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眼白 海心明

故事像飛魚般 從時間的靜深中閃過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有關大師們的文筆

(2008-06-25 23:25:24) 下一個

韓寒對巴金茅盾冰心文筆很爛的評價,在有些人看來,仿佛是冒了天下之大不韙:一個小毛孩子居然敢挑釁文學大師,這還了得! ——這樣人多半對文學沒有什麽興趣。真正的文學青中年們,也就是說,以閱讀本身為樂趣的人士——為通過語文考試背熟作家履曆的不算,恐怕都覺得韓寒隻不過是說了實話而已。

巴金茅盾的大名自然是如雷貫耳,但也僅僅是二老的大名而已,他們的作品,包括被選入中學語文教科書的那幾篇,幾乎沒有什麽令人回味,可以在記憶中留下痕跡的,甚至沒有流星劃過天際的短暫驚豔。巴金的成名作《家》《春》《秋》我曾很敬仰地拜讀過,留給一個少年閱讀者的,也就是驗證了語文書上所說的“中心思想”而已。冰心除了《小桔燈》,實在乏善可陳。就是《小桔燈》,也隻適合高呼“連爺爺”的小學生們用來醞釀他們表演性的美好情操。比較起來,這幾位的作品對一個閱讀者的吸引力,離魯迅、張愛玲、錢鍾書、朱自清、蕭紅等等,相差甚遠。

對於文采的缺失,也許我們可以比喻說,好像一個女子麵貌不夠美麗,但她並不一定不具有其他的美感——許多人有類似“女子無貌便是德”的情結。不過,沒有文采並不意味著一定有思想——這思想不是語文課本總結的中心思想。我甚至以為,文采不夠優秀的作家,其思想的深度透徹度很值得懷疑;因為語言不僅是思想的表達,也更是思想的工具。其器不利,何善其事?

這些被供奉做大師的作家,他們作品的中心思想在某種意識形態的框架內,的確是那麽地光榮與正確,簡單與高尚,以致於可作為政治宣傳材料——也隻能作為政治宣傳材料——指導著青少年們的頭腦直奔共產主義。中國曆來多產政治作物,隻不過到了新中國就更加係統化,批量化了。不僅如此,中國還盛產各種很爛的大師們,除了文筆差的文學大師,還有不懂科學的科學院院士,不信奉宗教的宗教領袖。。。一切早已不是什麽新鮮事物了。其正麵作用在於,我們已經沒有了對什麽大師再頂禮膜拜的心情。不明白為什麽到了今天,有些成年人還自囿於孩童般的思想蝸居,不肯走出來給自己放放風。

當然我們現在可以原諒大師們作品中人物麵目的標識化,簡單粗糙的抒情等等,畢竟我們自小耳濡目染,思維已經適應了這種低級的描摹慣勢,見怪不怪了;更何況我們還見過更假大空的樣板戲,不是一樣有些個唱段至今還為人們還津津樂道嘛。

由韓寒和陳丹青引發的對文學大師的討論,在這個時候,對清除語文教科書對幼小純潔心靈的蒙蔽和荼毒,還是有些好處的,也許能挽回些下一代審美趣味的庸俗化。有人說兩人借此炒作——“炒作”是本世紀最惡俗的詞語,在不知原因、不明結果的任何公眾事件都可以發現它的蹤影。至於說韓寒的文筆,我看還是很不錯的,《三重門》雖然極力模仿錢鍾書,但是足可見其古文和現代文功底深厚。其中錢氏風格流暢而充沛靈活的比喻,恐怕很多大師們是學不來的,其中包括在文化苦旅中經常淚眼婆娑的餘秋雨老師。

可以謹慎地相信,如果韓寒熬到七老八十,多半也能弄個係統外大師當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山眼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翎翅的評論:

韓寒的評論還是比較平心靜氣的,可能比我這篇更平和:)

我對茅盾的印象很模糊了,不敢說一定不好。這幾位在當時的年代,能夠被樹立起來,當然還是有其優點。不過我覺得相當可惜同時代還有其他一些更有文學天分的人,比如蕭紅,張愛玲,林語堂等,因為政治原因,相對受到些壓抑。

這些是我個人感受。對文學作品,個人愛好不同,非常正常;隻是覺得某種政治教育下所灌輸的標準過於簡單粗糙,限製了文學的審美自由度。

還有就是高興終於有人敢於評論大師們了,這是一個正常的社會環境所應有的。

翎翅 回複 悄悄話 第一次聽說這樣的事。不過本人對茅盾巴金還是很佩服的。尤其是茅盾。對中國的三、四十年代工商業人群的描寫,別人不及。
山眼 回複 悄悄話 謝了!錢鍾書的犀利幽默確是前無古人,從文字上麵來看,我很愛讀他和張愛玲。

chali 回複 悄悄話 評論的好,喜歡真話,我也敬佩錢中書老先生,堪當一帶文學大師,不需要吹和吵做,作品在那裏,不服不行。
頂你的帖子。大家都是圈內行走者,差別還是看得出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