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安陽,李至基和曾紅是開著自家的寶來去的,路程有
到了石家莊區域,把車加過油,兩個人吃過午飯,換由李至基開車,早上八點出發,到了傍晚六點才到安陽。
安陽也是曆史名城,殷墟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去年在安陽農村發掘出一個古墓,引起了全國人民的關注,吵得沸沸揚揚,關於是否是曹操墓爭論不休,確實出土的文物太少,如果真是曹操墓,那又能如何,近乎空墓,有價值的東西被曆朝曆代的人盜完了,隻留下一些石牌和石刻畫,給後人留下的文化信息太少。
車子下了高速,駛入了鄉村公路,兩邊是農田,道路被白楊或者泡桐的濃蔭遮蓋,時常還會碰到村人趕著幾隻山羊路過,一派田園風光。
李至基的故鄉是叫魏村的一個小村莊,距離安陽市區
父母在大門口迎接,一家幾口人就一同到了三樓,三樓是李至基在家裏人蓋樓時特別囑咐設計的,沒有進行隔斷,是一個通間的大房子,180多平方米,全作為一個客廳,木質地板被勤勞的母親打理的光潔照人,真皮沙發、液晶電視、實木書櫃都是李至基置辦的家具,靠背麵的牆上放了一張大老板桌是他的書桌,比北京的房子亮堂多了。
李至基讓他的父母坐下,在茶幾上又擺下了功夫茶茶具,開始給大家泡茶。
李至基的父親說:“你們這些人喝個茶用這麽小的盅,還不如用大茶缸喝茶痛快。”
李至基笑笑不吱聲,將泡好的第一杯茶遞給父親,老人喝了一口,說:“這茶就是不一樣,比我喝的粗茶好喝,算了,你還是給我換個大個的茶杯吧,這麽小的盅喝茶,我不習慣。”
李至基沒辦法,選了一個大茶杯給父親泡了一大杯鐵觀音。
父親和李至基聊得全是農家的一些事,家裏莊稼的長勢、收成,農業的節氣,養得雞狗、村裏的人際關係,村裏年長老人的身體狀況,父親還教導李至基做人不要貪圖小便宜,要與人為善。聽了這些話讓人感覺特別的踏實,想起了唐朝詩人孟浩然的一首詩: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麵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聊了一會兒,曾紅就和母親一塊兒到一樓的廚房準備晚飯了。李至基跟著父親到了三樓樓頂。在蓋樓的時候,三樓搞了幾個大花壇,李至基特別囑咐過父親不要種花草,要種一些穀子、玉米等農作物,他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比較深,讀過《春秋》、《東周列國誌》,知道禾黍稼桑是國家的根本,家裏種一些穀黍取個富足平安之意。
樓頂的花壇裏穀子已經長出了一人多高,沉甸甸的穀穗都低著頭,非常好看,父子兩個在樓頂迎風而立,俯視著他們的故鄉,村裏的父老鄉親很多人家蓋的是兩層樓,李至基也算是衣錦還鄉了吧,父親也為此感到自豪。
曾紅在一樓的廚房和李至基的母親在準備晚飯,母親一直追問曾紅是否懷孕了,說至基常年在海外漂泊到現在還沒有孩子,不容易,勸曾紅如果一個人在北京沒有人照顧,不如搬到安陽來住一段時間,曾紅也都一一答應。
晚飯在一樓的小餐廳,幾樣家常菜,自己家地裏麥子磨麵蒸的白饅頭,李至基吃的津津有味,連連讚美農村的生活,說自己以後也要搬到農村來住。母親也一直嘮叨李至基趕快給他們生個孫子,年齡都這麽大了,別人家的孩子都上小學、初中了。
曾紅和李至基晚上睡在二樓的臥室,“造人”的時候,曾紅也不敢喊了,驚動了父母多不好。今天那白天奔波了一路,夫妻兩人第二天早上一睜眼,已經八點多了。
早飯早都給準備好了,曾紅有點兒不好意思,母親說:“至基好不容易回來一趟,你們好好在家裏歇著,我照顧你們。”
吃過飯,兩人出去散步,在路上遇到父老鄉親,長輩們都上了年紀,好多這幾年長大的小孩又不認識,有句話說:時間會改變一切。現在的人和原來的不一樣了,小時候李至基也像這群小孩兒,會跟著來到村裏的衣著光鮮的人跑很久,用一隻隻好奇的眼睛盯著看好久。
小時候,李至基就喜歡到村裏的田地、溝渠邊玩耍,現在兩人散步,李至基還是歡喜地看著這一切,這幾年來養育祖祖輩輩的土地。
安陽,原來是商朝的首都,四千年前可使人類文明的中心呢。想到這句話,李至基不僅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