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拉夫丁香

海外飲食男女的情與愛,彷徨與迷茫。
正文

人民幣超發43萬億 央行貨幣政策回歸穩健

(2010-11-01 23:47:48) 下一個

1020,中國人民銀行作出了令外界頗感意外的加息之舉。

  為什麽中國貨幣政策轉向來的那麽突然?

  近日,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中歐陸家嘴(600663,股吧)國際金融研究院院長吳曉靈在上海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坦言:“過去相當一段時間,央行存在貨幣超發的問題,特別是2009,為了應對金融危機采用了‘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在我看來,此次央行希望通過加息向市場釋放中央決心調控通貨膨脹預期的意圖,以及貨幣政策回歸穩健的信號。”吳曉靈說。

  有學者評論認為,此次央行加息不僅是“極度寬鬆”貨幣政策的終結,更是對過去10,甚至30年過度依靠貨幣推動經濟的一次重要的貨幣政策轉向。

 

  貨幣超發43萬億元

  “央行加息其實來的太晚了,貨幣超發已經那麽嚴重,早就應該實施收緊政策來抑製通貨膨脹。”玫瑰石顧問公司董事、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這樣告訴記者:“我們看到包括綠豆、薑、蒜、辣椒在內的農副產品輪番上漲其實都是央行貨幣超發的結果,多餘的錢在市場中亂竄,多年累計起來的過量貨幣已經給中國經濟實體帶來了巨大的通脹風險。”

  根據國家統計局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9月我國CPI同比上漲3.6%漲幅創下23個月新高;當月食品價格更是同比漲幅高達8%。那麽,CPI的同比逐步增長是否是由貨幣超發引起的呢?

  “通脹無論何時何地皆為貨幣現象”——這是貨幣學派創始人弗裏德曼的一句經典名言。按照貨幣學基本原理,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每增長出1元價值,作為貨幣發行機構的中央銀行也應該供給貨幣1,超出1元的貨幣供應則視為超發。而在新興市場國家由於市場化改革等原因,資源商品化過程加劇,廣義貨幣供應量適度高於經濟發展GDP增長也是合理的。但過高的貨幣供給卻極易帶來通脹。

  通貨膨脹與貨幣超發之間存在的關係也得到眾多中國學者的認同。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經濟學家周其仁近日即在其博客中警示“貨幣老虎越養越大”。

  據統計,2009年底,我國33.54萬億元的GDP規模,19783645.2億元GDP規模的92倍。但同期,廣義貨幣供應量(M2,廣義貨幣=流通中現金+銀行活定期存款+儲蓄存款+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卻從1978年的859.45億元增長到2009年底的60.62萬億元,705倍。

  吳曉靈直言:“過去30,我們是以超量的貨幣供給推動了經濟的快速發展。”

  根據官方數據,2000,我國GDP總量為8.9萬億元,廣義貨幣供應量為13.5萬億元,GDP1.5,多出了4.6萬億元,而到了2009,我國GDP總量為33.5萬億元,廣義貨幣供應量為60.6萬億元是GDP1.8,比差多出了27.1萬億元。

  從目前的趨勢來看,廣義貨幣供應量與GDP之間的比例在進一步加大。根據央行數據顯示,今年9月末,廣義貨幣餘額已經達到了69.64萬億元,按照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前三季度GDP26.866萬億元計算,超發貨幣將近42.774萬億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