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1)
2017 (419)
2018 (381)
2019 (335)
2021 (126)
2022 (166)
2023 (109)
2024 (91)
屋頂人是一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關於溫馨搶劫的電影。主人公是一個預備役小軍官。有點小聰明但是不是很聰明的普通人。由於沒有太好地適應日常社會,掙錢不多,又超生了三個孩子。實在是過的捉襟見肘。連孩子希望的小小生日禮物,一輛自行車,都無法滿足。內疚之下,鋌而走險。
他利用自己的軍事偵察技能,窺破敵軍防守漏洞。從屋頂規避安保係統,進入麥當勞等快餐店埋伏。等店員清晨進來,迫使其打開錢櫃後,將店員關入冷庫。然後卷款而去。整個過程彬彬有禮,甚至不忘讓店員穿好保暖衣服再關入冷庫。最終得以過上了幸福的美國夢,中產生活。甚至比中產還瀟灑沒有壓力。
然而他不聰明也在此,畢竟好日子哪有那麽容易得來的。不是靠打拚就得靠冒險。搶到第一桶金後,不知道轉型升級,悠悠哉連搶六十多家店,居然不懂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美國警察就是再笨,也不可能幾十次都抓不住。終於鋃鐺入獄,判了幾十年。畢竟再溫馨的搶劫也是重罪。
而後他又利用自己的觀察技能,找出監獄漏洞逃了出來。為了規避警察的追捕,他藏入一家玩具超市。控製了安保係統,過起了猶太鋼琴家的生活。準備燈下黑到風頭漸歇,再遠走高飛到委內瑞拉之類的地方,過自由的生活。
但是說實在的委內瑞拉的自由生活,還真不一定比美國的監獄生活更好。以他的水平本性,水降船低,逃到委內瑞拉也過不好的。多半會淪為販毒組織成員。所以他還是十分渴望美國夢的。可是有沒有能力或者不樂意辛苦地做個警察什麽的實現美國夢。所以幹冒暴露的風險,和玩具店的一個女店員,一個離異的母親,談起了戀愛。
這個離異的媽媽其實也是個白左。經常反抗經理的管理,比如安排的班次使得她和家人相處的時間不夠,尤其讓她不方便積極參與教會活動。她寧可花大量時間去組織教會活動,募捐之類的。也不願意用這個時間工作,去掙到自己想要的好東西。經理給她掙的機會是壓榨她,經理不捐玩具給教會是沒有善心。
女主人公和男主人公其實是異曲同工。想得到好東西好日子,但是總想著不勞而獲。而以經理為代表的社會秩序,製造和流通這些好東西好生活的文明體係,反而被描繪成了讓人過不上好日子的罪魁禍首。甚至是走向犯罪的完美借口。
社會主義大鍋飯,這世界上嚐過的人其實不要太多。委內瑞拉就是其中一個小小的實例。一旦把組織或者壓迫大家勞作的反動資本主義體係打倒批臭。沒有了人去製造好東西好日子。結果猜猜怎麽著,人人沒有了好東西好日子。
電影裏男主角用盜竊和搶劫來的金錢和好東西,贏得了一眾教會群眾的喜愛。以及當然女主角的情愛。甚至砸錢解決了母女之間的矛盾,贏得準後爹的尊重。當然男主角的善心和細心也的確是必要條件,但是金錢同樣是必要條件。而這份善舉是建立在偷搶的基礎上的。當然了,那些大企業那麽為富不仁,也不差著三瓜兩棗的。劫富濟貧(包括自己這貧),就算不是正義的,也是值得同情的。但是就合黑命貴零元購一樣,最終這個損失會落在依賴這些工作的員工身上,以及需要這些服務的消費者身上。因為破壞了生產到物流的價值創造過程。
最終,男主因為如此留戀這種類似遊戲通關的享受,放棄了可以逃走的機會。被女主配合警方抓捕歸案。男主成為又一個另類反抗社會不公的悲劇英雄。就算不是英雄。也是得到一大群生來就缺乏條件在秩序社會中成功的人們的同情。誰也不樂意不的不做一輩子社會的螺絲釘嗎。即使在現代,在美國等發達國家,絕對水平的螺絲釘物質生活其實早已經很有基本保障。但是相對的階級差異的精神生活卻永遠無法滿足。
誰不想過更好的生活,這有什麽錯嗎?當然沒有。所以得不到美好生活,必然是別人的錯,社會的錯。但是,追求美好生活是人權,得到美好生活可不是。然而白左的概念中,得到美好生活還就是人權。生來就必須有吃飽,穿暖,上學,醫療,等等人權。否則就是社會不公。弱者天然有理,反秩序無罪。
原始共產主義其實挺公平的。公平到所有人都沒吃,沒穿,沒字,沒藥,啥都沒有。
自行車曾經是皇帝的玩具,汽車曾經是富人的特有。現代人的人權,在幾百年前,更別說幾萬年前,都是奢侈品,特權。為啥,物以稀為貴。文明水平達不到,不能組織生產和傳遞高水平的消費品,空口白牙地講個鳥人權。
就如謠言止於智者一樣。免費的才是最貴的也隻有少數人才明白。或者說多數人根本控製不好自己的貪婪。而且把這種貪婪打扮成一種感動,把散財童子敗家子捧成,善人,大哥,聖人,英雄。紀念宣傳,感化出更多的敗家子。主打一個有慘賣慘,沒有慘製造慘來賣,甚至是迫害更弱者來賣慘。比如製作殘疾兒童乞討,比如哈馬斯在加沙的裹挾。
這種道德綁架甚至直接搶劫,包括合法搶劫的稅收福利,是極其普遍的現象。本質上是一種反向奴役。但是在(相對的)窮人和普通人永遠是多數的多數暴政下,也不可能根除的。隻能是控製一個度,一個平衡。不然怎麽辦呢。每個生命都要最大限度地發展自己。自己不能滿足自己,就隻能想辦法從環境中獲取唄。英雄還是惡棍,都是利益立場的投射。
為了自己去搶劫可能是罪行。為了家人去搶劫可能值得同情。為了教區團體階級去搶劫,就可能會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