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線空間

吾生也有牙,而雉也無牙,以有牙碎無牙,耶~!但是要記得刷牙,否則會有蛀牙,蛀牙導致無牙,無牙則置身碎於有牙之險境。。。
個人資料
正文

楊恒均:國人出遊時的陋習與中國文化無關!

(2009-03-10 10:14:36) 下一個
2009-03-10 10:06:14
來源: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25374


  副外長的話絕對讓“外國人”啞口無言!
  
  據鳳凰網報道,全國政協委員、外交部副部長武大偉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談到國民出遊形象問題時,坦率地指出,其實這些並不是“陋習”,隻是大家習慣不同而已,需要雙方一同溝通。

  武大偉認為,那些陋習是並不丟中國人的臉的,“這是一種習慣而已。例如喜歡聚眾、喜歡大聲說話。你看,在機場裏、餐廳裏,大家聚一塊說話的,都是中國人,可這就是一種習慣,我們還看不慣外國人那種小聲嘀嘀咕咕、當麵還要互相咬耳朵呢。”

  在說到中國人到美國華爾街“騎銅牛”的時候,吳大偉說這也是習慣,“如果你不讓騎,就要豎一塊牌子,上麵寫著‘禁止攀爬’”。武大偉說這是文化的差異,外國人有自己的禮節,我們也有我們的,不能說誰對誰錯,要共同努力,互相理解。

  看了這段報道,我首先想到我們副外長是在外交場合講這段話的。因為在國際上,很多事情即便我們有錯,也不能馬上認錯,我們是這樣,美國和西方也是這樣。否則,動不動就認錯,還怎麽搞外交?搞外交就是要為國家利益學會油頭滑腦,或者強詞奪理。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這樣的場景,一位傲慢的美國人指責中國遊客丟中國人臉了,破壞中國形象了,再看看我們外交部長的回答,那實在是太有才了!我甚至可以看到那位外國人目瞪口呆、啞口無言的樣子。

  怎麽樣?哥們,那可是我們的文化決定的,難道我們有什麽錯嗎?我們還不喜歡你們那種禮節呢!兩個人嘀嘀咕咕,我都聽不見你們在談什麽,哈哈,我們的文化,你們知道嗎?五千年曆史呢,不過就是不適合你們那種亂七八糟的禮節,當然我們的文化除了比較習慣你們的小轎車、電腦和我們外交部長穿的這身非常得體的“西裝”之外,和你們的禮節格格不入,也許還有民主、自由、人權。
  
  副外長徹底把我雷到了!
  
  可是,且慢,各位,我們這位外交部副部長並不是在外交場合講這段話的,這位被記者形容為遊曆世界各國、外交經驗豐富的副部長可是在回答中國記者問題的時候說這段話的。他要回答的不是外國人,而是關心中國形象和自己臉麵的國人,是那些希望中國人改掉陋習,提高素質的華人華僑,這樣說來,副外長的話就大大的有問題了。現在,讓我們簡單分析一下他的回答吧。

  第一,外交部副部長不是不知道一個基本的事實,迄今為止,批評國人到海外旅遊時的一些陋習丟中國人臉的幾乎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特別是實在看不過去的海外華人華僑。外交部請提供一個例子,這個世界上哪一個國家指責過國人出國丟中國人臉了?何況,即便丟中國人臉,關他們外國人鳥事?再何況,在有些傲慢的外國人看來,有些中國人本來就不要臉了,還怎麽丟臉?再說,美國人連和他們格格不入的印第安人和非洲新移民的習慣都能夠容忍,什麽時候指責過中國人的陋習了?

