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佚:動物的“婚外戀”
(2008-01-09 15:52:24)
下一個
來源:http://www.bjkp.gov.cn/dwly/dwsy/k10102-01.htm
科學家發現,在哺乳動物中隻有5%奉行“一夫一妻”的單婚製,其中“夫妻”雙方以靈長類、犬類較為忠實。對鳥類來說,大約有90%為單婚製,至少在一個繁殖季節是這樣的。但是,利用飛速發展的新DNA指紋技術的檢測表明,多達1/5以上的鳥卵並不是鳥類配偶的“愛情結晶”。即使是看起來用情最為專一的動物夫妻,也常常會去附近的巢穴或群落尋找陌生異性“調情”,和“情人”共享魚水之歡。在成雙成對的鳥類和哺乳動物中,大約隻有10%對伴侶一心一意,白頭偕老。
這種現象的原因可以從社會學、遺傳學和生物學的各個方麵來分析。對於“一夫一妻製”來說,其社會學意義是指動物結成配偶,一起養育後代,而遺傳學意義是指動物對性夥伴的忠貞不渝。
社會學意義的“一夫一妻”關係比較普遍,而遺傳傳學意義的“一夫一妻”關係則是鳳毛麟角。在靈長類動物中,隻有狨猴、絹毛猴等極少數種類能夠真正地做到從一而終。一種對配偶最為忠誠的動物是生活在美國的加州褐鼠。基因檢測表明,不管是雄獸還是雌獸,對於來自巢穴外的性誘惑都能視而不見。加州褐鼠之所以對配偶沒有二心,可能是因為它們的幼仔在出生後的整個冬天,都需要父母雙方悉心照料。為了讓幼仔活下來,它們的父母必須把它們擁在懷中,溫暖它們的身體。如果雄獸出走的話,雌獸就會殺死或遺棄幼仔。同樣,如果雌獸出走,幼仔就會餓死。
在動物世界裏“離婚”現象實在是太普遍了,這種配對關係的解體,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種間差異及種內差異,以至整個種群。多年來,鳥類通常被人們認為是忠貞不二的楷模,因為養家糊口,把一窩雛鳥“拉扯大”,需要兩隻親鳥相儒以沫,彼此心心相印才能保證繁衍生息,香火相傳。但即使是概念中十分聖潔的天鵝,也並不是一方淨土。生活在比利時的一種山雀,半數以上的配偶都會“離異”。對生活在英國的一種雀類的DNA指紋技術分析發現,這種雄鳥在繁殖期能恰如其分地銜回定量食物,來填飽屬於自己骨血的後代的肚子,然後利用其餘時間與交好的雌鳥暗渡陳倉。有些鳥類,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東藍鴝,曾經被人們當做是愛情專一的象征。但事實上,東藍鴝的性關係十分豐富,甚至可與電視上的肥皂劇相媲美。一對共同生活的東藍鴝所撫養的後代中,有15%至20%不是雄鳥的親生後代。在180多種“一夫一妻製”生活的鳥類中,隻有大約10%僅與配偶發生性關係,90%都有拈花惹草的行為。
與此相對,哺乳動物因為雌獸的妊娠期較長,然後還要擔負起哺育幼仔的責任,而雄獸在培養下一代的過程中幾乎無所事事,失去昔日伴當的溫存,百無聊賴之際,難免不花心,節外生枝自然是情理中的事情了。因此,雄獸隻有在有限的條件下才堅持“一夫一妻製”。一種情況是,雌獸極度分散,雄獸發現維持兩處或更多“藏嬌之屋”,確實力有不逮,不如一心一意,專務一處。這樣形影不離,在雌獸發情期到來時,就不會留給情敵們任何可乘之機。例如生活在非洲的一種羚羊似乎就堅持這種生活原則。
然而,許多即便是信奉“一夫一妻製”的雄獸,有一些場合,也具有捍衛多隻母獸的能力。如果這樣,婚外情看來是不可避免了。雄獸忙裏偷閑,向“第三者”獻媚討好,就有了更多的後代。在南美洲棲息的兩種猴類,偷情的雄獸負有除了“給孩子喂奶”以外的所有責任。雌獸如果一年生產兩次,每次產一對雙胞胎,若全憑一己之力扶幼將雛,較之一年隻生一胎,無疑要狼狽萬狀。那些惹下“孽情”的雄獸可不能不負“責任”,如果不是那麽勤快,倒也不如潔身自好。
