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歐美頻頻妖魔化“中國製造”卻砸了自己的腳!ZT

(2007-09-23 11:30:16) 下一個
歐美頻頻妖魔化“中國製造”卻砸了自己的腳! 綜合新聞

最近歐美等國頻頻對“中國製造”發難,對來自中國的“中國製造”的品質與安全問題進行的“圍剿”,中國自今年9月1日起開始對其出口食品實施新的檢疫措施,檢疫成本的增加與出口時間的拖延使得中國出口食品的貯藏成本上漲,連帶抬高了中國出口食品的價格,讓歐美消費者吃盡了苦頭。歐美國家開始感受物價上漲的壓力。

據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報導,在過去幾周,一罐豆豉魚在美國的售價已從0.5美元漲到1.39美元,產自中國的香菇價格上漲了60%,糖果、米粉的價格則增加了15%。有美國進口商的話稱,未來數月中國出口食品和食材的零售價將上升10%至20%。

日益嚴格的檢疫程式隻是抬高“中國製造”價格的一個因素。全球油價及其他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中國加工貿易管理政策的調整,人民幣升值因素,都使得中國的對外出口成本在顯著提高。

長期享受物美價廉的中國產品,還要頻頻發難,這太荒唐了。中國人民為這些這些低廉的產品,付出的巨大的勞動,寶貴資源和環境成本。不提價天理難容。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資料,2006年,中國對歐盟的出口達1820億美元,對美國出口2035億美元。在多個漲價因素的推動下,這些出口很可能也會出現一定程度上的“漲價”壓力。以上述出口價值進行簡單的匡算,如果來自中國的出口平均漲價5%,並且漲價傳導到最終消費市場,歐盟和美國的老百姓就要為此多掏 91億美元和101億美元。這就是歐美消費者現在已經叫苦的原因。

  在歐美消費者開始叫苦的同時,一些西方政要紛紛作出和緩的表態。美國財長鮑爾森稱,中美貿易對壘是災難性的。而澳大利亞政界人士也公開表示歡迎價廉物美的中國貨。這種巧合的出現,反映出漲價對西方消費市場開始顯現真實的殺傷力。

“中國製造”漲價給歐美消費者吃的苦頭才剛開始,按照現有的慣性,到明年,那些曾經“逼迫”中國人民幣升值的國家也許才會意識到,逼著中國提高人民幣升幅有多麽現實的負麵後果。不論是歐盟和美國,看來它們今後都得過一個更加昂貴的耶誕節了。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