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拉夫丁香

海外飲食男女的情與愛,彷徨與迷茫。
正文

從成交量變化分析底部形態

(2010-11-22 05:53:46) 下一個

從成交量變化分析底部形態

作為長線資金,大多尋求穩健的投資路徑,因此,如何準確地判定一個股票的底部和如何分批投入是一個重要的課題。這裏試從成交量的變化去分析一個股票的底部形態,挖掘最佳買入點。

  近年的幾種底部形態:

   1 、打壓、下破平台,放量見底。這類股票大多已經累積一定幅度跌幅了,然後再在低位橫盤相當一段時間,之後突然放量下跌突破平台 ( 大多借助大市下跌 ) ,在放出巨量後再收一陰,底部形成。

   2 、標準下降通道,突然爆發性放量拉高。這類股票大多有標準漂亮的下降通道,突然在某天放巨量收陽線,底部形成。這類股票有時還能跑出短期黑馬來,但大部分拉高後會再作調整。

   3 、構築雙底、三底、四底。這類股票築底手法比較老。但有一部分資金的確是很喜歡玩這把戲,每一波浪的底部和頂部有高達 50% 的幅度,每年玩它 3 、 4 個浪,也不賴。

   4 、在低成交量的水平下,升時放量,跌時縮量,振幅不大,橫盤走勢。這類股票是一些比較老的吸貨手法了,也最折磨人。一般會出現陰陽相隔、兩陰夾一陽或兩陽夾一陰的走勢。這類股票的莊家一般實力不算太強 ( 相對於期貨資金來說 ) ,但控盤性很高,做莊期很長,起碼一兩年。

   5 、期貨資金入主,井噴。這類股票看不出底部,莊家就是底部,運氣就是底部。這類股票隻適合短線資金參與。

   6 、迅速拉高翻番後,向下調整近一年,價位到達黃金分割點處。

  從長線投資的角度看,第 1 、第 3 和第 4 種底部是比較適合長線資金參與的。但第 1 種需每天觀察,否則哪知道它哪天會破位?而第 3 種有一定風險,最好在前幾浪參與,否則別人玩膩了,在到達浪底時還繼續沉下去,那你就……。因此參與這類股票一定要設好止損位;第 4 種風險最小,但時間可能很長,需很有耐心,還要說明一句,必須先看看其相對價位是高還是低。

成交量洞悉主力玄機

在股市中流行一句話,叫做“量在價先”,似乎股票隻要放量就會上漲。而事實上,任何事物都要辨證地看待,同樣的成交量在不同市場狀況下都會有不同的含義,隻有隨機應變才能洞察莊家的玄機。

  主持人:常常聽到投資者抱怨,用成交量方法來選股並沒有騎上黑馬,反而在高位被莊家套牢。難道成交量也會騙人嗎?這期我們請來證券資深人士張紅記先生,就讓他來介紹一下成交量的用法。

  北京豐台區股民王先生:為什麽很多人都說“量在價先”?

  張紅記:“量在價先”這一說法最早出現在美國,盛行於台灣,上世紀90年代初傳到內地股市。它最初的含義是,成交量代表市場人氣,一隻股票隻有看漲並追漲的人多才會令股價節節高升。這一分析方法傳到台灣及內地股市又有了不同的含義,由於台灣及內地股市莊家盛行,它被看做分析莊家意圖的有力工具。因為機構坐莊必然要經曆底部吸籌、中部拉升、高位出貨三個階段。而完成這三個階段必然在成交量上有所表現。

  北京朝陽區股民韓小姐:那我為什麽用成交量選股並不準呢?

  張紅記:和任何為大眾所熟知的技術分析方法都會被莊家利用一樣,莊家也會製造虛假的成交量來誘惑股民上當。比如說“價漲量增”,莊家就會在高位通過自買自賣的方式製造成交量,造成還會繼續上漲的假象,來完成出貨。

  破解莊家的這種手法需要一定經驗。最主要的是判斷機構的成本區及持倉情況。

  莊家分長莊、短莊,以及中線莊家,每種莊家的拉升目標及底部吸籌比例都不相同。長莊一般要吸到流通籌碼的50%以上時才會考慮拉升,往往要股價翻1番至兩番才肯罷休。而短線莊家所吸收的籌碼一般隻有10%-20%,有30%左右的漲幅就可能出貨。

  投資者可以通過一隻股票的底部換手率來判斷機構的持倉。

  一般而言,在正常的市道下,底部成交量的20%可能是機構所吸納的籌碼,照此計算,底部換手率達到100%的股票,機構的建倉比例會在20%左右。當然,由於處於牛市或熊市等不同市況下,這種比例也會有所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在股票拉升時“價漲量縮”甚至比“價漲量增”更準確,這時往往是莊家控盤比例極高造成的,所以當投資者看到有股票價格漲了40%以上,而成交量並沒有太多放大,那很可能就是碰到了一匹黑馬。

抄底逃頂信號 : 成交量

 成交量是一種供需表現 , 表示了股票市場投資人購買欲望的強弱 , 由人潮的熱氣騰騰轉為冷清無人 , 由成交平淡轉至交投活躍 . 成交量能反映出股價波動有高潮也有低潮 , 有

高峰也有低穀 , 這種循環過程反映了人氣的聚和散 . 股市人氣的聚散都需要有一定時間的醞釀 , 並不是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 , 因為興風作浪前都會有明顯的征兆 .