哺乳動物中還存在著一種“家庭雇傭軍”現象。一些雄獸司職保護母獸,抗擊天敵,或驅趕其它可能弑幼的雄獸。雌獸就與擔當“家庭雇傭軍”的雄獸結成對子,準確地告訴那些在它們窩前轉悠的愛慕者,自己已經名花有主了。這種情況也可用來解釋大猩猩以至黑猩猩的一些生殖行為,它們中的雌獸“傍”上威武剽悍雄獸,就可退卻那些殺嬰雄獸。有人甚至認為這也是靈長類動物社會結構進化的一種重要驅動力。
所有生物,就是被認為是婚姻忠誠典範一些動物,在特定的條件,也會放浪形骸。南美的兩種單婚製猴類,都是由雄獸來承擔培養後代的大部分責任,但是有時因為雄獸的拈花惹草,一年內種群中離婚率高達三分之一。大量的“家庭劇變”往往是由雄獸數量過剩而引起的,通常因為雌獸大批死亡,雌雄比例嚴重失調,那些“猴光棍”就成為“窩邊誌願者”,任勞任怨地幫助雌獸飼喂那些本不屬於自己成果的幼仔。在這個“欲擒故縱”的計謀裏,原來的雄獸解脫了原來的家庭,也滋養著一顆驛動心,竟等不及原配的第二次“青春”,便棄家而去,另覓新歡。如此,天道酬勤,當雌獸回到發情期時,“誌願者”終可以如願以償,而雌獸當也不是非要“從一而終”不可。
為什麽動物會熱衷“婚外戀”,對婚姻不忠呢?這可能是生物學原則起作用的緣故,即動物在繁殖期與其配偶之外的異性交配,可以使後代獲得種群重要的遺傳優勢。雄性動物在生物學法則的驅使下四處交配,為的是使盡可能多地留下其後代。在獅子、猩猩和灰熊之類的動物中,由於受生物衝動驅使,為了影響後代的遺傳特性,處於優勢地位的雄性會殺死甚至吃掉年輕同性競爭者。對於雌性動物來說,尋求外遇是為了使後代獲得盡可能優秀的基因。它們尋求與族群中地位更高、素質更好的雄性交配,為的是尋找最好的遺傳因子,以培育出更優秀的後代。一些研究已經證明:與素質很高的雄性結伴的雌性動物沒有外遇。這樣的雌性動物相信它們已經擁有了最好的配偶,便別無他求了。當然,這些推測是否正確,還需要許多研究來加以驗證。
動物的單配、多配和離異等種內、種間差異通常是生態環境、數量狀況的因變量,雖然有一些很重要的規律被廣泛應用,但大自然中沒有能夠適用於所有物種和貫穿始終的理論和法則。而導致人類尋求外遇的衝動更是遠為複雜,因此從動物研究結論中“簡單化地”推斷出有關人類生活現象的結論是不可取的。
有趣的是,科學家已經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改變了多妻族田鼠對配偶的行為,把喜歡拈花惹草,不愛循規蹈矩的雄獸變為“愛妻愛家愛子女”的“好丈夫”。他們發現一種“一夫一妻”的田鼠的基因組成同另一種“一夫多妻”的田鼠百分之九十九相同,而造成其性格各異的正是一種加壓素接收基因。加壓素是在大部分哺乳動物的大腦都會自然產生的一種激素,它能影響雄性行為,包括侵略性格、溝通取向、性活躍度和社會行為。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把取自一隻實行“一夫一妻製”的田鼠身上的加壓素接收基因,植入到一隻實行“一夫多妻製”的田鼠的體內,結果意外地發現,被改變了基因的田鼠跟它的配偶關係緊密了。雄獸寧願經常跟配偶在一起而不會到處遊蕩,當雌獸產下幼仔後,雄獸花在照顧幼仔上的時間,跟雌獸所花的時間相等,並擔負起保護雌獸和幼仔的責任,一家子生活在一起。這與其種群原來的行為大異,通常是雄獸交配完後馬上就溜走去找尋別的雌獸去了。”這個實驗的成功又為進一步研究動物的婚戀行為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