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善惡之道,此消彼長

(2008-02-02 23:50:49) 下一個

施化

很久很久沒有聽到周圍的人談論善惡了。隱約中記得的上一次,還是近半個世紀以前,身為外交部長的陳老總在中外記者招待會上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這句話通俗好記,琅琅上口,在當時甚為流行。

但是陳毅部長沒有繼續解釋何謂善何謂惡,所以到後來被打成反動路線,錯誤路線代表的時候,有口難辨。死也死得不瞑目。還記得當年陳毅的死訊傳來,我對連毛澤東也參加追悼會大為不解,“不是說,難道……”。再往後,對政治上的是是非非就不想解了,愛怎樣怎樣,隨你便。

到了林彪爆炸,沉沙折戟,從前敵我分明的階級鬥爭弦就徹底繃斷了。被提到嚇人高度,“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的你死我活的鬥爭,原來不過是一場皮影戲。人們看到的表麵隻是假相,真正藏在後麵的不給你看。從那時起,我周圍有高幹背景的女孩子,再也不講鬥私批修,而開始講林彪選妃的小道傳聞。“據說主要看皮膚,像貌倒是次要的。你知道張寧的皮膚……”。

可見政治中的善惡是虛構出來的,假的。政治以意識形態立場來劃分善惡,所以帝修反是惡的,封資修是惡的。善的標準是什麽?標準就是不反對我。這個我可能是最高領袖毛主席,也可能是工宣隊長張師傅。而且這個標準不固定,過幾天就變。上台下台如走馬燈。國家主席可以變成叛徒內奸公賊,打倒劉少奇有功的副統帥可以變成野心家陰謀家,還有什麽不可以變的?人們從此再也不關心善惡,隻關心內幕。

一個社會如果到了隻有政治內幕,沒有善惡的時候,就是善開始消退,惡開始增長的最初。善惡如同日夜,冬夏,此消彼長。看起來似乎有一種混沌狀態,灰色的,沒有善也沒有惡,大家講的隻是實效或實惠。其實這種狀態隻存在於幻覺當中。世上的任何事情,從因果關係,從前後關聯來講,都不是孤立的。如果不是善在影響,就必定有惡在影響,中間狀態,灰色狀態,不善不惡,隻是暫時的過渡,隨著時間推移,一定會倒向一邊,不會永久平衡。

問題是,這個世界上到底有沒有所謂的善惡,還是具體事件具體分析,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如果中國人不能肯定地回答這個問題,那就說明我們的價值觀已經混亂到無法收拾的地步了。

這種混亂,從曆史原因講,是因為長時期政治的是非劃分搞出的逆反心理。從現實原因講,也是政治的因素繼續幹擾基本價值判斷。認為中共已經從一個政治黨蛻變成經濟黨,我以為夠天真。中共改革30年來變了很多,都是策略上的變,本質沒有變,本質是搞政治也就是權力控製。刺激經濟也是為了政治地位的穩固。因此,哪怕是變了味的變了質的經濟,照刺激不誤。

目前的政治行為表現在盡可能掩蓋經濟改革中的弊端,壓製所有批評和政治改革的主張。如果你批評了,就是“反華反共”。“反華反共”明顯是一個政治判斷,因為你都不知道界限在哪裏,他的嘴就是界限。到目前,在日常價值判斷中,這個政治判斷高於一切。隻要你有“反華反共”的嫌疑,你說的善就是惡,你說的惡就是善。至少退一步,你說的都是可疑的,反正我不信。既然不信你的,也不信他的,誰的也別信,咱們就這樣稀裏糊塗,混混沌沌的“灰色地帶”著過,也不至於會怎麽樣。

還不知道要等多少年,原本意義上的善惡價值判斷才能回到中華大地。也許在那一天到來以前,惡就已經鑽進內髒骨髓,任何善都無法恢複了。

你說的不帶政治的善惡到底是什麽,有這一樣東西嗎?很簡單,害人的,就是惡。愛人的,就是善。不論你是反華愛華,標準是一樣的。我怎麽知道同樣一件事是愛人還是害人的呢?很簡單。受到傷害的人一定會呻吟會叫喊。請不要用網特,警察,監獄去消除聲音,你自然就知道在哪裏害了人,知道該怎樣去愛。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