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山,山裏有個廟,廟裏有個老和尚,還有個小和尚......

本博客的圖片,文字均為博主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
個人資料
正文

【千千美食】晶瑩剔透話蝦餃

(2013-04-29 20:44:22) 下一個

蝦餃是廣式茶樓食肆裏最流行的一道名點。鮮蝦配上新鮮的冬筍包裹在透明的皮子裏,挑逗著你的味蕾,讓人忍不住的下品味。好的蝦餃應該是鮮而多汁、爽而嫩滑、油而不膩的。可惜,在外麵吃的蝦餃常常是沒有認真清理蝦腸,看見那黑黑的腸子或者咬一口感覺到磣牙,就再沒有了吃的興趣,所以我在飯店裏不大點蝦餃的。試了幾次以後,俺的蝦餃模樣終於可以見人了,拿來和大家交流交流。

鮮蝦餡的製作步驟:

1、新鮮的基圍蝦,去頭去殼,開背去腸線洗幹淨。(有說用冷堿水泡30分鍾再洗幹淨堿,蝦仁會比較脆。我沒有試過。)

2、豬肥肉,用刀切小粒。過一下滾水再在冷水浸一下,據說肥肉不出油。我是用現成的紅燒肉剁了兩塊進 去。

3、冬筍切細 粒。

4、蝦肉用刀拍成泥。(不要剁,會影響口感。這是頂級廚師裏梁大師說的。我也是看了哪一期頂級廚師才發神經捯飭蝦餃的)再加入豬肉粒和筍粒,加鹽,香油, 蛋白和白胡椒粉調味。(我用蝦頭熬了點蝦油也加到了餡裏,顏色和口味都有加分)。

5 、將蝦餡混合均勻,用手抓起反複摔打至蝦餡開始變得黏稠有勁。放冰箱裏待用。

新鮮冬筍是有季節的,鮮蝦70%,肥豬肉10%配上荸薺西芹各10%,也是不錯的搭配。

現在好多飯店喜歡包整隻蝦仁,其實口味和外形都有減分。

蝦餃最難的是皮子 。過去澄麵加工是每年深秋以小麥磨漿壓幹,反複暴曬而成,不用任何物料搭配,質感晶瑩通透爽滑。現在機械化生產澄粉暴曬改為烘幹,這一製法澄麵皮粘牙易 碎。澄份的製作工藝改變了,當然做蝦餃皮的方法也要改變。在澄粉裏加入生粉可以有效改善麵皮的柔韌性。關於這個比例,有說一半一半的,有 3:1 的,有9: 1 的。我試了兩三次覺得我喜歡的那個配方比較接近最後那個比例。而且操作的時候比較簡單,不必考慮比例問題,符合中餐烹飪少許適量的最高境界,我喜歡。

不用秤用容量計算的話, 一份澄粉加一份滾開的水(這個很重要,一定要是滾水),用擀麵杖一個方向攪拌至透亮,然後在麵板上撒生粉(木薯粉 tapioca starch ,這裏要謝謝魚兒,讓我整明白是那種生粉了) ,把燙好的澄粉和生粉揉勻。這個感覺就可以了,你一定要個比例的話,基本上就是十份澄粉一份生粉。而且你喜歡精確的配比的話,最好用重量,因為容器舀多舀 少還是不太準的。

DSC_6642_副本.jpg
蝦餃皮製作步驟:

重量比例:澄粉  100g ,沸水 200g,生粉 10-15g (包12個左右)

1、和好的麵團要用保鮮膜包裹好,以保持麵團濕潤溫暖。

2、取少許麵團搓成長條,切大小一致的小劑子。

3、一張廚房用紙折疊到一點油,取一把重一些的刀在油紙上抹一下。

4、把小劑子按在台麵上,刀身按在小劑子上壓,拿起轉一下再壓 ,每按一次都要把刀在油紙上抹一下,將下麵的小劑子壓旋成一張薄薄的蝦餃皮。

5、 最後用菜刀將製好的蝦餃皮鏟起。

蝦餃的蝦要拍,蝦餃的皮也要拍。看來做蝦餃最重要的是拍功(^o^)/~

現在可以開始包蝦餃了:用左手托起蝦餃皮,右手大拇指與食指捏起蝦餃皮的一邊。用右手食指向左手食指下端送進蝦餃皮的邊,並順勢依次輕捏出花褶。

DSC_6645_副本.jpg
上蒸籠8分鍾就好了。

看看俺的蝦餃,挺著豐滿的凸肚,紮著有十二道褶子的芭蕾裙,踩著小天鵝的舞步就出蒸籠了。

dsc_6656_1_副本_2_副本_副本_fused_副本.jpg

DSC_6663_副本.jpg

DSC_6665_副本.jpg

.
^&^


.

謝謝瀏覽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