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汝為,1901年11月19日出生於江蘇省崇明縣(今屬上海市)農村。幼時在崇明縣上小 學, 1920年暑假,施汝為考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1923年後並入東南大學),先學習機械工程,後轉入數理化科,於1925年畢業於東南大學物理係。1924— 1925年期間受教於葉企孫。1925年葉企孫轉到清華大學任教,施汝為即受葉企孫之聘到清華大學任助教,並在葉企孫指導下從事磁學研究,開始了國內最早的物質磁性研究工作,發表了他的第一篇磁學研究論文。1930 年,施汝為獲得中華文化教育基金董事會的資助,到美國留學。他先在美國伊利諾伊州立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完成了論文《金-鐵合金的磁性》,1931年獲碩士學位。1931年秋,他轉學到耶魯大學,師從磁學家L.W.麥基恩(Mckee-han)教授,在斯隆(Sloane)物理實驗室從事磁學研究和攻讀博士學位。1934年他完成了《鐵-鈷單晶體的磁 性》論文,獲得了博士學位。這個科研成果是鐵磁性基礎研究方麵的一項重要進展。 1934年8月,施汝為學成回國,受國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聘請,任研究員,開始建立中國第一個近代磁學研究實驗室,並從事合金的磁性和磁疇研究。抗日戰爭中,他隨物理研究所先遷往廣西桂林(1940— 1944),後又遷到四川重慶(1944 — 1946)。抗日戰爭勝利後,又隨物理研究所遷回上海 (1946 — 1947),不久又遷到南京九華山新建的物理研究所實驗大樓(1948 — 1951),逐步恢複了磁學研究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成立了中國科學院,施汝為及磁學實驗室亦於1952年從南京遷到北京成為新成立的應用物理研究所的一部分。 當時首任所長是著名物理學家嚴濟慈。
50年代中期以後,施汝為長期擔任物理研究所所長。他在這一時期中將主要精力放在對全所的科學研究工作上。他對各項工作認真負責,主動團結同誌,高瞻遠矚地支持一些研究室成為獨立的研究所,如半導體研究所、固體發光研究所、紅外物理技術研究所等,又在所內新建一些研究室,如固體理論研究室、固體電子學研究室 、等離子體研究室和電介質研究室等。
施汝為先生曾住14樓一門二層,五十年代末我對物理十分有興趣,欲報考大學物理專業,曾專門到他家拜訪,聽取施老的意見,他很熱情地予以指導,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生活十分簡樸,不追求享受,沒有像樣的家俱設施。施汝為一生研究學問,治學嚴謹。具有他那年代中國知識分子責任感和愛國心。 想不到在 “ 文化大革命 ” 中也受到誣陷,被“ 隔離審查 ” ,但他心境坦然,正確對待,始終表現出豁達大度的性格。 他是1955年中國科學院數理化學部委員,1958年還兼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係主任。1983年1月8日在北京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