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不滿是進步的主要動力

(2008-02-17 22:03:00) 下一個

施化

50年一遇的中國08雪災,在肆虐了大半個中國,讓老百姓飽受蹂躪以後,終於離去了。大災過後,清點損失,總結教訓,人們多少都從災難中學到一點什麽。同樣一場雪災,有人從中看到中國老百姓善良和忍耐,有人看到中央領導人主要是溫家寶總理的身先士卒,有人看到軍隊的強大作用,這些都是真實的,沒錯。從另一方麵,也有人看到國家預警機製和防災係統的脆弱,各級地方官員的專業水平低下,對老百姓的疾苦麻木不仁。對照這個國家 30年來舉世矚目的經濟飛躍,在基本設施方麵,無論硬件軟件,進步卻很有限,對此深感不滿,見之於網絡中的牢騷怪話很多。

於是對後一種人的批評甚至攻擊就來了。海外許多身負輿論導向重任的職業評論員,紛紛在各種媒體發表文章,質疑人們的不滿,攻擊這些不滿的言論是“逢中必反”,“唯恐天下不亂”。這裏就要具體分析一下,人們為什麽要不滿?不滿會不會導致混亂?不滿將產生正麵還是負麵的作用?

人們為什麽不滿?無非因為想過得比現在的日子更好一些。可還有一種人是朝後看的,隻看到現在比過去好,於是就滿意了。經常有不滿意識的人比經常滿意的人有動力。常識是這樣的,一個兒童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對自己現有狀態的某些不滿,是他提高學習成績的最大自我動力。即便考試得了95分,還是不滿,“為什麽不是100分”?逼著自己不鬆懈,下一次考試不一定就是100分,但絕不會低於95分。如果沾沾自喜,坐享其成,結果就不一樣了。

這個原理適用於成年人,適用於政府官員,適用於國家最高領導層。曆史上凡是有所成就的領袖,無不是臥薪嚐膽,戰戰兢兢地做事的。一個普通人,如果滿意了他目前的現狀,就一定沒有動力做哪怕一點微小的改變,來提升自己的個人素質和生活質量。國家也是同樣道理。不滿,從根本上來說,是一個人,一個黨派團體,一個國家進步的主要動力。

那麽鼓勵表揚是不是動力呢?是的,表揚也在某種時候也是動力,但還是要建立在自我不滿的基礎上。西方的家庭對孩子的教育都以表揚為主,哪怕一點微小的進步,都要給予甜蜜的讚揚。但是他們更鼓勵孩子自己挑戰自己,鼓勵他們對自己過去的表現不滿和提出新的嚐試。讚揚應該是對改進的讚揚,不是對現狀的讚揚。和不滿相反的滿意現狀,則一定不是進步的動力,而是鬆懈的發端。

一般來說,如果一個人自己對自己不滿,有要求,要比別人對他不滿和提要求,作用和效果好得多。但是退一步講,假設對自己沒有要求沒有動力,另一個人對他施加了壓力,也有不得已而求其次的作用,也比沒有這個作用的要好。人一般都有惰性,哪怕是聖人賢人。從別人的不滿和批評中獲得力量,是每一個常人不可拒絕的常態,更是一個國家政府行為的基本狀態。

幾乎所有實行民主政體的國家政府,盡管很不願聽到不滿和批評,但都不得不收斂自己對不滿的壓製,把注意力放在解決產生不滿的問題上,而不是放在壓製不滿上。這些國家的媒體的主要任務,是給政府挑刺。如果這個國家的新聞自由度很高,到了把國家機器都像牢獄裏的囚犯一樣監視起來的程度,這個國家的社會進步將是不言而喻的。

有人不同意,說這樣一來就亂了。如果給別有用心的人鑽了空子該怎麽辦,搞不好就要亡黨亡國。這是一個問題。社會這麽複雜,搗亂的人永遠都有。亂是沒有人喜歡的,為了對付搗亂的人,就要堵死所有不滿的發言,始終讓讚美的聲音充滿每一個角落。世界上有沒有這樣簡單的事情呢?沒有。

如果有學者認真仔細地去考察一下各種不同國家的政治,就一定會發現,凡是在國內控製輿論,一味大唱讚歌的國家,一定是問題國家,而且毫無例外。朝鮮是輿論控製最嚴密,對黨和領袖的讚揚聲最多的國家,中國的主要領導人曾經表示過讚賞,有心要人家學習。但是這個國家充滿問題,國內民不聊生,不斷地給自己惹麻煩給別人找麻煩。

也有人說,中國太大,積壓問題太多,不能和西方國家一樣開放開明。情況的確如此,由於過去太多失誤,包袱背得很重。其實追尋許多失誤的根源,恰恰出在對不滿的處置反應過激。比較大的失誤如反右,大躍進,都是因為把有不滿意見的人當作敵人來打擊,同時把已經出現的偏差掩蓋了。結果失誤越來越大,不可收拾。如果當初認真考慮一下那些不同意見,比如彭德懷的萬言書,說不定就不會出現餓死幾千萬人的災難。一直到目前為止,每一次鎮壓和打擊,都形成一次新的失誤,不斷地同義重複,就是無法跳出來。

08雪災揭示了很多平時人們不注意的問題。比如總是有人擔心別有用心的人乘機搗亂,這個擔心以89/64為最。為了這個擔心還采用了極端手段,留下後患無窮。結果並沒有發現海外敵對勢力的插手。黨內的黑手也查無實據。這次幾十萬農民工沒有造成大的騷亂,一說明沒有黑手插入(黑手也於心不忍?),二說明老百姓十分明事理。

但是即便這樣也不能成為滿意的理由。中國百姓一向明事理,中國軍隊一向無償救災,溫總理一向關心民間疾苦,這都是過去的狀況,用不著一次再一次地重複滿意。重複對過去狀態的滿意不促進進步。人們要發現和提出新的不滿才對。千萬不要一發現不滿就查找敵對勢力,進行新一輪整肅,結果又造成新的失誤。對過去,要卸掉包袱;對將來,要避免新包袱。

要想卸掉包袱,就必須讓所有的負責的政府官員負起責任,一個一個解決曆史遺留問題和現實問題。千萬不要讓他們過得太輕鬆,以至於無所事事,整天想法子打發時間和燒錢。最好的讓他負起責任的辦法,就是給壓力。而大眾的不滿就是最好的壓力。大眾每天的不斷的不滿,讓官員們寢食不安,隨時隨刻檢點小心。如果大眾天天唱讚歌,對政府的每一個錯誤都很滿意,那麽官員們就將當仁不讓地怠慢起來,腦子裏想著哪個地方還沒逛過,哪個女人還沒玩過。

這樣一來,國家的包袱難道不會更重嗎?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