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人

描述中關村的人和事.
個人資料
正文

中關村回顧 (二十九) – 中國近代物理學的先驅者-饒毓泰先生(四)

(2008-03-05 11:56:26) 下一個

   饒毓泰(1891-1968),江西臨川人,中國戲曲之祖湯顯祖也是臨川人,為此,臨川人常以古有湯公,今有饒師而自豪。著名物理學家吳大猷博士曾多次說過:我最懷念的老師是在南開大學物理係教我的饒毓泰先生。”在大學四年中隨饒師所習之物理學課程有大學物理、電磁學、近代物理、高等力學、光學、氣體運動論、高等電磁學等。在二年級選習的近代物理學課使我開了對物理的竅和興趣,漸為饒師毓泰注意。”在吳大猷與大村充合著的《散射量子理論》一書於1962年出版時,書上即有:“獻給饒毓泰教授和Randall教授。”(Randall是吳大猷母校密歇根大學的教授)他認為,饒毓泰先生是影響他一生最大的兩位師長之一。

   饒毓泰博士是中國現代物理學的先驅者之一,是中國物理學界“四大名旦”裏最年長的一位。他於1913年2月到美國留學,初入加州大學,後轉入芝加哥大學,1917年冬獲芝加哥大學物理係學士學位。1918年入哈佛大學研究院,後轉入耶魯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1921年獲得普林斯頓大學碩士學位。1922年6月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同年8月回國,創辦南開大學物理係,任教授兼係主任,直至1929年8月。他學識淵博,治學嚴謹,對學生要求極嚴。1929年,獲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獎助金,赴德國萊比錫大學波茨坦天文物理實驗室進修,從事原子光譜線的倒斯塔克效應的研究。1932年回國任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一年後即到北京大學任物理係主任。自1935年起兼任理學院院長。抗日戰爭爆發後,他輾轉跋涉,曆盡艱苦,先到湖南長沙臨時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前身)後到昆明西南聯合大學任物理係主任。1944年,他休假到美國,與A.H.尼爾森(Nielsen)等合作進行分子光譜研究。1947年初回國,繼續擔任北京大學理學院院長和物理係主任等職務。1948年 他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2年院係調整後,饒毓泰就不再擔任領導,但仍關心物理係的發展,特別是光學專門化的建設工作。這時他已年逾花甲,且體弱多病,醫生隻允許他半天工作。他除指導研究生外,查文獻,編講義,先後開設原子光譜、光的電磁理論和氣體導電基本過程等課程,為中青年教師和外校來北京大學進修的教師提供了極大幫助。尤其是當激光問世時,饒毓泰為使後輩趕上這一新發展,講授了反映科學新進展的《原子光譜》、《氣體導電基本過程》、《光的相幹性理論》、《塞曼斯效應與共振輻射》、《熒光輻射的強度與偏振》、《光磁雙共振》等課程。他是1955年中國科學院數理化學部委員。

   饒毓泰為人正直,剛正不阿,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敢於堅持正確意見。他曾嚴肅地指出,學術問題不能一概否定。他被指控為“裏通外國”而遭審查,受盡折磨於10月16日在北京大學燕南園51號的自來水管子上上吊自殺身亡。時年77歲。素來沉默寡言的饒毓泰在逝世前兩天的教研室會議上語重心長地說:“解放前我們看到祖國落後,被外國人看不起,很難過。如何使中國富強起來呢?當時想的是科學救國的道路。解放後學習了一些馬列原著和毛主席著作,思想上受到很大教育,特別是毛主席關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對自己的教育最深刻。”最後他難過地說:“我們這樣的人已經老了,沒有用了。今後建設國家的擔子落在你們年輕人身上。” 一位被訪的北京大學老師說,他不是物理係的,當時聽說饒毓泰被指控為“裏通外國”。但饒毓泰在1920年代被送到西方學習物理學,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至於他做了什麽可以算是“裏通外國”,卻不知道。隻知道他被監視看管。有一天,這位被訪者在校園裏看見饒毓泰腰彎著,彎到大腿根上,慢慢往前挪。他年老多病,可是“清理階級隊伍”卻不放過他。在饒毓泰死亡前後,北京大學有23 人被“審查”而自殺。這是多麽慘痛的事件!

   2003年在北大物理學科成立90周年之際,五位物理大師的銅像在北大落成。這五位大師分別是饒毓泰、葉企孫、周培源、吳大猷和王竹溪,他們都為我國物理學科的成長和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種菜得菜 回複 悄悄話 看了心裏真不是滋味,感歎不盡。謝謝您記錄了這些鮮為人知的人物曆史。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