用地麵臨酸雨問題。此外,部分氣候專家預測,中國重要農作物水稻將遭遇長期減產。
受困於糧食問題的中國,現在將不得不為了滿足需求而向美國和加拿大進口關鍵糧食產品,尤其是穀物。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糧食短缺問題將愈發嚴重,因為日益富裕的中國人對牛肉、豬肉等高蛋白食物的需求會逐漸增長。在這些農產品中,有許多農產品來自美國,因為美國依舊是這些農產品最穩定的供應國。
4.進入2020年後,人口老齡化和勞動人口減少將導致中國經濟減速,幅度可能非常之大。
如同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亞洲四小龍”,中國經濟快速增長也是部分因為年輕勞動人口增加所致。然而,由於非常之低的生育率,快速增長趨勢將在未來10 年或20年內終結。到2050年,中國60歲以上人口比例將達到31%,而美國僅為25%。那時,中國老年人口將超過4億,社會保障問題將成為中國的一大負擔。中國性別比例嚴重失衡,處於結婚年齡的男性比女性多出3,000萬人左右。
5.老大哥式經濟會遭遇更多的難題
倫敦列格坦研究所的調查顯示,中國企業家在靈活性和獨立性方麵都大大不如其印度同行。許多外國企業和某些發展中國家可能正在轉向更加適宜的投資目的地和貿易夥伴。
雖然存在以上種種問題,中國崛起依然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主角,但要說中國會成為全球經濟霸主,這相當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