  第二,所有指責中國遊客在海外丟中國人、有損中國形象的陋習幾乎都清清楚楚地寫出來了,例如在公眾場合大聲喧嘩,隨地吐痰、亂丟垃圾和煙頭、不排隊、進入商場和電梯不掐滅煙頭、用完抽水馬桶不衝水等等,前段時間討論這些陋習時,我沒有看到一個人出來為這些陋習辯護過,可是今天出了一個高規格的辯護人,不過請問,有誰說過中國人聚在一起是“陋習”?怎麽能如此偷換概念?至於“騎銅牛”應該豎“禁止攀爬”的牌子,我現在就在北京,今天正好經過天安門廣場、好幾個政府機關包括證監會和外交部門前,幾乎所有這種場合的雕塑包括石頭獅子麵前都沒有豎“禁止攀爬”的牌子,你問一下有哪一個中國人敢攀爬嗎?如果不信,部長可以明天做一個試驗,找人攀爬一個北京重要場合沒有豎“禁止攀爬”牌子的雕像,看一下武警和保安是不是立即把你拉下來,訓斥一頓甚至扣留下來?還有,我發現在北京公共場合的廁所裏,很多都在馬桶旁邊寫了“用完衝水”的提示,請問這也是文化的差異?有誰家裏的抽水馬桶旁邊也貼了“用完衝水”的提示?

  第三,最讓我鬱悶的是,說來說去,怎麽又扯到中國文化上了?我也在國內好多年,又在國外十幾年,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所謂中國遊客出國的那些“陋習”絕對是陋習,然而,卻絕對不是中國人獨有的陋習!不但第三世界人有這些陋習,英美國家的人至今都有!這些陋習是全世界人類共同麵對並努力消滅的,可是,就在這個時候,我們的副外長卻出來放話了,那不是陋習,那是文化差別!外交部副部長能夠指出中國人在過去五年裏討論過的哪一個陋習是因為中國文化造成的嗎?既然是文化的差別造成的這些陋習,現在據說要發揚光大中國文化了,那就讓我們把這些陋習推而廣之到世界各地吧!建議孔子學院開設學習陋習的教育課程。
  
  我對這些陋習的看法
  
  我記得十幾年前剛剛出國時經曆的一件事,有一次坐跨洋飛機,半夜醒來就和朋友聊天,由於坐飛機耳朵聽不清,我們聊天的聲音很大。結果一位外國女人從後麵走過來,說,你們可以小聲聊天嗎?我們要休息。我當時很吃驚,感到很屈辱,但壓低了聲音。後來我發現我們的聊天確實吵醒了周圍幾排的乘客。

  我後來多次坐飛機,也在飛機上碰到了一些大聲說話的,半夜三更,我好不容易睡著,卻被他們吵醒,真是討厭。這時我想起了中國文化中最精華的一句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可是中國文化裏的經典,也是孔子送給學生最重要的一句話,可是恰恰在我們的整個教育裏,始終沒有人對我們好好講解這句話。我現在還是大嗓門,特別是和中國朋友一起的時候比別人都大,但有一個原則,如果旁邊有別人,我就會習慣性地壓低聲音,害怕影響到他人。

  你知道現在在長途飛機上吵醒我的都是什麽人嗎?都是年輕的白種人,沒有一個中國人!其實如果大家有在海外生活的經驗,就知道,在沒有中國人的場合,也有一些外國人(包括白種人)特別是年輕人大聲喧嘩,經常被人家白眼。一些很粗俗的白人也時不時隨地吐痰,美國和澳洲的一些鄉巴佬也有很多陋習,常常讓我和其他一些外國朋友皺眉頭。我們有時還私下諷刺他們。而同是中國人的香港人和台灣人,甚至包括主要是華人的新加坡,我注意到他們到海外旅遊時,作為一個整體,要比我所見到的澳洲人和歐洲人、美國人更注重這些禮節,也更少惹人討厭的陋習。

  什麽是中國文化?誰能說香港和台灣就比中國缺少了中國文化?如果說生活在海外的華人華僑離開中國文化太遠,那我八十多歲的父親應該更得中國文化的精髓。他到國外去看我,走進一個中國人的餐廳,發現那麽多人,卻那麽安靜,他感觸良久,說,這才是久違的知書達理的中國人啊。