  股諺雲 : 股市上什麽都能騙人 , 唯有成交量不能騙人 ." 成交量是一個重要的信號但較難掌握 , 而有經驗的投資者才能辨別 .

  一段行情初起時 , 成交量開始增加 , 呈漸進的並非急劇的趨勢 . 例如 ,5 月 19 日掀起的這波行情 , 成交量就是逐步放大的 , 至 6 月 15 日滬市成交量便放大到 280 億 . 所以對成交量

不能主觀認定 , 直到以後無法再增加 , 行情便告一段落 , 進入整理階段 , 成交量則萎縮 . 另

一波行情再起時 , 股價繼續上升 , 成交量再度逐漸增加 , 股價創新高維持不跌 , 必須要有大成交量做基礎 . 因此 , 上漲必須有量 , 下跌可以無量 . 有量就表示換手積極 , 能維持股價 ; 無量則股價下跌 , 人氣四散 , 成交量開始迅速或緩慢萎縮 . 無法再減少時 , 下跌行情會告一段落 , 股價會進入整理或反彈 , 成交量再增加 , 另一波下跌行情再起 . 股價繼續下跌或成交量繼續萎縮 , 股價創新低而無力回升 , 這就是由於買氣不斷削弱 , 形成供大於求的現象 . 所以成交量是股市的元氣 , 股價則不過是它的表麵現象而已 . 成交量通常比股價先行 , 股市上有 " 先見量後見價 " 之說 .

 多頭市場行情的初期 , 也就是突破反轉時 , 多空必然展開搏鬥 , 成交量與前期的空頭市場相比必然大增 , 短時間內股價迅速上漲 . 因此 , 股價突破盤整 , 成交量大增 , 而股價仍繼

續上漲 , 是多頭市場來臨的征兆 , 也是抄底買進的信號 . 多頭市場結束前 , 成交量也會有信號暗示股價即將會下跌 . 經過長期上升 , 高價後股價無法再升時 , 每日或一周始終維持巨

大的成交量 , 當成交量顯著萎縮 , 表示主力已撤退 , 股價立刻下跌 , 這就是所謂的成交量風起雲湧 , 股價不漲行情到頂 .

  空頭市場成交量的特征 , 就是股價下跌導致買盤不積極 , 成交量隨股價創新低而萎縮 , 無法萎縮時就容易出現反彈 , 這樣一波一波地往下跌 , 出現新的低價 , 直到成交量再也無法萎縮時 , 下跌行情就結束 .

  空頭市場行情的初期 , 由於投資者的看法不一 , 成交量依然是巨大的 , 直到出現大跌 , 使多頭受到重創 , 不敢再買入股票 , 交易逐步停滯 , 而股價遠離大成交量聚集的價位 , 股價繼續下跌 , 這就是空頭市場來臨的征兆 , 也是賣出的信號 .

  空頭市場結束轉為多頭市場前 , 成交量也會發出信號 . 空頭市場的尾聲成交量都已萎縮 , 隨後成交量有放大的跡象 , 股價有時會升 , 有時依然橫盤或縮量下跌 . 但上漲的種子已經埋下 , 漲勢勢在必行 . 例如 , 本波的信息 , 網絡股 , 仔細觀察前期都有過一根當時的巨量 . 所以在空頭市場成交量創曆史最低 , 次日要迅速買入 .

  可見 , 多空市場的成交量始終在輪換 , 由低到高 , 由高到低 , 生生不息 . 經驗不足的投

資者可看錢龍靜態 , 或其它分析軟件中的 " 線能量能 (PVEL), 它很直觀 . 該指標主要以 K 線搭配成交量來觀察價量彼此的關係 , 具有很實用的參考價值 , 用它抄底逃頂少有騙線 . 在高價圈 ,K 線下下跌量能下降 , 表示是跌勢初期 ; 在低價圈時 , 表示股價跌勢已屆末期 .K 線 下跌量能上升 , 屬於量價背離現象 , 在低價圈時意味著低檔接手積極 , 股價近穀底 ; 高價圈時表示主力大戶出貨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