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vender51

葉子是不會飛翔的翅膀
正文

若爾蓋二

(2007-03-18 19:32:34) 下一個

若爾蓋之二

夏河拉布楞寺

在西藏,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規模大小不等的寺廟。 古代藏民崇信的原始宗教名為 “本波”,俗稱本教。在佛教傳入之前,本教勢力昌盛,既控製地方軍事政務,又左右國計民生,甚至借神的旨意要挾王室貴族。公元七世紀,鬆讚幹布 (公元? -650 年)統 一西藏高原,建立吐蕃王朝。為消除各地本教勢力對統一政權的威脅,鬆讚幹布大力倡導興佛,以佛教偶像崇拜、神權至上主教義鞏固新生政權。他先後與尼泊爾尺尊公主及唐朝文成公主聯姻,前者帶去了釋迦牟尼八歲等身像,後者帶去了釋迎牟尼十二歲等身像和三百六十卷經典。鬆讚幹布還在拉薩修建了大昭寺和小昭寺。佛教自此由中原地區和尼泊爾源源不斷地傳入西藏。 現存藏傳佛寺,多為因地製宜,依山而建。一般說來,整座建築群以佛殿為中心,由經堂、紮倉(僧院)、僧舍以及大活佛的宮殿組成。寺殿與宮殿相結合,殿宇毗連,重樓疊閣,錯落有致,金碧輝煌。最為獨特的是藏傳佛寺的建築藝術融漢族、印度、尼泊爾風格於一爐,形成極具民族個性的韻致。

到達拉布楞寺已是黃昏,高原的太陽失去了溫度,天氣變的陰霾,層層鉛灰的雲在天際渲染出濃重的水墨效果,仰視依山而建的巍峨寺院,人變得卑微渺小。 高原地區獨有的藍天襯托下, 綠色的琉璃瓦映襯著 屋頂金光閃閃的金頂、法輪與法幢 ,光彩奪目。主殿殿身粉刷著醒目的白色,紅白二色在藏民的生活中具有特殊的意義,白宮是活佛起居之所,紅宮則是活佛靈魂之所。藏民有以黑色為尊貴的習俗,所以門窗靠外牆處都塗成梯形上小下大黑框,突映著白色的牆麵。屋簷窗下懸掛的 布幔上繡著各種色彩豔麗的 綢緞剪成各種佛像、人物、花卉、鳥獸等,以羊毛或棉花之類充實其中, 風吹動似在召喚迷路的靈魂 。鏡頭中一個藏族老婦人佝僂著背從殿前蹣跚緩行而過,慢慢地與這天地殿宇融為一體。
沿著曲折的小巷穿過錯落的重樓疊閣,在一個殿堂的外邊忽然遇見繞殿而行的一群藏民,表情認真腳步急促地順時針方向不停地疾走。旁邊有人解說這也是藏民的每日功課,祈求佛祖保佑他們幸福平安的生活,強調一定要順時針而行。我此時此地也不由自主地加入他們的行列,但藏民對我們這些人的行為不以為然,從我們的臉上他們明顯讀出不敬的台詞。兩圈過後轉身進入殿堂,沒有現代的燈光,火紅的燭火閃爍搖曳,人影憧憧,空氣中彌漫藏香和酥油燃燒後特有的氣味。殿中矗立著紅色的粗大圓形梁柱,借著燭光可以隱約看見花飾雕鏤和彩畫,年長的僧人手握轉經輪坐在中間,年輕的僧侶則依梁柱分排而坐。一片香煙繚繞中單調低沉的誦經之聲,間雜手指偶爾翻動經文的聲音,斂聲摒氣的遊人緩緩沿著牆邊走過,不敢打擾這片祥和寧靜。後殿供奉著三座觀音菩薩的金身塑像,供台上有我認不清的佛門七珍八寶,左右兩側牆上層層疊疊羅列著數不清的經卷,天棚和另一側的牆上 藏族的壁畫講述著佛的故事和功績,濃重的色彩和佛的光華一樣經久不褪。

終於走出殿,長長出口氣,轉眼看見一個年輕的僧人站在門邊,笑著對他招招手。可能已經熟識了我們這些旅客,所以他並不意外,略顯羞澀的與我攀談,講寺的故事,佛的故事,但沒有他的故事。我問他六字真言嘛、呢、叭、咪、哞 是什麽意思,可惜他的漢語不能為我解釋清楚。 他懂我不懂,所以他笑的清澈透明,他心中的佛,虔誠的信仰和執著的追求。
嘛、呢、叭、咪、哞

嘛:象征本尊慈心,忍辱 除嫉妒心

呢:象征本尊身、口、意、事業、功德

叭:象征本尊大樂,布施,除嗔心

咪:象征本尊大樂,布施,除貪心

哞:象征本尊悲心,精進,除嗔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glass_view 回複 悄悄話 學的那麽專業,下回去會看到個美女尼姑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