  其實父親身上竟然有那麽多禮貌和品德都是我看上去那麽陌生的,很多竟然和西方的一些很好的習慣相同。要知道父親也是在1949年後受到過折磨的,還在農村挑過大糞,可現在條件稍微好一點,他竟然會在電梯裏提醒年輕人不要吸煙,提醒我說話聲音要小一點,他出門哪怕是散步十分鍾,也會穿得整整齊齊。父親是讀私塾的,在1949前完成了整個教育。為什麽他看到那些陋習就說那不是中國中文化呢?而且最近幾年我接觸好多位80歲左右的在1949年前接受了教育的中國人,我發現他們身上竟然有我在海外尋找了十幾年、原來以為是西方人才有的那種品德和禮節,這又是怎麽回事?副外長的年邁的父母如果健在的話,我建議他學習一下溫總理,多和老人聊聊,體會一下真正沒有被折騰過的中國文化。

  當然我們不能不承認,很多我們前段時間討論過的國人出國時的陋習確實更多的出現在中國以及其他一些第三世界遊客身上。根據我的觀察,我認為一些陋習(不顧他人製造噪音的大聲喧嘩、隨地吐痰、不衝廁所、不排隊等等)確實和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民眾的素質有關。如果我們拿GDP來說事,我們會發現人均GDP排後的國家,這些陋習更加嚴重。注意,這和遊客本人的經濟狀況關係不大,而是和他來自那個國家的人均GDP有關。

  但我也告訴大家我在海外的另外一個觀察(以及我以前做了四年旅行社工作的感受),你現在不妨去找一下世界人均GDP排行榜,中國大概在一百零八位左右。我想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那就是雖然我們國人對自己在海外的陋習感到不安,但如果與和我們相近GDP國家的民眾相比,中國人在國外的陋習遠不是那麽嚴重的,我們隻是和GDP前五十位的國家國民相比,才顯出巨大的差距。

  這說明什麽?這說明打開國門的中國人更傾向於嚴格要求自己,喜歡向高處走。我們是在和先進國家的國民相比,向那些實際上比我們人均富裕幾倍、幾十倍的國民看齊,有差距是可以理解的。而且,隻要我們認識到這些差距,會很快追上去的。

  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雖然這些出國反映出的陋習最早是被海外華人華僑發現的,然而,這並不是說國內的民眾就沒有認識到這些陋習。其實,我們前一陣子指責遊客帶到國外的陋習在國內早就遭到了圍剿,而且正在努力消除,現在在高級一些的餐廳吃飯,你高聲說話,影響了別人,你看看周圍的人的目光和臉色吧。等公共汽車你不排隊?等著別人吆喝你吧。隨地吐痰?別人也許照顧你麵子不會當場指責,但都會帶點厭惡的表情繞道一兩步。你去旅遊景點爬上一些雕塑照相,你看看周圍舉相機的人會怎麽鄙視地看著你吧。如果有人在天安門隨地吐痰後被保安提醒,他會說我吐的是我們的文化之痰嗎?

  但我們的副外長說了,有些陋習是因為文化差異——這實在是讓人詫異。副外長並沒有說某一個“陋習”,而是有些。而我認為就在過去五年國民討論的所有陋習,確實是真正的陋習,和文化無關,那副外長又是說的哪些陋習?莫非我們稍微有錢一點,去年又讓外國人不敢幹涉中國內政了,現在,竟然連陋習也要名正言順起來?可這些陋習並不是外國人指出來的,而是我們國人對比外國發達國家的國民找出來的差距啊。

  說實話,中國人那些陋習並不是什麽了不起的大錯,外國人都有過,隻不過他們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教育更普及了,素質也相應提高了,於是慢慢改掉了一些,比我們先走了一步而已。作為一個GDP排名在一百位左右的國家,我們的民眾素質相對來說還是相當高的,而且民間的力量加上海外的華人華僑的監督,我們民族還是比較自覺的,比較愛麵子的。可是,現在出了個外交部副部長,一句話就為早被我們普通民眾蓋棺論定的陋習正名了,而且又是以文化之名。

  有人說我們的文化不適合民主、自由和法治,我無話可說,就是想說也找不到地方說,但現在有人竟然又把文化和陋習扯到一起,我就不能不說了。我不知道這樣對上不敬,對外交部副部長品頭論足算不算一種中國的“陋習”,和中國文化是否有關?
  
  楊恒均 2009/3/9 北京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