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可否在災區搞一點土改試點

(2008-07-12 15:33:54) 下一個

施化

四川大地震遺留下來最棘手的問題,恐怕是幾百萬地震災民的生計。中國政府估計的災民人數有五百多萬,但從對外提出需要的三百三十萬個帳篷來看,難民人數或許超過這個數字。

從曆史經驗看,每一次嚴重的自然災害,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不是災害本身,而是受災後幸存下來的難民。從陳勝吳廣到黃巢李自成,無不是動員了災後無路可走的難民,發動起義。相信中國政府不是沒有意識到危險在即,6月13日上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京召開省區市和中央部門主要負責同誌會議,強調了國際國內形勢出現不少新的複雜因素,首要一條就是震災。

即便國家對此早有防備,動用國庫救濟安置難民,還是救急不救窮。幾百萬無家可歸,無業可就,無老可養的民眾,加上他們的親屬和社會關係,不是一個小數字,影響不僅對四川省,西南地區,隨著時間推移,將向全國範圍放射。他們在帳篷裏也許可以過一個冬天,但不能一直這樣過下去。當救災物資用盡,國家安置費用使用不公平的時候,一定出現問題。

有一個災區的市委書記已經開始擔心,他說,最怕災民有依賴思想。是啊,不依賴你依賴誰呢?所有的資源土地財產都掌握在國家手裏,所有的教育都是相信黨相信政府,然後你再叫災民自己依賴自己?有一個災民也寫出今後的擔心,他估計今後的生路主要是靠走出去打工,擔心的是打工受到歧視,或者工錢太低。

毫無疑問,五百萬災民將需要資金,用來重建的啟動資金。假如國家有很大的通脹壓力,無法向災區大量提供資金的話,有一個考慮就是給災民提供土地。也就是說,通過土地改革試點,把土地作為救災的資源,分配給災民,作為他們可以支配的個人資產,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當然,這是一個很重大的改變,需要仔細考量和周密計劃,需要大量的配套製度法律。但這是一條最簡便可行的出路,對數百萬災民,是最大的福音。隻要有了可以由自己支配的土地,災民就將不再依賴政府,而要依賴自己的聰明才智。他們當中有農業技能的,會很好地開發利用土地。即便沒有農業技能,也可以用土地作抵押,爭取貸款,搞工業商業和旅遊開發。

是需要擔心土地被兼並,但是首先,到受災嚴重地區兼並土地想牟取暴利,不是聰明人的投資。第二,政府應該有這點起碼的監管能力。政府沒有,交給公眾輿論,也絕對有。

因為這隻是在地震後的特殊條件下試點,可以顧慮少一點,放手大膽幹。幹得好了,將會是安徽農民搞土地承包試點那樣的重大創舉。幹不好,也可以取得第一手經驗,為今後的土地製度鋪平道路。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