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人

描述中關村的人和事.
個人資料
正文

百年南社(十七)讀媽媽的詩及其它

(2009-06-08 05:39:08) 下一個

西方社會在五、六月間都要過母親節和父親節。母親節作為一個感謝母親的節日,最早出現在古希臘,時間是每年的一月八日,而在美國、加拿大和一些其他國家,則是每年 5 月的第二個星期天。母親們在這一天通常會收到禮物。 20 世紀末,這一節日在中國大陸各地也日益推廣開來,在每年 5 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中國人和世界其他國家的人們一道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表達對母親養育之恩的感謝。我們對於父母的關愛是一致的,當母親含辛茹苦地照顧我們時,父親也在努力地扮演著他的角色,加拿大的父親節則是每年 6 月的第三個星期天。今年我的孩子早為我們準備好了禮物。

而我的父母則離我們而去有二十餘年了,我應該怎樣為他們準備了禮物呢?想了想最好的禮物是寫篇文章回顧和紀念他們。本文是我寫媽媽的人和詩。

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世界上的愛有很多種,朋友之間相知相助的愛,親人之間血濃於水的愛,戀人之間海誓山盟的愛,夫妻之間相濡以沫的愛。然而,天地間最無私、最博大、最寬容、能以生命付出為代價的愛則是母愛。我的媽媽和世界上所有母親一樣最愛自己的孩子,她為了我們可以付出一切。我出生在八年抗日戰爭後期的 1943 年,他們盼望著勝利的曙光,為我起名叫恒勝。那是在浙江大學西遷到貴州遵義和湄潭的年代,父親忙於浙大湄潭分部和農學院事務,完全顧不了家。生活的重擔落在母親的身上,加上貴州的環境是“天無三日晴、地無三裏平”。當時生活十分艱難,既要照顧好大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又要照顧繈褓中的我,而她沒有奶水,當時更沒牛奶,我餓急了就哭著咬她的乳頭,後來總算搞到羊奶喂我。當我長大後她常笑著對我說,你屬羊,是靠喝羊奶水長大的。

媽媽 陳綿祥,字亨利,字馨麗,號希慮,江蘇吳江人。 1900 年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外祖父是清末民初著名的革命文學團體南社的發起人之一陳去病。 作為長女的她在南社成立後不久,十來歲就加入南社,跟隨父親陳去病,追隨孫中山先生,走南闖北,鼓吹革命,擁護共和。五四運動後,南社出現分化,柳亞子於 1923 年在上海成立“新南社”,母親又成為新南社的社員,鼓吹新文化運動。她和南社淵源很深,和南社元老級人物都十分熟悉。秋瑾烈士 1907 年在紹興遇難後,她的 生前摯友 徐自華女士和我外祖父 等人為實踐秋瑾生前“埋骨西冷之約”,幾度冒死在杭州擇墓地、組秋社、葬烈士, 建秋雨亭 。 徐自華和其妹徐小淑(又名徐蘊華)都是南社早期會員。 外祖母去世 早,母親尚小,無人照顧,曾過繼給徐自華做幹女兒。母親從小在外祖父陳去病、 柳亞子 和徐自華、徐小淑的影響下,愛好詩詞並有深厚的文字功底。

媽媽(右)攝於孫文題字的二陳先生之墓前                陳去病(左)、母親(中)、徐自華 (右)

(二陳先生為陳去病的父親、叔父)

媽媽自我們出生後,就主持家務,不再出外工作。我們從小就聽她吟詩,很動聽的。從此我知道詩歌是要唱的,不是像現在那樣的朗誦。媽媽能寫一手漂亮的蠅頭小楷,這是受益於《靈飛經》和王羲之的字帖的影響。

《靈飛經》以其秀媚舒展,沉著遵正,風姿不凡的藝術特色。雖為楷書,卻又有行書的流暢與飄逸之氣韻,變化多端,妙趣橫生和有著超凡脫俗的藝術感染力。為曆代書家所鍾愛。在今年母親節期間,我們將其手稿《秋夢館詩賸》(注1)掃描分發我們後代學習、保存。以下是部分手稿,多為韻和柳亞子,徐小淑等人的詩詞。
 

在《秋夢館詩賸》裏有一首“呈懺慧寄母湖上”是懷念徐自華寄母的,有“重勞慈愛寄新詩,滿幅淒涼感可知,弱質此生餘瀉淚,襄親何日觸愁。 ...... ”等佳句,懷念對寄母的情意。媽媽從小失母,是寄母帶大。她有一首“題秋庭晨課圖”,提到無母的苦衷。

醰醰書味憶兒時,一念勤勞淚欲

我亦人間無母者,天涯何處白雲思。

春暉難護北堂萱,想象空餘笑語溫,

從此秋風庭院裏,年年花發有啼痕。

1980 年,我們陪父母回到闊別近三十年的杭州,參加浙江大學校慶。他們第一要去的地方是孤山,看秋社因為那有他們太多的回憶。媽媽寫詩一首“過秋社有感”

重來舊地此徘徊,誰向西湖問劫灰,

辛苦半生無遺跡,不堪興慶有餘哀。

翠柳長堤拂水濱,無邊風景正媚春

秋心樓閣今何在?芳草淒迷不覺新。

那時秋瑾墓被平,還未重建。徐自華墓也被平掉。媽媽問道:秋心樓閣今何在?(注2)

 

自右二起秋瑾女兒王燦芝、徐小淑(徐自華之妹)、家父蔡邦華、家母陳綿祥和陳去病俞夫人在秋風亭合影(注3

我見媽媽的詩詞,如同又見到媽媽本人。我是學理工出身,文字功力大不如媽媽。但我想盡心盡力收集和整理母親的詩稿,並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製成電子書籍版以緬懷親愛的媽媽 。

(注1)《秋夢館詩賸》“賸”- ""同音異體,留下,(剩下之意。秋夢館似乎是與秋瑾在刑庭書上的名句“秋雨秋風愁煞人”有關,夢回她幼年時居住的地方- 杭州西泠橋畔的秋社、秋庭、秋祠。最近我已在國外出版《秋夢館詩賸》,網上可訂購:http://www.lulu.com/content/paperback-book/%E7%A7%8B%E5%A4%A2%E9%A4%A8%E8%A9%A9%E8%B3%B8/7284138

(注2)有一篇文章《毛澤東說我是與墳墓為伴的”》有興趣的讀者不妨一讀。談到為何平地遷墳,秋瑾墓被遷何止此一次,1949年後這一次做得實在太過分。
(注3)秋瑾女兒王燦芝(1901-1967)中國第一個女飛行員。人稱秋小俠,矢誌繼承其母的俠骨英風。她1928年出國留學,先入華盛頓大學,後轉紐約大學航空係,1932年回國後,被譽為東方第一女飛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虔謙 回複 悄悄話 哇,好珍貴! 謝謝分享. 問候中關村人!
江上一郎 回複 悄悄話 去年清明,在杭州秋瑾墓前,三五個青年問:秋瑾為何人?。。。
中關村人 回複 悄悄話 我是與墳墓為伴的:
http://www./big5/mainnews/forums/backstage/2009_5_4_9_7_1_338.html
http://www./big5/mainnews/forums/backstage/2009_5_8_9_21_38_422.html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