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茄鯗
還記得劉姥姥二進榮國府, 在大觀園裏的那場麽? 裏麵有道複雜的不得了的“茄鯗”,劉姥姥第一口居然沒有吃出是茄子(或者姥姥是為了估計鬥大家開心,裝傻也好)。不過聽聽裏麵的配菜, 茄子味隻有一點點倒是非常的有可能。
我們依照鳳姐的話,來看看手續:“把才摘下來的茄子把皮去了,隻要淨肉,切成碎丁子,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脯子肉並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腐幹、各色幹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雞湯煨幹,將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裏封嚴,要吃時拿出來,用炒的雞瓜一拌就是。”
難怪叫做“茄鯗”了。鯗,原指一種海魚或幹魚。江浙一帶, 一般用鯗燉蛋,非常鮮美。這裏說茄鯗,言其味美如鯗。
明·高濂《遵生八箋》有“鵪鶉茄”法:“揀嫩茄切作細縷,沸湯焯過,控幹,用鹽、醬、花椒、蒔蘿、茴香、甘草、陳皮、杏仁、紅豆研末拌勻,曬幹蒸過,收之,用時以滾湯泡軟,蘸香油炸之。”似為早期之“茄鯗”。茄鯗之法還可於元代食譜窺其端倪。
《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也集有“造菜鯗法”,錄之如下:“造菜鯗法:鹽韭菜去梗用葉,鋪開如薄餅大,用料物糝之。陳皮、縮砂、紅豆、杏仁、甘草、蒔蘿、茴香、花椒,右件碾細,同米粉拌勻,糝菜上,鋪菜一層,物重壓之,卻於籠內蒸過。切作小塊,調豆粉稠水蘸之,香油炸熟,
冷定,納磁瓶收貯。”此法比起《紅樓夢》中茄鯗,用料不同,但其主要烹製工藝程序很相近。用料差異和工藝差異反映了富貴之家與平民家食的差異,並非盡是誇飾之辭。紅樓夢裏的這道菜的做法,光雞瓜子這一樣就夠繁複, 何況前麵那紛繁的切丁,煨幹等手續。現在的生活緊張,向來沒有人會費力氣和功夫去做了。
(轉付)雞爪子”製作方法如下:
主料:湖南桃源縣雞(即閹割過的公雞)一隻,重約3000克左右;金華火腿250克,鮮冬筍2500克。
輔料及調料:長沙醬辣椒250克,一級南雄花菇幹品200克,紹興醬黃瓜250克,鎮江甜醬菜一瓶約350克,生薑50克,甜麵醬80克,上海梅林牌辣醬或廣東珠江牌生抽王30克,料酒150克,雞清湯750克,菜油1000克,精鹽、冰糖、大茴適量。
製法:將雞宰殺治淨,去頭、翅、足、及內髒另作它用,剔盡雞骨,留頸皮與帶皮的雞肉一同切成蠶豆大小的方丁 ;火腿蒸熟,留汁,切成黃豆粒般的小丁。
雞丁用鹽、料酒稍加醃漬,過油;醬辣椒,水發花菇、鮮冬筍、醬黃瓜、甜醬菜等亦一並切成丁,稍炒,加入各種調料和雞湯後,用文火收幹,然後傾入熟菜油400克,拌和入壇,存放十天後即可使用。
“雞爪子”是一款涼菜,食用方便,臨時來客,準備不及,可以以麵條和米飯當主食,舀上一大勺雞爪子,加點水,放些雞精和芡粉,配上三棵小白菜,在微波爐裏轉上4分鍾,用作澆頭,如再外加一枚嫩雞蛋,豈不美哉!
“雞爪子”可以下飯,亦能佐酒。如今年輕的上班一族,節奏緊湊,老人們在家,閑來製作一壇雞爪子,調劑調劑生活。其樂也融融。兒孫輩們早餐買一些包子、油條之類,回來放入專用器皿,蓋一塊濕紗布,往微波爐裏一塞,再泡一碗炒米湯,品嚐品嚐雞爪子,異常歡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